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混在末世當鹹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6章 一條彎曲的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46章 一條彎曲的線

申城距離尼桑曾經最大的城市江戶,大概有一千八百公里,而“海軍一號”的時速約為每小時六十公裡。

換算下來,整個航程需要一天半。

在這一天半的時間裡,張昊終於有機會好好休整一番,要知道自從上任執政官以來,他甚至沒休過一天假。

“冬鼕鼕……執政官,江戶到了。”

助理魏福祥敲了敲房門。

張昊從睡夢中醒來,揉了揉太陽穴,隨口詢問道:“什麼時間了?”

“現在是下午三點三十五分。”

魏福祥迅速回答道。

“行,你先去忙吧!我梳洗一下,馬上出來。”張昊吩咐道。

魏福祥恭聲道:“執政官,您四點半需要接見科考站派過來的迎接人員,然後乘坐接駁船上岸,江戶那邊準備了歡迎晚宴。”

“我知道了!”

二十分鍾後,張昊晃悠到了餐廳,晚宴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了,他準備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

“執政官,您想吃點什麼?”

魏福祥在一旁輕聲詢問道。

“時間不多了,隨便下碗麵條就行。”張昊擺了擺手。

“好的,您稍等。”

魏福祥說完立馬向後廚走去。

不到十分鐘,青椒肉絲麵就做好了,張昊拿起快子,大口吃了起來。

別說,大廚廚藝還挺不錯的。

一碗普普通通的麵條,居然色香味俱全,讓人不禁胃口大開。

不一會兒,楊皓軒也出現在了餐廳裡,看到張昊正在吃飯,於是走過去隨口打了一個招呼:

“姐夫,早啊!”

他也是剛剛才被同事叫醒。

張昊抬起頭來,笑著打趣道:“你是不是睡湖塗了?現在是下午四點鍾。”

“是嗎?”楊皓軒揉了揉眼睛,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模樣:“上午下午都一樣,反正外面都是黑乎乎的。”

“趕緊吃飯,等下就要下船了。”

張昊提醒道。

楊皓軒直接坐到了姐夫對面,然後讓魏助理幫忙點了一份蓋澆飯。

點完餐,他試著商量道:

“姐夫,我能不能不下船?”

張昊頓時眉頭一皺:“這才剛出海不到兩天,你就想打退堂鼓了?”

“我沒打退堂鼓,只是尼桑島上人煙稀少,只有幾座孤零零的科考站,沒什麼好玩的,不想浪費時間而已。”

楊皓軒隨口解釋道。

相比之下,“海軍一號”擁有很多娛樂設施,還有健身房,關鍵是同齡人也多,一切都顯得那麼新鮮。

因此他更願意留下來。

“我帶你出來是工作,不是旅遊。”張昊不由得加大了音量,隨即嘆了口氣:“行,既然你不想下去,那就待在船上吧!”

“謝謝姐夫!”張皓軒松了一口氣,隨後主動詢問道:“姐夫,你們這次過去要待幾天?”

“不長,大概兩到三天。”

張昊一邊吃麵,一邊回答道。

張皓軒點點頭:“等你們回來,是不是就要橫渡太平洋,直接去對岸了?”

“沒錯,我不在的這幾天,你老實待著,別給我闖禍。”

張昊趁機叮囑道。

眼下的“海軍一號”,差不多相當於一座大軍營,小舅子性格跳脫,他實在是有些不太放心。

“姐夫,我又不是小孩子,能出什麼事?你放心好了。”楊皓軒不以為意道。

“船上有女兵和女醫護人員,她們都是現役軍人,要遵守軍紀的,你沒事別招惹人家,免得誤人誤己。”

張昊特地提醒道。

“咳,姐夫,你把我當成什麼人了?我知道分寸,不會亂來的。”

楊皓軒拍著胸脯保證道。

……

一個小時後,張昊一行人終於踏上了江戶的土地。

這邊的氣溫跟申城差不多。

唯一的不同,就是地上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火山灰,整座城市沒有一絲燈火,靜悄悄的,非常瘮人,就跟電影裡的末日世界幾乎沒什麼兩樣。

張昊下意識地緊了緊身上的保暖外套,隨口詢問道:

“孫站長,這邊的人全都搬走了?”

