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福運小農女:包子爹孃帶我飛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價值三千兩的院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八章 價值三千兩的院子

齊掌櫃嘆氣:“熙丫頭,按你這要求,鋪子可不找好啊,自打你說要開繡坊,我看了不下二十套鋪面,才留下這兩個來。”

這兩個地方也不是不行,但顧熙是真不想將就。

靈機一動,顧熙重新想了個主意:“齊爺爺,我覺得也不一定是非得是鋪面,就是那些略寬敞一些的宅院,只要是在巷子口,哪怕我自己改建一番也可以啊。”

說到宅院,齊掌櫃立馬想到了一套。

“這套宅院在城郊,但也不偏僻,南城門往外走大概十里地,那邊蓋了一大片別院,縣裡邊的有錢人家,幾乎家家都在那裡蓋了院子。”

“現在掛牌在賣的,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套,因為要價比較高,所以這都快半年了還沒有賣出去,不過這園子在咱們縣裡來說,確實是難得一見的精緻,你若有興趣的話,咱們倒是可以去看看。”

連齊掌櫃都說要價高,吳氏當場就有些腿軟,這這這,到底要花多少錢啊!

顧熙可不知吳氏心裡的想法,她現在一心就想把繡坊給開起來呢,聽說有好地方那是必須得去看看的。

坐著齊掌櫃家的馬車,從南城門出去後不到一盞茶的時間便看到了成片的宅子。

齊掌櫃說:“咱們縣裡地方不大,三進院就算是大宅子了,四進院則是更少,很多人家裡住的人口多便不好待客,也不知是誰第一個想出來在縣城外邊建別院,反正我來咱們林山縣時,這裡便有了十幾套屋子。”

“近些年咱們林山縣賺到錢的人多了,於是這裡的人氣就更旺了。”

“今天咱們要去看的,是徐財主家的別院,也算是這裡面最大的一套了。”

“他兒子原本是咱們縣裡少有的舉人之一,去京城趕考三次都沒考上進士,眼瞅著也四十歲了,家裡便花錢在晉中那邊謀了個縣丞的缺。”

“徐財主決定舉家搬遷到晉中去,這別院空著也是浪費,於是他便準備賣掉。”

“只是訊息放出去快半年了,都沒人來接手。”

“一則,咱們縣裡有些錢的人家,幾乎都在這邊蓋了房子,二來他要價高,現在對外面是說要三千兩銀子,但自己蓋的話,一千兩都儘夠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三千兩銀子,倒也還好,只是要去看看地方怎麼樣。

坐著馬車到了徐家別院門口,齊掌櫃身旁的小廝先去敲了門,自報家門之後又說是來看房子的,那人很是熱情的迎了過來:“小人徐貴見過齊老爺。”

“齊老爺您裡邊兒請,先去堂屋喝口茶歇息一下吧。”

興許是難得有一個人上門來看房子,那徐貴很是熱情。

齊掌櫃擺手拒絕:“不必了,先去裡邊轉一轉看看屋子吧。”

那徐貴便在前邊領路:“咱們這園子,說實在話,在整個林山縣都罕見,這是我家大爺請了府城的能工巧匠,耗時一年多才建成的。”

“光是院子裡那個湖,便挖了三個月呢。”

“建成之後園子裡的花草樹木費心養護了兩三年才有這樣的成效。”

顧熙跟在徐貴的後邊參觀,越看便越覺得這園子確實不錯。

前院寬闊大氣,從側面的遊廊往後走,入目便是花園和內湖,在內湖的四周零星分佈分佈著幾個院子,形成眾星拱月之勢。

徐貴解釋:“這是我家大爺彷江南園林而造,他們那邊講究宅園合一,既可居住,也可遊玩賞樂。”

“咱們這園子裡,廳、堂、軒、館、樓、閣、榭、舫、亭、廊應有盡有,各處看去都是個景。”

“咱們這個園子是以水景為主,透過遊廊把整個園子連起來,這些個廊簷彎彎繞繞,我家大爺說這便叫曲徑通幽,移步換景。”

“水景種的都是常綠的樹木,您看這還是初春,園子裡就是綠油油的一片。”

“但是咱旁邊各個小院子,都種了不少花木,比如最東邊那個院子,種的全是玫瑰,而東北角那個院子則是梅花,還有種著牡丹、菊花、桂花等等不同的院子,這就能保證您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花可賞。”

“在這個園子的後邊兒,還有一個桃林,種了百多棵桃樹,再過一個多月桃花全開了,那才叫一個漂亮呢。”

顧熙花了小半個時辰細細逛了一圈,確實無一處不精美,倘若條件允許,她都想買下來自己住了。

看過之後齊掌櫃說他再考慮一下,這兩三天便能作出決定。

半年以來,來看房的人本就不多,齊掌櫃更是這些人中意向最強的一個,徐貴恭敬的把他送出去後說:“齊老爺,如果您真心想要,我聽我家老爺的意思,這價格還是可以再商量的。”

幾人回到的四海酒樓,先是用了午飯,齊掌櫃這才跟顧熙說起上午看的那個園子。

“如果你準備買宅子的話,我估摸著今天上午去看的那個就是最好的了,但是花兩三千兩買個鋪面,我覺得價格有些貴了。”

齊掌櫃這也是實話,要知道他的四海酒樓,可算是整個縣城最好的商鋪之一了,有兩棟二層樓房和一個諾大的院子,再加雜房幾十間,當時買來也不過一千多兩。

顧熙卻很心動:“齊爺爺,我倒是覺得那個地方很不錯,您想想,咱們本來做的就是獨一無二的高階生意,咱們的客人也都是家裡最起碼有幾千兩家底的,好東西肯定也見過一些,但是開在這個環境裡的店鋪可是罕見。”

齊掌櫃也承認這一點:“我也覺得這園子好,在咱們縣裡都是數一數二的好,可是你得想想你什麼時候才能收回成本啊。”

吳氏在一旁附和:“是啊,熙丫頭,三千兩銀子,那可是一百五十畝地,一年怎麼著也有百多兩的銀錢收入呢。”

前些天顧熙把李管事叫去家裡,讓他帶著家裡老爺子一起準備春耕的事情。

李管事很是盡心,把佃戶的挑選、管理以及利益的劃分都細細的說與老爺子聽,吳氏在旁邊聽了一耳朵,就知道自家兩個小莊子近兩百畝的田,收成好的話一年賺個二百兩都是有可能的。

打那以後,吳氏便一心想著置辦田地,坐在家裡等錢上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