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帶著復興號崛起外東北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4章 千古大工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4章 千古大工程

在長島港乘船,鄭毅繞過港口先看了已經鋪設完橋面的長山大橋。

這座橋的全場將近兩公裡,從船上看過去就像是一條灰白色的巨龍。

無數粗大的橋墩整齊的排列在海面上,在中間大約幾百米的位置,是一個供船舶通行的通道。

這裡的海水深度是二十米,基本上大型的船舶都能從這裡透過長山水道。

橋面距離水面也有二十多米的距離,朱功亮介紹說橋墩深入海底岩石層有十多米,當初鑽孔的時候,用的是大華最先進的海上工程船,光鑽這些橋墩的地基,就用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圍壩築橋墩,更是用了將近半年之久。

剩下的橋面鋪設等,倒是沒有用多長的時間,只不過短短一個月就做到了。

整體通車大概還需要兩個月的時間,到時候就可以從長島直達磯島。

磯島島面積並不大,起碼跟長島的那些島嶼相比,算是比較袖珍的型別。

這座島本來是座荒島,除了附近的漁民會偶爾上島休息和躲避風暴外,很少有人會到這裡來。

此時磯島經過擴大,和周邊的礁石連起來,面積擴大了將近三倍,這裡已經基本建設完畢。

上面除了這座跨海通道之外,還設定了觀景平臺和守軍的營房,看起來建設的還挺不錯。

從磯島轉了一圈,鄭毅前小竹山島和大竹山島。

那裡如今是海上要塞,山體之中的炮臺和隱蔽處設定的高射炮數量非常多。

這兩座島同時也承擔著保護跨海通道的作用,鄭毅上島之後,參觀了裡面的各項設施。

山體內的堡壘讓他看的也是有些震驚,沒想到朱功亮竟然搞出如此大的手筆。

歷來都城的防護,都是每個國家的重中之重,適合建都之處必有險關要隘。

就比如秦漢隋唐的長安城,就位於關中平遠的腹地,四面全都是天險。

東側有潼關,號稱冷兵器時代,無人可攻破的關鑰。

西側有隴山,更有綿延不絕的黃土高原作為屏障。

南側有巍峨的秦嶺,除非是鳥誰都別想飛過來。

北部更是綿延數千裡的隴東高原。

遊牧民族想過去那基本是別想的。

華夏歷史上,除了長安之外,洛陽也是不錯的位置,東西南北都要屏障。

宋朝定都在開封府,除了黃河和卞水倒是無險可守,所以落得個靖康之恥。

再看明朝,本來朱元章選的地方很不錯,金陵城外有長江天險,其他三面均是群山環繞。

可惜靖難過後的朱棣實在是不喜歡,將都城遷到了北平,美其名曰天子守國門。

北平也有燕山與河流作為屏障,但畢竟距離北方的遊牧民族太過近了。

兩百多年中被蒙古人數次打到城下,全靠長城才能勉強維持對峙。

如今大華建都在中京沉陽,同樣是處於遼河平原的腹心之地。

無險可守倒不至於,但也強不到哪去,很多人都擔心不已。

但鄭毅倒是沒什麼可擔心的,如今的時代早就不同了。

二級和三級火箭,都被他的人給研究出來了。

只是應用上還沒有普及,只有火箭車這玩意用了。

但是有了火箭,還怕未來的導彈搞不出來嗎?

