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混在末世當鹹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6章 高帽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6章 高帽子

“陳市長,可能要讓您失望了,不是我食言,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上面壓價太狠了,現在別說一千億了,我連一百億都拿不出來。”

張昊趁機擺出一副無奈模樣。

陳市長見狀,連忙安慰道:“張董,別氣餒,這不談判還沒開始嘛,上面漫天開價,咱們也可以坐地還錢。”

“還是算了吧!我一個普通商人,怎麼跟上面爭?現在是緊急狀態,萬一把我抓緊去了,我找誰說理去?”

張昊故意說道。

“我說張董,謙虛了不是?就憑你之前的功績,我可以跟你打包票,只要你自己不犯法,沒人敢為難你。”

“唉……”張昊苦笑著擺擺手:“就算能還價,估計價格也提高不了多少,漲個三五成就頂天了,對於新專案而言,堪比杯水車薪。”

“咳,行了,我跟你透個底,上面對你印象很不錯,你不妨大膽提價,一百塊一斤不現實,五十塊還是可以商量一下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陳市長輕聲暗示道。

張昊立馬秒懂,五十塊大概就是上面的底線,說實話這個價格不低了。

不久之前,東南漁業經過一系列談判,公司股份發生了很大改變,他如今掌握的股份,由原先的三成直接縮水到了百分之七,差不多跟瓊州相當。

畢竟公司規模擴大了好幾倍,能保住這麼多股份已經算是可以了。

如果一切正常,按照保守預估的一千萬噸魚獲計算,算上第一期的三百億收益,加起來剛好是一千億。

接下來,每增加一千噸魚獲,他都能入賬五到七百億元。

萬一運氣爆棚,魚獲總量僥倖突破了一億噸大關,雖說萬億沒有可能,但三四千億元還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其實,不管是一千億還是幾千億,都是一筆天文數字,只能透過投資“可控核聚變”花出去,留在手裡遲早是禍端。

在未來,不管是官方還是地方,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無一例外都要比任何時候缺錢。

“陳市長,感激的話我就不說了,我在這裡給您一個保證,未來我在東南漁業公司獲得的所有利潤,都會投入到'可控核聚變'這個專案上。”

“好,張董果然是爽快人。”

陳市長欣慰地點了點頭。

隨後,兩人又聊了一些專案的具體方案,最後約定於明年年中正式啟動專案,第一輪投資不低於兩百億元。

……

上午十點半,張昊如約來到了一棟五十多層的寫字樓前。

這一整棟寫字樓都屬於新成立的聯邦糧食署,它的主要職能是負責整個聯邦的糧食流通和調控,以及聯邦儲備糧的行政管理工作。

一句話概括:核心中的核心部門。

這裡制定的每一項政策,發出的每一條指令,都將影響全球七十億人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

曹副總見大老闆看著面前的大廈發愣,忍不住低聲提醒道:

“張董,時間差不多了,咱們趕緊進去吧?”

張昊回過神來,邊走邊打聽道:

“老曹,糧食署總共有多少工作人員?用得著這麼大的地方嗎?”

“這個我還真知道,這裡是糧食署的總部,大概有五千五百多名員工,如果把下面各分支機構和下屬單位也算上,總人數高達五十二萬。”

曹副總提前做了功課。

這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也是官方僱員的一項升官小秘訣。

張昊不由得咋舌道:“這麼多?”

要知道,聯邦一直以來都是“小官方大社會”,加上全面裁軍的大背景,官方僱員的比例非常低,基本上長年維持在百分之一以下。

也就是說平均每一百人當中,只有一人是官方僱員。

“這可是要害部門,它的重要性甚至不輸於那些部級單位,況且整個聯邦有大大小小幾十萬座城市,糧食署的工作異常繁雜,需要用到這麼多人。”

曹副總耐心解釋道。

“說的也是,天大地大,吃飯最大,沒有糧食署的居中協調和統一管理,恐怕很多人都要餓肚子。”

張昊不由得想起了夢境裡的經歷,如果沒有糧食署,沒有供銷社,他們家估計早餓死了,根本撐不了二十多年。

曹副總聞言苦笑一聲:“糧食署位高權重,對咱們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談不攏,咱們回去肯定要捱罵。”

這次談判,要談的內容有很多,不僅僅只是張昊個人的收益,同時還牽扯到漁業公司上交魚獲的比例。

公司不可能全部上交,這麼做只會適得其反,聯邦即便再強勢也不能把事做絕,否則會重挫員工們的積極性。

最終得不償失。

“不用擔心,船到橋頭自然直。”

有了陳市長的暗中幫忙,張昊倒是輕鬆了不少。

很快,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一行人來到了位於寫字樓頂層的一間會議室,糧食署還算給面子,一把手俞躍海親自參加了談判會議。

“張董,歡迎歡迎。”

“俞署長,沒想到您居然有空……”

張昊伸手和對方握了一下。

俞躍海擺擺手,笑著打斷道:“你們東南漁業第一次出海,就收穫了整整五十萬噸魚獲,接下來還會有幾百萬噸、幾千萬噸,乃至數億噸,我們想不重視都難啊!”

“數億噸?這也太誇張了,能有幾百萬噸,我們公司就很知足了。”

張昊連忙搖搖頭。

“南冰洋那麼大,又連續禁漁了幾十年,並不是可能。”

新官上任三把火,俞躍海正是躊躇滿志的時候,自然不會放過如此良機。

“俞署長,請恕我直言,如果是正常年份,別說幾億噸了,幾十億噸都有可能。可惜事與願違,海洋生態系統崩潰得太快了,留給我們的時間也太短了,我們也沒這麼大的捕撈能力。”

俞躍海嘆了一口氣:“雖然機會不大,但總比沒希望好,馬上冬天又要到了,我們糧食署的壓力越來越大,只能寄希望於貴公司了。”

“俞署長,您還是別給我們戴高帽子了,我們可承擔不起。”

“張董,您就別謙虛了,我們都知道您是一位善於創造奇蹟的人,古語有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眼下正是需要您站出來的時候。”

“……”

張昊心中一萬草泥馬奔騰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