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小霸王孫策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章 諸葛孔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章 諸葛孔明

建安六年九月初三,江陵城東門。

孫策武裝整齊,端坐在戰馬上,周瑜、程普等人在他身後列陣候命。七日前,許都派來江陵宣旨的使臣在襄陽略作停頓後再次出發,昨日距江陵已不過百里路程。對於皇室的賞罰,孫策並無興趣,如今的聖旨不過是曹操用來彈壓諸侯的幌子,漢家四百年的聲威所換取的只是自己接旨時的稍示恭敬。

“下官見過君侯!”欽使向孫策躬身長拜,他身後是數架馱馬拉著的大車,車上以油布蓋著,看不出下面蓋著些什麼。

孫策偏腿下馬還禮道:“不敢,欽使駕臨,微臣未及遠迎,得罪之處,還請見諒。不知欽使怎麼稱呼?”

“下官侍中郗慮,此次奉上諭前來宣詔,除此之外,還帶來了陛下賜予君侯的麥種。”郗慮揮手命從者掀開了大車上的油布,下面是碼放整齊的麻布袋,郗慮解開一個布袋,從中掏出麥種請孫策看。

“麥種?”孫策有些疑慮。一者,據他所知,郗慮並非曹操的幕僚,自建安五年劉曄首次作為天子使臣出使以來,這樣的情況絕無僅有;二者,皇室的賜物以禮器珍玩居多,此次居然以麥種相賜,前所未見。

郗慮上前幾步走到孫策耳邊道:“君侯,說是賜予,其實是清償,只是不便寫於詔書之中。前次曹丞相與袁紹相持於官渡,多得君侯的千擔軍糧資助,方才得勝還朝。陛下每念及此,都說不可寒了君侯的忠君愛國之心,只是今年各地的貢賦尚未收備齊全,無奈之下才以麥種相還,還望君侯理解陛下的一番苦心。”

“陛下此言實在折殺微臣了,能為陛下分憂,微臣雖死無憾。”孫策向許都的方向遙遙跪拜,“請郗侍中立刻宣詔,微臣及屬下同感天恩浩蕩。”

郗慮拉開手中的卷軸,詔書中遷孫策為荊州牧、車騎將軍,封食邑千戶;授周瑜揚州牧、安南將軍;其餘眾將,亦有封賞。

孫策聽著郗慮的唸誦,心中疑竇漸解。近日北方線報傳來,在攻陷洛陽、長安一帶後,曹操命鍾繇領兵巡撫雍州,以防馬騰寇邊,其餘主力則集結於黃河南岸,看來準備一戰平定河北,所以無論是詔書還是封賞,皆是曹操在向自己示好。

孫策接詔後,命司農的官員與郗慮帶來的從者配合接收麥種,自己則與郗慮並轡入城。孫策騎在馬上問郗慮道:“曹丞相可有託侍中帶什麼口信給在下?”

郗慮搖搖頭道:“下官此次是奉陛下令諭而來,臨行前並未受丞相召見,也沒有人託下官帶口信給君侯。不知君侯何出此問?”

“如此說來此次封賞與曹丞相無關?”孫策微微有些吃驚。

“封賞的詔書和搜尋麥種皆是陛下的意思,下官不曾聽說與曹丞相有關。”郗慮指指身後的大車,壓低了聲音,“如今河北戰事一觸即發,曹丞相已經趕赴前線,是以許昌各項禁令封鎖略緩,加之此次在下行事隱秘,否則這些麥種也到不了君侯治下。”

孫策淡淡的一笑,拱手稱謝道:“郗侍中有心了,在下不勝感激。侍中請快行幾步,在下已命人在府中擺設宴席,為侍中接風洗塵。前荊州牧劉琦的藏酒醇香綿厚,不可不嘗。”

郗慮在江陵盤桓了數日後告辭回許昌覆命。待送走了郗慮,孫策領著眾將來到城南的屯糧之所,檢視接收的麥種。

“麥種可有問題?”孫策問司農的官員。

司農將一隻托盤捧上,指點著盤中的麥種道:“主公請看,這批麥種顆粒飽滿,質素極佳。下官與幾位同僚一起驗查了所有麥種,確認沒有問題。”

孫策撥弄著盤中的麥種,追問道:“是否確定沒有問題?”

“下官確定。”司農答得斬釘截鐵。

孫策點了點頭,對司農揮了揮手道:“你先下去。明年春耕前將這批麥種發予農戶,切不可誤了農時。”

司農領命退下了,周瑜低聲道:“兄長,昨日許昌密報傳回,曹操得知御賜麥種一事後大為震怒,星夜領虎衛軍趕回許昌,當庭斥責陛下資助逆臣,同時撤換許昌各門守將數十人,看似對此事確不知情。”

“確不知情?”孫策不屑的笑笑,“現在的皇城比相府的後院還不如,什麼風吹草動能逃過曹操的耳目。我不相信郗慮可以在沒有曹操手令的情況下秘密的將這批麥種偷運出城。曹操手下的那群狐狸有幾個是易與之輩,他這番做作是給誰看!”

“曹操極力在這件事情上試圖撇清自己,確實很不尋常。”周瑜揣摩著,“郭嘉、荀彧等人皆被派往洛陽、長安一帶考校錢糧,朝中曹操的黨羽也集體失聲,他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用心?”

