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劍破九重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二章武林盟主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二章武林盟主

歐陽振雄仰天打個哈哈道:“不錯,我教滅其一門,是有濫殺之嫌,但由兩個莊主看來,李家莊中不良之輩定不在少數,所以寧可枉殺、多殺、錯殺,也不可漏過一個,留有後患。這也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之意,所謂以毒攻毒,以牙還牙。”

玄機搖頭道:“我學武之人,當以俠義為本,仁義為先。學武不是為的亂殺,而是要行俠仗義,為民造福,保一方平安。罪在不赦之人定當誅滅,但絕不可因之而波及無辜。

上天有好生之德,人非草木,螻蟻尚且貪生,何況我們這為萬物之長的人類呢?壞人當殺,好人豈可亂殺、錯殺?

歐陽教主,我想不僅僅李家莊,其他無辜被你教殺害的,不在少數,這也是你們修羅教為什麼與我們俠義之士不合,而被目為邪教的原因所在。我們俠義之人,自也殺人,只是殺該殺之人,從不亂殺錯殺,波及無辜。”

眾人聽了玄機這一番義正言辭之談,齊聲叫好。

哪知歐陽振雄並不反駁,卻道:“玄機掌門所言極是,在下慚愧。正因為如此,我近幾年才極力整頓,嚴肅教規,嚴禁亂殺錯殺。當然我不否認,還是有錯殺誤殺之嫌。

但話又說回來,在此的各位朋友,皆是習武之人,誰沒有殺過人?誰能保證從未錯殺誤殺過?不說別人,就是你玄機掌門,手底下便從未有過冤死的鬼魂嗎?”

歐陽振雄的這番話,眾人聽在耳裡,暗自點頭,誰也不能保證手下未有屈死之人,沒有錯殺之人。

卻聽玄機正色道:“歐陽教主所言不錯,誰的手下都可能有冤死鬼、屈死鬼,但是,我們應當儘量做到少殺不殺,儘量作到無冤死屈死之人,舉刀橫劍之際,心中一定要先存仁慈二字。

古人雲,人誰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矣。再是無惡不作之人,只要能悔過自新,彌補過失,我們都應該給他一條再生之路。”

本玄道:“阿彌託佛,玄機掌門說的極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祖度一切世人。”

歐陽振雄向本玄微微一笑道:“謝謝本玄方丈。”

又朗聲道:“武林之中因我修羅教而被分為正邪二派,有些人視我教為眼中釘、肉中刺,早欲滅之而後快。我教與各派之間也時有磨擦,時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相互之間欠下了不少人命。

但是,話又說回來,不僅我教與各派之間有矛盾,有仇殺,就是在坐的各派,誰又能保證相互之間沒有矛盾,沒有仇殺?恩仇之間的殺伐何時曾了過?”

說到這兒,他頓了一頓,見眾人都瞧著他,提高聲音道:“而究其原因,卻是因武林之中幫派林立,互不統服,不能統一排程所致。要想使天下太平,沒有恩仇之分,必須去其此大弊。而要去此大弊,則必須選出一個領頭人來,也即是武林盟主,製出武林約法,遍佈天下,令大家共同遵守。這也是我盡邀各位朋友上泰山的根本目的所在。”

歐陽振雄的這番話說出,眾人立時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有的不以為然,有的卻暗中點頭,而修羅教眾人則大聲叫好。

玄機大笑道:“歐陽教主,你說來說去,還是要作武林盟主,武林霸主。這武林各派,自古以來便相互獨立,互不統服,又是天南海北,遙隔千里,豈是你輕易說合為一家便為一家的?我看,這只不過是你的藉口,想作武林中的霸主罷了。”

歐陽振雄笑道:“玄機掌門,你的心思,我又豈能不知?縱是我今天不邀天下朋友到此,焉知你他日又不會盡請各派,上你武當山?你我同此一心,何必與我假惺惺的,多饒口舌?”

玄機緩緩搖頭道:“歐陽教主,你真是以已之心度人之腹,我玄機何曾敢有這種驚世駭俗的想法。話又說回來,縱是真如你所言,這武林盟主,也只能選德高望重的,如本玄方丈、金光大師等人,豈是你我之輩所敢妄想的?

所謂威德兼用,恩威並濟,德威二字,須當德字在前,威字在後,方能人人尊之。這盟主之位絕不可恃武強奪,須當由大家共同選出。”

歐陽振雄大笑道:“玄機掌門,我看在眾人眼中,只怕你是最合適不過的人選。當然,本玄方丈與金光大師我向來是敬佩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玄機道:“那這樣說來,你是同意以德選這武林盟主了?”

歐陽振雄突然哈哈大笑兩聲道:“玄機掌門,我說你最愛沽名釣譽,假仁假義,有人卻不信。你剛才不是極力在反對嗎?怎麼轉眼之間,便借我之口同意了?”

玄機被他譏刺,並不著惱,微笑道:“歐陽教主,無論是從你口中還是從別人口中說出,只要是能造福天下的、澤被蒼生的事,我玄機都贊同驥附,絕不以人廢言。

若你歐陽教主真能誠心誠意與各派盡施前嫌,共修其好,共同維護武林道義,這乃是莫大善舉,我豈有不遵之理。不過,我認為萬事一體,緊要的一點,便是要德字當頭。”

歐陽振雄道:“玄機掌門,各位朋友,德字固然重要,但若只以德之一字取人,我卻不能贊同,並且認為大大不妥。”

玄機道:“歐陽教主,這卻是為何?願聞其祥。”

歐陽振雄道:“若是只取德之一字,武林之中最能當得的,莫過於少林的前方丈,本虛大師。但若真是選他作了盟主,只怕時隔不久,便要身死人手,致生天下大亂。”

玄機問道:“這卻是為何?”

歐陽振雄道:“武林之中盡有窺測盟主之位而假仁假義的人在,他未當上盟主,豈能容別人穩穩當當的便作了盟主,定會暗中謀劃,除去此盟主,直至他當上盟主為止。武功不高的人作了盟主,正如一個娃娃抱著和氏之璧在盜賊中行走一般,危險之極。

況且,我們武林中人,向來武字第一,武功決定一切,一切恩怨皆由武功來解決,怎可光靠一個德字取人?難道你不聞春秋五霸之事嗎?

東周之時,周室衰微,王師闇弱,天下大亂,各諸候相互攻伐,正如當今武林一般,宗派林立。後來管仲相齊桓公,練兵強國,輔其成就春秋第一霸,執牛耳,為諸侯之長,伸張正義,維護安定。

然而,齊桓公雖為霸主,被諸侯共尊為方伯,但細觀其所作所為,雖是處處以德字為先,但實際上,卻是以國力為基礎,以武力為後盾,德字只是一個藉口而已。後桓公去世,國力衰落,盟主之位便立時易主。

再觀晉文、楚莊等,莫不是以國家兵力強大為根本。春秋盟主幾變幾更,哪一更哪一變不是與國家兵力有關?而我們在此推選武林盟主,卻要舍其武功這一根本,而只重德之一字,豈不是本末倒置?我看,這位盟主即使選出,只怕 也下不了此山,便會身亡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