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異調委王牌探員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一章 初到列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一章 初到列城

“不能再少了,佛祖也不能不讓人吃飯吧,一口價,這個數……”

天珠寺小鎮一個白色土牆牆壁大院裡,一個身材壯碩穿著皮質藏袍內襯白色立領襯衣,臉頰上有著高原紅暈的中年藏族大漢,腳上穿著一雙棕色的皮鞋站在院落裡,眯著眼瞧了瞧天穹上的太陽,有些悻悻然的扯了扯右手手腕上戴著的紅珊瑚手鍊,舉起手臂手指比劃了幾下,看著站在兩米外一大一小兩個顏值出眾的女人,顯得無奈的低聲用藏語說了幾句。

這個藏族大漢確實沒有想到,來租藏馬的洋婆子居然精通藏馬的優點和缺點,不僅藏語說的一個順溜,而且敢狠狠的砍價,從天珠寺小鎮到列城即使騎藏馬(主要是藏北馬,專供高原民族用來騎行,和負重的矮馱馬不是一個品種),也得整整兩天時間,價格太低了沒有油水啊。

從天珠寺小鎮到列城,沿途大多數地方沒有通公路,只有千百年來形成的幾條馱馬古道,藏族大漢就是趁著馱馬道旅遊興盛起來的契機,開了一間便民旅館,養著十多匹藏北馬,提供給進出中印邊境的旅客騎行,當然在租賃馬匹的時候,必須把他也僱傭去,除了照料他的馬匹外,還可以噹噹嚮導什麼的。

但是來往於馱馬道的背包客很多都是步行旅行,只有趕時間的少部分人才會打定主意租賃他的藏馬當腳力,每年都有半年的時間大雪封山,旅館和租藏馬的外來者不是每天都有的,生意也就時好時壞,對於兩個女人的壓價大漢有些犯怵,逼不得已報出了底價,不行生意就直接黃了。

注意到藏族大漢有些肉痛的報出了他能夠接受的最底價格,揹著揹包的楊伊帆妹紙拉了拉身邊安妮的手臂衣袖,兩個女人速度的用眼神交流了一下,決定還是把交易談成,天珠寺小鎮就只有他這一家騾馬店能夠提供足夠數量的藏北馬,不租馬匹就只有過印度河谷的另一個緊鄰公路的小鎮乘車趕往列城,那條公路是戰備公路,路途繞很遠不說,而且還有多處印度邊防警察部隊的檢查站,很容易出問題。騎馬趕往列城是為上策。

“八匹藏北馬,準備好馬上出發,我們多給你一萬印度盧比!我們在驛站小店哪兒等。”

安娜看著太陽光線下藏族大漢一臉希冀的神色,低聲用藏語說了幾句話後,從一側褲兜裡摸出一卷印度盧比紙幣拿在手裡晃了晃。

藏族大漢神色一喜,沒想到這個有著高鼻梁亮銀色眼眸的洋婆子還如此大度,一萬盧比再怎麼說也得好幾百人民幣,這可是小錢錢啊。

安娜把手裡的一卷盧大小面額不等的盧比直接遞給藏族大漢,轉身就往大院門口走去,楊伊帆妹紙隨後跟了上去,租藏馬的底價她們兩人早已在馱馬隊頭兒桑吉那裡問清楚了,租藏馬的錢就是低價加上一萬盧比,高原的人們顯得淳樸,既然錢都給了當然會很快把藏馬準備好的,這點安娜和楊伊帆都很放心。

十來分鐘後,戴上了毛皮氈帽穿上了馬靴的旅館老板格桑,騎在一匹接近兩米高的棗紅色藏北馬上(藏北馬體格不能和蒙古馬相比,個頭要矮很多),手裡趕馬鞭輕揚嘴裡低聲吆喝著,領著身後的八匹配上了馬鞍的藏北馬,馬蹄輕踏地面“嘚嘚”聲響,在天珠寺小鎮乾硬的碎石泥土地上緩步前行。

幾個十七八歲穿著新潮藏袍的藏族小夥,正在一間平房外除錯幾輛山地越野摩托車的發動機,注意到格桑大叔騎著馬走過,熱切的和格桑大叔打著招呼,知道大叔又有生意上門了,但是格桑的藏馬群小跑過去後,滿手油汙的藏族小夥們轉眼就把格桑給忘掉了,對於這些拉達克山脈新一代的藏民來說,越野摩托可比騎馬得勁。

