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都是抽象天命,你千古一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章:小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8章:小酌

儘管劉恪現在還不清楚,所處架空歷史的世界地圖是怎樣的,但並不妨礙他的球長夢。

“苦一苦朕吧,別讓子孫後代學外語了!”

【叮!宿主已獲得不可思議的天命,請自行檢視!】

劉恪搓了搓手,身體都有些顫抖,眼睛盯著系統面板,目不轉睛。

【伶官天子:你的唱跳得很有水平】

劉恪再次確認了一遍。

【伶官天子:你的唱跳得很有水平】

不愧是唱戲唱到熟讀並背誦全文的男人,夠檔次,有水平。

沒抽著梨園祖師爺,抽著個行業精英,一樣能和東胡人掰頭了。

他確實是苦了,甚至當場飛昇。

果然又是充滿七萬的一天。

“原來如此,朕悟了,朕悟了啊!”

“其實這個隨機抽取天命,還是相當有娛樂效果的!”

“以後不開心了,就可以抽一發,萬一氣樂了呢?”

趁著還在氣頭上,劉恪招來心腹文武,開一場慶功宴。

既是戰後封賞,也要就賈無忌的《治民疏》稍作商討,各自通個氣。

既然是小聚,劉恪也不想要太過正式,便著人去宇文氏府邸中取了陳酒,好好喝上一杯。

“冰塊是周氏地窖的,舞女是吳氏家中美姬,鼎中肉食都是鄭家府中牛羊。”

“諸位卿家不必拘束,朕做東,吃食酒水管夠!”

劉恪甚是豪邁,抄家嘛,就是胖虎行為,把別人家的東西變成自己的。

儘管現在還沒來得及大規模開抄,這幾家府邸上還有族人住著。

但皇帝去自己家拿自己的東西,不是很正常嗎?

“典褚今日冒險劫營,又有斬將之功,居功第一,武勇堪比古之惡來,勳勞之重,應當加封關內侯!”

眾人剛剛飲下第一杯賀勝之酒,還沒來得及品嚐其中滋味,劉恪就一陣猛誇。

而簫元常立即放下酒杯,開始記錄,這些都是他負責的。

劉恪埋怨他太過正式,不過這是職業習慣,改不了。

“嘿嘿。”

典褚拍了拍腦門,身上的傷都開始結痂了:“陛下多賜末將百八十壇酒水,就夠了。”

“有功當賞,朕可不是什麼賞罰不分的皇帝!”

劉恪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這些日子裡,糧秣緊張,他都沒敢放開吃喝。

真別說,喝自己家的酒,味道就是好!

“元常,誰當為次功?”

簫元常刻應聲,有條不紊的道:

“應該是嶽少保,嶽少保排程大軍,進退有度,居功甚偉。”

“即便軍中缺糧,亦是軍紀嚴明,指揮若定,再加上之前一直守衛瓊州城,功勞足以居第二。”

說是第二,但就算說是第一,只怕也沒人有意見。

可既然皇帝給典褚定了功勳第一,那便只能居第二了。

“臣只是統率大軍殺敵,並不像典將軍一樣斬將奪旗,能夠一戰而退張淮陽,還是多虧了三軍將士齊心。”

嶽少謙也是極為自謙,他知道皇帝是在保護自己。

本身他就已經官居少保,暫代大將軍一職,又統率著大漢僅有的五萬禁軍,如果功勞再高,可就難封賞了。

統兵大將怕功勞不夠多,又怕功勞太多。

現在大漢才剛有點起勢的苗頭,後面還要北逐東胡,還於舊都,仗還多著。

次次居功,最後功高震主可就完蛋了。

就算皇帝放心,也堵不住朝中文武的嘴。

君不見廉老將軍當年是怎麼辭官隱退的?

能在大漢危難之時,以七十高齡親赴戰陣,哪會因為勝少敗多,見回天無力就辭官!

反倒是典褚這種皇帝身邊的近衛將領,功勞稍微高一些也無妨,畢竟不用統兵在外,涉及到的朝堂鬥爭,也就少一些。

“好了,嶽少保可居次席。”

劉恪笑著,與嶽少謙對飲一杯。

嶽少謙功勞再大,他也不會心生忌憚。

畢竟再怎麼說,自己都算是驢上皇帝了,這麼點氣魄還是有的。

功勳、威望,都壓得住。

怕就怕其他人嫉妒,暗地裡下絆子。

主戰派的嶽少謙,在朝中可沒什麼同黨,與之相反,朝廷裡主和、主降的一大堆。

在手中可用之人不夠多的情況下,劉恪也不得不平衡朝堂多方勢力。

為什麼看重《治民疏》?

