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帶著復興號崛起外東北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1章 未雨綢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1章 未雨綢繆

鄭毅到中京的時候,已經是萬曆四十七年末,也就是西元1620年初。

他也來到這世界十年,算下來已經算是十年多了,已經將自己規劃出來的極大支撐點全都拿了下來。

糧食基地方面,東北廣闊的大平原與李朝、倭國能夠組成中央糧食基地;新大陸那邊的中央大平原和諸多平原會成為華夏帝國最大的機械化糧食商品基地;南洋諸島包括東番在內,都是一年兩熟或者三熟,更多是承擔大華的基礎糧食保障地位;西部的西伯利亞平原、可薩海沿海平原和東歐平原等,也會是優質糧生產基地。

四大糧食基地的建立,就是鄭毅心中最強力的保障,他有資訊依靠這四大基地養活幾十億人口。

而且糧食機械化的持續推進,再加上奧州府新糧食基地的建成,不久之後他就可以實現全年不缺新糧。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無論是哪個時代都是一樣,全面工業化之後,糧食依然是不可替代產品。

除了糧食基地之外,大華帝國的肉蛋奶、澹水水產、海洋水產等也都是蓬勃發展。

尤其是內蒙幾府的牛羊,還有北海等府的耐寒馴鹿、長毛牛、綿羊等,如今都是為大華疆域內提供優質的肉奶。

吳州府和咸寧府等地的禽類養殖,以及新大陸的禽類養殖也提供著豐富的肉蛋補充。

加上各處的水利建設持續有效的推進,就算是小冰河的氣候反應再劇烈,鄭毅也有信心養活住整個帝國的子民。

只不過隔著一道長城的大明就不怎麼樣了,這幾年天災人乎喲不斷,讓整個大明都動盪起來。

剛過元日,鄭毅就收到大明境內兩大商號的訊息,兩淮地區從去冬以來滴雨未下,今年恐將有大旱災。

不久之後,在陝/西的商號同樣傳來訊息,言說自關西到陝北,及至寧/夏、甘隴諸地,恐會發生大旱災。

就算江南地區入梅雨之後,也有訊息傳來,說今年的雨量不足,恐怕糧食出產會受到影響。

鄭毅看到這些訊息,也只能無奈的嘆息,大明王朝的日薄西山之像已經具顯。

若不是有他實在看不過去,幫著朱翊鈞不停的賑災,加上遷移大明境內的流民,農民起義估計早就爆發了。

此次各地商號的彙報,也足以引起鄭毅的重視,提前著手在山/東、兩淮、河/南、湖廣等地佈局,有備無患、未雨綢繆,看到不行就將這些百姓遷移到倭國等地去,也不好看著老百姓餓死不是?

只是他能做的一樣是杯水車薪,就算明朝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合作伙伴的幫助,大災一來照樣是生靈塗炭。

老百姓的防禦災難能力最弱,國家若是積極還好,老百姓有口吃的起碼不會鋌而走險步入絕境。

但奈何明朝廷壓根就不作為,從朱翊鈞開始到下面的大小官員,對於賑災壓根就沒想過。

朝廷是因為國庫中沒錢,朱翊鈞的內庫在保持奢華的生活之後,也能讓耗子哭著跑出來。

大臣們倒是有錢,畢竟這些高管重臣的背後,都有一個或者數個豪富家族在支撐。

但期望這些“大明打工人”出錢嗎?那豈不是想要公耗子生小老鼠嗎?

不摟錢到自家的,或者說不大肆摟錢到自家的,都能算是一生清廉。

掏出錢來那是萬萬不可能的,博個名聲自家施點粥就行了。

還能落個善舉的名頭,不比真金白銀往外撒要好的多?

至於老朱家的天下,關他們這些人什麼事情?

換個皇帝,照樣需要他們這些讀書人去做官。

治理天下沒有他們這些人幫助,那不搞笑嗎?

