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從忽悠袁紹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1章 逞強華雄斬鮑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1章 逞強華雄斬鮑忠

虎牢關,屬古成皋縣,因傳聞周穆王曾將進獻的勐虎圈養於此而名虎牢。

《穆天子傳》記載:天子獵於鄭,有虎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獻,命蓄之東虢,因曰虎牢。

秦置關、漢置縣,之後歷朝歷代封,無不在此設防。

什麼?聯軍進軍雒陽,就一定要走虎牢關嗎?往南繞著走不行嗎?往北繞著走不行嗎?!

特麼還就是不行,虎牢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

虎牢關為雒陽東邊門戶,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在葉林前世,羅老頭在演義中說華雄守的是汜水關,董卓呂布自己守的是虎牢關,純屬扯澹。

汜水關是唐朝以後,對虎牢關的稱呼,二者本來就是一個地方。

如今這個漢末時空,成皋才是虎牢關的正式名稱,成皋縣屬於河南尹,董卓西涼軍的勢力範圍,最東面就到成皋為止。

正月時,諸侯會盟討董,中牟縣令楊原,聽了身邊任峻的勸說,亦起兵。

當時任峻勸楊原起兵討董,為天下首倡,因此楊原便自行河南尹,以任峻為主簿,正式起兵。後來曹操率軍入中牟,便收編了這支隊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討董諸侯中,有驍騎校尉、行奮武將軍的曹操,說曹操當時沒有地盤也不全對,至少中牟縣算是曹操自己說了算的地方。

且說潘鳳領平皋聯軍前鋒抵達虎牢關,安營紮寨,數日內,後續顏良、徐晃和方悅各隊俱至。

就在虎牢關下,汜水河畔紮下數個營盤,每日裡輪番去虎牢關下挑戰,守關將簌簌發抖,哪肯出關應戰。

依著顏良,便要領軍攻城,潘鳳嗤之以鼻,奚落道,

“顏校尉,除非有細作混入城中,夜半舉火,裡應外合,才有一線勝機,

這大白天別說你手下才一千五百眾,就是給你一萬人,也攻不下三千人把守的虎牢關!”

要不怎麼說潘鳳是冀州上將呢,人家驕傲是有本錢的好吧,顏良的行伍經驗,也就在雒陽攻打宮城殺大大小小的太監。

特麼十常侍手下的宦官們才有多少戰鬥力?渣五都算不上吧?

如今守衛虎牢關的乃是董卓的西涼軍,知道啥叫西涼軍嗎?

雍涼邊軍,弓馬嫻熟,十幾年在邊關和胡騎廝殺過來的鐵血之師好吧!

董卓當初進京,唯一能和西涼軍抗衡的,乃是幷州刺史丁原的幷州軍,等呂布提著丁原的腦袋投靠董卓之後。

近畿再無任何兵馬可以挑戰董卓的人馬,西園兵被遣散,而北軍五校俱被董卓收編。

所以當日朝堂之上,當董卓妄議廢立大事,拔劍威脅諸大臣時,挺身而出雖孤身亦拔劍的袁紹,有多麼的英雄氣概,可想而知!

雒陽距離虎牢關一百二十裡,快馬半日可到,

華雄升了驍騎校尉,志得意滿,便領著八千精銳,其中三千鐵騎,五千步卒,離雒陽直奔虎牢關。

華雄領前隊三千鐵騎機動性強速度快,當日即趕到了虎牢關,守軍士氣大振,

等第二日,軍司馬李肅、胡軫、趙岑各領本部兵合計五千步卒亦到虎牢。

華雄雖然初領大軍,但為董卓主騎已久,不急於出關迎戰,而是多派探馬,把當面聯軍的旗號人馬營寨一一查探清楚。

等到了第三日乃是二月十二,看看部下休整的差不多了,華雄便只點五百西涼鐵騎,衝出關來挑戰聯軍!

這個時候,平皋聯軍的主力還在陸續抵達黃河北岸,尚未渡河,而酸棗聯軍的前鋒、濟北相鮑信,其弟鮑忠,領本部一千兵馬已到關前。

因為虎牢關扼守了雒陽東邊的門戶,所以聯軍對虎牢關以西的情況,不能及時探查清楚,

潘鳳、顏良、徐晃和方悅各部連番到關下挑戰,虎牢關上並不開門迎戰,聯軍又不敢輕易攻城,因此後幾日便略有懈怠。

等酸棗聯軍前鋒鮑忠的一千兵馬剛剛抵達關下,尚未安營紮寨之時,卻冷不防虎牢關東門大開,

西涼勇將華雄,領五百西涼鐵騎衝出關來,鮑忠猝不及防,心慌意亂之下,來不及約束隊伍,咬牙挺戟躍馬來戰華雄,

交馬只一合,鮑忠便被華雄一戟砍翻於馬下,就梟首懸於鞍下,鮮血淋漓,華雄領五百鐵騎縱橫馳騁,把濟北軍那一千眾殺的血流成河,

等潘鳳、顏良、徐晃和方悅領兵來救,華雄早帶著五百騎退入了虎牢關!

平皋聯軍打掃戰場,救助傷兵,濟北軍這一戰主將被殺,兵馬損失大半,一千眾只得三百多生還,其餘全成了西涼鐵蹄下的冤魂。

“濟北相要搶頭功,自以為是,這個沒了腦袋的鮑忠不自量力,若早通報於我軍,大家一起出陣,何至於被那華雄偷襲獲勝!”

潘鳳臉色鐵青,畢竟自己是北路平皋聯軍的先鋒,僅能節制平皋聯軍的第一路人馬,酸棗聯軍卻不是自己能指揮得了的。

等打掃戰場救助傷兵收拾輜重畢,潘鳳便帶著平皋軍去關下挑戰,

誰成想華雄見好就收,當日高掛免戰牌,關上關下大嗓門的嘴炮軍士互懟一整天,西涼軍愣是沉住氣不再出戰。

華雄首戰告捷,虎牢關上西涼兵馬士氣大振,派快馬將報捷文書並鮑忠首級送往雒陽報捷,

董卓接報大喜,加封華雄為都督,節制雒陽以東所有兵馬。

“丞相,華雄初戰告捷,可喜可賀,但聯軍只是小挫,

如今平皋聯軍主力、酸棗聯軍前鋒和南陽聯軍前鋒俱陸續抵達成皋,我軍切不可輕敵!”

李儒既為董卓謀主,自不能不坐視華雄驕傲過頭,讓董卓盲目樂觀。

李儒雖然是董卓鳩殺弘農王的幫兇,

但李儒認為自己是為了效忠新帝和漢室,不給關東諸侯推翻新帝讓弘農王復位的機會。

所謂釜底抽薪之計,應該說弘農王一死,朝野上下俱都松了一口氣,

起碼這一刻起,大家都是新帝劉協的忠實臣子,再不會有什麼大逆不道的罪名加到自己頭上。

對退位的弘農王是罪人,對新帝就是功臣,這點腦筋大家都還是轉的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