馱馬隊的桑吉只是在天珠寺小鎮短暫的停留了半個小時,向開驛站的藏族老闆夫婦提醒好好招待木·江措上師一行人後,就帶著他的馱馬隊從天珠寺小鎮右側馱馬道岔道行去,準備繞路翻越拉達克山山脈,走過中印邊境回到阿里。

有著老油條桑吉的提醒,穿著便服大腹便便五十來歲驛站藏族老闆,除了十分禮遇木·江措上師和孔敢·頂老頭兩人外,也對諸葛含玉、宋小雙、安娜等人堆起了笑臉,按照藏族人飲食習慣的習俗,和對待客人的禮儀來了一個全套,糌粑、酥油茶、青稞酒、風乾牛羊肉等等不一而足,禮遇是足夠的。

當格桑騎著棗紅馬趕到驛站下馬的時候,發現聽著響動從驛站藏式四角平房院落裡走出來的一行人,脖子上都掛著一條材質為白色紗巾的哈達,這在格桑看來並不奇怪。

讓他感覺有些驚異的是,看到了身穿淺白色布質藏袍拄著手杖的木·江措上師,以及一旁身材顯胖穿著條紋麻布衣服一副老小孩模樣的孔敢·頂大叔,事前安娜和楊伊帆根本沒有說起過,這兩位大師也會騎著馬趕往列城,格桑只是根據以往的經驗判斷,安娜一行人應該是年紀相仿的幾個男女背包客,沒有料到還會有教派的修行者同行。

格桑到目前都不知道租馬匹的安娜和楊伊帆的姓名,因為她們自己更不就沒有說,格桑也不問,這樣一來自然更不知道木·江措上師和孔敢·頂大叔的名諱了,格桑一看到木·江措上師和孔敢·頂大叔從院落往外走後,趕緊的雙手行合十禮。

作為古馱馬道途徑小鎮的旅館和騾馬店主,格桑的眼力是極好的,什麼樣的人都看到過,黑瘦的木·江措上師和身材顯胖的孔敢·頂大叔兩人身上修行高人的獨特氣質,格桑不認為自己的感覺會出錯。

除了藏傳佛教那些僧侶修行者外能夠給人以一目瞭然的直觀印象外,其他印度教、耆那教、錫克教以及原始苯教修行者多是普通民眾的穿著,很多修行大師崇尚貼近自然的清靜修行方式,身上連一點顯示修行教派身份的配飾都沒有,非內行人很難把各個教派的修行者區分出來,而木·江措上師身上就沒有一點配飾,就是一身布質藏袍,格桑腦子稱得上靈活,雖然暫時不知道對方是什麼教派的高人,雙手合十禮這種通用禮節能夠用幹嘛不用。

木·江措上師和孔敢·頂大叔衝著格桑行雙手合十禮還禮後,兩位大師走到兩匹顯得安靜的藏北馬身邊,一手握著馬韁繩,腳上的千層底布鞋踏在馬鞍腳蹬上,身形輕巧的翻上了馬背坐在馬鞍上,姿勢之飄逸讓格桑眼前一亮,已然知道這兩位大師是資格很老的騎手。

在兩位大師坐上馬背後,安娜和楊伊帆拎著兩個小巧的揹包走到馬前,分別把手裡拎著的揹包用馬鞍一側的皮質鞍帶和搭扣繫好,以不擋住馬上的木·江措上師和孔敢·頂大叔輕快的騎馬為準。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速度的搞好後,兩女把自己背上的揹包同樣如此施為,系在另外兩匹馬馬鞍一側,翻身上馬等候動作稍晚一些出來的諸葛含玉、司馬玉如、劉曉陽把各自的揹包系在馬鞍一側。

當脖子上掛著白色哈達的宋小雙最後一個離開驛站,一手拎著一個好幾十升鼓鼓囊囊的揹包往外走的時候,他的另一只手裡還捏著一大塊蒸熟的醬羊腿肉,起勁的塞在嘴裡嚼動著,安娜只有狠狠的瞪了一眼宋小雙,示意宋小雙要注意形象。

宋小雙只是回以一臉訕笑的模樣,把那塊帶骨頭的醬羊腿肉用嘴咬住,速度的把有小半人高的大揹包橫著用鞍帶和搭扣系在馬鞍後側馬背上(因為馬鞍在座上馬背之前,已經先在馬背搭上了一張柔和的絨毯隔開,用來保護馬背部和馬肚子兩側肌肉,揹包其實沒有直接接觸到長滿鬃毛的馬背,不用擔心馬在奔跑時候因為背上的負重而受傷),輕輕拍了拍馬肚子,踩著腳蹬身形矯健的坐在馬鞍上,一手握著馬韁繩輕輕抖動御使胯下的灰色藏北馬馬兒往前踏步而行,另一只手取下橫咬在嘴裡的醬羊腿肉,滿嘴唾沫的啃著羊腿肉,跟在司馬玉如的馬匹後面,穿過錯落著分佈藏式四角平房民居的天珠寺小鎮。

