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開掛的學霸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9章 人控制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9章 人控制人

一噸重物其速度為每秒669公里,也就是1966馬赫。

如此的速度要是撞擊在地球上會是什麼樣的後果。

這樣的技術用來做武器是很嚇人的,但其這只是能夠這樣的使用。

就比如現在探索太陽系的各類探測器,就是透過這種方式發射的,也就是因為如此的高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三門計劃完成的這短短一段時間中,太陽系中到處都佈滿了各類探測器。

這些探測器絕大多數都是用這種方式發射的。

當然了,每秒669公里的速度在太陽系內佈置各類探測器是可以的,但要在太陽系外佈置探測器,或者是發探測器去最近的比鄰星,這速度還是太慢了些。

畢竟光速是每秒30萬公裡。

兩者之間的相差的有將近500倍。

也就意味著這樣的速度發射探測器去比鄰星,探測器需要兩千年的時間才能到達比鄰星。

兩千年,這個時間太過漫長。

雖說這個速度是滿了一些,但還是對太陽系外的空間發射了大量的探測器。

同時也發射了不少探測器飛向了比鄰星的方向。

其目的就是為了探索太陽系周邊的宇宙空間。

為了方便太陽系的交通以及對太陽系外空間的探索,目前正在計劃搭建橫跨內太陽系的光束通道。

一旦建成,按照現有的簡化版重光子航太發動機,其速度能夠提到每秒24萬公裡。

這樣的速度已經達到了光速的八成。

以這個速度飛行的探測器,前往比鄰星只要五年的時間。

相對於之前的兩千年的時間,這五年完全可以接受。

“就以機甲的重量和速度,摧毀擁有五百萬人人口的城市那是算輕的。”範曉明說著,“就是擔心出現這種情況,才需要監控系統和防禦系統。”

徐正平說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製造出來的武器威力也越來越大,相關的技術如果不加以監督,後果不堪設想。”

“我們相關部門對技術的監控還是非常嚴格的。”範曉明說,“就比如我們搞出來的腦機結合技術,用在正途那就是造福人類,就比如我們現在體驗的,虛擬宇宙、增強現實、遠端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等這些正面的技術應用。”

左大軍說:“技術本就是雙面性的,怎麼使用是我們認為選擇的。”

“技術的本身沒有好話之分,有的只是使用者的好壞。”包奇正說道,“我們不能先入為主的就認定技術是邪惡的,我們該研究的還是要研究,當然了,對有些技術我們要高度警惕,要做到全面的監控。”

蘇哲說:“技術的研究是有必要的,沒有必要害怕啥的而放棄技術的研究。”

範曉明說道:“我們對人體的研究就是如此,從正面說,在我們全面瞭解了人體的奧秘後,那人類的生老病死這些問題都能全面的解決,人類實現長生不老也是可能的,從反面說,那就是災難性的,瞭解人體全部機制後,人體的優缺點暴露無遺,隨便一個心術不正的人很輕鬆的就能讓人類滅亡。”

他說的這些可不是在危言聳聽。

就拿腦機結合技術來說,其能延伸出很多的技術。

在腦機結合技術開發的過程中,對大腦資訊交匯點的不只是資訊的讀取和寫入,同樣有著資訊的遮蔽。

所謂的遮蔽就是讓資訊交匯點不能正常的輸入、輸出資訊。

簡單點說就是讓人的大腦和其除開大腦部分的身體失去聯絡。

好比就是人的意識被封進了人的大腦。

也就是人完全沒有的感覺。

這就是對資訊交匯點的遮蔽。

要說這樣的技術就是邪惡的嗎?

也不見得。

就算是資訊互動點的資訊讀取和寫入,用在不對的地方也是很嚇人的。

現在,透過腦機實現的是遠端對人形彷生機器人、機甲,或者其他的工程器械的控制。

相對來說,這些是可接受的,是正面的。

那反面的是什麼樣的?

