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開掛的學霸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5章 月球存在過生命,缺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65章 月球存在過生命,缺人

章高明說的時候看著了蘇哲、範曉明和徐正平三人。

對於這個最新研製出來的手持成像掃描器,在剛研製出來的時候,他就要求給他們一些了。

可現實是手持成像掃描器還沒有進行量產,唯有的一些很早就被相關單位給分了。

畢竟盯上手持成像掃描器不只是他們。

在他看來,要是他們有手持成像掃描器,那他們對冰層的研究要輕鬆的很多。

那像現在,要將冰層切片放在顯微鏡下看。

雖說現在不用人親自上手,都是自動化的,但冰層的切片總要時間的,

再說,顯微鏡每一次看的範圍也是有限的。

這樣一來,研究的進度總是提不上來。

“老章!你早應該說了。”徐正平說道,“我馬上從月球基地調三名專業人員過來,讓他們帶上兩臺手持成像掃描器,對了!我把三名專業人員的編號給你,你派三名人形彷生機器人到指定的地點去接他們。”

不是他看不起章高明這些研究人員。

在他看來,這些人在搞研究方面遠遠不如陵州理工大學。

要是早找他們,說不定很早之前就有發現了。

他還就不信了,這麼大範圍的地下冰層會沒有特殊的存在。

“好!我馬上安排!”章高明說。

在徐正平和章高明正在安排的時候,蘇哲和範曉明兩人停了下來,對著通道兩邊的巨大冰塊左敲敲右看看。

“我看著這些冰塊有些特別啊!給我的感覺這些冰塊太特麼硬了。”範曉明說。

“能不硬,我們現在所處的溫度可是零下九十度。”蘇哲提醒說,“不過從冰塊的透光性看,這些冰塊純度非常的高。”

“對!對!就是透光性,這些冰塊怎麼看怎麼像水晶。”範曉明說著不輕不重的用拳頭敲擊了一下冰塊。

結果只在冰塊上留下了一個很小的痕跡。

“這個溫度下的冰的確夠硬。”蘇哲說,“我越看這些冰,越覺得月球過去有生命存在。”

“恩!我也有這種感覺。”範曉明肯定的說。

他也有著同樣的感覺。

在兩人研究這些巨大的冰塊時,徐正平和章高明兩人完成了各自的安排。

“怎麼,你們覺得月球存在過生命?”徐正平走過來說。

蘇哲和範曉明兩人是透過公共頻道討論的,討論的內容兩人都能聽到。

“是啊!我覺得月球存在過生命。”範曉明說著。

“我猜測月球是存在過生命的,說不定月球的某一處現在還有著生命的存在。”蘇哲說著又敲了敲冰塊,“這冰的純度真夠高的。”

“受於條件的限制,我們到目前位置還沒有發現生命曾在過的痕跡,不過有一點你們說中了,目前開採出來的冰塊純度極高,幾乎就是純水了。”章高明解釋說。

“純水!都是純水嗎?不應該的。”徐正平說。

“如果都是純水的話,那這冰層中存在生命痕跡的可能性就更小了。”蘇哲說道。

“是的!要是純水就不可能有生命的存在。”範曉明說。

“也不都是,隨著開採的深度增加,冰層中含有的其他物質也增多了,就目前發現的,冰層中存在有有機物,還發現了幾種氨基酸。”章高明說。

“有氨基酸,只能說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變大了,還不能確定就有生命的存在。”範曉明說。

在對月球正面進行地質調查的時候,同樣發現了氨基酸的存在。

發現氨基酸的存在不是證明生命存在的充分條件,逼近過去在小行星上就發現過氨基酸的存在,且還是好多種。

“對!我也是這麼認為的。”章高明說,“我們不要在這看這些冰塊了,先去參觀我們的實驗室,等月球基地的人員帶著手持成像掃描器過來了我們再去開採的地下冰洞看看。”

“好!”