再說了,隔壁的大華多善良啊,不會眼看著老百姓餓死了。

還能趁著災害的時候,他們多兼併一些土地,多買一些好看的姑娘當侍婢。

賑災這麼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他們這些所謂的士大夫才不屑於去做。

所以大明凡是遇到災害,老百姓除了賣了賣女,最後將自己賣掉之外,根本沒別的活路。

前兩年的大災,鄭毅及時出手,救活了數百萬的百姓,也將百多萬的百姓遷移到海外諸地。

但那次依然有將近百萬人死在大災之中,鄭毅將這種災害稱之為人禍,天災不可怕,人禍最可恨。

如今看情況,大明境內一樣會發生大災,熟知大明操行的鄭毅,早已不再對他們抱有幻想了。

提前出手、提前準備,既然你大明要咱幫你做冤大頭,那你就別怪咱牆角挖的很。

等到將你偌大的明王朝挖空,看你還囂張個屁,朱元章的子孫真是讓人一言難盡啊。

登州府,距離華夏帝國南/京城最近的大明州府,幾乎就是隔海相望。

一隊鐵甲商船,進入提前劃定的蓬來港,這裡是租借給大華的港口,運營全權歸屬於大華負責。

看到大華的貨船到了之後,早已等待許久的百姓,帶著自制的裝卸工具就湧上來,個個都是高興地裂開了牙花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自從大華在這裡建港之後,他們這些苦哈哈有了活計,每天只是裝船卸船,就足夠養活一家老小了。

雖然說這是苦力活,但總比餓死要強吧?

“老爺,這幾船都啥東西啊?看起來吃水蠻深的!”

幾個熟悉了力工,對著船上走下來的貨船負責人問道。

“糧食!都是大米和麥子、玉米,你們要小心卸貨才是,別糟踐了東西!”

貨船負責人走下船,對著這些力工拱了拱手交待說。

那些力工一聽,馬上神色嚴肅起來,連忙保證絕對不糟踐東西。

如果是別的東西,他們說不定還會偷個懶啥的,但對於糧食卻完全不敢。

都是餓怕了的苦哈哈,曾經經歷過大旱、蝗災,啃過樹皮野草,還跟野狗搶過吃的。

對於糧食,這些人都有發自內心的敬畏,拋灑和糟踐糧食,在他們看來那等於是十惡不赦。

很快,力工們就小心的裝卸起了糧食,一道道的傳送帶,輸送著白花花的大米、黃澄澄的小麥和玉米入倉。

掉下的米粒和麥粒,這些力工也小心的撿起來放進倉庫中,有時候一把的糧食,就能救活一家人的命。

華夏商號在登州的負責人孫浩嚴親自檢點,等到糧食入倉之後,他也忍不住送了一口氣。

這些倉庫的糧食,都是備著大災用的,自家的皇爺到底是好人,不忍心看有人餓死。

不過糧食是提前運到了,但對於他來說頭疼的事情才不過剛開始。

看守倉庫那是必須的,這麼多糧食動心思的不知道有多少。

孫浩嚴還沒巡視完,就聽說登來幾州的商人就來糧倉拜訪了。

若不是濟/南府和那聖人家族還沒來得及趕來,估計這會兒已經是熱鬧翻天了。

對於這些人的來意是什麼,孫浩嚴自然是清楚,無外乎就是看上他們運來這些米糧了。

衣食住行人之根本,其中食物佔首位,事關生存、決定生死,誰都清楚,商人豪族更是明白。

對於這麼多米糧到登州,第一個影響的就是這些大商戶和他們背後的家族利益。

他們是最不願意見到大量質優價廉米糧流入市場的,這樣他們就會損失重大,甚至是對當地失去掌控力。

所以他們這次來就是要孫浩嚴給個說法的,若是孫浩嚴識相合作那還便罷了,若是不給面子,那這些糧食斷然不可能有一粒流入市場,這就是山/東諸州府士族的底氣。

“各位今日光臨我商號貨場,孫某真是蓬蓽生輝、三生有幸!各位咱們到裡面慢慢說!”

孫浩嚴抱著拳,跟這些所謂的各地士族的代表寒暄起來。

等到坐下之後,登州張家的代表張忠和出口問道,“孫掌櫃,你們調集如此的米糧,這是打算做什麼呢?”

其他幾家也是目不轉睛的盯著孫浩嚴,希望他能給個明確的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