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混在末世當鹹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6章 聯邦振興計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6章 聯邦振興計劃

兩天後,張昊等人坐上了北上的客輪,一行人剛到閩德不久,就發生了一件大新聞。

9月2日,官方正式對外公佈了一項百萬億元的振興經濟計劃,該計劃有一個響亮的口號:重建美好未來(Build Back Better)。

根據官方的解釋,在接下來的二十到三十年內,聯邦將會把經濟重心放在製造業和創新領域。

主要涵蓋現代農業、聯邦製造、能源開發,以及重整供應鏈,為那些因黃石火山爆發而失業的民眾,創造超過5000萬份新的工作崗位。

雖然具體方案還沒出臺,但已經在社會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閩德時代公司,張昊正陪著焦市長一起視察生產車間,兩人幾乎是同一時間從助手那裡得到了訊息。

“焦市長,這事您事先知道嗎?”

張昊小心試探道。

焦市長搖搖頭:“我跟你一樣,也是今天才知道的,不過相關傳聞早就有了,只是沒想到規模居然這麼大。”

“那您對這件事怎麼看?”

張昊繼續詢問道。

“說實話,這份計劃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哦?能不能詳細說說?”

張昊虛心請教道。

焦市長沒有繞彎子:“最大的'意料之外'是這份計劃裡,居然少了最緊迫的軍工生產,讓我有些摸不著頭腦。”

“英雄所見略同,我也覺得有些奇怪,畢竟跟歐羅巴人簽訂的停戰協議,期限只有三年,難道三年後還要續簽不成?就算能續簽,官方也不可能一點準備都不做,這裡面肯定有問題。”

張昊附和道。

“說得不錯,官方這次確實有些反常,我估計應該是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內幕,讓上面有十足把握可以避免戰爭。”焦市長猜測道。

張昊摸了摸下巴:“難道聯邦打算承認歐羅巴人獨立?或者僅僅只是名義上的統一,讓歐羅巴人擁有高度自治權?”

“不排除有這個可能,這也是我所說的情理之中,戰爭只會帶來雙輸,理智上不打仗是最佳選擇。

假如再來一次全面內戰,全人類都得跟著滅亡的風險,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現實,上面如果真想妥協,其實也能情有可原的。”

“就怕事情沒這麼簡單,一旦對歐羅巴人妥協,那麼其它大區也會有樣學樣,到時候聯邦必然是名存實亡。”

張昊憂心道。

焦市長受到啟發,突然靈光一閃:“咦,聽你這麼一說,沒準還真有可能,官方不是說要重整供應鏈嗎?是不是在為將來的脫鉤做準備?”

“嘶……如果是這樣,那真的要變天了。”張昊心中一顫。

“張董,你也不用太悲觀了,凡事有利有弊,如果上面真打算與海外脫鉤,也不一定全是壞事,至少對張董你來說,絕對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機遇?”張昊苦笑著搖搖頭,“焦市長,跟您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求穩,再好的機會擺在我面前,我都不想摻和進去。”

焦市長聽出了對方的態度,於是趕緊勸道:“張董,你可不能撂挑子啊,咱們閩德這麼多人靠你吃飯……”

“焦市長,我沒說撒手不管,我的意思是維持現狀,不想再盲目擴張了。”

張昊鄭重其事道。

焦市長松了一口氣,同時也不免有些遺憾:“張董,不妨再考慮一下,形勢沒你想得那麼複雜。再說了,憑我多年的經驗,咱們只要跟著上面走,大部分時候都不會有錯的。”

“焦市長,您不用再勸我了,我這邊還欠著幾百億的外債呢,負擔很重,實在是有心無力,倒是同心會那邊,可以多想想辦法。”張昊想“禍水”東引。

“好吧!那就拜託了。”

焦市長無奈地點了點頭。

接下來,視察工作草草收場,焦市長連午飯都沒吃,就匆匆趕回了市府。

……

焦市長這邊前腳剛走,周建能後腳就出現在了張昊面前,這幾天他都在首府福城出差,直到昨晚才結束工作。

今天一早,立馬坐火車趕了回來。

“張董,焦市長人呢?”

“走了。”

周建能一愣:“這麼快?不是說下午還有一個座談會麼?”

