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從忽悠袁紹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0章 品鑑人物大戲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0章 品鑑人物大戲碼

靠品鑑人物出名的許劭,一輩子基本屬於布衣,出仕只做過功曹,

當時汝南太守徐璆曾聘其為功曹,之後許劭為了避中原戰亂,移居江南。195年病逝於豫章郡。

正因為是布衣,所以許劭在當時的品鑑人物中,論影響力不如喬玄和何顒,

以曹操為例,孟德年輕時雖然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但為人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研學業,不修品行。

所以當時的人並不認為曹操有什麼奇才,也不認為他今後會有什麼大作為。

據傳只有喬玄、何顒、許劭這三人曾認為曹操其實不平凡。

喬玄字公祖,梁國睢陽人。漢末名臣,曾任大鴻臚、司空、司徒等職,他性格剛直,嫉惡如仇,敢於同壞人壞事作鬥爭。

據說他第一次見到曹操,就對他大為讚賞,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這話聽著就很假,沒錯,因為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所以類似喬玄認為“天下將亂”這句話就不可靠至極。

若以皇帝的權威和掌控中樞的能力算,漢末在出了一堆小皇帝的時候早就天下大亂了,而不是什麼“天下將亂!”

所以很明顯,對曹操當初所有的預言似的評價,都是後來曹魏美化魏武帝的造假工程的產物。

然後喬玄推薦曹操去拜訪正在平輿主持月旦評的許劭,求他一評。

這情節一看就不靠譜,許劭只是汝南布衣,喬玄乃是做過三公的士族大名流,喬玄自己對人物的品鑑評價,影響力遠在布衣許劭兄弟之上好吧!

至於何顒,字伯求,南陽襄鄉人,少與郭泰、賈彪等遊學洛陽,顯名太學,後為長史。

傳說何顒當初在洛陽一見到曹操,就對身邊的人說:“漢室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這話一眼就能看穿,純屬後人附會,何顒當初就算見到過曹操,曹操不過是閹宦子弟出身,

而時間大致是在曹操二十歲的時候,曹操出生於155年,所以何顒見到曹操是在175年前後。

175年是什麼年份呢?漢靈帝劉宏十歲登基,已經做了八年皇帝,十八歲的劉宏透過宦官集團的支援,全面掌控了朝政好吧!

第一次黨錮之禍於漢桓帝永康元年(167年)結束。

建寧二年(169年),山陽郡督郵張儉彈劾中常侍侯覽回鄉為母親掃墓時鋪張擾民,並拆毀了侯覽的房屋甚至祖墳。因而惹怒侯覽。

侯覽指使同鄉人朱並上書彈劾張儉等二十四位山陽名士結黨,圖謀不軌。

劉宏見到奏章後,問計於宦官曹節,曹節借題發揮,解釋說黨人危害社稷,要求擴大到全國範圍清剿黨人,劉宏准奏。

最終這場政治災難造成大量士人逃亡,被迫害致死的達六、七百人。史稱“第二次黨錮之禍”。

也就是說,第二次黨錮之禍都過去了六年,朝堂完全掌控在皇帝劉宏手裡好吧!宦官集團不過是皇帝手裡的工具而已!

曾經擅權的大將軍外戚竇武早被滅族了好吧!

175年這個時候,難道何顒會得出“漢室將亡”的判斷?並且到處宣揚?純屬扯澹!

然後故事又說第三個評價曹操的人是許劭,字子將,汝南平輿人,聰慧過人,好講倫理,品評人物。他和堂兄許靖主持月旦評時,還都是布衣。

他們對人物不虛美、不隱惡的評論,不僅為自身贏得了美名,還能讓被評論者從默默無聞一下變為天下知名。他們主持的月旦評,品評人物眾多,卻都能不偏不倚,一語中的。

譬如陶謙,青年時以性情剛直,禮遇賢士而名噪一時。

但是許劭見過他之後,卻不這麼認為。他認定陶謙只是為了搏得好名聲,才故意人前裝裝樣子,並非真心誠意待人。這樣的人絕對不能與之為友。

後來果然如此。陶謙任徐州牧時,本來可以大有作為一番,使百姓安居樂業。

但他偏偏背道而馳,胡亂行政,還把寄寓在他那裡的文人賢士都抓了起來,造成人心不滿和社會動盪,好好一個地方被人搶了去。

再如同鄉袁安的後人袁術,青年時瀟灑俊逸,卓爾不凡,但許劭卻不看好他,認為袁術狼子野心,目光短淺,其事必不能長久。

後來果然被許劭說中。袁術雖然也成了一代梟雄,野心勃勃,甚至稱帝,欲取漢而代之,但很快就被實力遠不及他的曹操所滅。許劭察人之準,由此可見一斑。

對於人和人之間的舉止行為不同,許劭也很善於把握人物間的細微差別,用詞準確到位。

譬如當有人問他荀靖與荀爽誰更賢能時,他說“二人皆玉也,慈明(荀靖之字)外朗,叔慈(荀爽之字)內潤。”同為璧玉,卻還是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又如,他評價陳蕃“仲舉性峻,峻則少通”,陳寔為“太丘道廣,廣則難周”。

陳蕃、陳寔二位同族兄弟都是當時國內名士中的大師級人物,許劭卻能從褒貶兩面去評價,短短八個字,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兩位的鮮明特徵。

後來的事實也都一一證實:陳蕃為了國事不知變通,寧願一死成仁。陳寔朋友雖然眾多,後來確實也因此惹出許多麻煩。

由於月旦評品評精準,影響甚廣,吸引了眾多渴望成名的人前來拜訪,其中就有曹操。

曹操當時正值弱冠年華,胸懷大志,但卻因出身閹宦之家而備受世人歧視。

為了早日成名,擺脫被人輕看的尷尬局面,他先拜訪了父親大司農曹嵩的同事橋玄,

橋玄也以識人著稱,很是賞識這位談吐不凡的少年,但又深感自己的名氣不夠響亮,怕耽擱了他的前途,便給他指明道路:

去找平輿的許子將吧,他的月旦評或許更能讓你聲名遠揚。

然而,曹操拜訪月旦評尋求許劭一評,並不像前兩次那麼容易。

當曹操備了厚禮,一路快馬加鞭,興沖沖趕來平輿時,卻因為許劭不欣賞曹操的為人,卻不願見他,總是讓門童轉告說自己不在家。

曹操對此並沒有氣餒,一次不行,來第二次,第二次不行,再來第三次,第三次還不見,乾脆徑直闖入房中,將許劭堵個正著。

許劭也很無奈,看樣子不給句話,曹操是不會走了。於是他就這樣隨口說了一句:“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說完頭也不回地進屋休息去了。

曹操一聽,大喜過望,管他“能臣”還是“奸雄”,好歹都是個“英雄”!於是笑眯眯地打道回府。

有了許劭這十字的點評,初出茅廬的曹操果然名聲大噪,從此仕途一帆風順,剛滿二十歲就被推舉為孝廉,繼而又為議郎,洛陽北部尉,最後終於成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打住!打住!上面這麼一大段故事,讀者諸君肯定一眼就能看出來,特麼肯定是曹魏後來為魏武帝樹碑立傳造假工程的產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跟劉備村子裡有一株鋪天蓋地的華蓋大樹一樣,都是所謂年少就有天子之氣祥瑞的戲碼,勞資信你才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