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開掛的學霸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5章 改造,人才才是核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5章 改造,人才才是核心

蘇哲和寧巧巧兩人依次參觀了正在建造的太陽能收集站、光能傳輸站、太空農場等。闌

他們最後參觀的是正在建造的人形彷生機器人自動化組裝工廠。

兩人一邊參觀,一邊聊著。

“大師姐!這自動化工廠是人類在太空環境建造的第一座自動化工廠,有著很多重要的意義。”

“的確!全面開發太陽系需要很多人形彷生機器人,見自動化組裝工廠建造在太空的確合適。”

“這是一次嘗試,接下來會有更多的自動化工廠建在地球同步軌道。”

……

“對了,你們有在研究腦機結合技術,我覺得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需要這樣的技術,一旦成功,機會所有製造行業,人形彷生機器人就能代替真人了。”闌

“正在研究中,我對腦機結合技術非常的看好,這不僅僅是對人形彷生機器人的控制,對人類整個社會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是的!實現了腦機結合技術,那人類就能透過遊戲艙,用意識控制幾乎所有的機器,還有虛擬宇宙的發展,那時候的畫面,不可想象。”

……

“大師姐!我們計劃研究資訊瞬時傳輸技術,這個技術結合腦機結合技術,那人類就能探索整個宇宙了。”

“資訊瞬時傳輸技術,我聽說你們研究中心要研究的,一開始還以為瞎傳傳錯了,沒想到還真是你們,就現在的物理學理論,這是不可能的,不過也不一定不能實現。”

“現在我也不敢說這個技術就一定成功,我們也是走一步看一步,能不能實現先不說,但我可以肯定的是,研究的過程肯定非常有趣。”

