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山地合成營到北宋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3章 新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03章 新槍

基地槍械維修廠,廠長孫曉磊、五個老師傅聚以及幾個年輕的技術員聚在一起,熱烈討論生產方案。

前天,槍械維修廠接到設計生產任務,差點沒笑出聲來。

什麼意思?設計任務?不如直接說剽竊中正式步槍的設計圖算了!

太傷害槍械維修廠的自尊了!

那玩意兒還需要剽竊嗎?

咱們有專業電腦,國產的工業設計軟體CAD,廠裡還有三個機械設計專業的碩士畢業生呢。

這是孫曉磊的心裡話,憋在肚子裡沒吐出來。

從資料庫裡調出中正式的資料引數,和設計原圖,用CAD軟體將修正資料輸入進去,一把口徑7.62mm的栓動式步槍的設計圖就出來了。

但是,設計師楊國清針對中正式的缺陷,對節套和槍閂配套的前栓榫鎖定結構做了調整,採用了同期李.恩菲爾德的後閉鎖榫及閉膛待擊結構,解決了中正式步槍槍機重,連續射擊時槍匣與槍機因受熱膨脹而緊貼在一起,槍機拉不動的缺陷。

用三D印表機將除槍管以外的所有部件,用不同的材料列印了出來。

孫曉磊捨不得使用現成的庫存優質槍鋼,委託車輛機械廠用其庫存的鎳鉻合金材料,上電爐煉了兩爐槍鋼出來,先冷鍛再上鑽孔機,拉了五根槍管出來。

回到槍械維修廠,所有零部件組裝起來,就得了五把中正式栓動步槍,當天下午讓試槍員和技術員,叮著兩把步槍打,每把槍擊發子彈500發以上。

有效射程、射擊精度(散佈面積)、槍膛藥室壓力引數、槍管膛線磨損引數、槍管縱向膨脹曲服引數都出來了。

新槍主要諸元:口徑7.62mm,槍長:1.11m,瞄準基線503.5mm,瞄準具:表尺照門、刀片式準星,槍重:3.7kg,槍管長度:600mm,膛線:右旋來復線4條,來復線纏度240mm,彈藥:7.62×39mm(中間威力彈,不是原中正式7.92×54mm全威力彈),裝彈具橋甲,彈容量:5發,刺刀(含刀把)576mm,刺刀重量:0.75kg。

有效射程:500米,表尺射程1000米,初速:830米/秒,作業原理:手動旋轉後拉式槍機,後閉鎖榫及閉膛待擊。

射擊精度:100米散佈2.81cm(這是個相當不錯的成績,在1MOA以內)

“大家不要爭論了,這五把樣槍要等部隊鑑定後才能定型,現在討論生產方案為時尚早。”孫曉磊打斷了討論。

說老實話,孫曉磊對楊國清的改進設計方案還是很滿意的。

首先,中正式最大的毛病:槍機過重,戰鬥拋錨,在這次設計中從結構上進行了規避,採用李.恩菲爾德的後閉鎖榫及閉膛待擊(擊發)裝置,大大提高了射擊速度。

其次,採用了7.62mm中間威力彈,而不是笨重的7.92×54mm全威力彈,彈藥重量減輕了,節省了耗材(銅料和發射藥),最關鍵的是這種子彈倉庫裡有現存的,無需再籌建配套的子彈生產線;雖然縮短了有效射程,但是卻不會影響戰場實際效能。

再次,新的設計方案是建立在精鑄和衝壓生產工藝上的,可以大大提升生產效率。

下午,樣槍鑑定和定型會議在槍械維修廠舉行,軍方人員張雋豪、冷鋒、高傑、唐文軍、胡雲鵬、張英才,工業組人員有鄭鴻明、孫曉磊、楊國清等技術人員。

軍方人員先對樣槍進行了測試,都是用槍的高手,拿在手上感覺馬上就出來了,這就是民間所謂的: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幾乎每個人都試射了五十發子彈,感覺操作簡單,動作可靠,而且精度不錯。

因為是栓動步槍,各種氣候地形條件下的破壞性測試就沒必要做了,看了廠方提供的技術參數,張雋豪、冷鋒、高傑點了點頭,覺得可以定型。

回到廠裡會議室,張雋豪說道:

“首先,要感謝孫廠長和設計製造樣槍的同志們,這批樣槍設計的很不錯,當時提出仿製中正式步槍時,我們沒有考慮到改進其缺陷,而廠裡的設計師卻主動做了改進,這是一種主人翁精神,值得肯定和讚揚。”

“楊國清同志這一改進,非常具有前瞻性,使用7.62mm中間威力彈,省卻了配套彈藥生產線的建設,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不說,也減輕了後勤保障的壓力。”高傑補充道。

“關鍵是射擊精度很好,已經超越了中正式的原型槍98K的精度。”冷鋒肯定道。

“謝謝三位軍方領導的肯定,那麼這款槍是否可以定型生產了?”鄭鴻明的生產專案繁多,所以希望儘快確定定型的問題。

“這款栓動步槍的設計完全超越了我們的仿製要求,各項技術參數說明,這是一款優秀的栓動步槍,我認為可以定型。”冷鋒說道,同時把目光投向了張雋豪和高傑。

“我附議!”高傑果斷附議。

“好,我也是這個意思!”張雋豪最後拍板道。

“好!請為這款槍命名吧。”孫曉磊道。

“我看就叫鐵血一式吧,這是我們鐵血軍定型的第一款栓動式步槍。”高傑提議道。

“好,這個提議不錯,就叫鐵血一式。”軍方人員紛紛贊同。

“既然定型了,那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生產方案和工藝要求吧!”孫曉磊已經胸有成竹,只是需要其它支援,必須在會上確定。

“好!”張雋豪示意孫曉磊安排。

孫曉磊給負責技術的副廠長雷長明示意道:“現在,請雷副廠長介紹一下鐵血一式栓動步槍的生產方案和工藝要求。”

雷長明是一個老師傅,從生產第一線一步步提升上來的,四十歲左右年紀,他起身走到螢幕前,開啟PPT,娓娓道來。

“原中正式步槍誕生於後世20世紀三十年代,生產裝置和條件相對落後,全部採用車銑工藝加工,材料損耗大,效率低,公差大。”

“經我們技術部門研究討論,這款槍準備基本採用精鑄和衝壓工藝,在設計時已經充分考慮加工條件,所以將原型槍的零部件從94個,簡化到73個,重量從4kg減少到3.7kg。”

“用精鑄件和衝壓焊接件代替切削件和鍛造件,比如槍機、機匣、活塞等部件都採用失蠟精密鑄造工藝,比鍛造車銑工藝更省時省料,而且強度得到了增強。”

“槍管採用50BA槍鋼,用模鍛深孔工藝加工,當然狙擊槍可以採用冷鍛深孔工藝,成本太高,不合算;對彈膛和線膛採用流動鍍鉻技術,以大幅提高槍管壽命。”

“槍支木材採用槍托和護目一體成型製造,木材使用核桃楸樹,這個需要軍方和民政部門協助,黃河對岸的太行山裡就有這種木材,從生材到處理成型很快的。”

技術問題的探討很枯燥的,生產方案和工藝要求會議到晚上十點才結束,確定一個月時間完成6000支步槍任務,及時裝備僕從軍,以後再根據產量隨時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