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開掛的學霸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2章 技術都是雙面性的,體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2章 技術都是雙面性的,體驗

就腦機結合技術來說,用在正途,那就是將人腦直接聯網。

這個過程中,是對大腦各個不同資訊交匯點資訊的讀取和寫入來實現的。

就比如,五覺是資訊的寫入,將資訊傳入大腦,說話、控制身體這些就是資訊的讀取。

實現了這些,人就能透過腦機進入網路,進入虛擬宇宙,遠端控制各種裝置,實現增強現實等等。

這樣的應用,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

學習方面,絕大多數都能在虛擬宇宙中完成,生活上,那就方便多了,可以遠端控制做到過去能做的一些,工作方面也是一樣。

這些基本上都是能夠完成的。

那時候,大家只要待在家就可以了,除了吃飯、三急、洗澡這些,其他的不能帶著腦機透過網路去完成。

這是腦機結合技術用在正途上。

可一旦腦機結合技術用在了邪路上,那後果是不可想象的。

有了腦機結合技術,也就說明大腦的各個資訊交匯點都找到了。

是不是可以將人腦和人體的資訊交換進行阻斷,在透過反向的腦機結合技術。

另外一個人,或者人工智慧之內的就可以透過網路來遠端控制這個人的身體。

簡單點說,就是一個人的大腦和他的人體在資訊的互動上被隔離了。

這個人看不見、聽不見、不能說話,也不能控制自己的身體,什麼感覺都沒有,也就剩下了意識。

除了在腦海中想,其他的什麼都做不了。

而另外一個人,或者人工智慧之類的就能透過網路來遠端控制這個人的身體。

再說簡單點,人還是這個人,但其控制者已經變了,或者說控制身體的意識變了。

這種情況下就恐怖了。

人還是那個人,透過反向的腦機結合技術就能實現對這個人的遠端控制,這太嚇人了。

真要說起來,非接觸式的腦機結合技術還好一些,畢竟外面攜帶的,出問題的時候可以之間毀掉硬體。

要是接觸式的那就沒辦法了。

“是的,技術都是雙面性的,就拿我們要做的腦機來說,如果不做差異性,不提前防備以後可能會出現的有意識的人工智慧,後果將會很嚴重。”範曉明認真的說。

蘇哲點點頭說:“技術本身沒有好壞之分,要看的是使用技術的人。”

“是這樣的,該做防備的都要做防備。”徐正平說著摘下了頭盔,“說實話,視覺和聽覺的資訊寫入非常的好,不說腦機結合技術了,就現在的技術就能有大的應用。”

“那當然、”範曉明滿臉笑容的笑著。

接著徐正平有體驗了對腦機結合技術的研究頭盔。

這個頭盔和前面的那些頭盔差不多,但研究的物件不同。

戴上這個頭盔,可以體驗在虛擬宇宙中的感受。

蘇哲、範曉明、徐正平三人都戴上了頭盔,且進入了遊戲《比鄰星》中。

三人的看和聽是透過大腦視覺資訊交匯點和聽覺資訊交匯點資訊寫入實現的,說話靠的還是傳統的,控制依靠的是待在手上的一雙手套。

遊戲中,蘇哲三人正處在比鄰星B的軌道上的太空港的甲板上。

三人想回看了看,範曉明說道:“還別說,就視覺和聽覺的參與,比起之前的真實度要高的多,要是所有的人腦資訊交匯點都找到了,那虛擬宇宙和現實宇宙就沒啥差別了。”

“是的,這感覺太真實了。”徐正平看了看周圍,“這周圍的環境,怎麼看怎麼真是,還有聽到的聲音,說實話,我有些期待完整版的。”

“校長,放心,很快就能有完成版的了。”範曉明說著看向了蘇哲,“三天後一萬個測試點到位,就能進行全方位的排查,很快就能將所有的人腦資訊交匯點找出來,這樣一來,腦機結合技術就成了,再加上製造腦機的材料研制成功,我們就能製造腦機了。”

