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惡毒婆婆:全家都讓我養嬌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4章 開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4章 開渠

張大山一聲不吭地收拾。

張小松瑟瑟發抖:“爹,她怎麼,越來越兇了啊……”

之前剛回來的時候不是這樣的啊!

還說什麼給他爺們兒倆當傭人,基本上叫幹什麼就幹什麼,可溫柔可勤快了。

張大山看著那被糟蹋掉的糧食,嘆氣。

“也難怪會生氣。”

真是奇了怪了,以前沒她日子也挺好過啊。

這才多久啊,怎麼她一躺下,到處就亂糟糟的了?

過了會兒,張小魚跑過來“通報訊息”。

“媽罵累了!”

張大山趕緊讓張小魚端著剛蒸好的芋頭過去給她。

弄得張小松在旁邊小聲嗶嗶:“我爹變了。”

他都鎮不住婆娘了。

……

沉清秋在炕上養了兩天。

第一天啃了一天芋頭,然後消化不良了。

第二天啃了一天番薯,然後總想跑廁所。

好在她雖然經歷了二次扭傷,但杜青青針灸地功夫真的是一級棒。

兩天之後,杜青青告訴她她可以下地熘達熘達了,只要注意別亂扭就行。

沉清秋第一件事就是蒸了一鍋野菜餑餑。

她其實藏了一部分新鮮的豬肉在空間裡,這會兒也大方地拿了出來煎油渣和野菜。

反正家裡的傻子吃不出來。

……

張大山和張小松冒著大雨和大隊上去參加開渠和排水工作。

回來的時候張小松一邊走一邊肚子就“咕嚕咕嚕”叫。

他煩躁地一邊走一邊道:“爹,你能不能不要蒸番薯了?今天排渠的時候我一直放屁。”

張大山道:“哦。”

張小松沉默了一會兒,然後道:“那您是不是,打算,蒸芋頭。”

張大山:“嗯。”

張小松頓時就要仰天長嘯:“活不下去了!啊——”

結果因為仰著臉被雨打了一臉,連嘴裡都灌了水。

張大山不理他,大步走進了自家的院子。

“小松。”他叫了一聲。

張小松跑過來一看,發現他妹妹撅在廚房門口。

“小魚?”他趕緊跑過去。

然後就聞到了野菜餑餑的香味。

張小松衝進廚房,果然看到沉清秋坐在灶臺前面。

“你好了?!!”

沉清秋有點詫異,但還是點點頭:“嗯,好了,今天青青說能下地了。”

張小松激動地道:“你終於好了!”

沉清秋莫名其妙,但是也很感動,道:“嗯,我好了。”

沒看出來這死小子這麼關心她啊。

張小松熱淚盈眶地想:太好了,日子又能過下去了!

沉清秋的腰傷恢復,第二天就去李明跟前報道了。

那時候杜青青都跑來幫忙了,在炕上支著小桌子噼裡啪啦地打算盤。

杜紅秀也在,她身邊還放著娃,自己在那皺眉,一邊打算盤,一邊皺眉數手指。

張小魚從沉清秋腳邊“哧熘”一聲跑過去。

“大爺!嬸嬸!姐姐!”

之前她一直管李明叫叔,最近才糾正過來的。

因為李明是會計,平時不大下地,看著比較顯年輕。

李明開心地道:“小魚來了。”

說著,抓了一把糖給她吃。

張小魚抓過來,放進了口袋裡,又看看沉清秋的臉色,最終只剝了一顆到嘴裡。

沉清秋笑道:“青青也在幫忙啊。”

杜紅秀激動地道:“這丫頭可太聰明了啊,一看就會!”

雖說還算不了很複雜的,但真的,這才兩天啊,她就上手了。

杜青青有點靦腆,道:“回去也練來著,不是一看就會的。”

她主要是得張家屯收留,還給她爭取到了靈水村的糧食,所以心存感恩。

除了給生病的同志抓藥和看傷,她還儘量幫著打算盤。

本來她就聰明,學東西快,加上一門心思學,就更快了。

李明就笑眯眯地道:“青青啊,你去忙別的吧,沉清秋來啦。”

杜青青連忙答應了一聲,從炕上下來,走了。

她都走了,杜紅秀還忍不住一直誇她。

“是真的能幹,這兩天大隊上排渠的鬧肚子的多,都是她去看,她抓的藥。還幫著算賬,分東西。一個工分都不拿啊,我都怪不好意思的。”

李明道:“工分,咱是想給都給不出去。她還掛著靈水村的戶頭呢。”

沉清秋在剛才杜青青那個位置坐下來,道:“咱們不能給工分嗎?也不能給錢?”

“如果給了,不就成壓榨了?”

還真是……有本事也寸步難行啊。

要再等幾年,才會好些。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不過,也是有好處的。

比如說天災來臨,民眾團結一心共渡難關的決心和向心力就非常強大。

沉清秋回到了工作崗位上,李明就在交代她事情。

“目前的工作重心就是開渠洩洪,和防病災。”

開渠洩洪是上面給的任務,每個大隊都要參加的。

地勢相對較低的大隊,這幾天都有點被淹沒的危險,也在瘋狂開渠。

張家屯一帶因為地勢相對較高,壓力相對較小。

現在的工作主要是去昆湖那邊開渠,免得昆湖水暴漲上來,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

慶幸的是這一帶上面是投入了很多資源來開荒的,所以當災難來臨的時候,水利方面的專家在第一時間就趕到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體力任務也非常重,但因為是災荒期,大多數大隊都還沒有開始進行糧食補給。

張家屯補一點,也僅限於參與開渠工作的人,補中午那一頓。

“這筆賬我來算”,李明道,“紅秀在算做雨披的賬。青青剛才在做藥品的賬,這個比較復雜,沉清秋你正好撿起來。”

沉清秋有點詫異:“還要做雨披?”

“是啊,得想辦法啊”,杜紅秀嘆氣,“大夏天的鬧澇最嚇人的,咱的人都是光著腳下水,挨血吸蟲咬了,回來命就沒了。”

雨披就是漁民服,材料是膠皮和靰鞡草。

本地有大昆湖,也有藕池,抓魚和挖藕的時候會穿。

事實上洪水來臨的時候災難遠不止洪水帶來的,還有洪水褪去以後造成的大規模傳染疾病。

張家屯是第一個響應要給開渠的工作人員做漁民服穿著下地的。

趁著現在大家的目光還在糧食上,得趕緊把需要的材料定下來,王蓮那邊已經開工了。

沉清秋聽杜紅秀解釋了,勐然驚覺,果然在大災害面前,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渺小的。

就是她是重生的,上輩子活過來的,看過更繁榮的社會的人,也一樣渺小。

杜紅秀還在那唸叨:“咱們大隊也是大運好,咱有王蓮,最近青青又在咱們這。”

杜青青有一貼內驅蟲和驅寒的藥方,花大娘每天帶人熬大一鍋。

這兩天開渠回來的人都會去杜家喝一碗,感覺身體什麼事都沒有。

相反,其他大隊的人,這才幹了幾天啊,就有拉肚子和鬧寒的了。

李明就道:“是啊,這麼能幹的小丫頭,不能給工分太可惜了。”

杜紅秀撇撇嘴:“靈水村還這麼欺負人家,真是想不通。”

因為王蓮的事,她現在觀念也是完全轉變了,認為有本事的人就應該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