幾人跟在章高明後面,走過一段很長的通道後,一行人來到了遮陽硼的中心位置。

這裡有著一個直徑一百米的冰洞,正有著冰塊從冰洞中運了出來。

“這冰洞現在的深度是兩公裡。”章高明介紹,“現在說是在開採,其實還是取樣研究階段,直白點說就是搞清楚這個冰層的情況。”

“還別說,這個冰洞看著挺震撼的。”範曉明說。

一行人現在沒有一探冰洞的情況,要等有了手持成像掃描器後再下去看看。

他們繞過這個直徑百米的冰洞,七拐八拐的來到了實驗室所在地。

蘇哲、範曉明、徐正平、章高明四人脫下了裝甲型太空服,進入到了一個大的建築物內。

四人一道道程式後,進入了實驗室中。

這個實驗室不大,只有半個足球場大小。

實驗室中裝置倒是不少,可實驗室中只有兩名穿著室內太空服的人員和八名遠端的人形彷生機器人。

這些人發現蘇哲幾人後,紛紛過來給這三人打招呼問候。

三人在簡單的參觀了實驗室後,實驗人員開始給蘇哲和範曉明兩人介紹實驗室中的成果。

就目前發現的,隨著冰層深度的增加,其純度越低。

在冰層有,發現了大量的礦物質化合物,氨基酸、甲烷這些有機物的存在。

最為關鍵的是,在冰層中發現了氧,且冰層的深度越高,其含氧量越高。

蘇哲和範曉明兩人認真的聽著講解。

檢視了相關的實驗資料後,兩人選了一塊深度在一公里位置的冰層。

兩人一邊做著冰層的分析實驗,一邊等著月球基地人員和裝置的到來。

徐正平和章高明兩人坐在不遠處的地方,看著忙碌的蘇哲和範曉明兩人小聲的聊著。

“老徐!我看蘇哲和範曉明兩人對這些實驗很熟悉啊!在實驗室人員簡單介紹後就能上手做實驗了。”章高明說。

“這是基本操作!他們兩不僅理論強,在實驗方面也一樣強。”徐正平說道。

“過去我一直以為他們只是理論強,現在看來是我錯了。”章高明點點頭說。

“我們學校的要求,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都要強大。”徐正平說。

在徐正平和章高明兩人閒聊的時候,蘇哲和範曉明兩人完成了實驗。

實驗結果表明,兩人並沒有直接的發現。

蘇哲看了實驗的結果,有看了看之前的實驗資料,腦海中快速的計算著。

過了好一會兒,說道:“我現在更加確信月球曾經存在過生命。”

“額!這麼肯定,你發現了啥?”範曉明有些懵。

他和蘇哲看到的是一樣的實驗結果和實驗資料。

但蘇哲竟然說月球有生命存在。

這說明蘇哲能看到他看不到的東西。

能從這些實驗資料的背後看到事情的本質。

在範曉明等待蘇哲回答的時候,徐正平和章高明,以及其他幾人都圍了過來。

幾人齊刷刷的看著蘇哲。

蘇哲看著面前的幾人,解釋說:“這冰塊中所含的物質,不管是這些礦物鹽還是有機物,其組成和地球還有中海水的成分差不多,特別是發現的幾種氨基酸……簡單點說,這些冰層形成之前應該有著一段高溫階段,具體的要去氨基酸的空間結構分析。”

在他的判斷中,地下冰層這一片應該是以液態水的形式存在的,且水中存在著生命。

不知什麼原因,這些水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高溫,最後又變成了低溫,從而形成了地下冰層。

“這樣!那就是說月球存在過生命。”範曉明有些驚奇的說。

“如果真是這樣,那月球是有生命存在過的,就是不知道月球的生命進化到了什麼樣的程度,出現了我們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還只是想木衛二那樣。”章高明說。

“恩!我越來越好奇了。”徐正平說。

幾人圍在一起討論著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最後,眾人一直認為月球存在過生命,只是現在還沒有發現罷了。