可以透過對資訊交匯點遮蔽、讀取和寫入,可以實現人遠端控制人。

簡單點說就是將一個人的大腦和身體斷開聯絡,另外一個人就能透過相關的裝置實現人控制人。

人控制人,就如同人控制人形彷生機器人一般。

更有甚者,能讓被控制者的大腦能夠接受資訊而不能輸出資訊。

也就是說被控制者能夠看見聽見,身體的一切感受也都能感受的到,但就是不能控制身體。

這種情況是多麼的嚇人。

再有就是對人腦的研究。

一旦完全搞清楚了大腦的機理,那就可以隨便往大腦讀取和寫入資訊。

如果不對這些技術進行監督,那後果會是什麼樣的。

在他看來,技術越是先進,監管就要更加的嚴格。

好比是ss-防禦系統、光束通道、光柱工程等等這些都需要嚴格的監管。

因為這些所使用到的技術一旦用在了反面,其攻擊力大的嚇人,隨隨便便就能消滅地球上的全人類。

徐正平說:“是這樣的,技術本就是兩面性的,其沒有好壞之分,壞的是使用的人,所以說我們要對技術的使用進行嚴格的管理。”

最為典型的就是核裂變技術。

其可以用來做核電站產生能源來供人使用,也可以用來製造蘑孤彈。

左大軍說道:“有些技術一旦用在反面的確會帶來災難,可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可能出現的災難而放棄科學技術的發展,正確的是積極的發展科學技術,嚴格監管技術的應用,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長久在生存在宇宙之中。”

不管怎麼說,科學技術的發展是不可能停滯的,因為一旦停止,人類就是在等死。

不是被宇宙中的天災消滅,就是被宇宙中其他的智慧生命消滅。

“是的,要嚴格監管技術的發展,還要嚴格監管人工智慧的使用。”範曉明說,“不過對技術應用的監管有著很大的難度,如果過重強調對技術應用的監管,會嚴重限制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就算如此,我們也不得不嚴格監管,但考慮到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應該把握住監管的程度。”

徐正平想了想說:“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一面是科學技術的發展,一面是可能的災難,兩者是同時存在的,至於監管的強度,這就是技術性問題,我們要掌握好度。”

“是這樣的。”包奇正說,“說起來就是我們人類的悲哀,如果科學技術不發展,人類面臨的就是滅亡,可能是幾百年幾千年後被滅,也可能會更長一些,但不可能到太陽熄滅的時候,繼續發展將面臨的是隨時的災難,甚至人類有被團滅的可能,不過我覺得還是要繼續發展,等人類能夠走出太陽系了,人類散落在宇宙不同的地方,那時候人類被團滅的可能性就要小的很多。”

人類是多災多難的。

不發展,就會如同地球過去的生物那樣,隨著地球環境的改變而滅亡。

人類同樣如此。

不發展,最多過上幾百萬年,地球的環境就不適合人類的生存了。

人類就會走向滅亡。

就這還是人類像猴子一樣不發展,不管是農業、工業都不發展,人類完全過著猴子的生活。

如果按照一年前的情況。

人類如果不能進入太空時代,那再過上一萬年到兩萬年地球的環境就不在適合人類的生存。

現在這不同了。

自從三門計劃完成,也就標誌著人類全面的進入了太空時代。

相對而言,此時人類的命運不再是地球的環境而決定的,這時候決定人類命運的是太陽系,或者說是太陽的本體。

毫不誇張的說,那怕現在人類的科學技術不再有絲毫的進步,只要太陽存在一天,人類就能存在一天。

至於地球的環境改不改變已經不重要了。

但就算如此,太陽遲早會有一天會熄滅的。

人類不可能,也不可以等待著太陽的熄滅,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走出太陽系,走進深空。

