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三國從忽悠許褚當小弟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5章 劉鑠論戰!接連打折,南匈奴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5章 劉鑠論戰!接連打折,南匈奴不…

即便是袁紹、曹操這樣的世家豪族出身,走正常的舉孝廉流程,二十歲的年紀,充其量也就是個縣令,亦或者是縣長。

要當上兩千石的郡守,需要熬至少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時間,才有可能有機會當上這兩千石的郡守。

弱冠郡守?

哼!

毫不客氣地說,簡直就是傳奇!

別說是眼前這幫世家子弟了,就算是當世有名的世家豪族掌門人,都不敢小覷劉鑠半分,更對他充滿了興趣與關注。

不得不承認,劉鑠的這一句反問,登時引起了滿廳士族子弟的好奇,因為他們當中不乏有人是被家族派出來,而非自願歸順。

弱冠之齡的郡守,代表的是能力,亦是潛力,是任何一個家族掌門人都不會輕易忽視的勢力,為了延續家族的傳承,在這樣的人身上押寶,是值得的。

當然!

這是從世家豪族掌門人的視角出發,但對於年紀不過二十歲的世家子弟而言,他們的眼界遠遠沒有達到那樣的高度,是難以體會到族中長輩良苦用心的。

“是啊,在下便有此疑問,東郡憑什麼會是您來當郡守?”

劉鑠話音落下不久,廳中便響起個極其突兀的聲音,打破了此前尷尬的氣氛。

終於有人說話了!

劉鑠條件反射般地望向聲音的來處,企圖尋找那個敢於打破尷尬氣氛的士族子弟,非得要給他好好記上一功不可。

可還沒等劉鑠找到,便又有聲音在廳中響起,而且還不止一個聲音,而是七嘴八舌熱議不斷:

“其實在下也在好奇,偌大的東郡因何會交給弱冠之齡者當郡守?”

“在某而言,這樣實在是太兒戲了,是在拿東郡數十萬百姓在開玩笑。”

“那是因為劉郡守在討董之戰中,打出了驕人的戰績。”

“有戰績者甚多,因何會是劉郡守?”

“或許是因為劉郡守救了使君的命,如此而已。”

“家國大事,便是如此兒戲?”

“......”

雖然,很大一部分士族子弟,對劉鑠當東郡太守心存疑慮,但亦有部分士族子弟,選擇相信是劉鑠的能力使然。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這一切對劉鑠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幫傢伙開口了,要知道這對於一個耍嘴的人而言,是有多麼重要嗎?

對於別人如何,劉鑠暫且不知,但對於劉鑠而言,幾乎已經把半隻腳踏入了成交的門檻,證明雙方的對話,已經進入了正向的回饋當中。

呼—

這一瞬,劉鑠長出了口氣,面上的愁容減弱了三分。

趁此機會,他擺手示意眾士族子弟安靜,勢必要將氣氛直接推向高.潮:“其實,爾等所言不無道理,但於我而言,歸根到底,只有兩個字。”

“膽略!”

這兩個字從劉鑠口中吐出來,鏗鏘有力,擲地有聲:“我不通武藝,卻敢上戰場殺敵;孑然一身,卻敢往酸棗會盟;兵力不足,卻敢追殺董卓。”

“在某家鄉有這樣一句話,喚作‘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雖說有些誇張,但正因為這句話,家鄉的百姓沒餓過肚子。”

“當年疫病過後,只有我一人從死人坑裡爬了出來,若不是靠著膽略二字撐著,我根本活不到今天!”

“尤其當初遇到山賊,被他們抓上山,前面的人全都被山賊宰了,可偏偏到了我這裡,山賊不僅沒殺,而且還給我松了綁,想要邀請我當軍師。”

“我清楚地記得阿母說過一句話,辦法總比困難多,不論你面前是一座多高的山,必須想辦法翻過去,只要能翻過去,江湖上必有你的傳說,你將一日比一日強大。”

“事實證明......”

言至於此,劉鑠笑了笑:“阿母的話非常正確,我蹚過了疫病、山賊、董卓、黑山軍等諸多大山,江湖上才能有弱冠郡守的美譽。”

“雖說今日又有於夫羅這座大山橫亙,但他比起董卓、黑山軍而言,小太多倍了,因為此刻的我有兗州眾士族相助,比起以往,更加強大。”

“哦?”

下方有個士族子弟不由好奇:“郡守莫非有辦法戰敗南匈奴?”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劉鑠扭頭望去,笑了笑:“區區一個於夫羅而已,喪家之犬罷了,能唬得住慫包,焉能唬得住我劉鑠。”

“喪家之犬?”

“當然!”

劉鑠肯定地點了點頭,當即言道:“爾等或許不知,於夫羅本是南匈奴單于羌渠之子,當年靈帝下詔其起兵助朝廷討賊,於夫羅奉命出征。”

“說來也巧,剛好趕上本國叛亂,羌渠被殺,於夫羅只得留在中原,與白波黃巾聯合,在太原、河東等地劫掠。”

“討董之時,他與上黨張楊聯手相助袁紹,而今卻不知何故,選擇叛逃,反遭袁紹派兵清剿,爾等說說,此等賊子是否是喪家之犬?”

滿廳士族子弟紛紛點頭頷首,表示贊同:

“如此說來,他們還真是喪家之犬。”

“是啊,流浪了這麼多年,四處奔走,居然還敢叛逃?”

“被南匈奴拋棄,又叛逃袁紹?還真是慘!”

“......”

打鐵要趁熱。

劉鑠立刻接上話茬,朗聲言道:“根據可靠情報,南匈奴雖然有兵近萬,但實際上內部不和,軍心不穩,戰力至少要打兩折。”

“如今袁紹又派重兵圍剿,為首大將鞠義乃是涼州勇士,精通異族快馬彎刀的戰略,必可大獲全勝,只怕至少能剿滅其兩千兵馬,戰力又打兩折。”

“賊子那是長途跋涉而來的潰敗之軍,與我以逸待勞的大獲全勝之師搏殺,即便再怎麼兇悍,戰鬥力至少要打兩折。”

“如今我東郡,軍民上下一心,且五大新縣涉及數十萬百姓安身立命之重任,他們必會以命相搏,寧死不屈,於夫羅兵力再多,能與數十萬百姓相提並論?”

“此又要打上兩折。”

言至於此,劉鑠面上浮出一抹淡笑:“如此核算下來,於夫羅真正可用之兵,充其量不過兩千而已,可單憑我東郡,便有一千五百精騎,孰勝孰敗,猶未可知,我劉鑠何懼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