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有女福澤綿綿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7章開荒進行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7章開荒進行時

大鬍子的事,沒有被老宋家人放在心上。

咱家救了他一把,他回報幾隻雞,僅此而已,估摸以後也不會有啥牽扯。

現下最為重要的是開荒。

第二天村長把地契交到宋老漢手裡,幾個人便去了趟後山實地考察。

後山其實是指村子後面那一片兒,而老宋家買的那個小山包包,文契上是有個正經名字的,乃為太山。

也不知是誰想的名兒,宋綿竹甫一聽見便想要吐槽,諧音梗是要扣錢的……

人家泰山有“拔地通天之姿,擎天捧日之勢”,咱家太山遠看跟個墳包包似的,頂多算是個後花園,還是光禿禿的後花園。

說是考察,其實也沒啥可看的,都在這兒住多少年了,一眼望得過去的小山包,幾眼就瞧沒了。

來這趟主要是聽宋綿竹的安排,她得把自己的設想交代清楚了。

首先,沿著山腳荒地外,立個圍牆是很有必要的,不說防著村裡人,保不準什麼時候有難民進村啊。

不光要壘圍牆,還得往高了壘,得讓外面人看不見裡面才行。

以後這荒山肯定會被自家建設的越來越好,隨著時間推移,誰又知道會發生些什麼改變,防著一手總沒錯的。

其次,還得搭雞棚鴨棚兔棚,鵝棚就算了,家裡有大白在,不禍禍它的同類啦。

另外在山腳挖兩小池塘,一個用來養河蟹,一個用來養小龍蝦,不管是自家吃也好,還是供給悅來酒樓都行。

山上大片的空場子,她還沒想好要怎麼利用,有機會可以尋摸些果樹。

老道士的桃樹倒是個好東西,也不知從哪弄來的,回去得問問。

宋老漢有心種核桃樹,琥珀核桃可是咱家鋪子主打,然而孫女告訴她,一般核桃樹得五到十年才能結果,老頭一聽便直搖頭。

可拉倒吧,十年得發生多少事啊,但凡發生點災荒戰亂啥的,人都活不下去,說不得就要去別的地方逃荒,到時候全白瞎了。

宋綿竹倒是從系統那得知了嫁接法,可以縮短核桃結果日期,但還是需要一到三年,少少弄一片核桃林倒也可行。

“我看咱在上面搭個棚子,以後養的雞啊鴨啊,也好有人去看管;山腳起個屋子當門房,說不得什麼時候得住上兩天,對了,還要建個糧倉!”

她想說最好再挖個地窖,瞅見村長和來幫工的倆大叔,才沒說出來。

這地窖的所在是不宜讓旁人知曉的,還是以後自家挖吧。

那些個棚子啊,門房啊,宋茂學還能理解,糧倉他是真想不明白。

雖然老宋家現在又多了二十畝地,可這荒地開出來不比熟地,產量會相對要少一些,咋也用不上糧倉來裝吧。

對於村長的疑惑,宋老漢笑而不答。

等趕明兒東西種出來,他就全明白了。

孫女是想要拉一把村裡的,以後土豆的產量不會是個秘密。

老頭實在很期待,到時候大夥兒眼珠子掉滿地,驚喜不能自已的表情。

宋家小閨女動動嘴,大半個喬河村都動了起來。

原先或多或少是因著對老宋家的感恩,後來便是完全的心甘情願。

老宋家實誠啊,說好只需包一頓午食,那是真捨得下料。

趁著開工前準備材料的時候,先在山腳搭了個簡易工棚,壘了個土灶,以後便在這兒做飯食。

六十個人的午食,真要讓夏薇草一人忙活,實在有些累人。

金氏便做主讓壘了三個灶眼,又去村裡相熟的人家借了兩口大鍋。

以後一鍋燉菜,一鍋燉湯,還有一個灶眼蒸米飯,有自己跟李氏打下手,也算忙得過來。

雖然菜的種類不多,但架不住夏薇草手藝好啊,又捨得下料。

今兒豬肉燉白菜,搭配白蘿蔔豆腐湯。

明兒肉沫燒茄子,搭配大骨頭湯。

偶爾還會滷個豬下水,給大夥兒解解饞。

總之是每天換著花樣來,頓頓都要帶點葷腥。

飯就是二米飯,如今糧價著實不便宜,能摻白米的就算很不錯了。

最為關鍵的是,老宋家讓他們自己帶倆鐵釜去,每人給打兩大勺菜,兩大碗飯,半鐵釜的熱湯。

還讓他們回家歇一個時辰再來。

大家心知肚明,這是在照顧他們啊,那菜量給的,就是全家分著吃都夠了。

臨近年關,誰家不是勒緊褲腰帶,等著大年夜吃頓好的,多是幾個月沒見過葷腥的。

家裡小子不知饞多久肉了,這去了老宋家開荒,倒是天天吃起了肉來,簡直比過年吃得還舒服。

幾頓好菜吃下來,大夥兒甚至興起了,要是能永遠給老宋家幹活就好了的念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時間,來幫工的人家,每天都洋溢在幸福之中,而那些沒有去的人家,簡直嫉妒的要睡不著覺。

比如宋剛家便是其一。

他家本來跟老宋家就不咋對付,這回開荒連問都沒問過,更別提不收工錢去幫忙。

高氏在心裡把老宋家埋怨了個遍,好歹死丫頭給了他家,兩家也能算個親戚了,也不說對自家多照顧些。

那麼些人吃好的,難道就不能給咱家送一點!

死丫頭也是的,這麼些日子都沒上過門,自個吃香喝辣,把爹孃弟弟拋在腦後,簡直就是個白眼狼!

還當真以為能擺脫自家啊,她可不會讓死丫頭好過!

無論旁人如何遐想,在緊鑼密鼓的忙碌中,很快便到了臘月二十七。

這晚散工後,宋綿竹給每戶人家辦了個大“紅包”,裡頭除了有五十文的吉利錢,還有一副春聯。

錢不算多,只能買個斤把肉,權當作過年給大夥兒添個好菜。

那春聯則是應了大家的強烈要求。

也不知從哪興起的風,自從得知宋家小閨女在集市賣春聯後,他們簡直熱情高漲,一個個不收工錢,非要討一副春聯。

面對鄉親如此樸實的要求,宋綿竹還能怎麼辦,只能是寵著啊!

不僅給春聯,還給每戶親自寫了一個大大的“福”字。

她由衷的希望,老道士的話是真的,自己真的能帶旺身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