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帶著復興號崛起外東北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1章 籌備春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1章 籌備春耕

訊息不算詳細,只是說沒有經歷大戰,宋匡聽到王天雷死了,很順利的就選擇投降了。

還是卓三娘幫著解了惑,宋匡和王天雷屬於最早的一批結義兄弟,兩人曾經關係非常的好,打下敷答河所的基業。

為了協助王天雷擴張地盤,宋匡主動去了別兒真,但是宋匡的妻子在鎮北寨不明原因暴病而亡,宋匡趕回來的時候,發現妻子身上有許多傷痕,結合王天雷的癖好,宋匡不對他產生了懷疑那才真是怪了。

從那時候起,宋匡就跟王天雷貌合神離了,只是王天雷勢大,他也不敢沒有證據就貿然發難。

如今王天雷被滅,鄭毅五百騎兵壓境,宋匡除了投降之外沒有其他的辦法。

不然他帶著幾百人能去哪裡?總不能鑽進山嶺之中當野人去吧?

別兒真宋匡、黑勒裡羅鎮海,手中有兵卻不敢跟王天雷翻臉。

就是因為王天雷手中掌握著數百士兵吃穿用度。

真的鑽到林子裡,春天又是即將來的時候。

他們幾百人能活著走出來幾個都是另說。

真的一位外東北的老林子都那麼安全嗎?

別的不說,狼群就夠這些人喝一壺的。

還有冬眠出來的棕熊和黑熊。

以及逐漸開始活躍的老虎。

這些都是山林中的霸主。

幾千人進去,沒有目標的瞎晃,說不定也得折在林子裡。

為什麼大明朝廷設定衛所的時候,都是沿著河流平原設定?

不僅是因為地形地勢比較好,適合發展,更是由於安全因素考慮。

就連常年生活在這邊的土著部落,同樣扎堆在河流沿岸生活,而不會在老林子裡呆著,除非是不想活了。

王崑山蕩平別兒真之後,趁著莽哥河還未徹底解凍,再次穿過莽哥河前往黑勒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黑勒裡的羅鎮海抵抗了一番,被王崑山帶著騎兵隊殺了數百人,還親自將羅鎮海給斬殺當場,黑勒裡站匪部也宣佈投降,王崑山帶人駐紮在黑勒裡,防禦著北方的土著部落。

黑勒裡距離距離努爾哥城只有數十裡,騎兵一日就可以到達。

只是努爾哥城如今早就沒有漢人了,生活在那邊的都是吉里迷當地民族。

吉里米包含很多的種族和部落,其中大部分是後世所說的通古斯人。

這個人種之中包含了太多的民族,最著名的應該就屬於女貞族了。

不過這個女貞是說的當前的女貞,而不是建立金朝的那個女貞。

兩者不是一回事,如今的女貞是後世泛稱的滿洲人和整個通古斯語系民族。

他們都屬於通古斯人一脈。

古代的時候被稱之為東胡。

後世大家庭中的錫伯族、赫哲人、鄂倫春人、鄂溫克人都是屬於這一系,也都是生活在黑龍江南北地區的民族。

鄭毅前期接觸過的,也就是苦夷人不屬於這個範疇之內。

他們是單獨一脈,來源已經說不太清楚了。

另外就是苦夷島和岸上都有的費雅喀人,也就是後世的尼夫赫人,他們與蒙古有著更親近的關係。

如今佔領努爾哥城周邊的民族叫做山丹,是原本生活在恨古河流域和北部大山中的民族。

這個民族在元末明初之時就已經發展到黑龍將入海口附近了。

經過兩百多年的沉浮,如今還在這片土地堅強的生存著。

明朝管理這片地方的時候,他們都乖乖縮著當順民。

大明朝廷的軍隊一走,山丹人繼續在附近稱王稱霸。

王天雷讓羅鎮海鎮守黑勒裡,就是為了防禦山丹人南下。

同時也為了繼續向北攻擊山丹打下一個基礎。

山丹有六部,分佈在恨古河到哥吉河一線,差不多有三千多人。

從數量上來說,完全也不弱於所謂的王天雷匪部,甚至還要更強一些。

畢竟山丹人可是土生土長的遊獵民族,男女老少幾乎都能開弓射箭的。

鄭毅雖然很想讓王崑山打到努爾哥,但是如今馬上河流將要解凍。

這片外東北的土地也即將復甦,努爾哥城倒不是最重要的。

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春耕,得種糧食養活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口。

