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金品典當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 金鑲玉修復古籍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六章 金鑲玉修復古籍法

星期天,季凡特地起了個大早,來到文帝廟街開始他的淘寶之旅。冷風蕭瑟的惡劣天氣卻依然抵擋不住人們淘寶的熱情,季凡來到一個賣瓷器的地攤前,一件棒槌瓶映入他的眼簾。

這是一隻康熙款的青花山水“棒槌瓶”,撇口,短頸,平肩微折,方形長腹,腹部略為上寬下窄,方形寬足,凹底施釉,青翠而不失華麗的青花髮色讓整個畫面籠罩在雲霧繚繞之中,一位老人和一個孩子在這樣透明的山水間行走,他們或許累了,或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即而促膝而坐。微風吹拂著樹木婆娑起舞,有一絲涼意,老人伸手叫孩子靠到他身邊來,孩子也向慈祥的爺爺伸出了手臂。

棒槌瓶是形似木棒槌的一種瓶式,清康熙朝始創,多為景德鎮民窯燒製。品種有青花、五彩、灑藍描金、五彩開光等。棒槌瓶又分圓、方、軟三種,眼前的這種方形棒槌瓶又稱方瓶,雖然是康熙款識,然而季凡仔細審視之下,卻發現它胎體較為厚重,口邊較薄且不規整,青花雖青翠、豔麗,但漂浮感太強,顯然是出自民國的的瓷器。

“老闆,這東西多少錢?”季凡隨口問了下價格。

“十萬塊。”一臉奸詐之色的老闆拉著長臉沉聲回答道,看來他是把這件棒槌瓶當作康熙年間產的瓷器了。

這件青花人物棒槌瓶繪畫工藝精湛,造型雋秀清麗,幽雅大方,曲線玲瓏,倒不失為一件民國瓷器精品,只是由於這種棒槌瓶產量頗高,較為常見,價格在二、三千塊左右比較合理。季凡見這價格高得離譜,於是搖了搖頭將它放出原處。

古玩市場裡賣什麼的都有,一處舊書攤上擺放的各種舊書吸引了季凡的注意力,於是停下來蹲下身駐足觀瞧,偶然間在這堆舊書堆裡發現了一冊《陶齋吉金錄》,此書為線裝古籍,紙張泛黃似金,有些已經卷邊,季凡輕輕翻動之下,見到那些糟朽不堪已經走形的書頁,他不禁鄒了鄒眉頭。這冊書雖然過於破舊,甚至隨時有散架的可能,但是裡面的內容卻讓季凡眼前為之一亮,這冊書是出自清代的刻本,裡面各種銅鏡的拓片和介紹,使他有登臨泰山之感,不由為古代銅鏡的精美紋飾所歎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季凡在這堆舊書裡一陣翻揀,又找到了另外七冊,加在一起正好湊成了一套。這套《陶齋吉金錄》可稱得上不可多得的淘寶工具書,只是品相實在是太差了。這書如此殘破不堪拿回去想完整地閱讀它都成一大問題,季凡望著它不免有些撓頭。算了不想那麼多了,還是先買到手,然後再想辦法吧!

季凡在這堆書攤裡又胡亂挑選了幾本,然後捧著高高的一疊書來到攤主面前,“老闆,別用功了。”

捧著一本厚厚的書籍正埋頭苦讀的老闆聽到他的喊道,這才抬起頭望了他一眼,見他居然挑了十多本書,臉上不禁露出喜悅的笑容,“兄弟,真沒少買啊!讓我給你算算這些書合多少錢。”

“老闆,你這的書倒是不少,只是可惜品相實在太差了。”

“兄弟,看你也是個喜歡啃書本的,想必應該清楚古舊書這東西不像其它古玩,尤其是那種線裝古籍實在是難以儲存,對溫度和溼度的要求高不說,年頭久了它自然而然就變得糟朽脆化了。”攤主顯得無可奈何地說道。

“不過它也有一個最大的好處,那就是與其它如瓷器、字畫等古玩贗品眾多相比,這古籍絕對沒有仿造的。兄弟你可以打聽打聽,這條街上唯一沒有假貨的攤位就只有我這一家。”攤主洋洋自得地說道,“你別小看這些書,有的現在都已經見不到了,這十五本書,每本書算你二十塊,共計三百塊。”

“書是好書,可是老闆你看它這麼破了,我拿回去能不能看都成問題,二百好了。”季凡討價還價道。

“我一大清早到現在還沒開張呢,看你也是個實在人,討個好口彩,二百八十塊怎麼樣?”

