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醉飲江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三章 頓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三章 頓悟

(昨天寫好忘記更新了!!!下跪道歉!!)

正月初十,峨眉山。頂點 23S.更新最快

揹著書箱爬上近萬階的山道,即使對一品境界的趙無安來說,也累得夠嗆。

折騰了一番跑到錦官城,又折向這條通往峨眉山的路,只為了甩脫那些可能根本就不在乎他的眼線,連趙無安自己都有些懷疑這到底值不值得。

代樓桑榆倒是沒這些麻煩心思。對她來說走路就是走路,和吃飯睡覺一樣,反正是跟著趙無安,也不用自己找路。

趙無安從十年前就一度懷疑,只怕是找個人把這姑娘賣了她都不知道,還會傻乎乎地甩開賣主再跑回來找他。

不過說歸說,趙無安也不可能把桑榆賣給誰,丟了個姑娘事小,要是讓她心情不好毒死個人,麻煩可就大了。

剛過初五,尚在正月,上山拜佛求香的人依然不在少數。趙無安和代樓桑榆混跡在人群中,也算不得顯眼。

將登山時,趙無安整了整身上衣物,神色肅然,雙掌合十道:“萬佛朝宗,阿彌陀佛。”

代樓桑榆睜大眼睛望著他。

蜀地十願僧。

他們十個人,近年來分佈在蜀中各地布佛,足跡難尋。也有如趙無安和段桃鯉在久達寺遺址前遇到的佛剎僧人那般,以雙足丈量世間佛剎的遠行僧,更是難在這蜀中遇到。

不過四方出巡,總要有人坐鎮中庭。峨眉山乃是蜀地佛法發揚之地,萬佛金頂亦是聲名在外。

身兼蜀地這一代佛法傳承重任的十願僧,不可能無人坐鎮峨眉。

聽他講完了遠行至峨眉山的緣由,代樓桑榆滿臉惑色。“你來就是為了找那些僧人?可是萬一十個人都不在呢?”

“一定有人在。”趙無安笑了笑,“我之所以在錦官城等到除夕,就是為了確定這裡有人在。”

“你在城裡,怎麼知道峨眉有人在呀?”代樓桑榆不解。

趙無安意味深長道:“我託了一位朋友。”

能讓趙無安稱作朋友的,四海之內一隻手數得過來。代樓桑榆咬著嘴唇想了半天,也不知道他說的到底是誰。

峨眉金頂高達千丈,便是體力極好之人,一日之內也極難登頂。

不料二人剛走到半山腰的伏虎寺,便被人攔了下來。

攔路的是個不到二十的小沙彌,眉清目秀,雙掌合十。

他淺笑著道:“只說來的是個背匣居士,特意強調了一身白衣裳,小僧差些便錯過了。”

“那如今我換了黑的,你又是怎麼認出來的?”趙無安奇道。

“衣裳難免更換,做不得數,所幸小僧記人臉的能耐還有。”小沙彌爽朗一笑,讓出身後道路,平攤開一隻手掌,“趙居士,這邊請。”

在小沙彌引導之下,穿過百頃參天古木,步行過兩側皆為千尺深澗的虎浴橋,面前現出一座佛殿。

殿身建於一塊聳起山麓上,巖勢走向如猛虎精伏,四周密林掩映,不見閒人。

小沙彌在殿前十丈停步,低眉躬身道:“就是此處了。”

趙無安雙掌合十,恭敬回禮:“多謝帶路之恩。”

小沙彌笑道:“無妨。幾位住持都候在殿內,施主徑直入內便可。如此大的陣仗,小僧入寺來,還未見過呢。”

吃驚之餘,趙無安慨嘆道:“在下慚愧。”

揮別了帶路的小沙彌,二人在殿前脫了鞋,徒步入內。

殿內氣氛平靜安詳。菩薩像前焚著三根不斷香,七塊蒲團成弧形鋪開,除其上閉目打坐的七位僧人外,再無一人。

趙無安在殿門處雙掌合十,低眉閉目,萬分恭敬道:“在下趙無安,見過諸位前輩。”

代樓桑榆也有樣學樣:“桑榆見過諸位前輩。”

七位僧人同時睜開了眼。居中那位淡淡開口道:“不必拘禮。空門雖空,爾等亦客,各自坐下罷。”

但聞佛聲迴盪,聲雖不大,卻自有禪意。

二人依言揀了一塊蒲團,趙無安盤腿坐下,代樓桑榆則屈膝而坐。

趙無安率先坦言道:“諸位前輩能在此撥冗等候晚輩,感激不盡。”

右邊第二位僧人開懷笑道:“你這後輩,禮數倒是盡得周到,只可惜我們都不太吃這一套啊。”

趙無安愣了愣,而後撓了撓腦袋,無奈失笑。

十願僧中的七位,就坐在他面前,神態肅穆。

最中間那僧人又道:“我等十人之中,佛剎尚在中原遠行,趕回不及;不苦不願見你;大師兄安康則在絕道天石上,修持尚未圓滿,無暇來見。我是二弟子無疾,想來你也已知曉。”