不僅是校長期待腦機的出現,他也期待。

這麼好用的誰都喜歡。

“這段時間我努努力,最好在登陸火星之前製造出一批腦機,這樣我們登陸火星就要輕鬆很多。”蘇哲說道。

腦機結合技術、腦機的重要性他很清楚。

有了腦機,他們登陸火星要輕鬆很多。

毫不誇張的說,他們只要在登陸火星的一開始真人登陸一下。

之後要不要動就看他們自己的意願了。

其他的活他們完全可以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來完成。

“恩,我們一起加油,爭取在登陸火星之前製造出腦機。”徐正平認真說。

“有點難度,但我們不怕。”範曉明說著,“玩《比鄰星》遊戲的人還真不少。”

他們三人甲板上才站這麼一會兒,從甲板上起飛的飛行器已經超過了一百艘。

“那當然,大家都喜歡玩《比鄰星》,我閒的時候也會進來看看,畢竟這裡面的構造和現實中的是一樣的。”徐正平說著,“這遊戲非常的好,有助於大家瞭解比鄰星,而且讓大家對比鄰星產生了嚮往。”

遊戲《比鄰星》和《木衛二的海洋》其中的空間結構等和現實世界是一致的。

玩過《比鄰星》的人,要是那一天真的去了比鄰星,會發現兩者之間幾乎是一樣的。

再有就是大家對比鄰星的渴望。

也就是這個遊戲,讓更多的人關注比鄰星,想要探索開發現實中的比鄰星。

在他看來,這遊戲就是對探索開發比鄰星的預演。

“我也是這麼認為的。”範曉明點頭說,“現在有著很多的探測器正在飛向比鄰星,而且探索比鄰星的蓬來號太空城正在如火如荼的設計著,最為關鍵的是,參與蓬來號太空城設計的人超過了一個億,能有這麼多人的參與,大多數都是受到這款遊戲的影響。”

“恩,這我知道,我就是其中的一員。”徐正平說道,“你們可能不知道,參與的一億多人各個都是人才,這麼多人的參與,一開始是大家何在一起要設計蓬來號太空城,可各個都有意見,都覺得自己的設計才是最牛的,後來就是一陣亂鬥,自己搞自己的,反正在虛擬宇宙的怎麼搞都行,而且還能拿到遊戲中進行初步的驗證,到現在,蓬來號太空城有著五個大的設計,至於那些亂七八糟的,那就更多了,不過話說回來,這五個大的設計是真的牛,畢竟每一個大的設計都集合了幾千萬人的看法和建議。”

蘇哲笑笑點點頭,他和校長一樣,也有參與。

只不過他參與設計的是一號蓬來號太空城,校長參與設計的是二號蓬來號太空城。

之後三人利用遊戲的特權,直接瞬移到了十個天文單位遠的一號蓬來號太空城所在的空間。

三人簡單參觀了一下,又去參觀了二號蓬來號天空城。

飄在二號太空城外的太空中,蘇哲和範曉明兩人聽著校長徐正平介紹著二號太空城。

範曉明見校長興奮的介紹完,問道:“這二號蓬來號太空城和一號差別不大啊,可為何要設計二號,為啥?”

“你……我不是說了,二號更加重視太空城的生態系統,算了不說了,我們去月球看看,再過一會兒就要吃完飯了。”徐正平有些不耐煩的說。

“是的,不能耽誤了吃飯。”

