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觀音慈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卷:第一章:魚上落溪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卷:第一章:魚上落溪花

一個人在能看懂小說之後,有時會問自己,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麼?真的是每個人都有使命嗎?

幾十年過去了,人們發覺探索、研究、發現、製造、發明,去做對人類社會有利的事情,似乎就是意義所在,但並不準確。

為此許多仁人志士遊覽名山大川,看到了許多寺廟,都能感覺到這些寺廟文化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天文、地理、建築、繪畫、書法、雕刻、音樂、舞蹈、文物、廟會、民俗文化等等,如同徜徉在藝術寶庫中。

中國佛教禪宗十剎之一的靈隱寺,它位於杭州西湖靈隱山麓,處於西湖西部的飛來峰旁,離西湖不遠。始建於公元6年,到現在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是當時印度僧人慧理來杭,看到這裡山峰奇秀,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這裡建寺,取名靈隱。後來濟公在此出家,由於他遊戲人間的故事家喻戶曉,靈隱寺因此名聞遐邇。 不僅如此,靈隱寺的最前面是天王殿,上懸"雲林禪寺" 匾額,是清代康熙的手筆。 唐朝詩人白居易寫有《冷泉亭記》描述了這裡的清溪流水沿岸,山泉之間曲徑通幽,小橋飛跨,寺之山門前的冷泉亭、壑雷亭、翠微亭諸景色。

再往靈隱之西約一華裡處的石筍峰下永福寺,座落於飛來峰呼猿洞對面的形勝山下,舊分上下兩寺,與下天竺(舊稱翻經院)等寺一樣,同為慧理禪師開山建立。據載,東晉咸和元年(6年),西印度高僧慧理來杭卓錫築庵,接連興建了靈鷲,靈隱等十座道場,永福寺是其中之一,距今也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在北宋時期,永福寺內方丈四壁還有趙閱道、蘇東坡、秦少游等人的留題與竹畫。

從永福寺再往山上走就是韜光寺,這座寺廟更有來頭,乾隆曾八上韜光寺,寫下0首詩。詩中稱讚韜光寺的深邃幽靜:"平生志不厭山林,況此山林處最深。雲林境已幽,韜光幽更極。"描寫幽靜中的鳥語泉鳴:"野禽送春聲,可見不可識。猶嫌山寂歷,間以泉淙石。"讚歎韜光寺的花草松石:"奇松詭石天然靜,澗草山花自在芳。"

他的詩還常用白居易和韜光禪師二人酬唱之韻,如"比丘林下剏開泉,結得茅庵自然眠";"莫說毗尼守,弗遊居士家。寧忘彼摩詰,曾見散天花。"

可現在就在遊人去韜光寺時,不難發現觀音殿旁多了個御碑亭。它有什麼來歷嗎?

008年9月,韜光寺整治,建築工人們正在整理韜光寺小花園的地基,打算鬆鬆土,栽種些小灌木、四季花卉,工人老袁一鋤頭下去,碰到了一個硬東西,把土撥拉開來,一看,是塊石碑,碑上雖然滿布黃土,卻有清晰的篆刻痕跡。

其中正面御碑詩全文為:二十二年丁丑仲春再至韜光坐會蓮池上用白樂天寄韜光禪師韻。韜光寺監院月真急急趕到工地,小心地抹去塵土,赫然發現石碑正面左下角一個方形大印:"乾隆辰翰。"辰代表龍,翰是筆墨,辰翰意思是皇帝的筆跡。

石碑殘缺了一小部分,寬約60釐米,高約1米,厚約15釐米,碑正反兩面都刻有詩句,分別是乾隆年(公元1757年)和乾隆7年(公元176年)遊覽韜光時所著五言詩和七言詩。

最愛翠鬟處,因之白足家,

鳥卻飛葉竹,魚上落溪花。

倡和和陳跡,林泉自道芽,

上人者個在,不領一杯茶。

碑陰全文為:

二十七年壬午暮春月再至韜光

韜光寺裡一泓水,奇蹟應同卓錫泉,

此日偶然臨碧鏡,當年見說現金蓮。

常湧古往今來月,不異雲容山色天,

七字促成旋命駕,清新卻愧自家篇。

詩文字句完整,其中"不領一杯茶"、" 魚上落溪花"幾句看得十分清楚。

說來也巧,008-10-05,鄒林登上北高峰,見到了這塊埋藏地下00餘年,在北高峰頂挖出的乾隆御碑,他發現這碑非常奇特,竟有碑側文,這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而且詩句像是謎語般的磁吸著他。