趙無安神色自若道:“能有七位前輩不吝賜教,已是大幸一件,不苦前輩不願見我亦是情有可原,無安心中了若明鏡,毫無介懷。”

蜀地十願僧,顧名思義,自然是有十願。

一願山河安康,二願人間無疾,三願五穀豐收,四願天下太平,五願香火常在,六願八百佛剎,七願十萬經書,八願眾生朝佛,九願往生不苦,十願我佛慈悲。

如今坐在趙無安面前的,就是其中的七位,無疾僧、豐收僧、太平僧、常在僧、經書僧、朝佛僧和慈悲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剩下的其中兩位都是因故缺席,不苦僧不到,趙無安也完全不意外。白馬鎮上若非他出手攔著,趙無安早殺了黑雲會那兩個使者,自此雖不至刀兵相向,但算是結下了樑子。

代樓桑榆好奇地望著這七個神態姿勢都如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僧人,只聽趙無安在那邊道:

“在下的來意,想來先前那位朋友,已說得透徹了。蜀地十願僧既然是以完全中立的身份,介入本次盟主重選,應該能制止其間發生任何流血衝突、刀兵相見之事。於在下而言,此事實在事關重大,甚而超過了盟主重選本身。”

無疾僧淡淡回道:“自然如此。我等因你的邀約而齊聚至此地,今日過後,自然也是要急忙趕回錦官城,裁定事務、確保公平的。”

“多謝諸位前輩。”趙無安叩首道。

常在僧撇了撇嘴:“還有別的事吧?”

“的確……”趙無安艱難道,“此行前來,還有兩件事情,想求幾位前輩。”

“但說無妨。”

“是。”趙無安直起身子,深深吸了一口氣,又認真伏下頭去,閉目道。

“希望七位前輩,能授我頓悟之法。”

七人皆是一愣,而後面面相覷,不明所以。

“頓悟頓悟,自是忽地一頓,而後便悟了,又有何可授的?”朝佛僧不解道。

太平僧也點頭道:“我等雖將此理奉為圭臬,但如何理會還看個人,此非一朝一夕之事,也絕無何等法理能夠傳授給你的。”

這樣的話語,趙無安不是沒有料到過。

但他只是把頭伏得更低,抿起了唇。

“望七位前輩不吝賜教。”

七人面面相覷。這一次,誰都沒有再說話。

代樓桑榆鼓起腮幫望著伏地的趙無安。

“無安自知,天下大義之理,佛門中人自是聽得多了,打動不了七位前輩。”

見無人說話,趙無安仍舊將頭伏在地上,續說道。

“但我有別的願望。

“十位前輩的願望,皆是這山河太平,佛理傳遍人蹤能及之地,天下朝佛。相比之下,我的願望很簡單,甚至不值一提。

“我曾有一位崇敬的前輩,他正氣凜然,義薄雲天,有甘為天下蒼生奉獻的家國壯志。我將他奉為此生楷模,可他後來卻變了樣子。隻手遮天、十惡不赦,他的名號在這兩朝間,甚而可止小兒夜哭。

“我不願他繼續錯下去,想要止住他前行之路,卻也深知光憑自己,無力與其相搏。”

趙無安將頭死死扣在冰冷的青磚上,堅定道:“請諸位前輩,賜我頓悟。”

七人沉默了許久。

半晌,無疾僧幽幽說道:“若是如此,則頓悟尚可如你所願。放下執念,心有千千結,則一時得解。”

趙無安卻搖了搖頭:“不是這樣的頓悟。”

無疾僧一愣。

“晚輩一顆愚心,萬死不悔。”趙無安一字一句道,“若是如此,可得頓悟否?”

眾人又是一陣長久的沉默。慈悲僧閉上雙目,念起了佛經。

豐收僧忽然道:“確實是有的。”

他剛說完,便招來其他六人的一致冷目。

豐收僧苦笑道:“都已隔了足足兩代人了,現在有個孩子來到我們面前,他都這樣求了,你們還想藏著掖著?”

無疾僧肅容道:“畢竟是不傳之秘,我等在中原宣佛至今,也沒有能將這件事明明白白講出來的道理。”

“罷啦……我早猜到他會這麼提,我們也沒什麼別的了。”常在僧搖頭甩腦,“就算是依師父師尊們所言,也到了該償還的時候了吧。”

無疾僧沉默良久,雙掌合十。

“阿彌陀佛。”

趙無安接連叩謝道:“多謝諸位前輩!”

無疾僧道:“這算是還了你那位朋友的人情。無他祖父,也無我等十願僧的今日。這頓悟之理和那洛神傳人乃是同源之水,切記住這點了。”

趙無安面上浮起複雜一笑。半帶欣慰,半是苦楚。

七十年前埋下的一切伏筆,延展到今日,也許真的都是宿命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