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開掛的學霸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5章 實驗班,光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55章 實驗班,光能

在蘇哲和範曉明兩人脫離蒼穹號空間站的時候,其正在美洲的上空。

兩人在高度八百公裡的軌道上飄著,看看遠處的太陽,又看看美洲大地。

範曉明感慨說:“西方人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從而領先了五百年的時間,而我們開啟了太空時代,不知我們能夠領先多少年!”

“以後的事誰能說的清楚。”蘇哲說,“開玩笑的說,要是有科學技術更加先進的外星人發現了地球,說不定就會把我們人類從地球上抹去。”

“有這種可能,但也就是可能。”範曉明說,“外星人!我估計我有生之年是看不到的。”

“這可不一定!說不定怎麼時候就有外星人造訪地球。”蘇哲說。

“別!我希望看到的是我們主動的發現外星人,而不是被外星人發現。”範曉明說。

兩人說著,其裝甲型太空服主發動機啟動了。

脫離軌道後,兩人維持著一點二個G的加速度加速飛行著。

在降低高度的同時,兩人飛過美洲大地,飛過太平洋。

來到後半程,兩人的速度在持續的減小。

這時候,兩人的裝甲型太空服翅膀展開了,持續不斷的接收著澹藍色光束的照射。

“還別說,裝甲型太空服升級後,其續航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從高度八百公裡的軌道返回只要充二次能,我相信,要不了多長時間,在不充能的情況下,就能穿著裝甲型太空服直飛太空了。”範曉明說。

“依靠現在的超級電池是不可能的,除非用核能。”蘇哲說,“小型化的核裂變,或者核聚變。”

“這……這很難實現的。”範曉明說。

“再難也要搞!先不說小型化的問題,要是我們不搞出可控核聚變技術,那我們很難離開太陽系。”蘇哲說。

光柱工程的能量來源是太陽,距離越遠,其能量傳輸的難度越大。

依靠光柱工程提供能量探索太陽系以外的宇宙不太現實。

就現在來說,探索宇宙最為理想的能源來源也就可控核聚變了。

不僅能量密度高,其宇宙空間中存在了原材料,氫!

“這倒是實話。”範曉明說,“不過現在不急,畢竟開發太陽系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恩!是不怎麼急,但研究應該提上日程了。”蘇哲說。

兩人聊著,其來到了塔木戈壁的上空。

沒一會兒功夫,兩人平穩的停在了測試機場。

換好衣服,兩人乘坐飛行汽車回住處的路上。

範曉明認真的對蘇哲說:“按照你的要求,一個研究人體的萬人科研團隊組建完成了,其中三千人集中研究人的大腦,你看接下來怎麼安排?”

這一萬人由各個學科的人組成,學數學的、學化學的、學物理的、學生物的、學醫學的等等包含了所有基礎學科。

其中,學醫學和生物的人員佔比最多,兩者加一起超過了五成。

蘇哲想了想說:“先讓他們收集、整理過去對人體的研究成果,趁著這段時間我要看看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們之後研究打好基礎。”

之所以選擇這樣的課題,主要目的是要搞清楚人體的機理,從根本上解決人的生老病死的問題。

“好!”範曉明笑著說,“也就你了,一般人根本做不了這樣的研究,這可是全學科的啊!像我只能搞搞和物理相關的,去搞生物和化學就不行。”

蘇哲笑笑,說道:“說實話,現在的分科有著很大的弊端,一旦學了一個學科,思維就容易被這個學科所束縛,很難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問題,但不得不承認,分科降低了學習知識的難度。”

“你這話說的,你以為大家都和你有著一樣的腦子啊!要知道,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範曉明說道,“不過學校可以單獨培養這樣的人才,當然了,只有真正的天才才值得培養。”

“恩!你倒是提醒了我。”蘇哲笑著說,“我們可以搞一個實驗班,不分學科,什麼都學,看看能否培養出全視角的科學家。”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對!這是個好主意。”範曉明笑著,“就拿研究人體來說,肯定會涉及到全學科,像我這樣被單個學科束縛思維的人怎麼去搞全面的研究,說不好聽的話,化學、生物方面有些知識我壓根就不知道,我怎麼去考慮全域性。”

“是這樣的!你都不知道對方的存在,你怎麼做出判斷!”蘇哲點點頭,“大後天我們不是要遠端參加月球永久性基地建成儀式嘛!在儀式結束,校長回地球的路上可以好好聊聊實驗班的事。”

範曉明想了想說:“你不會想著親自帶這個實驗班吧!”