鄒林下山後,到書館查證:關於碑:有北魏 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三》:" 魏太平真君 三年,刻石樹碑,勒宣時事...碑陰題 宣城公 李孝伯 、尚書 盧遐 等從臣姓名,若新鏤焉。" 唐 柳宗元《亡姊崔氏夫人墓誌蓋石文》:"今之制,凡志於墓者,琢密石,加蓋於其上,用敢附碑陰之義,假茲石而書焉。" 宋 司馬光《書田諫議碑陰》:"願審思之,脫或可從,請附刻於碑陰之末。"

再查乾隆皇帝南巡盛典,其中記載,清高宗乾隆皇帝在位時曾六下江南,於江南美景中,尤愛韜光,其間八次上韜光寺攬勝,並於乾隆16年(公元1751年)第一次到韜光寺時親筆為佛堂題下"雲澄日觀"四字匾額。鄒林忽然悟出,難道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塊謎格碑側文。

謎格,就是要猜謎的人,按照規定的格式,把謎底字的位置、讀音、偏旁進行一番加工處理後,來扣合謎面。這是因燈謎向著更高難度的方面發展而創造的。古代謎語,因為一般都是口述,所以不論謎面還是謎底,諧音與否,不予考慮。即使到了明末,諧音也不予說明。

相傳為中國最早的迷格是廣陵十八格,所載的謎格為無縫鎖格、滑頭禪格、連理枝格、兩來船格、玄明傘格、玉連環格、挾山夾海格等。其中碑陰格。它的構成方法是用化形衍義得出,謎底中的每個字都要左右分讀(或上下分讀),以扣合其謎面。例如:

天作絲絲道難行,含淚揮手送君行 (打一鳥名)

謎底:露禽

猜時,謎底應讀作'雨路人離'才扣合謎面。

鄒林反覆琢磨碑右側的一則宇宙人生大謎舍我佛誰敢置噱...還是不得其解。

碑左側邊謎底已經看不清了。宇宙人生之大謎怎麼解呢?

鄒林沒有方向了,漫無目標的行走。清晨的薄霧在晨光中湧動,嶺南的河水如玉帶般飄逸。水中綿延漂浮著一簇簇的浮萍,悠閒的順流而下,如同玉帶上鑲嵌著的小花,她能停到何方呢?我思忖著,倒映在碧水中的楊柳能夠回答嗎?

每一種植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都形成了適宜自身生長發育及繁衍的自然環境,離開了這種生境,植物就生長不好或者衰退,或最終消逝。看這些飄浮於水面上的含有氣囊的浮生植物,它釋放出氧氣,哺育了大地上的萬物生靈,使大千世界繁衍昌盛。

在我們這個星球上的40多萬種植物,從綿延起伏的高山到湖泊海洋,伴隨著人類社會幾千年,人類依靠它們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社會文明和物質財富,同時還獲得了強烈的審美情趣。

就如同水面上的鳳眼蓮、槐葉萍...

河對岸的農民在耕種,好像有人在唱肖洛霍夫筆下的《靜靜的頓河》:

瑟瑟秋風中,

河岸的荒草旁,

守寡的年輕女人,

裝點著靜靜的小河,

眼淚隨著你流淌

汗水伴著你澆灌的土壤

鄒林看見那清新的美的背影在沉甸甸的稻穗中浮動。那綠色的是樹,碧藍的是天空,嗷!還有鑲嵌在中間的農婦。眼前的河水到不像是頓河兩岸寡婦的眼淚,有點像女人對在外打工的丈夫的相思淚。也難怪三峽縴夫對妹妹的愛被稱作滾滾長江的中華魂。有人說: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民工的精神就是縴夫們拉著笨重的貨船從遠方緩緩走來的號子聲:哎喲嗬,哎喲嗬,齊心合力把纖拉!哎喲嗬,哎喲嗬,拉完一把又一把...時至今日,城市人已和農民工一樣,哎嗒嗒哎嗒,拉完一把又一把。

鄒林的使命是要去解開謎底嗎?是進天堂裡尋找人生宇宙真諦嗎?"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無邊落木蕭蕭下,孤帆遠影碧空遊。"激動人心的情感在天上,而不是田野上流淌著的靜謐的小河。對,去一趟世界第三極青藏高原,去長江的源頭,再翻過喜馬拉雅山從南面欣賞世界最高峰,走到世界最著名的步行天堂...

這是能夠實現的,中國006年7月1日開通了世界矚目的青藏鐵路,在蒼涼廣袤的高原上,在雪山下、湖泊邊,讓期盼欣賞世界屋脊美學和追求夢想的人們成為了現實。(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