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開掛的學霸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7章 發射,火箭入軌成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7章 發射,火箭入軌成功

一行人聊著SS-防禦系統對小行星的防禦,聊著聊著聊到了不久將來太陽系的開發。

說人類以後要建造太空城,需要改造其他的星球等等。

可小行星對這些都是威脅,應該在整個太陽系部署SS-防禦系統。

還有人開玩笑的說SS-防禦系統不僅能應付小行星,還能對付外星人。

……

下午一點,蘇哲一行人二十幾人來到了基地的控制中心。

眾人坐在了臨時參觀區看著控制中心的大屏幕。

大屏幕的畫面已經切換到了衛星發射中心的發射場。

其中主畫面是SS-防禦系統探測到的,主畫面的左側顯示的分畫面和衛星發射中心指揮控制中心大屏幕顯示的畫面是同步的,

在主畫面的右側顯示的是這次火箭發射的相關資料。

章高明站在旁邊,一邊看著大屏幕一邊給眾人講解:“這次火箭的發射任務是將玄武計劃部署在太空的三十六個探測器送到指定的軌道,任務發射採用的火箭是……”

在章高明介紹任務火箭的時候,大屏幕的主畫面出現了任務火箭的圖片和各種引數。

介紹完火箭,主畫面一轉,從巨大的火箭變成了一個外形奇怪的裝置。

“大家看,這就是我們這次發射的探測器。”章高明解釋,“說實話,這次發射有點倉促,為了應付即將相撞的兩顆小行星,只能減少探測器的壽命了,此探測器……”

探測器體積並不大,重七百多公斤,其有完善的能源系統、動力系統和探測系統等

由於火箭載重和時間緊的原因,探測器的壽命大大的受到了限制。

其主要原因還是動力系統的問題和能源供應的問題。

探測器的動力是由等離子發動機提供的,而等離子發動機需要工質。

等探測器攜帶的工質用完後,探測器也就失去了動力。

這是動力方面。

按照常理,衛星、探測器等這些航天器那怕沒有了動力依然可以在軌道上飛行很長一段時間,只要其他系統是好的就可以繼續工作。

可這次發射的探測器在能源方面有著很大的限制。

SS-防禦系統的探測能力是強,但其探測器也是異常的耗能。

這次發射的探測器,其攜帶了太陽能發電裝置,但發的這點電無法支援探測器的正常工作。

為此,這些探測器攜帶了三組核電池。

正常情況下,這三組核電池也就能支援半年的時間。

在章高明介紹完這次發射的探測器後,主畫面的畫面又發生了變化。

章高明指著大屏幕說:“你們看到的是第二代探測器,目前已經完成了設計,且正在製造中,這探測器……”

一邊看著大屏幕一邊聽著章高明的講解。

這第二代探測器總質量達到了二十五噸,第一代探測器有的功能第二代探測器都有。

且和第一代探測器不同的是,第二代探測器擁有的發電裝置發出來的電不僅能夠支援整個探測器的使用,還能有所剩餘。

最為最為關鍵的是第二代探測器裝配了一組一級死光,還是改造型的一級死光。

這樣一來,第二代探測器就有了探測和攔截了能力,相當是微型的SS-防禦系統子系統了。

介紹完第二代探測器,章高明感嘆說:“第二代探測器足夠強大了,可不足的還是動力問題,探測器很大的重量還是被工質所佔,我多希望早日出現像重光子航太發動機這樣無工質的發動機。”

說著,章高明看向了蘇哲。

眾人和章高明一樣期待的看向蘇哲。

蘇哲微笑的說:“我努力!早日研製出重光子航太發動機。”

一聽,眾人鼓起了掌聲。

……

衛星發射中心指揮控制中心。

畢元奎、宗蘭月、劉芬、王東、馬萍等一行人坐在臨時參觀區看著指揮控制中心的大屏幕。

此時,發射任務正在最後的準備階段。

宗蘭月五人很激動,坐在一起小聲的說著話。

“我一直就想看看火箭發射的全過程,沒想到這麼快就實現了,關鍵的是坐在指揮控制中心觀看。”馬萍興奮的說著。

“是的!我也一樣!”畢元奎連忙點頭,“過去,我只想著能在現場看看,那知道能在指揮控制中心觀看。”