也是想著招攬那些出身低微、不得志的人才。

劉恪不禁調出了嶽少謙的屬性面板。

【姓名:嶽少謙(國士)】

【年齡:36】

【統率:96武力:67智略:90理政:83】

【特性:忠貞、挺身、廉潔、機變、一身正氣】

“統率漲了1點,也是應該的,嶽少謙從文官轉職將領,統兵經驗不足,有了實戰經驗,自然該成長。”

劉恪微微點頭,只是這1點成長的太艱難了。

他都從60漲到62了,嶽少謙一直排程大軍,才勉勉強強漲了1點。

後面特性一欄裡,多出來了一個“一身正氣”,讓他有些好奇。

原來不止是個人屬性可以漲,特性也能後期培養。

應該是在城下誓忠的時候,發生改變的。

當時如果只是單純的忠貞,在知道劉恪“弒父殺兄”、“篡改遺詔”之後,嶽少謙很可能會有另外的做法。

但他除了忠貞之外,還有一身正氣。

而劉堡是被東胡人挾持,縱然血書是真,也談不上什麼“正氣”。

於是乎,靈活變通了一下,知道好壞,而不是死腦筋。

這讓劉恪很滿意,他也不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糊塗,興許以後年紀大了,老年痴呆,上個驢車都得摔三次。

萬一那時候嶽少謙在打非洲黑叔叔,自己聽信讒言,或者心生忌憚,給他十二道金牌詔了回來,那可不得虧損一大批農業用具。

只是這些特性的具體功效,他暫時還看不到,現在更像是一種給予人物的buff。

希望等正統值刷滿之後,能看一看特性更具體的效果。

恭賀完嶽少謙之後,簫元常又道:

“廉漢升將軍、趙寧將軍,皆有平叛斬將之功,應......”

廉漢升與老卒、百姓的參戰,是平叛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點,而趙寧更有救駕之功,都有大功勞。

但劉恪突然打斷了簫元常的話,搖晃著酒爵,反問道:

“元常為何不想想自己?”

簫元常自忖沒什麼功勞,雖說是跟著禁軍殺到了東胡大營,但就是在中軍摸魚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口號喊得響,手上拿的槳。

後面平叛,守城,都和他沒什麼關係。

反倒是剛受封賞的嶽少謙一臉敬佩,敬了簫元常一杯:

“若無元常,只怕嶽某與三軍將士,早已餓死城中!”

劉恪也是飲下一杯:

“若無元常籌措糧草,爭取時間,朕挖通地道之前,城內就叛亂了,何來這一場大勝!”

他親自為簫元常斟了一杯酒:

“元常還不自罰一杯?”

簫元常惶惶接下,起身謝罪,自罰一杯不夠,又倒了一杯一飲而盡,方才坐下。

典褚不斷嗅著酒香,有些饞了:

“我看這小子就是貪杯。”

劉恪直接扔了一罈酒過去,笑罵道:

“你功居第一,這酒要喝多少喝多少!”

“謝陛下!”

典褚嘴上懂禮貌,手上就不是很禮貌了。

一個泥封拆半天沒開,索性一拳頭砸開,拎著個破酒罈就開灌。

再接下來,才是廉漢升和趙寧。

廉漢升官復原職,武衛大將軍已經是三品,不好再升,以老將軍散盡家財上街賣油來看,也不是個喜好金銀之物的人。

劉恪索性便給廉漢升的兒子廉復,封了個偏將軍。

至於趙寧,則承襲順平侯爵位,封為定遠將軍。

說來大漢如今的官制,倒是有點意思。

昭烈皇帝駕崩後,孝懷皇帝繼位,啟用了潁川陳氏所提出的九品中正制。

一直發展到現在,官職分為九品,有類似三省的三臺,作為行政中樞,但沒有六部。

選拔官員方面,有科舉為主,有舉孝廉為輔,較為完善。

不過無論是官制還是軍制,劉恪都不太滿意。

而且由於戰死、投降的人太多,官職都沒湊滿。

改,肯定是要改的,但改革目前不能放在第一位。

就一城之地改個錘子,朝廷能運轉就還湊合,首要目標還是擴大地盤,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把威望打出來了,才有人聽你的,才能開始慢慢改革。

一城一地還要玩命改革,純純亡國行為。

哪怕他採用賈無忌的《治民疏》,也並非是為了改革。

“任重而道遠啊......”

這時候劉恪倒是有點饞嘉靖皇帝【君主離線制】的天命。

有這個天命,只要手底下的人能力夠強,他給出目標後,放手就行。

以簫元常的理政能力來看,絕對能讓他後宮掛機二十年。

“抽嘉靖可能還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劉恪心裡盤算了一下,嘉靖身上還有個【鴛鴦軍陣】的天命。

就是戚繼光把倭寇打的嗷嗷叫的軍陣,可以算社稷之器了。

再不濟抽出個【尋仙問道】也行。

從【六丁六甲】的發揮來看,肯定也能用,給全天下道門子弟,一點點練氣練了四十年的震撼。

不過這都是後話,現在就兩百多君威,還是先把瓊州三郡拿下。

劉恪想到一事,問向趙寧:

“趙將軍為何是從宮苑之中殺出來的?”

廉漢升往嘴裡塞著肉食,同時望向了趙寧。

他也不解,漢軍都堵在大門口,而趙寧可是從宮苑內部,殺到乞顏亨面前的。

趙寧有幾分猶豫,吞吞吐吐地:

“末將本是騎馬來的,在城外......不小心掉進了坑洞。”

“馬腿折了,又找不到路,只好順著地道走。”

“不知怎麼,就走進城,到了宮苑裡。”

“外面還有好些人守著,幸好末將頗有武藝,不然都鑽不出坑洞。”

“再後來循著喊殺聲一直走,正好碰上乞顏亨被陛下震懾住,末將便......”

劉恪哂笑,擺了擺手:“朕明白了。”

【特性:龍膽、救主、單騎、英姿、孤兒、迷途、幸運】

【迷途】可謂是展現的淋漓盡致啊!

只是這【孤兒】又是什麼情況?

這種事情,還要特意寫在特性上?

難道見著對方父母雙全,就能開啟仇恨模式,武力值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