一行九人騎著藏北馬,順著古老的馱馬道碎石路從天珠寺小鎮穿行而過,剛剛離開小鎮不久,眾人速度的把脖子上的白色哈達收了起來,一行九騎順著蜿蜒曲折的馱馬道絕塵而去,消失在灰黃顏色高大山脊一側的馱馬道盡頭。

……

夕陽西下後,諸葛含玉、宋小雙一行人住宿在一處只有幾戶藏民的平壩小村,附近是印度河的一處拐彎處,海拔雖然已經低於四千米,但是自然環境連天珠寺小鎮附近區域都趕不上,周圍都是石山能夠開墾的土地極少,村子根本發展不起來。

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藏族小村裡,還有一座只剩下一個僧人顯得有些破敗的藏傳佛教寺院,寺院是一個頭戴高頂紅帽的寧瑪派上師守護的。

上師為人謙和,可以供遠行的旅客在寺院借宿,不收一點費用,馱馬隊來往經過小村的時候多借宿寺院,多少會給點上師能夠用得著的生活物品,但是上師並不太在意這些,因為他是附近有名的藏醫,長長步行服務於周遭山脈的藏民,馱馬隊不一定每次都能看到上師在寺院裡,借宿之人只需要自己開啟沒有鎖住的寺院大門,找以前的僧人起居室歇息就行,當然借宿之人也得自覺的約束好自己的行為,不得壞了規矩。

格桑告訴眾人,這位寧瑪派上師一定是世外高人,二十多年前他自己在馱馬隊當夥計的時候,上師看上去就看上去七八十歲了,半個月以前經過的時候,有幸看到過上師,覺得上師還是二十多年前的相貌,根本沒有一點變化。

眾人就是借宿在寺院裡,那位守護寺院的寧瑪派上師恰好就在寺內,對於木·江措上師和孔敢·頂大叔的到來,上師多少顯得熱絡了些,根本不管其他人在寺院裡怎麼活動,只是相約兩人到他的修行室探討一下修行方面的感悟。

凌晨三點多黑漆漆的夜幕下,幾個顯得鬼魅的身影姿勢輕盈的從寺院內側院牆翻出來,身形急速跑動,衝著寺院一側的緩山山頂而去。

幾分鐘後,這幾個身影已經登上遍佈巨石長著稀疏野草和矮灌木的山頂,一人揮手輕輕揮動打出一個警戒的手勢後,周圍的幾個人都速度的在附近隱去身形。

注意到周圍的幾人都散開主意觀察周圍的動靜後,剛才揮手的人把背在背上的一個揹包解下來,從裡面掏出一個猶如筆記本一樣的手提箱,輕輕的放在一側的一塊石頭上,從手提箱的一側抽出一根一尺來長的天線,調整了天線的角度後,按動了手提箱一側的一個按鈕,輕微的解鎖聲響過後,手提箱上蓋被翻了起來,一陣稀微的熒光閃過後,一個液晶屏幕在上蓋內側位置被點亮了起來,藉著螢幕的低亮度光線的對映,能夠發現操作這臺裝置的正是諸葛含玉,這是一臺設計精巧的手持衛星地面站裝置,能夠透過衛星和在101補給基地留守人員進行情報共享。

到山頂上的這次聯絡,是正常計劃的一部分,諸葛含玉負責和補給基地的留守人員進行情報交換,而宋小雙和安娜、司馬玉如三人則負責警戒,關注周圍的動靜……

諸葛含玉雙手手指速度的在手持衛星地面站裝置的鍵盤上操作起來,經過多次密碼核對,液晶屏幕上顯示出正在連結資料的進度條對話方塊,進度條滾動了幾秒後進度條消失掉,液晶屏幕上出現了一個多選對話方塊,諸葛含玉在鍵盤上點了兩下,選擇了超遠端影片通話一個選項,幾秒鐘過後,領章上掛少校軍銜一臉剛毅的趙益民少校,就出現在影片通話的視窗內。

看到趙益民少校的實時影片影像後,諸葛含玉從鍵盤一角取出一個帶線的小巧耳麥,塞在耳朵的耳道裡,按了通話鍵後,看著影片視窗的趙益民少校,沉穩的說道:“趙少校,印度北部邊防警察部隊和印藏山地部隊有沒有異常調動?我們很快就會趕到列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