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有女福澤綿綿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9章興時忽有大火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49章興時忽有大火起

夜色,遮不住激動的心情。

為了讓老頭敞開吃,宋綿竹點燃了燒烤灶,把鏢局的人也喊了來,愣是要辦場宵夜派對。

刀叔得聞此事後,亦是止不住高興,拉著姜大夫手不停感謝。

他可是本地人,通州是他的根兒,這裡若是亂了,賀家的根基也會跟著亂了。

老道士擼著肉串,羊裝不滿:“光他出力了,合著貧道做白活兒的唄?”

“晚輩不是這意思,”刀叔失笑,“說起來,該是我感激道長才是,若不是您的參茶,晚輩也不能有再站起來的一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宋綿竹忽然咳嗽起:“咳咳咳,這辣椒粉,真挺嗆人,那啥,嫂嫂給倒碗綠豆湯唄。”

夭壽啦,她就知道倆人碰上,遲早要賣了自己!

“參茶?”老道士琢磨著這個詞,瞥眼旁邊一臉心虛的丫頭,大抵是明白些,也不拆穿,樂呵呵笑道,“貧道的人參,確實好。”

刀叔聽著哪裡奇怪,為何只提人參,合該是藥方更珍稀才對,只以為是老人家的癖好,便沒當回事。

“給,慢點兒吃,沒誰跟你搶,你不是說吃多了辣子,容易長痘嘛。”阮嫻端來一鍋綠豆湯,給每人都舀了碗。

放涼的綠豆湯,甜絲絲,又能去心火。

“嫂子你這就不懂了吧,有一種人啊,越不能吃辣,越愛吃,你說愁不愁人!”宋綿竹勐灌一大口,偷偷鬆口氣,趕緊把話題扯開,扯得越偏越好。

“我看你是人小嘴大,剛是不是比我多拿倆烤腰子!”老道士盯著不放。

“您一個道士,吃啥大腰子啊,要吃也是我三哥吃。”

宋綿竹把羊腰子塞宋青川手裡,換來夏薇草害羞的嗔罵,差點沒再挨上小巴掌。

“嘶,奶的鐵砂掌不用怕失傳了……”她躲在樹下滴咕,忽然抬頭看見什麼,不由神情一滯。

隔著老遠的天邊,似有濃煙在升起,在夜幕中顯得霧濛濛,著實扎眼。

“何處著火呢!”

不光是小姑娘瞧見,院裡大夥兒很快都發現。

刀叔手按到輪椅把手,下意識要站起,想想自己那速度,又放棄了,忙喊著:

“老河啊,快帶人去救火!”

“哎!”河伯喊了聲,帶著一幫小夥子跑走,宋青川緊跟在後面。

如今家中留的人手不多,希望火勢別太大吧。

雖然吧,就看這架勢,怕是不大可能。

“我也去……”

宋綿竹剛想跟上,被老道士拉住,送回阮嫻懷裡。

“你就別湊熱鬧了,多大年紀沒譜兒嘛,城裡衙役又不是吃幹飯的,等著。”

他自己說著話,反倒先躥出去。

那是真的躥,沒走正門,兩腿一蹬,便從牆頭翻走,姿態端是瀟灑。

“老頭嘴還挺倔,也不看看自己啥年紀!”

宋綿竹索性坐回去,繼續烤肉串,等老道士回來,再犒勞一番吧。

這天幹物燥,城內走水,其實不算啥稀奇事。

然此時夜深,居民們大都已安睡,就怕無人發現,再鬧出什麼人命來。

府衙最近忙於疫病之事,再加上要暗地裡追查,人手分出去大半,屬實不夠用。

也幸好是鏢局的人去了,火勢大得離奇,一連三間鋪面全映上火光。

“走水了,走水了!”

叫喊聲,逃跑聲,驚醒了半座城。

大夥兒紛紛拿上器皿去打水。

等到火勢漸漸平息,天邊已放起微光,場間只留一地廢墟。

三間鋪子被燒得乾淨,隱約可見的焦屍,讓不少人白了臉。

府衙的人卻是黑了臉,剛忙著救火沒發現,此時心情沉重,打量四周後才發現不對。

這地兒可太熟了。

宋家。

燒烤灶依稀飄著小煙苗,許是剛熄滅不久,上面的鐵架子還未來及拿去清洗。

堂屋桌上,擺著疊烤肉,被笊籬蓋住,早已放到涼透。

老道士悄無聲息翻進屋子,先給宋青川開了門,見他跑去燒熱水,自己坐到屋裡,一點兒沒嫌棄,大口大口吃起。

宋綿竹打門前過,看見這一幕,不由揉了揉眼。

昨兒睡得晚,醒得卻極早,此時還迷湖著哩。

再睜眼一看,唔,老頭邊吃還邊衝自己樂,是她認識的老道士沒錯。

“快別吃了,忙了一宿,該吃些熱乎的!”

她幾乎用搶的給搶下來,把一碟肉串拿去灶房。

先蛻下肉塊,重新煎熱,再把饅頭壓餅,兩面煎至金黃,肉往裡面那麼一塞,便成了香噴噴的肉夾饃。

那邊宋青川燒好熱水,泡了壺茶,幾人又回到堂屋裡。

宋綿竹牙也沒刷,臉也沒洗,就看著他們吃。

等倆人肚裡有食,稍放慢動作後,她方才忍不住好奇問道:

“火勢如何,到底是哪兒起了火,沒出什麼大事吧?”

其實自己也知,前面那句,問了也是白問,若火勢不大,又怎會拖了一夜。

足足三四個時辰,啥玩意也燒沒了吧。

老道士吧唧吧唧嘴,吃得很香,倆耳朵在此刻形同虛設。

宋青川喝口熱茶,緩緩神,臉色不是很好看,甚至帶上些莫名氣憤。

“離咱家鋪子不遠,隔了兩三條街吧,燒沒了整整三間鋪子,連帶兩邊還燒塌兩戶。”

宋綿竹倒吸口涼氣:“怎會燒得如此厲害!”

“是啊,怎會如此厲害,燒得又快又勐,壓根來不及熄滅,就跟有什麼在暗中助長火勢。”宋青川手裡摩挲著杯子。

沒來由想到老家,那裡也曾起過一場火。

宋綿竹面色凝重,也想到這裡,城內房屋不比鄉下,用得是泥胚稻草大梁木,城內多是磚瓦,不該燒得如此迅勐。

除非,澆過火油啊。

她嘴裡喃喃重複:“到底是何人家任倒黴?”

宋青川抬頭看過去,厚重的嗓音帶著深意:“這地方你也熟,正是懷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