三月初一,鄭毅在原鎮北寨展開了六號分基地車,隨後出來了各項的附屬建築。

用了三天的時間,刷出來三千多人,在鎮北寨到莽哥河西岸這片區域展開大建設。

主要做的就是修路和修建村莊,與此同時鄭毅也每天按照一定的比例增加人口。

這片地方很大,數萬平方公裡,大都可以開發出良田來,幾千人是遠遠不夠的。

再說沿著莽哥河兩岸還有大量的未開發荒地,這些地方都是要開墾出來的。

他倒是覺得幾萬人都不夠多,沿著莽哥河向南直到三江口那裡,到處都是可開墾的土地。

幾萬人撒到這麼大一片地方,就跟燒餅撒上幾粒芝麻,根本就顯不出來。

好在王天雷給他留下不少的“存貨”,不然養活這些人也夠鄭毅愁的。

營造坊在這段時間平整出道路,試著在尚未解凍的土地開挖水渠。

不挖水渠的話,等到徹底解凍之後,莽哥河畔就是一片沼澤。

別說種地,就算是下腳都不可能,那可是一大片的溼地啊。

精工坊和精作坊則是大量的趕製農具,比如鐵犁、耬車這些東西。

苦夷島那邊每天都會派船運輸一起工具過來,這邊的鐵礦還沒有尋到,也只能靠苦夷島了。

從佩起部落那邊運到東岸,再從東岸弄到西岸來,還是挺費一番功夫的。

河流逐漸的開始解凍,最多半個月就徹底過不來了。

朱功亮被鄭毅從苦夷島調過來,準備在莽哥河上架橋。

河寬三五裡,架橋對於營造坊來說絕對是個撓頭的工作。

苦夷島那邊,早已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春耕準備,最先開始的是炎帝村。

炎帝村的山谷得天獨厚,水量也是十分的豐富,有湖有河也有溪流穿過。

早在鄭毅還沒啟程出發上岸,炎帝村的準備工作就開始了,數千人在這片上千平方公裡的山谷中開始做前期的準備。

這裡因為地熱和地形地勢的影響,就算在冬季都很少結冰,最多也就是地面凍上薄薄的一層。

首先做的是將養殖基地遷出炎帝谷,位置自然是炎帝谷北部的那一大片荒原地帶。

那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遷到那邊也更加方便未來擴充套件養殖場的規模。

遷移出去之後,就是平整土地,將荒草和無用的樹木清理掉。

李然作為炎帝谷的負責人,經過考察和商議之後,決定採用最簡單的辦法——燒荒。

首先沿著河流、湖泊將炎帝谷這邊劃成幾十個區域,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進行燒荒。

一把火點燃,地面上的乾枯的荒草和雜亂的樹木,都被熊熊的烈火吞沒。

汙染環境肯定是會有一些汙染,但是好在汙染的程度也有限。

再說又是一片一片燒的,也不會造成難以控制的山火。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這一燒還燒出不少有意思的事情。

首先是藏在地下的野兔、狐狸、紫貂之類的動物。

被大火一燒全都跑了出來,被炎帝村一頓好抓。

損失了一部分,但是也收穫了很大一部分。

見解的給炎帝村這邊的村民創了收。

要知道如今苦夷島已經推行了貨幣。

大鍋飯雖然也存在,但是日常屬於自己的收穫,都可以拿到商棧按照貨物價值換取貨幣了。

這根本就是意外之喜啊,一隻毛皮完整的紫貂,起碼能換張十塊的華夏幣。

華夏幣是鄭毅給新貨幣的命名,包括苦夷島在體系內也改為了東洲島。

只不過大家喜歡了苦夷、苦夷的叫,一時間也改不過來口。

燒荒之後就是分配田地,如今炎帝村漢人和當地人數量近萬,每人能分得兩畝的土地。

隨著逐步向炎帝谷外擴充套件,這個數量可能還會持續的增加,但是先前足夠他們使用了。

劃分完地塊之後,就可以開始平整田地和翻地準備春耕了。

這個階段那真是男女老少齊上陣,一片喜氣洋洋的景象。

不過拿到土地的當地民族就有點傻眼了。

你們都會耕地,但是俺們不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