“是的,都搬走了。”孫站長點點頭,隨即介紹道:“十年前還能見到一些零星的定居點,這幾年幾乎看不見了,他們這些人要麼自生自滅了,要麼堅持不下去搬走了。”

“這麼大的城市,放棄太可惜了。”

張昊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孫站長無奈搖搖頭:“江戶這裡缺水缺電,而且隔三差五就會有一波小地震,另外還有火山灰的威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了。”

“這邊經常發生地震?”

“嗯,自從黃石火山噴發後,藍星地殼迅速進入了活躍期,帶來了很多連鎖反應,尼桑島位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交界處,本身就是地震火山高發區域,因此受到的影響自然也是最大的。”

孫站長詳細介紹道。

張昊緊接著問了一個敏感問題:“孫站長,這些年網上一直在盛傳,說尼桑島要沉入海底,您認為可能性大不大?”

孫站長上前開啟車門,拉著張昊坐上了科考站的運輸車,然後回答道:

“執政官,此言非虛。”

他頓了頓,緊跟著詳細解釋道:

“在尼桑島的東面,有一條世界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根據我們這幾年的觀測數據分析,尼桑島確實正在向馬里亞納海溝移動,而且速度越來越快。

尤其是去年,尼桑島整個兒就向東偏移了一百三十多米,偏移距離是過去一千年以來的總和,實在是令人觸目驚心。”

“這麼嚴峻?按照這個趨勢,那尼桑島大概什麼時候沉沒?”

張昊緊跟著追問道。

“眼下還不確定,需要繼續觀察,畢竟尼桑島距離馬里亞納海溝差不多有兩百公裡,即便每年偏移一千米,也需要兩百年。”孫站長回答道。

“科考站不會有危險吧?”

張昊擔憂道。

“執政官您不用擔心,即便是最壞的預測,至少三十年內還是很安全的,況且真到了那一天,我們也有足夠的時間安全撤離。”孫站長寬慰道。

“那就好,幾座科考站加在一起,總共有數千號人,而且還都是相關方面的權威專家,實在是損失不起。”

張昊忍不住松了一口氣。

孫站長笑著擺擺手:“執政官,我們的主科考站就在前面,距離港口不到兩公裡,周邊沒有高層建築,即便真遇到八級以上的地震,也能安然無恙。”

“那如果發生海嘯呢?”

“這個同樣不是問題,等您到了主科考站,就會明白我為什麼這麼說了。”孫站長賣了一個關子。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張昊點了點頭,沒有再繼續追問。

沒過幾分鐘,運輸車便停了下來,主科考站到了。

下車後,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只有百米來高的小山包。

“孫站長,難道主科考站就在……”

張昊指著面前的小山包猜測道。

“沒錯,為了防止海嘯衝擊,我們將主科考站建在了山頂,另外山腹中間也被我們掏空了,建了一座小型的植物工廠,您要是感興趣,我等下帶您進去參觀一下。”孫站長趁機發出邀請。

張昊當場答應下來:“好啊!”

緊接著,眾人換乘了一輛小中巴車,直接開到了山頂。

“啪啪啪……”

主科考站的大門前,站滿了歡迎人群,氣氛很熱烈。

張昊趕緊下車,然後在孫站長的介紹下,一一和眾人握了握手。

這些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來自各個大區,其中超過一半都是西方面孔,甚至還有三位黑人研究人員。

接下來是參觀主科考站。

其實,主科考站沒什麼好看的,內部跟一般科研中心差不多,孫站長陪著眾人大致轉了一圈。

然後就是歡迎晚宴。

由於條件有限,晚宴很簡單,科考站的食堂只不過是臨時多加了幾個菜,而且還都是素菜,僅此而已。

晚宴結束後,在張昊的要求下,眾人進入會議室,開始做工作匯報。

他想聽聽最前線的研究成果。

畢竟在夢境裡,他也只是生活了區區二十八年,對於未來,跟所有人一樣,心裡始終沒底,充滿著焦慮不安。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會議一開始,張昊便直接問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諸位,我相信在座的都看過一部電影《The Day After Tomorrow》,翻譯成大夏話就是大名鼎鼎的《後天》。