……闌

參觀完正在建造的人形彷生機器人自動化組裝工廠。

兩人開始往回飛。

路上,兩人討論著科大太空實驗室建造的問題。

一開始,寧巧巧打算將太空實驗室所有的建造物資送到目的地,在目的地組裝建造。

現在她看過地球同步軌道上這些正在建造的裝置後,她改變了主意。

科大太空實驗室總質量不小,其建造點離地球的距離有三百多萬公里,也就是搭載著極差微波輻射光譜儀的深空探測器所在的位置。

這個距離有些遠了,使用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建造只能說勉強可以。闌

其建造的主力還是到現場的工作人員。

這樣一來,就有這很大的消耗。

現在,寧巧巧改變了主意,想要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建造太空實驗室。

如果這樣,建好後,直接讓太空實驗站飛到目的地就好了。

兩人商量著,覺得可行。

不過要對太空實驗站進行改造。

比如其動力系統。闌

按照過去的設計,太空實驗站只需要很小的動力維持姿態就可以了。

可現在,改變了方案,那太空實驗室就要進行改造。

其最突出得兒就是動力系統。

改造強有力的動力系統,那就要改造太空實驗室的能源系統。

經過蘇哲和寧巧巧兩人的改造,太空實驗室其實算是高機動能力的小型太空城了。

回到出發點。

這時候,眾人都回來了,在徐正平點過人數。闌

眾人進入光束通道,沿著光束通道往三門基地飛行。

晚上七點,塔木戈壁三門基地食堂。

眾人參加了三門計劃成功完成的慶功宴。

這次慶功宴是破天荒的一次。

過去一次也沒有。

慶功宴上,眾人都很興奮。

大家不是碰杯喝酒,就是相互之間聊著天。闌

這些人聊著如何全面開發太陽系。

將在碰面會上討論的初步方案又拿出來說。

那說的,各個都是眉飛鳳舞。

比如說如何如何全面開發月球和火星,怎麼開發小行星帶。

要在多長時間內完成月球的全面開發。

怎麼充分利用資源,還有國內人才的培訓和分配。

又說光柱工程怎麼建設了,太陽系中的光束通道如何鋪設。闌

說著說著,最後這些人聊到了太陽系外的探索和開發。

這些人還湊到一起從三個方面做了深入的討論。

分別是資源、能源、科學技術。

對於資源的討論結果。

很明確,資源現階段是不缺的,地球上存在著大量的資源。

這些資源能夠支援太陽系全面開發的初期階段。

地球以外同樣有著天量的資源。闌

如月球、火星、小行星帶等等。

就太陽系中的這些資源,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會進行逐漸的開發。

雖說在太陽系中,資源方面,重元素所佔的比例沒有輕元素的佔比大,但這些資源對於開發整個太陽系那是綽綽有餘的。

最為關鍵的是,這些資源是可以重複利用的。

這是在太陽系全面開發的階段。

要是考慮到太陽系以外的宇宙空間。

可以這麼說,其資源幾乎是無限的。闌

總結一下,就是資源不會現在人類探索和開發太陽系和太陽系以外的宇宙空間。

直白點說,宇宙空間中存在著無窮無盡的資源。

說完資源,接著就是能源。

能源也可以說是能量。

就現階段,能源的獲取主要依靠地球上的化石燃料。

其中太陽能、核能、水的勢能等,這些只佔了很小的一部分。

不過這個局面馬上就要改變了。闌

可以預見的是,在往後很長一段時間內。

整個太陽系的能源提供將會依靠光柱工程提高。

其他的還有裂變核能,還會有聚變核能。

有了光柱工程,在太陽系內,只要太陽還在,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能源供應。

這是在太陽系內。

太陽系意外,也有著無窮無盡的恆星,這麼說來,能源也是無窮無盡。

這還只是太陽直接提供的太陽能。闌

算上物質的聚變能,那能量就更多了。

畢竟宇宙中存在最多的也就是氫還有氦。

當然了,現在可控核聚變技術還不夠成熟,有待科研人員的繼續努力。

可以預見的是,可控核聚變技術的研制成功是遲早的事。

一旦成功,人類相當於掌握了可移動的太陽。

重要有源源不斷的聚變核燃料,就能源源不斷的獲得能源。

除了可控核聚變技術,接著就是核裂變技術了。闌

相對於可控聚變技術,核裂變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

其已經發展到了第六代技術。

不過,核裂變技術相對於可控核聚變技術有著不足。

不如說安全問題。

核裂變技術,其採用的是重核裂變,其核原料和核廢料都有著很強的核輻射。

再有,核裂變產生的能量不如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多,在相同質量核燃料的情況下。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在宇宙中,核裂變有的核燃料沒有核聚變有的核燃料多。闌

綜合一下,就是能源在很長一段時間能也都不是問題。

當下有著光柱工程源源不斷的提供能源。

且還在持續發展這可控核聚變技術。

還有,什麼正反物質、暗物質暗能量等等。

透過這些來獲取能源。

再說了,能源和資源一樣。

在整個大系統中,資源和能源都是迴圈使用的。闌

說白了,宇宙中存在著無窮無盡的資源和能源。

資源和能源是一直存在的。

毫不誇張的說,不過人類存不存在,資源和能源都存在於宇宙中。

也就是說,資源和能源都不是人類發展的絆腳石。

他們一直存在,能不能獲得,看的是你的能力。

而這個能力,體現出來的就是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越先進,其獲取的資源和能源越方便快捷。闌