有了遠端導彈,你什麼天險都沒有用。

除非常年住在地下幾十米的地方。

再說未來的戰爭形式,早已不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

任何關隘也擋不住勐烈的炮火襲擊,什麼城牆也擋不住炮火的摧殘。

國內將這裡作為護衛中京的第一道防線,鄭毅向來是不知可否的。

如果他當前的佈局,還無法保護住本土的安全,那也白忙活這些年了。

不過既然如今人家有這樣的戰略規劃,鄭毅也不會去靠他的個人影響力去反對。

放權與集權要有個平衡,再說早晚集權是要分割開來的,不然就是走歷史的回頭路。

看到這樣宏大的防禦工程,鄭毅也沒什麼可說的,繼續登船去參觀後續的工程。

再次回到跨海通道,磯島新島和高山島之間就是南砣磯水道的主航道。

這裡也是修築的大橋,場地大約有三公里左右,唯一不同的是這座橋高低起伏。

朱功亮解釋說經過實際測量,這裡的每年都會有一段時間有大風經過。

建設的如果太高,勢必會影響到整個橋樑的安全,所以才弄成這個樣子。

兩側的非航道比較低,距離海面只有十來米的樣子,中間的主航道比較高,距離海面有二十多米。

而且主航道將上下行道路分開,在水道繞過一個圓形,可以有效的抵禦大型的風浪襲擊。

同時,這裡未來也可以作為觀景平臺使用,更能夠方便多艘大型船舶同時穿越水道。

當前橋墩在剛剛建好不久,整個橋面才不過剛剛開始鋪設,想要通車起碼要明年了。

過了擴大的高山島,就是一座橋樑越過高山水道直達新修築的砣磯島。

這座島的面積也經過了擴大,修建了一個小港灣,是商用和民用的港口。

港口泊位不多,但對於漁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休憩之地。

這邊的漁業資源特別的豐富,是重要的捕魚場之一。

砣磯島向北,就是正在澆築橋墩的北砣磯大橋。

這座橋長度要將近四公裡,主航道採用的懸索橋形式。

也是大華當前跨度最大的懸索橋,主跨度高達1.3公里。

當初設定這個方桉的時候,建設部內部差點吵的翻了天。

都覺得太過冒險了,而且還是鐵路和公路的雙用橋樑,不如別用懸索橋,繼續採用常規的橋樑即可。

常規的橋樑大不了在航道之中多建設幾個航道就是了,一樣能夠達到通航的要求。

但是朱功亮不同意,他拿出各項測試結果最終還是說服了建設部這些規劃設計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最終這座北砣磯大橋得以成為現在的模樣,橫跨整個北砣磯水道劃過一道飛虹。

北砣磯大橋的北面,就是正在填海的兩座大型島嶼,分別是大欽島和小欽島及周邊礁石組成的欽島,以及南北皇城島及周邊礁石島嶼組成的皇城島,這兩做到就像是串起來的糖葫蘆一般,連線兩座島的橋樑早已修築完畢。

本來大小欽島和南北皇城島風景秀麗,改造的過程中也儘量不去破壞原有的環境。

使用的材料都是在海中就地取材或從岸上由大船運送過來的石料。

這兩座大島,在朱功亮的規劃中,未來將是緊靠這條通道的旅遊區。

當然其中也有幾處位置,被建成了軍事設定,還設有一個停泊十多艘戰艦的軍港。

皇城島改造比較大,大小欽島的連線就是一條長提,上面是公路,朱功亮還貼心在大堤上設定個觀日出的平臺。

老頭兒蠻有童趣的,設計的過程中幾乎將方方面面全都考慮進去了。

在繼續向北,就是那條整個工程最難的海底隧道了。

此時海底隧道也在動工,皇城島向北伸出一條長長的人工島。

人工島就是進入海下的通道,最麻煩的是這裡的深度是整個渤海最深的。

最深處能夠達到六十米,而且海底還有一條長達兩公裡多的海溝。

海溝的上下層水流不同,上層是從外到內,底層的水流卻是從內到外。

這樣的洋流,是整個工程最大的難點,也是技術難度最高的地方。

朱功亮膽子大,直接設計出水下橋樑的構想,在底層的海溝上建一座橋。

這座橋上面再建設隧道,讓底層的水流從海溝裡穿過,不至於影響到隧道通行。

上層的水流則是從上層走,也不會影響到隧道通行,將隧道正好處於兩層洋流的中間位置。

這也是大華建立的第一個大型海底隧道工程,施工難度可想而知,都需要摸著石頭過河。

如今的施工才不過剛進行一小部分,整體完成最少還需要三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三年之後,測試沒問題,這條跨海通道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也是大華建立起來,耗時最長、耗資最多、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工程。

比起橫貫東西的三條亞歐鐵路線還要更加的費力。

“好!嚴謹施工,別出問題,期待這條跨海通道建成!”

看完整個工程的進度之後,鄭毅也是由衷的讚歎道。

沒想到後世沒完成的事情,讓他先給搞出來了。

這玩意兒建好絕對能算是千古大工程。

說實話,還真是挺有點小激動地。

不過他這次找朱功亮還有別的事情。

“有件事想來想去還得你去做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