說實話,這部電影跟現實很類似,我記得電影裡有一個細節,主角當著眾多聯邦高層的面,在地圖上畫了一條紅線,然後說了一句'向南走,越遠越好'。

我想問的是,如果讓你們也畫一條線,這條線該怎麼畫?這對聯邦接下來的施政方針很重要,我希望諸位能給我一個明確答覆,而不是模稜兩可。”

孫站長聞言,立馬讓人拿來了一幅聯邦地圖,然後直接鋪在了張昊面前。

“執政官,如果非要畫一條紅線,我的回答是這麼畫。”

孫站長說完,毫不猶豫地拿起了一支紅色鉛筆,在地圖上快速畫了一北一南兩條蜿蜒曲折的紅線。

張昊連忙站起來,定睛一看。

先說北線,孫站長所畫的紅線自西向東,從北美洲開始,基本上沿著北緯三十度,也就是說對岸絕大部分地區都不適合人類生存。

緊接著,紅線越過了大西洋,來到了歐羅巴大陸。

孫站長在這裡,將紅線往北繞了一個半圓弧,基本上將地中海的北岸地區都囊括了進去。

然後繼續往東,沿著波斯灣,將天竺半島整個兒畫了進去。

其實,這並不難理解,天竺半島北部是藍星第一高原,可以很好地阻擋冷空氣的南下。

緊接著是中南半島,由於緯度低,同樣也被囊括了進去。

接下來,紅線在本土這裡來了一個髮夾彎,從滇州和桂州的交界處開始,沿著東北方向直線北上,到達秦嶺後,再次沿著秦嶺淮河一線繼續往東。

按照這個畫法,整個東北、北方、西北和西南都不在範圍內,而且南方也僅剩了一半,讓人頭皮發麻。

“孫站長,怎麼蜀川盆地不在範圍內?”張昊錯愕道。

眾所周知,蜀川盆地自古以來就有“天府之國”的美稱,無論是自然條件,還是開發程度,都不比江南差。

孫站長長嘆了一口氣,然後指了指第一高原:“執政者,問題出在這裡。”

“喜馬拉雅高原?怎麼說?”

“在喜馬拉雅高原複雜的'大氣-陸地-海洋'相互作用下,維持了大西南活躍的水循環系統。

舉個形象點例子,在熱力和大地形動力驅動作用下,使得喜馬拉雅高原就像一臺永不停歇的抽水機,不斷從周邊海洋抽吸水汽,輸送到大西南。

而現在,由於極夜環境,導致這臺抽水機罷工了,以至於蜀川盆地這種深處內陸的地區,降水量肯定會驟然大減,等地下水開採完,就會淪為沙漠。”

“原來如此,難怪這幾年來自西南的移民規模,一點都不比北方少。”

張昊恍然大悟道。

孫站長繼續補充道:“當然了,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如果能修一條輸水管道,將海水引入蜀川盆地,說不定還有救,不過沙漠地區條件太惡劣了,即便如此,最多也只能維持百來萬的人口。”

“投入和產出嚴重不符,還不如把人全部遷出來。”張昊搖了搖頭。

“執政官,您說的沒錯。”

孫站長趕緊附和道。

張昊將目光重新投向地圖,緊接著又詢問道:“孫站長,我想確認一下,秦嶺淮河這條線穩固麼?”

“不好說,三十年內應該沒問題,但如果氣溫繼續下降,三十年後,這條線會向南推到紅龍江。

如果氣溫再繼續下降,那麼五十年後,估計只有嶺南地區才能得以倖免,至於百年以後,那就不好說了……”

孫站長滿臉落寞。

張昊暗自點了點頭,三十年時間足夠了,足夠把東南亞開發出來。

只要把東南亞這片土地完全開發出來,起碼能容納三四億的人口,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策。

當然了,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如果未來沒能遏制住人口垮塌的速度,甚至都不需要開發東南亞。

光一個大首都圈,就足夠了。

ps:月底了,別浪費了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