範曉明說完,三人的身影消失在遊戲《比鄰星》所在的虛擬空間。

同一時間,位於月球永久性基地旁的人形彷生機器人駐留基地。

基地大門,有著眾多的人形彷生機器人進進出出。

在基地的某一處倉庫中,有著數量眾多的人形彷生機器人。

突然間,相鄰的三個人形彷生機器人被喚醒了。

三個人形彷生機器人主發動機啟動,從地上飄了起來。

三者相互之間看了看。

“校長,怎麼樣,感覺如何?”範曉明聲音響起。

三個人形彷生機器人所處的空間是在月球表面,接近真空的狀態。

聲音是不可能傳播的,兩者之間交流依靠的是電磁波。

“不錯,比現有的遊戲艙的真實感更強。”徐正平說道。

“這些還是沒有經過改進的人形彷生機器人,等腦機結合技術研製出來了,用上最新的人形彷生機器人,那時候就和控制自己的身體差不多了。”蘇哲說道。

現有人形彷生機器人還是比較原始的,相配套的是現有的遊戲艙。

人透過遊戲艙和人形彷生機器人之間的資訊互動。

對人來說接受到的資訊只有看和聽,輸出的資訊是說和手套的控制資訊。

這還是最為原始的。

在腦機結合技術有了後,人形彷生機器人要經過全面的升級才會符合要求。

“是的,那時候才會有更加真實的體驗。”範曉明說道。

三人一邊說著飛出了基地。

沒一會兒功夫,三人飛到了月球上正在建設主工業城市的上空十公里的位置。

月面上很大一片全都是工地,工地上有著大小不同的工程機械,還有這各種各樣的工程機甲,還有一些穿著裝甲型太空服的人。

要說工地上最多的,那就是人形彷生機器人,畢竟人形彷生機器人才是月球全面開發的主力。

“還別說,這主工業城的建造速度夠快的啊,這才多長時間,這城市的地基打的差不多了。”範曉明有些驚訝的說。

“大驚小怪的。”徐正平解釋說,“你也不看看參加月球全面開發的人有多少,超過了三千萬啊,這麼多人參與建設,不快就怪了。”

蘇哲點頭說:“就這速度還是因為建築材料限制的,不然會更快些。”

“好吧!是我孤落寡聞了。”範曉明說著。

就在這時候,有兩個人形彷生機器人快速的從地面飛了上來,最後漂浮在了三人的面前。

這兩個人形彷生機器人的頭上頂名字,分別是郭子明和周大史。

前者是陵州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郭子明,後者是建築學院院長助理周大史。

“校長、蘇教授、範教授,你們怎麼有時間來著,聽說你們正忙著搞腦機結合技術,而且還有大的突破。”郭子明說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飄在旁邊的周大史補充說:“還聽說再有兩個月就能完成腦機結合技術的研製,我們就能用大腦直接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了。”

這兩位說完,看著蘇哲三人。

“你們這麼快就知道了。”徐正平說道,“時間我不敢保證,但搞出腦機結合技術那是肯定的了,有了腦機結合技術,那就不一樣了,我們可以像控制我們自己身體一樣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了。”

“啊……這樣是不是意味著控制著人形彷生機器人能幹所有的事了。”周大史說著。

“差不多。”徐正平點頭,“以後全面開發月球啥的,我們都不用來月球了,我們可以在地球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就能幹所有的事。”

“這樣嘛!那太好了。”郭子明說著,“雖說現在來月球方便,可我年齡畢竟大了,能在地球待著把事都做了,那最好。”

徐正平解釋說:“我們可不止研製腦機結合技術,還要研製腦機,對了,你們還不知道腦機是啥,我和你們說,這腦機是……”

蘇哲和範曉明兩人聽著校長給郭子明和周大史兩人解釋啥是“腦機”。

郭子明和周大史越聽越興奮。

“真的,真的能夠造出你說的腦機?”郭子明有些激動的問。

“當然是真的,我還能騙你不成,不過你可不能把這事說出去了,現在這事只有很少的人知道。”徐正平說道。

“知道,我誰也不說。”郭子明點頭。

幾人聊了一會兒,郭子明和周大史兩人離開了。

蘇哲三人又看了看其他十座在建的衛星城市,之後他們三人就下線了。

三個人形彷生機器人在失去蘇哲三人的控制後,會自動飛回去。

地球,陵州理工大學對撞樓地下一百米處的二十號實驗站,蘇哲三人摘下了頭盔和手套。

徐正平滿臉笑容的說:“不錯,非常的好,我真心期待腦機結合技術能夠早一天完成研製。”

這樣的體驗和遊戲艙完全不同。

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真實看到聽到的沒啥差別。

對於腦機結合技術的研製,現在最為重要的就是尋找人腦資訊交匯點。

至於腦機的研製,主要是那些材料的研製和同步輻射光源的小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