“臨時取消了,你沒看新聞嗎?”

張昊回答道。

“新聞?發生什麼事了?”

周建能皺了皺眉頭。

為了趕時間,他昨晚忙到凌晨四點多,一路上基本上都在打瞌睡。

張昊沒有多費口舌,隨手將剛剛列印出來的官方公告,遞了過去。

周建能看完公告,頓時大喜:“嘖嘖,一百萬億,簡直是前所未見,上面終於要出手了,再不出手就晚了。”

“周叔,你先別急著高興,這一波刺激政策,效果怎麼樣還不好說,咱們不能盲目樂觀。”張昊提醒道。

“張董,這可是一百萬億……”

周建能語氣中帶著難以置信。

張昊擺擺手,當場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雖說重症要下勐藥,但凡事都有例外,七月份剛發了五十多萬億,這次又是一百萬億,不確定性太大了,我認為還是保守一點比較好。”

“張董,不能白白錯過機會啊,如果此時再不奮起直追,那咱們和比亞迪的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周建能滿臉都是焦急。

張昊雙手一攤,直接攤牌道:“周叔,你冷靜一下,我說的是保守,沒說不讓發展,其實我反對的是激進擴張。”

換句話說,他反對的是高槓桿。

“張董,你認真的?”

周建能有些猶豫。

張昊點點頭:“周叔,我希望你能站在我這一邊。”

“我……”

“這個不急,周叔你可以回去好好考慮一下。”

周建能咬了咬牙:“小昊,如果董事會反對,你這邊打算怎麼辦?”

“涼拌。”張昊隨口開了一句小玩笑,然後苦口婆心道:“周叔,我希望閩德時代是一家高科技公司,而不是單純的代工廠,代工廠是沒有前途的。”

“我明白了。”

周建能輕輕點了點頭。

為了緩和氣氛,張昊立馬轉移話題,詢問起了周恆明那邊的工作情況。

“大致上還算順利,發電廠預計明年三四月份就能投入使用,到時候能大幅度改善市裡的缺電難題。”

“閩德這邊最近很缺電嗎?”

周建能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從上個月開始,基本上每個星期只能工作三天,其它時間只能放假。”

“這麼嚴重?”張昊驚訝道。

“唉,閩德連三線城市都算不上,爭不過那些大城市,而且澳洲那邊現在正處於冬天,煤炭產能不到夏季的一半,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市裡不是囤了一批木柴嗎?”

“焦市長說了,那批木柴是市裡的應急能源,不能輕易動用,今年這個冬天恐怕不好過,暖氣需要優先保障。”

周建能耐心解釋道。

張昊頓時苦笑一聲:“敢情我之前的提醒都是無用功,對咱們公司毫無幫助,白浪費了那麼多口舌。”

“說起來,木柴還是囤少了,如果木柴夠多,市裡就不用有此顧慮了。”

周建能解釋了一句。

“真希望發電廠能早點建好。”

……

晚上九點多鍾,張昊終於抽出時間,來到了眾鑫農業公司,也就是張旭等人投資的那個小型種植園。

種植園位於閩德市的北郊,距離市區大概有幾十公裡,那裡原本是一大片農村,後來被閩德官方徵用了,直接改造成為了種植基地,便於統一管理。

“張昊,你到了,吃飯了沒?”

張旭滿臉熱情道。

張昊點點頭:“在招待所吃過了,你們這裡挺不錯的嘛!”

“還行吧,比不上那些大種植園。”張旭頓了頓,隨即羨慕道:“我們三個一到這邊,就參觀過不少大種植園,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人家那才叫專業,完全出乎了我們的預料。”

“不用跟它們比,咱們做好自己就是了。”張昊邊走邊安撫道。

大種植園的模式,沒人比他更清楚,如果不是考慮就業問題,整個園區完全可以實現全自動化和智能化生產,根本不需要幾個員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寧濤插嘴道:“張昊,那些大種植園競爭力太強了,為了避免跟他們正面競爭,我們打算另闢蹊徑,不種糧食,改種經濟作物,你覺得怎麼樣?”

“糧食署那邊能同意嗎?”

