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帶著復興號崛起外東北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0章 民族歷史考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60章 民族歷史考證

這條峽谷通道不能開車過去,鄭毅等人就搭乘馴鹿車前往炎帝谷。

這邊還是一樣的安靜,只不過人比原來要多了很多,村莊還是維持本來的面貌。

在這裡鄭毅見到了不少的老人,而且還見到了好幾年沒見的劉默,劉默從奧州離開後主持南部非洲,在去年也卸任了,沒想到竟然來到了這裡,讓鄭毅感受到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老兄弟們還是沒有忘記曾經奮鬥的地方啊。

他們一起拜訪了當初定居在這裡的幾個部落,到漢人的村莊裡跟老熟人們拉幾句家常。

還到開發拓建的地底溫泉中泡了個澡,回憶當初他們在這裡殺野狼的過往。

之後年紀已經大了的王大嫂主動地留在這裡,劉默陪著他一起沿著當初南下波羅河的路線繼續出發。

這座兩山夾著的地帶,如今已經修建了鐵路和公路,但是當年他們靠人力鋪設的那條棧道還儲存著。

走在沿著山嵴和樹木鋪設的棧道上,鄭毅也是思緒萬千,想起他們當時第一次南下的情景。

暴風雪過境,踩著沒膝蓋的大雪艱難的行進,征服了波羅河衛諸多部落。

還將妄圖染指苦夷島的倭國人給趕出了那裡,之後南下征服苦南地區。

又一路登上蝦夷道,在那裡建立了魏州府,開啟了對倭國的征伐序幕。

波羅河衛如今的發展很好,以女娃城為中心建立了三座縣城。

同時這邊還有苦夷島最大的金礦和煤鐵礦的產地。

一片片的農田整齊的鋪在波羅河平原地帶。

只不過由於氣候的影響,很多的農田被退耕還林。

在這裡鄭毅拜訪了每一個村落,看看當地百姓的生活。

也見到了一些熟悉的人,聊起來當時艱苦奮戰的大生產故事。

在這一路上,李妙妙也是收穫頗多,將很多聽到的事情都記錄了下來。

她畢竟不是那個年代的人,這次算是得到了相當於一手的資料。

對於她來說,做導遊是理想和愛好,更享受將塵封的故事講述給更多人。

而這些故事,只有當年的參與者才知道的最清楚,她這一路算是記下了許多親歷者。

打算將這些故事收錄下來,回頭整理好傳播下去,讓後人不至於忘記這段歷史。

鄭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走遍了苦中的各處村鎮,見了很多人,也聊了很多事。

第一次他這麼放鬆的遊覽,和老朋友們一起回憶前塵往事,暢聊當年的歡樂糗事。

苦南作為苦夷島的中心區,也是發展最好的一個地方,這裡有苦南最大的港口,也有幾座發展相當不錯的城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這裡生活著苦夷島將近一半的人口,也是整座島的經濟中心,原本的苦南縣城如今已經成了繁華都市。