“我就是這麼想的。”蘇哲笑著說,“不過進入實驗班要經過一定的考核,簡單點說,不是那種有天賦的天才是進不了實驗班的。”

範曉明笑笑,問:“你看我這樣的天才能不能進入實驗班?”

“你是想我說真話還是假話?”蘇哲微笑著。

“不用說了,我知道結果了。”範曉明感概的笑笑,“那你這個實驗班打算招收多少學生?”

“我設定一個考核標準,有多少人透過了考核就招多少人,要是一個都沒有透過,那就一個不招。”蘇哲直言說。

兩人從飛行汽車上一直聊到住處。

在住處了客廳又聊了一些細節,基本敲定後,兩人才洗洗睡了。

第二天凌晨四點,蘇哲和範曉明兩人早早的來到了測試機場的控制大廳。

坐在大屏幕前看著大屏幕上顯示的依舊在飛行的太陽能收集站和光能傳輸站。

此時,兩者距離目的地都很近了,且兩者都處在減速的狀態。

就現在大屏幕上顯示的畫面,前者是五分鐘之前的,後者是十五分鍾之前的。

遠在九千萬公里的空間中,太陽能收集站的太陽能收集板半展開。

其主發動機正在全力的反推,使其能夠用合適的角度合適的速度進入水星的軌道。

不管是速度的控制,還是入軌等等這些,都是自動控制的,畢竟距離太遠,訊號的一去一回就需要十幾分鍾。

在太陽能收集站成功入軌後,其太陽能收集板開始展開。

沒一會兒功夫,太陽能收集站全面展開,其完全展開的面積足有九平方公里。

完全展開後,太陽能收集站全面啟動。

在太陽光照射在太陽能收集板上後,透過太陽能收集板轉換為特定波長的光。

這些特定波長的光集中到一起後,透過大功率光能傳輸光纜將特定波長的光傳輸到終端,光能發射器,也就是光束通道發生器。

相對來說,兩者的原理一樣,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但一般情況下,光能發射器就是光能發射器,其主要任務是光能的傳輸。

在特定光集中到光能發射器的時候,通常有兩種選擇,要不是分散這些特定波長的光,使其迴歸宇宙空間,要不就向特定方向發射集中的光束,使其被光能傳輸站接受,或者被能源使用終端接受。

如太空城、各類航天器等等。

此時,收集的能量主要部分迴歸了宇宙空間,一部分維持整個太陽能收集站的運轉。

其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是給眾多的簡化版重光子航太發動機供能。

在太陽能收集站正常執行的情況下,其部分發動機始終在工作狀態。

究其原因,是為了維持太陽能收集站的相對位置。

要知道,不管是使用終端,還是光能傳輸站,其距離相距甚遠。

可光能傳輸是點對點的,這就要在空間中做到準確的定位,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點對點的光能傳輸。

地球,塔木戈壁測試機場的控制大廳。

蘇哲很範曉明看著大屏幕上顯示的將近六分鍾前發生的畫面和資料。

範曉明有些激動的說:“不錯不錯!太陽能收集站順利到達了目的地,現在就等著光能傳輸站了。”

“恩!”蘇哲說道,“距離太遠了,遠端控制完全不行,只能靠自動控制了。”

“沒辦法!事實就是如此。”範曉明說道,“按照現有的規劃,會在太陽系中建造很多很多太空城,目的就是能夠就近控制。”