都知道經濟作物利潤高,特別是甘蔗和菸草之類的,利潤是一般糧食的幾十倍,如果不受限制,估計絕大部分種植園都會選擇種植經濟作物。

“張昊你放心,憑著同心會的關係,這個不是問題。”張旭搶著回答道。

“好吧,那你們打算種什麼?”

張昊緊跟著追問道。

“甜菜。”李寧濤輕聲回答道。

張昊點了點頭:“明智之舉,相比於甘蔗,甜菜無疑要好種多了。”

甘蔗需要高溫高溼的環境,普通的種植園根本無法滿足,在夢境裡,種甜菜是絕對的主流。

相反,甘蔗更多的是作為一種水果,產量連甜菜的萬分之一都不到。

張旭訕訕一笑:“其實,我一開始想種甘蔗的,畢竟甘蔗產量高,但後來一打聽,一座小型甘蔗種植園的建設成本,是普通種植園的五六倍,不是我們能涉足的。”

“沒必要,拋開成本不談,甜菜能耐低溫,比種甘蔗風險低多了。”

張昊搖搖頭。

聊著聊著,眾人戴好安全帽,開始進入正在施工中的種植園。

張旭連忙介紹道:“這邊的廠房都是市裡統一建好的,通水通電通暖氣,我們每年只需要交租金就行了。”

“一年租金多少錢?”

張昊隨口問道。

“按面積算,我們這裡總共有一千五百平,每年租金三百萬,不過市裡有優惠政策,前五年免租金,後五年租金減半。”張旭回答道。

“租金倒是挺便宜的。”

張昊下意識地點了點頭。

這也不奇怪,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都希望自己的糧食產量越高越好,糧食產量越高,分成的糧食就越多。

張昆忍不住插嘴道:“光租金便宜沒有,水電費和暖氣費才是大頭,如果能把這三樣也免了,那才是真正賺大錢。”

“你們不用太擔心,依我看,種甜菜的效益比種糧食強多了。”

“但願如此,希望糧食署那邊能高抬貴手,別把收購價壓得太低了。”

張旭憂心道。

張昊自信一笑:“跟其它農作物相比,甜菜相對小眾,加上咱們這邊種植規模小,成本不好控制,應該能拿到一個不錯的價格。”

“如果是這樣,那就太好了。”

張旭等人露出了一抹輕鬆。

半個小時後,眾人結束了參觀,其實廠房沒什麼好看的,跟其它種植園大同小異,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園區沒有採用無土栽培技術,而是傳統模式。

也就是最常見的土地種植。

用張旭的話說,他們並不是不想採用更先進、更方便的無土栽培技術,主要是成本太高了,划不來。

臨別之際,李寧濤猶豫了好一會兒,最終問了一個問題:

“張昊,相信你也知道了,上面剛釋出了一個百萬億級別的刺激計劃,用大白話來說,官方要大放水了。

下午,我們三個簡單商量了一下,打算趁熱打鐵,再租兩個同樣規模的廠房,你覺得怎麼樣?”

這裡面涉及到貸款,肯定需要張昊進行擔保,他們三人沒這個資格。

張昊沒有顧及三人的感受,直接潑了一盆冷水:“表哥,我認為沒必要,眼下時局不穩,咱們沒必要冒險。”

也許是意識自己這番話不夠婉轉,他立馬又給了一顆紅棗:

“全聯邦這麼多種植園,未來幾年肯定要進行大洗牌,要擴張也不是現在,等個兩三年還能撿現成的。”

“好,我們聽你的。”

人在屋簷下,三人也只能作罷。

重新回到閩德時代後,張昊一連忙了一個多星期,終於踏上了歸途。

比較遺憾的是,他最終沒能說服閩德時代董事會的其他成員。

為了表示不滿,他選擇了及時抽身,然後趁機拋售了絕大部分股票,只是象徵性地保留了一百萬股。

一年不到,淨賺了五十多億。

也不算白忙活一場。

至於特斯拉二手車回收公司,倒是沒有退股,不僅如此,他還把賣股票的錢全投資了進去,準備在沿海城市建幾個分公司。

原因很簡單,無論結局好壞,接下來整個聯邦都將會有一場大規模的基建狂潮,而像資源回收這種低風險的行業,不管賺多賺少,至少是不會虧本的。

穩,才是他的第一追求。

(第一卷完)

ps:月底了,別忘了投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