“老徐!你們學校有沒有組建研究月球起源的科研團隊,說實話,對月球的起源值得我們花人力和物力去研究,研究的結果說不定會顛覆我們現有的認知,比如說生命起源於月球。”章高明說。

“生命起源於月球,這可能性不大。”徐正平說,“至於研究月球起源的科研團隊,這是有的。”

在他的認知中,生命起源於月球,其可能性有,但極其的小。

真要說,生命也有可能起源於木衛二,畢竟其冰下海洋有著完整的生物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再說了,生命也有可能起源於火星、金星等等。

畢竟太陽系太過漫長,生命的起源有著很多的可能性。

“我也覺得可能性不大,但是有可能的。”範曉明說,“我們不僅有研究月球的科研團隊,還有研究地球、太陽、火星等等天體的科研團隊,這麼說吧!整個太陽系是我們的重點研究物件,不僅僅是我們學校和研究中心,其他高校和研究所都有相關的研究,且由科學院來統籌。”

就他瞭解的,以前國內對太陽系,以及太陽系內天體的研究只是很少的一些高校和研究所。

研究這些的人加一起也不會有多少人。

那時候,研究這些方面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衣食無憂,或者真正感興趣的人。

畢竟做這些方面工作的人沒有實際意義上的產出,其收入自然也就不高。

可在簡化版重光子航太發動機研制成功,特別是登月成功後,情況就變了。

國內開始大力支持這方面的研究,各大高校和研究所等相關機構大量的立項。

眾人都很清楚,太空時代來了。

研究太陽系和太陽系中的天體不再像以前那些只能看著想著,而不能有實際的行動。

過去,研究這些也就用各類望遠鏡看看,要不就是發射探測器探查一下。

現在不同了,一開始是用大量的探測器去探查,差不多搞清楚後,就要登陸、建基地、全面開發啥的。

就因為要對太陽系和太陽系內天體的研究,相關的專案接二連三的立項。

自然而然的就需要大量的研究人員。

“恩!是這樣的,不過做這些方面研究的人員很是短缺,當然了,現在各行各業的人員都短缺。”蘇哲說道。

太陽系和太陽系天體相關的研究,這是細活,需要人一點一點的探查,一點一點的去分析。

特別消耗人力。

可全面開發太陽系,不得不做這些方面的研究。

徐正平看向章高明,說道:“老章!你要多關注關注外面的變化,不要整天只關心自己手頭上的工作,現在國內外的大環境已經和一年前不同了,相關政策也都不同了,不說別的,就國內現在各行各業都缺人手。”

對於章高明他還是有所瞭解的。

整天就忙自己手頭上的那點事,對其他的就不怎麼上心。

“老徐!我是有關注的好吧!”章高明說,“就拿國內各行各業的就業情況來說,能被自動化替代的崗位都被替代了,就這,從工廠等相關企業釋放出來了將近三億的人口,像什麼銷售、服務類的也釋放了將近一個億的人口,這些人絕大多數都參與到了科研,或者科研周邊的崗位,就算如此,科研相關的崗位還大量的缺人,如果不是這樣,我們不會找你們要人。”

目前國內就業人口參與最多的是科研相關的崗位。

毫不誇張的說,國內有一半人口參與到了科研和科研相關的崗位。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要全面開發太陽系,其科研的專案太多太多。

“看來你都是知道的。”徐正平說道,“雖說現在國內就業人員絕大多數都集中在科研相關的崗位,但缺口依然很大,按照我們學校的評估,以後科研相關的就業會佔絕對的大頭,將會佔據七成,甚至更多。”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於食品生產和工業品的生產,直接參與的人員會越來越少。

就目前來說,就有著這樣的趨勢。

工廠實現自動化。

從原材料的開採,到成品,整個過程人員直接參與生產會越來越少了。

食品同樣如此。

正常情況下,有資源、能源、技術,要是三者都不缺,那人類就可以直接躺平了。

但現在還不是躺平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