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地合成營到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1章 人才寶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1章 人才寶庫

眾人哈哈大笑,吳長青確有借機報復的意思,因為小唐老是調侃他。

徐銳、張敬、小唐都知道吳長青是個理工直男,有時候對處理人情世故上的事,確實有點木訥。

“哎,常青兄,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調侃你,只是變著法提醒你而已!”小唐還是善解人意的,主動說聲抱歉,不能讓吳長青對自己的善意報以怨氣。

“呃,小唐你就是喜歡淘!”吳長青赧然地說道。

“長青,跟月美好好相處!不懂的可以問小唐。”徐銳拍拍吳長青的膝蓋,語重心長地說道。

“嗯,老大,我知道了。”吳長青點頭道。

“康明,你常跟宋人接觸,熟悉趙宋朝廷,能跟我們說說嗎?”徐銳對康明說道。

“各位兄弟,要說趙宋朝廷,真的有點奇葩,官員工資奇高不說,人還特別多,皇族子孫待遇太好,全養成了混吃等死的豬,大宋朝廷的公文大體兩類,委任官員的和催收稅款的,其它的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康明根據自己的觀察所得,娓娓道來。

“歷史上不是說嗎,北宋三冗,冗官、冗兵、冗費,王安石因此而變法,吹下大牛,不加賦稅而天下富足,呵呵,後來黯然退場。”張敬瞭解歷史,補充道。

“王安石是古代史上唯一具有現代行政理念的官員,他的變法綱領一萬五千餘言,領先了世界八百年,但是,他沒辦法重建一個能執行他改革方案的官僚團隊。所以光有理念沒有團隊是不行的。”徐銳感慨道。

“老徐說的不錯,大宋朝廷從根本上就是一個地主階級集團的代言人,它組織架構的主要功能就是牽制和分權,真正有用的部門,就只有一個,工部。”康明總結道。

“嗯,工部?”張敬問道。

“是的,你看東京的城市建設,從規劃到佈局,從實施到管理,這可是一個系統工程,各位看看東京城裡的道路、河流和橋樑,從細節就可以看出,大宋工部絕對是一個藏龍臥虎的部門。”康明佩服地說道。

“這屆工部尚書誰?”張敬問道。

“這個別管它,各部尚書就是流動的文官,真正的技術官員和技術人才,是工部各司的大匠、技工和學徒,技術都是祖傳的手藝。”康明一臉佩服地介紹道。

“原來如此,你還別說,昨天我發現五丈河的貨運碼頭,是石碶的碼頭,石碶碼頭就是用石頭榫卯結構建成的,後世發現的石碶碼頭已經使用了一千年多年,比鋼筋混凝土碼頭還堅固。”吳長青突然插話進來,理工男就是不一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長青,你觀察的真仔細。”張敬拍拍他的肩膀。

“長青說的不錯,這些大匠就好比後世的工程師,不僅能設計繪圖,還會工程系統管理,這才是大宋朝廷真正的財富。”康明彷彿發現寶藏的摸金校尉,喝了一口茶,繼續說:

“這不,今天回東京就是奉政委之命,跟大宋朝廷商量一下,借調一些大匠,給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授課。”

“我估計可能很難吧!”小唐插話道,“這時代,都是父子或師徒傳承,把手藝看得比命還寶貴。”

“我也曾有此顧慮,不過老鄭說了,拿錢砸也要把人砸過來,只要有真才實學,過來就送房、送車、送學校入學指標,工錢按以前五倍、十倍、二十倍給,只要是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康明激動的像個土豪,揮金如土一般。

“呵呵,也不知趙桓會不會答應?”徐銳擔心的問道。

“我跟你們說,大宋工部各監的大匠們地位並不高,那些大匠、技工和學徒的收入也就僅能養家餬口而已,若不是匠籍的身份約束,恐怕早就跳槽到中州去了。”

“給趙桓一點好處,連鍋都給他端了,哈哈哈!”小唐一肚子壞水道。

“嗯,我看現在鋼筋供應緊張,用混凝土澆築成長方形條石和石榫,再用榫卯方式連結起來,作鋪裝路面,應該不會影響馬路的使用壽命。”吳長青的腦洞就是跟大家不一樣,不愧是理工男。

“呃,長青的提議,我看可以試試,能省不少錢呢!”徐銳驚喜道。

“姨妹夫,你是怎麼想到的?”小唐禁不住對腦洞奇異的吳長青好奇道。

“我昨天看到石碶碼頭後就一直在想。”吳長青一本正經地回答道。

“還有路面雨水下浸分流的問題,下浸分流雨水會不會沖刷路基呢?這個要做試驗數據模型才行。”吳長青還在自言自語。

眾人見狀,不禁莞爾,沒有打擾他的繼續思考。

“工部都有那些部門?”小唐有些好奇地問道。

“大宋工部現在分為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工部司的工匠最多,其次是水部司。”

“工部司主要管理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農田水利建設、土木工程建設、交通道路建設、軍器製作、冶鐵、鑄錢等都屬於工部司,水部司主管水運交通、橋樑營建、河道疏浚等。”

“虞部司主管鹽、茶、朝服、儀仗、紡織刺繡,這三司都可以挖些工匠出來,屯田司是掌管學田、營田、職田,其中的吏員都會測繪,這些人也能挖。”

康明如數家珍,看來是做了功課的。

“這些部門所涉及的工匠和吏員可以分為鐵匠、木匠、石匠、泥水匠、織匠、染匠、縫匠、繡娘、測繪、記賬,是真正的技術人才。”

“而且其中的大匠都具有設計、繪圖、工程管理等能力,鐵匠中的大匠還掌握了一些合金冶煉技術,木匠的花樣就更多了,甚至還會設計機關陷進,石匠幹的都是大型工程,泥水匠幹的是琉璃瓦、瓷器、金磚、城防磚起胚燒製的活,反正都是有絕活的人。”

“我拷,這簡直就是一個人才寶庫啊!”小唐驚呼道。

“連鍋端過來,那就發財了!”張敬貪婪地舔了舔嘴唇,說道。

“那是必須的,記得後世出土的北宋某皇族的一件絲綢服飾,只有二兩重,那織工技術、染制技術、縫紉技術、刺繡技術,後世的科技裝置都無法複製,估價兩個億起步,嘖嘖...”小唐幾乎快流口水了,繼續說道:

“把那些技術傳承下來,對華夏文化和文明而言就是功莫大焉!”徐銳想起了在歷史洪流中流失的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