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金品典當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紫玉光墨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五十八章 紫玉光墨錠

牆角有個制壎的歲月滄桑的老藝人支了個地攤,上面整齊地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壎。由於少有人光顧他的攤位,他手裡拿著工具正專心致志地製作壎。他精神矍鑠,臉上表情嚴峻,一絲不苟地往壎上面畫畫,他那埋頭於工作的姿態令季凡頗為感動,此時看似毫不起眼的壎在他的手中彷彿有了靈性,被他的畫筆賦予了生命。

很快一隻壎製作完成了,老藝人當場吹起了樂曲,壎的聲音古樸醇厚、低沉悲壯,曲子透出濃濃的蒼涼之感;阿房宮的熊熊大火,秦二世而亡的悲壯,西涼軍的馬蹄踏破了未央宮的巍峨,安祿山的鐵騎踏破了大明宮的繁榮,而朱升的獻策成就了現在西安這座古城完整明代城牆的驕傲,卻只兩代就被廢棄的無奈。

在這裡,你可以放下一切世俗的紛擾,靜心感受這條街濃郁的文化氣息。隨便走進一家湖筆專賣的店鋪,老闆會非常熱情地向你介紹,你可以聽到很多關於毛筆製作的工藝故事,也會見識到手筆“尖、齊、圓、健”的四德。季凡驚訝地發現沒有顧客光臨時,他們會伏案用自家的毛筆練字,閒適專注的樣子絲毫讓人察覺不到他們身上有商人的痕跡。更有年長的老闆乾脆直接將書桌放在店鋪外面,即興揮毫書就,引來路人駐足觀看。雄健豪邁、古拙直率的筆意令季凡亦不禁為之側目,如果不是時間緊迫,季凡真想停下來當場與之切磋交流。

筆雨墨花,翰墨飄香。面對著這製作上乘的畫筆,季凡豈能輕易錯過,在精心挑選了幾支湖筆後,季凡三人來到了一家專門出售筆墨紙硯文房四寶的店鋪內,店鋪內擺放的形態各異的墨錠令季凡不由為之一振。

民國收藏大家趙汝珍曾在《古玩指南》一書中對古墨做過詳細的記載,季凡對古墨的由來並不陌生。墨作為古今書畫家至愛的風雅之物,伴隨書畫而誕生,早在西周時期古人就從燃燒的松木中成功地提取並製作出了墨。

隋唐五代時,造墨達到興盛時期,工藝水平也日漸爐火純青。唐代國力強盛,文化經濟繁榮,再加之唐太宗酷愛王羲之書法,書畫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從而推動了制墨技術的不斷提高,由適用墨向工藝觀賞墨發展。造墨技法、款識、墨模雕刻都精緻典雅,湧現出一大批制墨名家。奚超、奚廷珪父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唐朝末年,奚氏父子倆為躲避戰亂,舉家來到安徽歙州定居,將制墨技術也帶到這裡。他們看到歙州古松茂密,於是就利用松煙製造出堅如玉、紋如犀,光潔而細膩的墨,深受南唐後主李煜喜愛,他任命奚廷珪為墨務官,專造貢墨,並賜國姓為李,並將“龍尾山硯,澄心堂紙,李廷珪墨”稱為“三者為天下冠”。於是“李廷珪墨”流傳千餘年,久負盛名。到宋宣和年間,更有“黃金或得,李墨難求”之譽。其墨錠以防腐、防蟲、久貯不變的特點,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睞。

由於南唐後主的聖恩,讓徽墨名揚天下,明清時期。制墨工藝得到進一步發展,徽墨獨步天下,高手雲集。明代將造墨工藝推上新的臺階,程君房的“漆煙”制墨法、方於魯的“九玄三極墨”,均為後人稱之為“前無古人”的首創。清代流行的“集錦墨”,則是明人汪中山所創始。清代的曹素功、汪近聖、汪節庵、胡開文四大家的崛起,將制墨技術發揮到極致,成為徽墨生產的領軍人物,世代相傳,精品層出不窮,深受朝野、帝王、文人雅士喜愛,制墨工藝達到歷史上的空前盛世,觀賞墨、彩墨、藥墨,形式多樣,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墨分五色,神韻天成。採用點菸、和料、杵搗、制墨、晾墨、銼邊、洗水、填金、刻模等十一道工序製作而成的徽墨為傳承歷史文化,儲存藝術作品譜寫了光輝的篇章,是中國文人畫匠藝術作品傳承載體。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利用墨色的濃、淡、幹、溼、枯等變化,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傳世佳作和藝術瑰寶。

這家店裡的墨錠造型別緻,上面雕刻著燙金的龍鳳、飛禽走獸、人物故事、歷史典故、花鳥草蟲、山川風物、名勝古蹟的圖案,或書或刻,草、行、隸、篆、楷各體的詩詞銘句,圖文並茂,充滿詩情畫意。

在店裡轉了半天,當季凡看到一塊殘缺不全的墨錠時眼前不由一亮。為了不引起老闆的注意,他先是裝模作樣地打聽了幾塊墨錠的價格後,這才神態自若地拿起那半塊墨錠,墨上雕著金剛**圖案,並書有“紫玉光藝粟齋”六字,此墨望去紫光浮動,聞之芬芳馥鬱,審之細膩瑩潤,烏黑錚亮,“湛湛如小兒睛”。他心中大喜:這可是清代制墨名家曹素功所制的“紫玉光”!