就如人類的發展,一開始靠的是柴火,再到煤炭、天然氣這些化石原料。

太陽能發電,水能發電,風能等等。

然後就是核裂變技術,到正在研究的可控核聚變技術。

之後還有更加方便高效的技術來獲取能源。

而這些,依靠的是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

再比如,資源的勘探,資源的開採,能源的勘探,能源的開採。

這些都需要裝置、裝置。闌

而裝置、裝備的背後,要的是科學技術。

對於資源和能源的使用,現代化的工業體系等等,依靠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

再有如腦機結合技術、可控核聚變技術、資訊瞬時傳輸技術等等。

這些技術的背後都是科學技術的發展。

科學技術發展程度,限制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高度。

直白點說,資源、能源都不是現在人類發展的因素,真正限制人類發展的是科學技術。

也就是說,直接決定人類發展高度的不是資源、能源,而是科學技術。闌

資源、能源、科學技術。

這三者,科學技術才是核心。

資源和能源不就存在於宇宙中,且還是能夠迴圈使用的。

至於對資源和能源使用的方式等,決定的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程度。

這也就說明了,發展科學技術才是該做的。

宇宙中有著無窮無盡的資源和能源,人類之所以不能獲取宇宙中更多的資源和能源,差的是科學技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總結一下,就是發展科學技術才是人類的第一要務。闌

到這裡,又要問,如何發展科學技術。

對於如何發展科學技術,需要的是資源、能源、人才。

這三者,前兩者不用解釋了。

人才才是問題的所在。

發展科學技術,也就是搞科研。

搞科研需要資源、能源,核心是人才。

慶功宴上,眾人算是討論明白了,那就是持續加大對科研的強度。闌

不斷的對科研投入資源、能源,以及人才。

培養人才,加大對科研的投入。

討論著,眾人一直認為以後工作崗位最多的也是搞科研的崗位。

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除了部分服務性崗位,像製造等一些崗位,都會被自動化和智能化所代替。

這樣一來,人們自然會投入到科研崗位中來。

相對而言,隨著太陽系的全面開發,需要做研究的專案越來越多,有越來越多的東西研究。

這也就導致科研人才的短缺。闌

討論到這裡,眾人也開始了對人才培訓的討論。

就目前國內的現狀,博士、碩士研究生基本上都衝在了科研的第一線,幾乎人人手中都有著一個不大不小的科研項目。

本科生同樣如此。

連數量眾多的專科生都被拉到了科研崗位。

現在的狀況就是科研項目多,要研究的可以多。

有錢、有資源、有專案,就是缺科研人員。

目前,國內高校、研究所等相關企業、機構,他們已經把手伸向了那些以前在工廠打螺絲的打工人。闌

這些人普遍沒有讀過大學,好一點的高中、技校畢業,差一點的初中畢業。

對於這些人,相關機構也沒有放過的意思。

紛紛出手搶人。

要說這些人笨,其實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

以前是因為錄取率的問題,這些人沒有機會上高中上大學。

就像今年,全國範圍內,中考高考都是百分之一百的錄取率。

按照目前的形勢,高中生還要好意思,只要認真學習課本上的知識就可以了。闌

大學生就沒有那麼好運了,估計大一開始就要進項目組了。

為了加大科研的強度。

眾人還想到了更多。

如說服那些文科生搞科研。

相對而言,這些文科生基礎條件還是非常不錯的,只要進行短時間的培訓,就能進行簡單的科研項目了。

除了這些文科生,還有退休的人員。

國內,退休人員的佔比也很大。闌

再說,退休人員有著完整的知識體系和老道的經驗。

最為關鍵的是,現在搞科研是可以不用到現場的,可以透過遊戲艙遠端進行。

按照眾人的想法,就是調動國內能夠調動的全部力量,加大對科研的投入。

不管是資源、能源,還是人才,都要往科研上靠。

大家也都清楚了,決定人類文明發展高度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決定科學技術發展程度的是人才的多少。

歸根究底就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

這一次,大家是真的高興。闌

都知道三門計劃成功的意義。

慶功宴上,蘇哲和範曉明也都喝了一些酒。

這些人中,只要身體可以的都喝了一些。

大家高興的聊著。

時間來到晚上九點,本該是慶功宴結束的時間了。

在徐正平和相關大老的提議下,眾人就在三門基地的食堂開一個科學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的討論會。

這個提議被眾人一致透過。闌

很快,食堂被收拾乾淨了,且開啟了線上連線,邀請了國內其他高校、研究所等相關企業和機構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