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混在末世當鹹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5章 打不過就加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5章 打不過就加入

“張董,根據我們調查到的資料,閩德時代本身就有電池回收二次再利用的業務,咱們是維持現狀,還是把回收業務單獨拆分出來?”

周建能彙報道。

“大家覺得呢?”

張昊環顧了一下眾人。

尹素婉首先開口道:“我覺得單獨拆分出來比較好,這麼做有兩大好處。一來能提高咱們的利潤;二來也能對閩德時代形成制約,增強咱們的控制力。”

“尹總這番話可謂一針見血。”

杜成平立馬附和道。

“還有其它不同意見嗎?”

“我覺得沒必要,把回收業務拆分出來不是那麼容易的,到時候肯定要和其它股東談判,與其這樣…還不如保持現狀呢,免得耽誤了咱們的收購大計。”

說話的是周恆明。

他雖然不是代表團的成員,但參加會議還是沒問題的。

“恆明說得也有一定道理,為了這點事進行扯皮,確實划不來。”

張昊緊跟著點了點頭。

周建能見狀,立馬提議道:“張董,要不咱們把這兩個方案綜合一下?”

“哦?怎麼綜合?”

張昊不由得好奇道。

“很簡單,咱們可以把回收業務拆分開來,新公司主要負責回收廢舊汽車,然後把拆卸下來的電池,再統一賣給閩德時代。

這樣既不損害原股東的利益,也能增強咱們的控制力,豈不是兩全其美?”

周建能說出了自己的方案。

“妙啊!周叔,姜果然是老的辣。”

張昊不禁豎起了大拇指。

“老周,你就別謙虛了,這確實是個好辦法。”眾人心悅誠服道。

張昊拍了拍桌子:“好,那就按周叔的方案來,至於股份分配,諸位都有什麼想法沒有?”

“回收公司應該花不了幾個錢,要不咱們乾脆均分股份?”

尹素婉提議道。

“不妥。”周建能搖搖頭,“正所謂蛇無頭不行,為了公司穩定性,咱們必須選出一位控股股東,我建議由張董直接控股。”

“行,我贊成。”

杜成平毫不猶豫道。

他之所以答應得這個乾脆,一是想賣張昊一個好;二是回收公司利潤低,剝離了電池業務,根本賺不到幾個錢。

其他人也都明白其中道理,自然不會表示反對,況且張昊主動讓出了管理權,說明人家沒有爭權奪利的心思。

於是事情就這麼被定了下來。

張昊笑著點點頭,見大家如此給面子,心裡還是很高興的。

……

“老婆,我回來了。”

“會開完了?”

楊華卿上前幫老公脫下外套。

船上暖氣很足,比家裡還要暖和。

張昊點點頭:“開完了,比預想中的還要順利,原本以為要扯皮很久呢?”

“順利就好,咱們也能早點回去。”

楊華卿欣喜道。

“跟我出來不好麼?你就這麼想回去啊?”張昊挑了挑眉頭。

“你知道的,我有社恐,平時就喜歡待在家裡。”楊華卿無奈道,“況且就眼下這種情況,能有什麼好玩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害,實話告訴你,這次出來,我給你準備了一個大驚喜。”

“什麼驚喜?”

楊華卿忍不住好奇道。

張昊嘿嘿一笑:“都說了是驚喜,當然要保密,到時候你就知道了。”

“不說就算了,搞得神神秘秘的。”

楊華卿下意識地翻了一個白眼。

“好啦,不說這個了,晚飯吃什麼?”

“船上做不了飯,只能熱兩盤滷菜,主食你想吃饅頭?還是米飯?”

他們自帶了電飯煲。

還有做好的饅頭,天冷放不壞。

跟火車一樣,本趟客輪上沒有餐廳,只提供加熱服務。

如果是長途,倒是可以提供伙食,直接用糧票就行,再加一點加工費,就跟學校裡的食堂差不多。

“就米飯吧!”

張昊脫口而出。

楊華卿是南方人,吃不慣麵食。

倒是他們老張家的人,不管是麵食還是米飯,都能接受,而且喜歡混著吃,經常是上頓麵食,下頓米飯。

楊華卿點點頭:“那我去煮飯了,你先休息一會兒。”

“老婆辛苦了。”張昊上前抱住對方,然後狠狠親了一口,“對了,多準備一盤滷菜,等下給方隊長他們送過去。”

對於自家保鏢,他從來都是優待有加,畢竟事關自身安全。

“知道了。”

楊華卿點了點頭。

吃過晚飯,夫妻倆早早便睡下了。

第二天上午,閩德到了。

走下舷梯,楊華卿忍不住緊了緊身上的衣服:“奇怪,明明距離很近,怎麼感覺閩德比惠城冷多了?”

“不奇怪,閩德在閩州北部,靠近浙州,四季分明,氣候跟嶺南大不一樣。”

張昊隨口解釋道。

“閩德都這麼冷了,不知道北方人是怎麼過的,還有東北,都快成冰窟窿了吧,也不知道還能不能住人?”

楊華卿不由得感慨萬千。

“其實北方地區還好,主要以平原地形為主,只要煤炭供應充足,暫時還能勉強維持;東北和西北地區估計就夠嗆了,怕是留不住多少人口,能保住幾個大城市就不錯了。”

張昊耐心分析道。

這也是未來十年的大趨勢,整個北方地區將會流失超過一半的人口,如果沒有尼桑移民的及時補充,人口流失情況只會更加嚴峻。

而且別忘了,現實中聯邦首都已經遷到了南方,南北差距只會更大。

身後的周建能,聞言嘆了口氣:

“本來北方就競爭不過南方,這下好了,連車尾燈都看不到了。”

嶗山的衰落,就是最佳見證。

“周叔,您老不用灰心,嶺南之南還有大片等待開發的土地,咱們北方人也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跳出去也許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機會。”

張昊連忙安慰道。

“哪有那麼容易?人家南方人也不是傻子,東南亞就在跟前,怎麼可能會無動於衷,任憑咱們馳騁?”

周建能搖了搖頭。

“咳…”張昊假裝咳嗽一聲,隨即調侃道:“打不過那就加入,就像咱們現在做的,也不失為一條出路。”

周建能點點頭:“目前看來,好像也只有這一條路了。”

“周叔,相比於南北之爭,咱們不妨把格局放大些,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張昊意味深長道。

未來三十年是艱難的,同時也是波瀾壯闊的。

“小昊,你不去幹傳銷,屈才了。”

周庚年忍不住豎起來大拇指。

好傢伙,這短短一句話,聽得他都有些熱血沸騰,恨不得立馬大幹一場。

周建能深深望了一眼大侄子,也許對方之前的一系列成功有運氣因素,但今天這一番話,不禁令人刮目相看。

這份胸懷,這份樂觀主義精神,他只在一個人身上看見過。

ps:求推薦票和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