每年接待的旅遊團多達數萬個,都是從這裡出發前往苦夷島的各處遊覽。

鄭毅在苦南呆了幾天,在劉默的建議下打算去魏州和倭國三州去轉一轉。

李妙妙也主動提出跟著去,這點鄭毅自然是不會反對的。

他也在鼓勵李妙妙將記錄下來的這些事情整理出來。

有朝一日等到他也想不起這些事情的時候。

還可以拿出整理好的東西看一看。

回味一下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魏州府,就是蝦夷島,或者叫北海道。

這裡是鄭毅登陸倭國的跳板,也是北太平洋最大的溫泉旅歐地。

同時這裡也在一段時間內,作為過鄭毅未建國之前的糧食產地之一。

只不過後來大華建立,開發東北平原,逐漸就取代了優勢不明顯的這裡。

不過至今安平、寧安等地所產的大米,依舊是寒帶稻的經典品牌,價格不菲。

這裡除了漢人之外,和人和蝦夷人也是主力民族,經過多年的發展,這裡也已經是比較繁榮了。

除了傳統的農業、牧業和林業開發之外,還有就是溫泉和滑雪行業,以及化學類的企業發展的不錯。

這邊的地熱帶來豐富的硫磺資源,所以硫化工比較發達,產品行銷到大華的大部分疆域範圍中。

當地的和人和蝦夷人早已認可了華夏人的身份,他們如今也深信大家的祖先是共同的。

就算蝦夷人的相貌與東亞各族有所不同也是一樣,有歷史考證來證明他們就是北地草原部落。

然後沿著山間通道一路漂洋過海來到蝦夷道和苦夷島繁衍生息。

這個考證是有切實依據的,甚至鄭毅聽到都覺得有些驚詫。

因為論證出來的結果,在秦漢之前,草原大多數的族裔,都有西方人的外貌特點。

只不過這些特點經過逐步的與東亞各族融合,使很多的顯性特點消失了而已。

在融合的過程中和融合的深度上有所不同,蝦夷人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而且還考證出,蝦夷人最初在大陸的生存地就是陝北和寧夏地區。

後來黃帝部落在陝北崛起,不斷的征服周邊的各個部落。

這些蝦夷人才會沿著草原不斷的向東遷移,最終透過大海到了島上生活。

如今大部分的蝦夷人都是認可這種考證的,他們甚至還將自己稱為古漢人。

雖然不能說就是標準的炎黃子孫,但起碼血緣和炎黃子孫是最近的。

至於和人,根本對血緣沒有什麼質疑,他們深信自己就是華夏子孫。

他們雖然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傳說,也有自己的民族傳承。

只不過他們跟華夏先民的接觸太深入了,說是華夏子孫自無不可。

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人說徐福東渡是和人的起源,但還是很有一部分和人不認可。

經過這幾年的考證,確實徐福東渡不算是和人的起源,只是他們融合的一個節點而已。

但是有詳細的證據不斷在推進和人與華夏民族的聯絡,從秦漢往前,周朝時候的有炎黃子孫透過半島抵達倭本島的痕跡,在商代時期的遷徙證據則是更加的多,甚至還得出個商朝是個擴張狂的結論。

因為無論是在中亞和中東,還是遼闊的漠北草原,亦或者是東北外東北,倭國故地、李朝故地、嶺南乃至安南,甚至在隔著大洋的新大陸,都發現了商代文明的痕跡,證明曾經的商朝人是多麼的熱衷探索世界和遷徙周遊。

尤其是新大陸那邊的持續發現,將印地安人的遷徙限定在三個大的階段,其中最大的一個階段就是中原商超。

很多商朝人當初沿著被太平洋的沿岸,開拓出了一道遷徙到各處生活的路線。

這個路線中包括李朝、倭國、外東北、新大陸等各個地區。

都是經過這條通道遷徙的,他們都算得上是華夏子孫。

至於為什麼商朝喜歡走出去,暫時還沒有太準確的結論。

唯一就是根據發現的文字之中解讀,他們曾經喜歡占卜,占卜讓族群遷徙,族群就會開始大規模的遷徙。

可能還有很多未知的謎底,會在日後一點點的揭開,只是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而已。

而考證的和人先祖,就是這些對外遷移的商朝人,或者說叫他們東夷人比較好。

因為遷徙的主力就是當初在河北和山東、蘇北地區生活的東夷部落為主。

經過漫長的融合,形成了和族,然後也有了許多遠古神話流傳下來。

慢慢的成為了和族本身的神話,一代代的成為和人的文化傳承。

這個結果出來,和人都是很認可,很多人要求加入漢族。

只是朝廷限制了一下,讓他們依舊保留和族這個民族。

但根上,和人更加認可華夏子孫這個身份。

到現在他們在日常已經和漢人沒什麼區別了。

鄭毅到瀛州的時候,見到的就是一副這樣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