說起曹素功和他的“紫玉光”,藏墨者無人不曉。曹素功是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之首,素來享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的美譽。曹素功生產的“千秋光、紫玉光、天瑞”等名貴墨,成為徽墨之冠。他製作的“黃山風景墨”以三十六峰為主題,作通景圖案,並按山勢地位的高低,劃分三十六錠墨,每錠正面是山峰圖案,背面刻有吟詠黃山詩句。此外,曹素功製作的“青麟髓”,也是墨中極品,全套十五種,分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四款。

當然,曹素功最為得意的還是“紫玉光”。相傳康熙南巡時,曹素功曾向其進墨,康熙帝見其色澤如玉、紫光浮動、芬芳馥鬱,當即龍顏大悅,御筆親題“紫玉光”三字。從此,曹素功與“紫玉光”聲名遠揚。曹素功經營的墨莊名為“藝粟齋”,其所制“紫玉光”,色澤如漆,黝黑之中泛紫光,芳香撲鼻,墨跡不腐,歷來為古墨收藏者所青睞。

“這墨錠怎麼只有一半呀?”季凡鄒著眉頭裝做不經意的樣子問道,“多少錢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您居然相中了這塊墨錠,老闆果然好眼力。您別看它只是半塊,它可是大有來頭的,在過去它是作為貢品專業做給皇帝御用的。。”店主微微一笑有板有眼地說道,“這墨錠名叫紫玉光,想當年在大清朝的時候,它可是名列十八款徽墨之冠。”

季凡一聽店主這話,心裡不由一沉,人家門清的很啊!看來這次想矇混過關是不太可能了,果然店主張口就要了兩萬。

“這麼一塊黑不溜球的墨塊居然要兩萬塊?你不會是在說夢話吧!”易明俊使勁白了店主一眼說道。

“這位小兄弟此言差矣!你看它雕刻精美,細膩瑩潤,色澤如玉、清香四溢,實乃徽墨中之極品啊!我這個價格已經很公道了。”店主見季凡身著得體,估計是個有錢的主。於是他不慌不忙地說道。

古墨收藏如今已成為收藏界獨立的一個藝術門類,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拍賣場上不斷看漲的行情,古墨收藏逐漸升溫,成為收藏界的熱捧物件。1996年春季北京瀚海藝術品公司拍賣一錠清乾隆御製天府永藏墨以60萬元成交,清乾隆御題西湖十景詩彩墨55萬元,清乾隆御製七香圖墨9萬元,清康熙八大家墨8錠0萬元,清乾隆御製來儀、雲龍墨4錠萬元,清嘉慶黃山圖墨萬元,光緒御製棉花圖墨盒16錠7萬元。古墨行情看漲,一路飆升,已成為藏家熱捧的高雅藝術品。特別是以曹素功為首的清四大制墨名家所製作的貢墨,已成為各大藏館的稀世珍寶。

季凡仔細審視了下,墨錠確實不錯,不過這價格可要好好斟酌,想到這兒,他裝做不太滿意地說道,“這墨錠看起來還行,美中不足的是只有一半啊?老闆它要是全品相的話,我出雙倍的價格也願意接受。品相再好,它也只是個殘器,真是令人棄之不捨,食之無味啊!”

季凡一語道破,正好說中了店主的要害。這塊墨錠他收上來也有些日子,就因為它殘缺不全,很多人看過後都無可奈何地放棄了,他巴不得早點賣出去,想到這兒他口氣松了下來說道,“看來老闆也是個行家,我看這樣好了,再減去五千,算你一萬五千塊好了。”

“還是有點太高,我最多只能出高五千塊!”季凡神態自若地說道。

“老闆,你這個價有點低得離譜啊!實不相瞞,五千塊我收都收不來啊!”店主誇張地說道,“你再給加點。”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季凡最後以五千塊買下了這半塊紫玉光。“季先生,我可真有點搞不懂,你幹嘛花這麼高價買這麼一塊墨錠啊!而且它還是破爛不堪的。”易明俊憤憤不平地說道,“要我說別說五千,就是五十塊都不值。”

“明俊,這你可有點看走眼。”對於這塊墨錠的真正價值略有所知的唐俊笑嘻嘻地說道,“你別看它毫不起眼,它可是過去專門獻給皇帝使用的貢墨啊!”

“老唐說的有道理,如今這種貢墨搶手得很,我想如果不是由於它過於殘破的話,它也不可能落地我手上,我估計早就被別人搶走了。”(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