“還是有必要研製資訊瞬時傳輸技術。”蘇哲認真的說。

“我也知道有必要,可這樣的技術不僅沒有基礎理論,就現在的理論基礎,資訊瞬時傳輸技術是不可能實現的。”範曉明感嘆說。

蘇哲點點頭,說道:“沒有基礎理論我們就自己研究,沒必要把現在的基礎理論當做金科玉令,我們可以這麼想,現在的基礎理論是不完善的,需要我們繼續論證,敢想才敢做,要是一上來就說光速是不可超越的,那還研究個啥,回家種地算了。”

兩人聊著,齊齊的看向了大屏幕。

大屏幕中,光能傳輸站到達了目的地,而太陽能收集站發射的直徑為一百米的特定波長光的光束已經朝著特定的方向射去。

其顯示的是十六分鍾的畫面和資料。

此時,在太陽系黃道面之上,距離兩個天文單位的位置,光能傳輸站已經接收到了一道直徑為一百米的光束。

幾乎同一時間,光能傳輸站對著地球的方向發射出一道光束。

同樣的,光能傳輸站所接收的光能九成九的都會傳輸到終端,或者是其他的光能傳輸站。

其他的光能將會維持光能傳輸站的運轉。

光能傳輸站發射的這道光束經過十六分鍾的飛行,極其準確的照射在地球同步軌道太空港的光能接收器上。

幾乎是同時,太空港和地面、月球的光束通道完成了搭建。

從水星軌道上的太陽能收集站開始,波長不一的太陽光被收集轉化成特定波長的光,從而形成了直徑為一百米的光束。

接著,這道光束經過十六分鍾的飛行,被光能傳輸站改變傳輸的方向。

又是十六分鍾,光束照射在了地球同步軌道上的太空港。

此時,大屏幕上顯示了四個分畫面。

分別是太陽能收集站、光能傳輸站、地球同步軌道太空港,以及月球軌道上的光束通道發生器。

蘇哲和範曉明兩人緊張的看著大屏幕,害怕這個光能傳輸的過程被中斷。

又是一個小時過去,光能傳輸的過程始終維持著。

這時候,蘇哲、範曉明同控制大廳中的眾人都歡呼了起來。

這光能傳輸的過程能夠長時間的維持,說明光柱工程的第一次嘗試成功了。

同時也預示著將會有源源不斷的能源使用了。

可惜的是,現階段這些光能只能使用在光束通道的搭建上,至於其他的用途,要等三門計劃完成,以及國內其他光能接收器完成建造。

就算這樣,也是值得歡呼的,至少國內不用為了光束通道供能了,這樣一來,大大的減輕了國內能源供應的負擔。

但要真正的解決,需要再等等。

範曉明看了看大屏幕,又看了看已經大亮的窗外,說道:“成了!接下來可以肆無忌憚的使用光束通道了,不用像以前那樣扣扣索索的了,剩下的五個太陽能收集站和兩個光能傳輸站的物資可以運輸了,開發月球的物資也可以大規模的運了,還有排隊要發射的探測器,統統都可以上了。”

“恩!是的!”蘇哲微笑著,“走!吃早餐去,今天我們休息休息,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還有的滿,不過也就一個月了,等人員都培養出來了,我們就不用親自上了,我們可以幹一些別的了。”

“是的!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忙活,有很多的課題需要我們去研究。”範曉明微笑的手。

說著,兩人起身離開了控制大廳。

在去食堂的路上,蘇哲問道:“今天還是不要休息了,研究人體的科研團隊不是組建了嘛!這樣,今天回去給他們講講課,好讓他們知道科研團隊要研究啥!”

“這……真不休息?”範曉明認真的問。

“恩!休息也是看書啥的,還不如講講課。”蘇哲說道。

“好!我馬上安排。”範曉明說,“那我把時間定在今天的下午,地點放在校室內體育館,能坐一萬人,時常為三個小時可行?”

蘇哲點點頭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