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地合成營到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7章 學習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27章 學習班

靖康元年十二月十八日,蔡迢和高堯輔期待已久的學習班終於開課了。

學習班設於太學辟雍,復興軍辦事處也在此處,當時張雋豪向趙桓提出借用辦公場地時,就有意識地選擇了太學,這其中的深意便是看中了太學兩千多名太學生,可惜金虜圍城前,有大量學生離開東京回鄉避難。

宋代太學生生源,須文武官八品以下的子弟及庶民之俊異者方可入讀。可見太學生入學前,已經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

這是華髮執委會和復興軍最看重的資源。

下午兩點,趙桓、呂好問、梅執禮、張叔夜、謝克家等朝廷官員三十餘人陸續進入壁雍名堂,按照姓名座次入座。

名堂做了簡單裝修,裝了玻璃窗,名堂四角安置了四個蜂窩煤爐,白鐵管道把煤煙排出室外,爐上放置一個大鐵壺,不斷排出蒸汽,使得室內溫暖而不乾燥。

學習班第一堂課,由王建軍主講,課題名曰:宋朝政治得失與儒家治國。

教具使用投影儀和白板,教材是已經列印裝訂好的《宋朝政治得失與儒家治國》,每個座位都有一本,以及一本橫排空行筆記本和中性筆兩支。

大宋君臣有感於復興軍想得周到,所有細節都能想到而且還能做到。

因為在教材下面還有一份學習班管理規章制度,諸如上課禮儀,不遲到早退,尊敬老師,上課專心聽講,不喧譁,不交頭接耳,認真做筆記,按時完成作業,考試規定,以及違反各項之處罰措施。

當然最嚴厲的處罰竟然是勞動改造,那不是跟漢奸一樣嗎?

海漢人真狠啊!他們這是要幹什麼?

王建軍進入教室,走上講臺,看了一眼臺下的考勤狀況,全部到齊。

“上課!”王建軍大聲說道。

“王主任好!”三十多人起身拱手恭敬問好。

“各位學員好!”王建軍拱手回應道。

“今天,我們將學習《宋朝政治得失與儒家治國》,在正式學習之前,我們需要明確舉辦政治學習班的意義。”

“如果大家不先明白它的意義,那麼舉辦政治學習班就顯得是我華髮執委會過於強勢,把自己的政治意志強加給你們一樣。”

“這種事情,對於我們來說,完全是沒有必要的,更直接的方式也許更有效。”這難道是一種隱晦的威脅嗎?

“下面誰來說說,舉辦政治學班的意義!”這種理論性的教學,必須強調互動性,才能教學相長。

“王主任,朕...我以為舉辦政治學習班之目的,在於深刻剖析大宋立國以來政治之得與失,總結治國經驗和教訓,以資朝廷決策。”

放到後世趙桓絕對是個好學生,不管其動機如何?但是其學習態度是無可指責的。

“陛下言之有理,不過,我要補充一點,舉辦政治學班的主要目的是改變大宋朝廷的世界觀和方**。”

“比如大宋君臣崇尚敬天法祖,目的是維護君權神授理論的正當性和合法性,從而維護君權的專制與獨裁;同時也強化了士大夫的家長本位觀念和奴僕行為習慣,將君臣關係轉變成了主子與奴僕的關係。”

說到這裡,王建軍開啟了投影儀,說道:

“在宋朝,儒學或儒家政治地位達到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果說儒家思想在華夏政治傳統或傳統社會中發揮著主導作用,那麼,這種作用在宋朝應該是比任何朝代都更為明顯,更為巨大。”

“宋朝政治可以稱得上儒學治國或儒家治國的典型或典範,不過,宋朝政治總的來說是失敗的,其中存在著先天致命的因素。”

“儒家不但無助於消除和彌補這種缺陷,反而是問題更嚴重。具體表現有再哪裡有哪些?後面的課程會有描述。”

“現在,我們正式進入《宋朝政治得失與儒家治國》這本書的學習。大家請看螢幕。”

螢幕上出現:文人主政和儒家治國。

王建軍開始講解北宋的文人主政和儒家治國的形成沿革。

“文人主政是宋朝的特色,也是儒家治國的關鍵。”

“正是文人主政,宋朝篤信儒學實踐和儒家治國的整個官僚隊伍,才使得儒學和儒家治國大行其道。”

“文人主政也是極度君主集權的副產品,根本不是政治理性和儒學理想指導的結果。”

“重文輕武是宋朝的基本國策,這個國策是透過杯酒釋兵權來落實的,進而造成了文人主政的局面。”

“重文輕武國策產生的原因和形成文人主政的過程,無疑是瞭解宋朝政治的關鍵,甚至瞭解宋朝瀕臨亡國的關鍵。”

“文人主政,理所當然造成了讀書人學的就是治國安邦之道,因而只有他們才懂得如何治理國家。那麼儒學理所當然就是治國之術了。”

“如此,讀書人的社會地位就越來越高,從而滋生了治國安邦捨我其誰的優越感和狂妄自大的心理。”

“宋朝從一開始就借鑑前唐藩鎮割據的教訓,對軍人和軍閥勢力的防範貫穿始終,並嚴格執行,連戰場指揮權都被剝奪殆盡。”

“文人主政局面形成後,武臣或軍人徹底邊緣化,政治地位低下,讀書人得到皇權承諾:與士大夫治天下。”

“文人主政局面的形成是以損害宋朝國防力量為代價的。”

“尊孔讀經成為教育核心思想和主要內容以及主要方式。”

“尊孔讀經是讀書人實現自我價值和獲得社會地位的主要途徑,甚至是唯一途徑!和手段。”

“宋朝的政治舞臺完全成為文人和讀書人的天下,儒學不僅僅成為官方意識形態的同義詞,而且作為政治理念和統治術被用於統治實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建軍透過條分縷析講述了文人主政和儒家崛起和蛻變的過程,以及從儒學治國向儒家治國的演變。

然後王建軍要求學院將自己對這段內容所產生的歷史和現實弊病進行分析,並提出合理的修正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