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有女福澤綿綿最新章節列表 > 第516章要與老天爭條活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16章要與老天爭條活路

“怎得會顧不過來,那些趁幾個大莊園的人家,莫不是都需得自己做事?

爺你們得把思想轉變過來,這活兒只管交給手底下人去做,咱管好大方向的事便可。

再說咱家這麼多大姑娘小夥子,可不是白養活得,一人分管點事物,還用得著你們操心?”

宋綿竹眼睛瞥向一處,那邊正“卡察卡察”嗑瓜子的幾人,面面相覷停下動作。

平時家裡開會,向來是宋綿竹出主意,金氏拍板做最終決定,其餘人皆少有意見。

他們圍過來,完全是等著看鐵柱熱鬧,咋這會聽著好像還有自己的事兒?

宋老漢摸摸腰間,自然摸了個空,手順勢往鬍子上一抹,神色凝重道:

“我不是說這個,主要是時機不太好,眼瞅著怕是要亂起來啊……”

金氏一聽這話,便覺得心驚肉跳,湊近些問道:

“這話怎說得,老頭子你是不是知道些啥子?”

宋老漢點點頭,在身上四處亂摸,掏出個小紙包,開啟捻了塊果乾塞嘴裡咀嚼。

他這人的老毛病,一遇上事兒便想要抽菸,可惜被孫女管的太嚴,便只好用零嘴代替。

金氏在那提著心等半天,卻見人磨磨蹭蹭就是不說話,終是忍不住一巴掌拍過去。

“有話趕緊說,你個遭老頭子壞得很,咋還賣起關子咯。”

宋綿竹蹲在石頭上面,止不住想笑。

看來自己隨口說出金句,不光小侄子記得快,全家人都記住咯。

“沒,沒賣關子啊,我這不是想吃塊糖壓壓驚嘛。”

宋老漢很委屈,眼瞧老婆子又要抬手,連忙把事道來:

“剛茂學老哥來找過我,勸咱把新房那邊給停工咯!”

新房已經建了快十天,二十個青壯年幹活,又不是啥講究的大宅子,速度自然是很快,估摸再有個十來天便能完工。

此時讓他們停工,那不是在說笑嘛。

不提投進去的金錢勞力,任好一個青磚瓦房,擺在那不能住,老頭心裡得癢死。

當時他便不樂意了,可還不待問出口,村長便主動說起理由。

最近這段時日,永寧縣裡頭人流增長許多,不光是離鄉背井的行商,還多了很多乞丐流民。

據說全是從淮河兩岸逃出來的,別看他們這地界只下過幾場春雨,那邊卻是開春後便下得沒停過。

本來雪災後,河裡水位便漲的可怕,再經過連綿暴雨,有些地勢低得村落,已經是遭了災。

這些人能提前逃出去,完全是多年災荒中蹚過的經驗,若不是明知會危及生命,誰會願意離鄉背井,捨棄屋子田地。

喬河村雖離縣城有段距離,可就連他們這兒都受到影響,最近有不少人找到村長想要在村裡落戶。

宋茂學暫時還沒開口答應,離開原籍那就是流民啊,除非得到裡正允許,去縣衙報備過方才能落戶。

這些有能力找住處的外鄉人,瞧著不算是太落魄,其實留下也能留下,但老頭心裡有考量啊。

之前綿丫頭便提醒過大夥兒,雪災後必有水災,如今算是被她說對,好在縣老爺英明,提前帶著眾人把堤壩修咯。

他們這片兒應是不會受到波及,可若是真有大量流民到來,那場面也是很可怕的。

人在沒有活路的時候,會變得比野獸更可怕。

一旦開了這個口子,到時候便不好拒絕旁人,若是村子被流民佔據,想也知道會是什麼後果。

宋茂學來找宋老漢,要說的便是這個,若是真要鬧起災,在這會兒建大宅子,豈不是要當出頭鳥。

這一看便知村裡誰家最有錢,要被災民闖進村子,最先受害的定然會是老宋家啊。

宋老漢當時便聽得心驚膽戰,老人家活得歲數夠久,不知遇過多少次災荒。

前些年鬧旱災時,那才是真正的可怕,“易子而食”從來都不止是說笑。

還有十幾年前,新帝登基前的那場動亂,要不是村長帶著大夥兒,冒著危險躲進後山裡,不定會死多少人,村裡可是被洗劫一空。

“我這心裡沒底啊,若真是鬧起災來,咱不受影響也得受影響。

先不說別的,光就糧食,便是個大問題,到時候糧價定是要漲上天。

開春收成便不好,誰家不是省著吃糧食,只等著夏收那一茬。

要是真湧來大批流民,光指著官府賑災,遲早得出大問題!”

宋老漢的話深得眾人同意,如今的縣令大人雖好,可有些事卻不是他想解決便能解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自古以來糧食短缺,便是最讓人無可奈何的的問題,這玩意兒沒法憑空變出來啊。

若到時候永寧縣缺糧,旁的地方自然也會缺,京城那邊就是想管,也是鞭長莫及。

金氏眉頭緊皺,艱難抵住銀子的誘惑,思索片刻後開口:

“這院子咱還得起,並且要儘快弄好,真要有那麼一天,便全住進來把山門一關。

這會兒開作坊卻是不大好,別剛把攤子支好,周遭便亂起來,誰還有心思買咱東西啊。”

“沒錯,綿丫頭,這次可要聽你爺奶的,你是不知那幫流民的厲害啊。”李氏心有餘季勸說。

當年災民過境,吃得連草根都沒咯,夏薇草便是在那時,被阮嫻給留下來,若不是老宋家好心,現在指不定在哪。

宋綿竹見大夥兒皆是神色緊張,她反而露出個輕笑,走回工棚裡抓了把瓜子,姿態輕鬆隨便找個地方坐下。

“你們是不是忘了,咱家地裡都種了些啥?

水災不比旱災,就算淮河兩岸被淹咯,咱這的土地不是好好的嘛。

流民也不過是失了家園的平頭百姓,誰真願意去做那吃人的惡鬼。

只要給他們點活著的希望,哪怕是勉強果腹,便能忍受一切災厄。”

小姑娘聲音輕緩,彷佛在說件尋常小事,可大夥兒卻聽出股不一樣的意味。

自家田裡有啥?無非是那畝產二十石的高產作物。

待到成熟起出來,便是幾萬斤的糧食啊,熬成稀湯拿去賑災,或許還真能撐個把月。

眾人啞了嗓子,不知該如何說,辛辛苦苦那麼久,搭進去的錢財不算,真要全施捨出去,自問還真沒那魄力啊。

唯有賀聞眼裡閃爍著奇光,他好像從小姑娘的話中,窺視到個驚天的大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