“那好吧!”季凡裝做很不情願地樣子付給他二百八十塊,手裡拎著這麼多古籍也沒法再淘寶了,於是他徑直來到了天星閣。

“老弟,收穫不小啊!今天又淘到什麼寶了,拿出來讓大哥我也開開眼界。”陳子奇剛打發走一個客人,望著季凡手裡拎著的方便袋不無好奇地問道。

“哪來這麼多寶可淘啊!不過是買了幾本舊書而已。”季凡回答道。

“這書可有點年頭了,還是線裝刻本啊!”陳子奇隨手拿起一本翻閱起來,“不過品相倒是差了許多。”

“陳哥,這書都快散架了,你手下留情輕點翻啊!”季凡站在旁邊心疼地說道。

“看把你嚇的,臉都變色了。”陳子奇白了他一眼說道:“我手上有輕重,不會弄壞你的寶貝書的。”

“嘿嘿,不是我小氣,實在是這書過於殘破啊!”季凡訕訕地笑著說道,“陳哥,你知道哪裡有修復古書的嗎?”

“這條街上倒是有個不大的小店,他家是專門從事古籍修復,祖傳的手藝相當不錯,你到那裡去碰碰運氣吧!”陳子奇說道。

季凡按照陳子奇的指點來到了這家復古記店鋪,小店門臉不大,一個文質彬彬的中年人正坐在桌前忙碌著,在他的桌子上,擺放著一本正待修復的棋譜,泛黃的紙張顏色毋庸質疑地昭示著它的年紀。棋譜的旁邊散亂地堆放著各種紙張,以及裁紙刀、尺子、漿糊和一些季凡根本叫不出名字和用途的工具,看似雜亂無章卻又透著一種內在的井井有條,似乎想要什麼東西,一伸手就盡在掌握之中。

“你就是餘國同師傅吧?”季凡上前問道。

全神貫注的中年人聞聲抬起頭,望了一眼季凡手裡拿著的古籍,這才放下手中的筆帶著歉意地說道:“我就是,這裡實在太亂了,你看連個坐的地方都沒有。”說著他起身給季凡搬了把椅子,“看你的樣子一定是來修復古籍的吧?”

“是啊,餘師傅你這裡修復書籍的工具可真不少啊!”

“古籍的修復這裡面可是大有學問,絕不僅僅是你想象用漿糊貼上那麼簡單。不同年代、不同損毀程度,乃至不同紙張和印刷方式的書籍都有不同的修復方法。就拿最簡單的漿糊粘接來說吧,用漿糊粘接書,其黏稠度也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依紙而定,否定的話很容易造成書頁走形、卷邊。粘接也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越牢固越好,因為過稠的漿糊會讓附著在上面的已經很脆的書頁板結,甚至開裂。”

“餘師傅,你給看看我這幾本書是否修復?”季凡遞上那幾本書。

“你這幾部書可以採取金鑲玉的修復方法。”餘國同接過書仔細地翻看了以後說道。

“什麼是金鑲玉修復法呀?”季凡對這個名詞感到非常新鮮,於是疑惑不解地問道。

“幹我們修復古籍這行,每拿到一部需要修復的古書籍,都會非常小心地斟酌著適當合適的修復方法。如果書的四邊適中,有一定的空間,我們往往會在書頁中間加一層棉質的襯紙,就像一個支架一樣把它撐起來,然後再把書頁裁齊,用砂紙打磨光滑。而如果留下的空間不大,為了不損傷到書的印刷內容,我們往往就會採取金鑲玉的修復方法。”說著,餘國同隨手拿起放在桌上正準備修復的棋譜,“你看這是舊紙,舊紙泛黃似金,而新紙則色白如玉,如果把舊書的紙頁用新紙加邊,不就成了金鑲玉嗎?古語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用金鑲玉的辦法來修復一部內涵豐富的古書籍實在是最合適不過了。”

餘國同的介紹讓季凡大開眼界,把這幾本《陶齋吉金錄》交給了餘國同,閒聊了幾句,這才離開了小店。

PS:秋雨昨天單位有事,臨時停更一天,為了怕大家久等,因此特地留言,差點給大家造成誤解,在這裡正式向大家致以歉意。另外為了寫好這本《金品》,秋雨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可以說在這本書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可能半途而廢,完本絕對不成問題。大家也能知道《金品》這本書雖然涉獵的寶物種類很多,但是主要以瓷器為主,接下來主角怎麼樣玩瓷呢,請大家拭目以待,繼續支援秋雨,有什麼好的意見和建議隨時可以提出來,再次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和鼓勵!!!(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