“不錯,曹操此舉的用意何在?”孫策若有所思,“莫非用豐厚的賞賜穩住我在曹操看來是很失臉面的愚蠢方法?以他的毫無顧忌,沒有這樣的道理。”

孫策和周瑜正在沉思間,外面傳來了一陣喧鬧聲,孫策露出不悅的神色:“屯糧重地,什麼人在外面喧譁?”

親兵進來稟報道:“主公,一少年人欲闖入營中,被將士們攔住,所以吵鬧。”

孫策笑著揮了揮手道:“放他進來。除了子義,直到今日才又有一位敢於匹馬踏營的孤膽英雄。”

白衣少年被帶入營中,周瑜見到先是一怔,隨即笑著迎了上去:“原來是小友諸葛孔明,閣下何時從蜀中返回?我與我家主公掃榻相迎,期待已久了。”邊說邊將諸葛亮引薦給孫策。

孫策驚喜的上前見禮道:“在下久聞伏龍鳳雛之名,今日得見,大慰平生渴仰之思。不知鳳雛先生龐士元現在身在何處,煩勞孔明請來一起相見。”

“士元兄之事容在下稍後詳稟。”諸葛亮欠身還了一禮,“聽聞君侯新得御賜麥種千擔,不知可否借在下一觀。”

“當然可以。”孫策命司農捧出一托盤麥種,遞給諸葛亮。

諸葛亮從托盤中取出幾粒麥種,拋入嘴中細細咀嚼,之後又仔細翻看了盤中剩下的麥種,良久才道:“君侯欲如何處置這批麥種?”

“明年春耕時發予治下的農戶,事關糧食民生,在下從來不敢輕忽。”

諸葛亮以雙手加額道:“天幸在下偶然聽聞此事,及時趕到。否則荊州之民方脫戰亂之苦,又將遭饑饉之禍。”

孫策聞言一驚道:“孔明此話何意,莫非這批麥種有問題?”

“君侯,這批麥種看似極佳,其實已用特殊的藥水炮製過,播種之後絕無發芽的可能。這種藥水罕為人知,炮製後的麥種外觀又與尋常無異,否則以曹操的奸狡,怎會以糧資敵?”

“孔明何以得知?”此次賜種之舉說起來無論怎麼有理,想起來卻總令孫策有些虛幻難以捉摸的感覺,而諸葛亮的論斷恰恰印證了他心中的隱隱不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下曾隨師父在南陽躬耕多年,自問頗熟田壟之事。這種藥劑本是家師調配,原為除去田畝間的雜草,不知如何流傳出去。”

“絕無可能!”司農終於按捺不住,出言呵斥,“下官祖上世代為農,這批麥種也曾請數位經驗豐富的農戶檢視過。我們看不出問題,難道你這小子便能看出問題。主公切不可聽信此人的胡言亂語。”

孔明也不惱怒,向司農施了一禮道:“大人勿怒,這件事情靠爭辯是無法得出結果的。不如這樣,你我各取一盤麥種於暖室中栽種,相信一月之內便見分曉。”

“好,若是麥種能夠發芽,這妄言誆騙之罪你要如何承擔?”司農咄咄逼人的問。

“看來大人是一定要賭個彩頭了。”諸葛亮笑道,“既然如此,小子便以項上人頭為注,賭這一局。”

“好,若是下官輸了,也就不用活了。”司農便要喚來軍法官,立下軍令狀。的確,如果麥種出了問題,司農難辭其咎,只能一死以謝天下。

“二位都是盡心竭力的為在下謀劃,豈能以性命為兒戲?”孫策揚手制止了司農,“但是對手既然是曹操,這件事我寧信其有,不信其無。試種一事,需抓緊時間安排。”

司農忿忿不已的領命而去。孫策不再理會麥種一事,轉身看著諸葛亮道:“今日得見讓在下期待已久的人,真是幸事。”

諸葛亮躬身行禮道:“君侯謬讚了。在下此來,除了揭破曹操的奸謀,還有兩樣東西要獻給君侯,相信對君侯是極有裨益的。”

孫策淡然一笑,等待下文。

諸葛亮從袖中取出一副卷軸道:“這是在下奉師命遊歷蜀中時所繪的西川五十四郡全圖,其中地理行程,山川險要,一一俱載明白,相信可助君侯平定益州所用。”

諸葛亮再取出一個小小的紙包道:“這是一年可熟兩季的稻種,乃家師畢生心血所在,推廣種植後必能令君侯軍中無缺糧之虞,治下無饑饉之禍。”

孫策接過卷軸和紙包,由衷感嘆道:“龐德公先生學究天人,真是絕代了。”

“孔明,不知士元何在,怎麼未隨你一起來此相見?”周瑜問。

諸葛亮嘆了一聲道:“周將軍容稟,士元兄已於蜀中出仕,現為益州別駕從事。”

“出仕蜀中?”周瑜吃了一驚,“是否前次在下有什麼禮節不周的地方得罪了士元,竟致他明珠暗投?”

“與周將軍無關。”諸葛亮沉默了片刻,“士元兄曾對在下說起:寧為雪中送炭,不為錦上添花。”

孫策與周瑜聞言啞然:“寧為雪中送炭,不為錦上添花麼……”(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