“那個,我們都是沾了我們研究中心的光,如果我們不是老闆的助理,能有這樣的機會!”宗蘭月微笑的說。

“這倒是真的。”王東左右看了看,“看看我們的周圍,能來指揮中心參觀發射的那一個是泛泛之輩,也就我們了。”

“的確!”劉芬想了想說,“我們計劃的蓬來號太空城要快點推出了。”

“是要快一點了,我擔心我們想象力跟不上科學技術的發展。”畢元奎說。

“恩!”劉芬點頭,“我相信,塔木戈壁的太空門戶計劃完成後,我們的蓬來號太空城就能建造了。”

“對!”宗蘭月點頭,“不過可惜的是,我們只能留在這,要是能跟在老闆後面就好了,那我們就能看到更加有趣的東西了。”

劉芬小心的左右看了看,認真的對宗蘭月說:“有些事我們自己知道就好,在這種場合下不能亂說。”

“劉芬說的對!有些話真的不能亂說。”畢元奎左右看了看。

他們五人是知道蘇哲、範曉明的去向的,也知道SS-防禦系統和玄武計劃。

他們知道歸知道,但不能亂說。

幾人正聊著,有工作人員宣佈一切準備就緒。

此時,火箭發射的時間到了。

大屏幕中,火箭豎立在發射場。

這時候,指揮控制中心靜悄悄的。

突然,工作人員喊起了倒計時。

10、9、8……

在工作人員喊出“點火”後,火箭的底部冒出了澹藍色的火焰。

火箭在白色的濃霧中緩緩地上升。

慢慢的,火箭的速度越來越快。

沒一會兒,地面只能看到一個小的亮點。

……

離衛星發射中心十公里遠的SS-防禦系統子系統基地。

在地下一百米的基地控制中心,蘇哲、範曉明等一行二十幾人看著大屏幕。

大屏幕左側分畫面和衛星發射中心指揮控制中心大屏幕上的顯示的畫面是同步的。

畫面中,一會兒顯示的是地面拍攝的小亮點,一會兒顯示的是火箭自帶攝像機拍攝的發動機火焰,一會兒顯示的是模擬動畫。

不管怎樣,是看不到火箭整體的飛行畫面。

可中間的主畫面則不同。

主畫面顯示的是火箭飛行的全貌,不管是火箭箭身,還是火箭噴出了火焰和尾氣,在畫面中都能看的一清二楚。

且在主畫面的右側,火箭相關引數全部顯示了出來。

如高度、座標、速度、大小尺寸等等

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的引數在實時變化。

此時,蘇哲等一行人主要看的是主畫面,畢竟主畫面更加的直觀。

很快,火箭的四個助推器分離。

這時候能夠看到,左側分畫面中能看到四個快速遠離的四個助推器,不過這四個助推器很快就消失在畫面中。

畫面中只剩下了一級火箭的發動機和發動機噴出來的火焰。

主畫面中,四個助推器分離的過程畫面清晰可見,四個助推器分離後,離火箭的主體部分越來越遠。

在主畫面只剩下火箭主體的時候,主畫面右側增加了四個分畫面,每個畫面中都是一個助推器,這些助推器在快速的降低高度。

同時,在四個分畫面的旁邊都有了相關的引數。

章高明笑著說:“大家仔細看,在四個助推器分離後,其下墜的軌跡和著陸點已經出來了,當然了,誤差是有的,不過會實時修正。”

