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回90年代:先定小目標賺錢100億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七章 香氣四溢的炒蝦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七章 香氣四溢的炒蝦尾

王彪從屋裡出來的時候,左手拎著一桶桶身已經被燻黑了的食用油,右手紅色塑料袋裡裝的是辣椒,花椒和各種大料。

他把這些放在地上說:“東子,你只管用,要是不夠了我再去買。”

“夠了,夠了,炒一盤蝦尾用不了多少料。”他胸有成竹地說。

王彪家的煤爐是王振用鐵皮自己做的,雖然他蓋房子的技術不怎麼樣,但是做這些小物件還是很得心應手的。

鐵皮爐子的外表很光滑,爐壁上方有兩個小孔,一根質地很硬且較粗的鐵條穿進兩個孔內,方便人用手提。

爐子下方是一個鐵皮蓋子,不燒火的時候就把爐蓋蓋上,這樣防止路子內的煤球燃燒過快,等到想生火的時候把爐蓋拿掉就行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陳東拿掉爐蓋,看了一眼路子內泛黃的煤球,就拿起煤夾夾起一塊黑色的煤球放進路子內,接著,他找了一塊小木板在爐蓋的位置扇風,沒一會兒,黑色煤球底部已經燃著了。

他把大黑鐵鍋放在爐子上,碩大的鐵鍋和小巧的煤爐一點都不搭,不知道的從遠處看還以為是蘑菇的蓋子長反了。

待鍋冒起白煙後,他把油倒了進去,油熱之後就倒入辣椒麵以及各種調料,緊接著放入蝦尾,待蝦尾炒熟後,再放入清水,小火燉,收汁。

“好香。”一直站在爐子邊的王彪忍不住讚賞道。

屋內二老聞見想起之後也很好奇。“沒想到老陳家這小子還會做飯。”王振說道。

“東子這孩子像個小大人,啥都會。”李秀琴想起來他騎著三輪帶自己去看病的情形。

“來,彪子,你先嚐一下,看味道怎麼樣?”他把盛在盤子裡的蝦尾遞到王彪的面前。

他用筷子夾起一顆蝦尾放在嘴裡咀嚼,不吃不知道,一吃嚇一跳,這炒蝦尾的味道可比炒整隻蝦強多了,蝦尾有點燙,他沒法張嘴說話,只好一個勁兒地點頭和豎大拇指頭。

他們兩個把蝦尾端進屋裡,讓二老吃。李秀琴連忙擺手說:“你們吃吧,孩子他爸不能吃辣。”聽她這麼一說,陳東才想起來還有這一茬。

他說:“姨,你嚐嚐,彪子說味道還不錯。”

她再次擺手說:“東子,你們兩個吃吧,我不喜歡吃這東西,你們該考試了,多吃點。”他們推讓了一番後,她還是敗下陣來,吃了幾個蝦尾。

“味道真不錯,東子,你只放了彪子拿出去的那些大料?”她好奇地問。

“是,光放了辣椒,麻椒和大料。”

“真了不起,這味道比飯店裡的好吃。”她誇讚道。

王振是個吃貨,聽到老伴兒這樣說,他非要嚐嚐陳東的手藝,李秀琴一開始不答應,但是禁不起他的軟磨硬泡,還是讓他吃上了這“炒蝦尾”。

“東子,咱們開店吧!有這手藝還上啥學?”他激動地說道。

李秀琴連忙制止他說:“瞧你說的熊話,他們兩個馬上要考試了,你在這裡瞎摻合,就算開店也得等考完試。”

陳東笑著說:“叔,我就不開店了,不過我準備把炒蝦尾賣到店裡去。”

“我看行,店裡炒不出來你這樣的味道。”王振給予了極大地精神支援。

“好,既然叔叔阿姨都說好吃,那我就去省城推銷一下試試。”

“推銷?”王振唸叨著這個陌生的詞。

“叔,就是賣給人家。”陳東解釋道。

陳東騎著三輪車,王彪手裡拎著一塑料袋炒蝦尾,兩人向省城出發。

“東子,你說有人買咱們這炒蝦尾嗎?”王彪不安地問道。

“彪子,你放心,就算他們不買,咱們自己支個攤子照樣能賣,我這不是不想耽誤那時間嘛。”他自信地說。

從下莊河到來集鎮騎車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其實兩地的距離並不是很遠,只不過這條必經之路是在是太垃圾了。

晴天還好,土路上比較平坦,要是遇到刮風下雨天,這土路馬上就變成了泥潭,人和車子全部陷在泥裡,動彈不得。

密縣屬於北方比較罕見的丘陵地帶,丘陵上種植者金銀花,密縣唯二的兩座山有一座就在下莊河村西頭,這座山叫做打虎山,現在指定是沒有老虎了,這座山的名字據說還是從漢代流傳下來的,山的不遠處有座打虎亭,這座山也因此得名。

大虎山沒有什麼特色,說不好聽點就是一個光禿禿的小山坡,即使是這樣,這裡還是成為了人們踏青的好去處,一到春天,大人小孩都往山上跑。

而通往來集鎮的路就經過打虎山的山腳。

“你說咱們縣都這麼窮了,還不知道多修點路,不修路哪來的錢?咱們村的小龍蝦啥時候也走不出去。”王彪氣憤地說。

陳東沒有搭腔,他知道縣裡面給下莊河修路已經是90年代的事了,修完路之後,他們村兒也沒有什麼大的發展,因為市裡面已經有人專門飼養小龍蝦了。

想到這裡他就來氣,要是趙村長當時的眼光能長遠一些,下莊河早就富起來了。89年的時候,縣裡面派人到村子裡考察。

下來的人直接就看中了村裡的小龍蝦,當即決定要把小龍蝦作為下莊河的特色來宣傳。可是趙村長這個**的不知道在哪裡聽說的,小龍蝦成為特色之後,他就沒有油水可以撈了。他一聽這馬上不幹了,直接把人攆走。

這人回縣裡一報告,導致他們村兒直到97年才修了路。

“咱們先把蝦尾賣到鎮子上,等在鎮子上火起來之後,咱們再賣到縣裡,只要這炒蝦尾在縣裡火起來,就不愁沒人修路了。”

“你說的怪輕鬆,要是真的想你說的這樣就好了。”

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下午18點的時候終於來到了“梁老三麻辣雞頭”的店門口。這家店的生意著實火爆,才六點,店門口已經支起了好幾張桌子。

此時,張麗穎在陳東家的客廳裡坐著和他的父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