也只有這樣,人類才不會被團滅。

“人類想要長久的在宇宙中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發展科學技術,除此沒有路給我們選擇。”蘇哲肯定的說,“不過在這過程中,就算沒有外部天災和外部的威脅,我們也要堤防我們自己,特別是技術的應用,一旦疏忽,人類會滅了自身。”

就比如人工智慧和腦機結合相關技術的結合。

人工智慧完全有可能全面的奴役人類。

直接遮蔽人類大腦對身體的控制,全面接管人類的身體。

一旦人腦的機理被搞清楚了,人工智慧就能直接干擾人的大腦,想怎麼篡改就怎麼篡改,想怎麼設定就怎麼設定。

那時候,人工智慧可能會像馴養雞鴨一樣馴養人類,把人類的身體用來做人工智慧的載體。

畢竟再牛的機器人也很難做到人體這樣的精密。

或者更乾脆一些,人工智慧將人類直接滅絕。

腦機結合相關技術的應用是一方面,人工智慧的使用又是一方面。

這就是他們從一開始對人工智慧的發展和應用都採取謹慎的態度,不僅促使相關部門加強監管的強度,從相關技術發展的一開始就佈局,就提防著人工智慧的崛起。

就比如ss-防禦系統、光柱工程、光束通道、通訊系統等等這些大規模的設施都有對人工智慧的防範。

至於終端更是如此了。

腦機、人形彷生機器人、機甲等等這些也都有對人工智慧的防範。

為了安全,在很多關鍵的地方設定了障礙,還是那種物理障礙。

這麼做可是犧牲了效率在防止以後可能出現的強人工智慧。

“對對對!”左大軍提醒說,“那個,我們離月球只有十五萬公里了,我們的速度已經到了每秒五百五十公裡了,現在開始我們要全力減速了。”

他在越過太空港後,他們就將加速度加到了最大加速度三百個G,也就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就將速度幹到了五百五十公裡每秒。

要是現在不全力減速,到達月球的時候其速度也不會降下來。

範曉明驚訝的說:“這麼快,我們越過太空港也就三分鐘的時間。”

“就是這麼快。”包奇正說著,“以我們這樣的飛行方式,從地球的三門基地到月球的永久性基地,整個過程只要十分鐘多點時間,就這還是因為在地球大氣層中不能全力的加速,不然使用的時間會更短。”

徐正平感嘆,“快!太快了!我記得我們一開始登月的時候所使用的時間是七個小時,隨著簡化版重光子航天發動機不斷的最佳化,從七個小時減少到了五個小時,三個小時,到現在,飛碟從三門基地到月球基地只要兩個小時,而我們遠端控制的機甲只要十分鐘多點,這速度,以前想都不敢想,當然了,這是無人的情況下。”

包奇正說道:“人形機甲能夠更快,畢竟機甲的最大加速度是一百五十個G,而人形彷生機器人的最大加速度是兩百個G。”

“還不是因為人形彷生機器人的重量輕,要是人形彷生機器人的重量和機甲一樣你試試,要是你還能把加速度做到兩百個G,那我就佩服你。”左大軍說著。

範曉明說:“你們……也就遠端控制機甲、人形彷生機器人,或者載貨的飛碟能夠這麼快,不管是啥,一旦有人,其加速度就快不起來,就現在機甲的加速段,一百五十個G啥人都扛不住。”

好比是現在,從地球運往月球的貨運飛碟,正常情況下的加速度都是一百個G,整個過程也不會超過半小時。

可一旦載人了,那載人飛碟就要慢慢飛了,其加速度始終維持在一點五個G。

沒辦法,加速度過大人體會受不了。

從這上面看就知道人體的脆弱性。

以前,他們也討論過做強化人體的專案。

就比如現在他們研究人體的專案。

經過討論後,一致同意。

在做研究人體專案的時候,會嘗試性的去做強化人體專案,但只限於研究,不會進行推廣。

之所以做這樣的決定,那是因為強化後的人對現有的人類不利。

或者說現在的人類會被強化後的人類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