眾人笑著點頭。

細心的人將主畫面和左側的分畫面相比較可以發現,兩者的畫面是同步的。

如果左側的畫面只是部分的話,主畫面那就是開了上帝視角。

過了一會兒,一級火箭發動機停機,接著是一級火箭分離,二級火箭點火。

左側分畫面是實時畫面和動畫相結合呈現出來的一二級火箭分離的畫面。

可主畫面就不同了,一鏡到底,整個過程就像有人拿著攝像機在火箭不遠的地方拍攝一樣,更為誇張的是,細節都能完成的呈現出來。

左側分畫面中只剩下二級火箭了,主畫面也是如此,但在主畫面的右側又跳出一個分畫面。

分畫面的主角就是剛剛分離出來的一級火箭,一級火箭如同那四個助推器一樣,在快速的下墜。

從相關的引數能夠發現,一級火箭在做拋物線式的下墜,且速度越來越快。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此時,四個助推器對地面的一面已經出現了火光,且下降的速度越來越快。

其下墜的軌跡和著陸點在不斷的修正,但和最初預測的基本吻合,並沒有太大的誤差。

左側畫面和主畫面中,火箭的開始同步的拋開整流罩了。

很快,兩塊整流罩從火箭上脫離,露出了火箭中擺放整齊的探測器。

火箭繼續飛行。

按計劃,火箭的第一個目標是高度一千公裡的軌道。

入軌後,火箭將會依次釋放六個探測器。

釋放探測器後,火箭將會繼續爬高,飛向高度兩千公裡的軌道。

入軌後,火箭將會釋放剩下的三十個探測器。

在火箭爬高的同時,四個助推器和一級火箭先後著陸了,根據衛星發射中心的反饋,其著陸點和SS-防禦系統預測的一點都不差。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基地控制中心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火箭入軌成功了。

這時候,火箭的主發動機已經停機,輔助發動機正在調整火箭的姿態。

沒一會兒,火箭開始釋放探測器了。

在第一個探測器釋放成功後,熱烈的掌聲再次響了起來。

火箭在釋放一個探測器後就要重新調整姿勢。

就這樣,釋放、調整,先後成功釋放了六個探測器。

火箭在成功釋放六個探測器後,火箭的主發動機重新點火,火箭脫離了高度一千公裡的軌道向高度兩千公裡的軌道飛去。

這時候,基地控制中心掌聲響了起來。

“好!現在六個探測器已經成功釋放,很快我們就能接管這六個探測器了。”章高明興奮的說著,“好!來了。”

章高明話聲剛落,主畫面的左側跳出七個分畫面。

六個分畫面對應的是這六個探測器,剩下的一個分畫面顯示的是一個3D的地球,在地球的外圍有著六個移動的紅色小點。

每個紅色小點代表著一個探測器。

“這六個探測器中,三個留在高度一千公裡的軌道上,三個探測器會不斷的降軌,最後這三個探測器會來到高度五百公裡高度的軌道上。”章高明解釋。

大屏幕顯示六個探測器的分畫面中,六個探測器同步的展開。

其太陽能發電裝置沒一會兒就全部展開了。

很快,顯示3D地球的分畫面中,六個紅色小點變成了綠色小點。

“這個,我解釋一下,紅色小點代表的是聯機成功,綠色小點代表的是探測器已經進入了工作狀態。”章高明微笑的說著。

這時,六個探測器中,有五個探測器的運動軌跡發生了改變。

一開始,六個探測器在同一個軌道。

接下來,其中兩個探測器會保持同樣的軌道高度,但軌道會有不同。

最後,三個探測器會平均的分佈在一個半徑七千多公裡的近似球面上。

其他三個探測器會不斷的降軌,最後平均的分佈在一個半徑六千五百多公裡的近似球面上。

章高明看著正在邊軌的五個探測器,笑著說:“這些探測器的部署要一段時間,不過不會太慢,等這些探測器都部署完成,那我們就能探測以地球為中心,半徑為三十萬公里的空間了。”

眾人一邊鼓掌一邊看著大屏幕。

成功釋放的六個探測器已經在工作了,而剩下了三十個探測器還在火箭上,等待火箭到達高度兩千公裡的軌道。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眾人緊盯著大屏幕的主畫面。

主畫面中,火箭發動機依然在噴射著火焰,其高度越來越高。

1500公里、1600公里、17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