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名人詩傳最新章節列表 > 漢能移動能源戰略全面落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漢能移動能源戰略全面落地

漢能移動能源戰略全面落地

投入數百億元押寶薄膜太陽能技術之後,漢能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漢能”)迎來密集收獲期。

8月日,漢能旗下的漢能薄膜發電集團(00566.HK)宣佈,其美國全資子公司阿爾塔裝置公司(AltaDevices)與奧迪股份公司簽訂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開展“奧迪/漢能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發專案”。據瞭解,第一步雙方將推出薄膜太陽能全景車頂解決方案,未來會逐步研發利用薄膜太陽能技術為奧迪電動汽車提供主驅動力。

其實,這只是漢能移動能源戰略全面落地的一個縮影。早在去年7月,漢能就已經成功釋出了四款Solar系列全太陽能動力汽車;今年7月底,漢能又釋出了薄膜太陽能新產品——“漢瓦”,將其業務版圖拓展至萬億建材市場。

“漢能致力於用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漢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漢能已先後在水電、薄膜太陽能等領域投入數百億元。如今,漢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民營水電站,而在薄膜太陽能領域,透過多次海外併購和全球技術整合,漢能已然佔據了世界薄膜技術的制高點。

締造金安橋傳奇

掌握領先的薄膜太陽能技術後,漢能曾在015年提出了“移動能源”概念——薄膜發電隨時隨地提供能源,將成為一個新經濟增長極。

而在這背後,不得不提金安橋水電站。這座耗資超00億元,歷時8年時間才建成的水電站,被外界視為“印鈔機”。此前,在困境面前,正是其源源不斷地為漢能的薄膜太陽能產業“輸血”。

漢能的水電業務始於1994年。當時,漢能花費1000多萬元,將廣東河源東江上一座裝機容量1500千瓦的小水電站收入麾下。此後,漢能先後在浙江、廣東、寧夏、雲南、廣西等地多次併購水電站,如今其旗下電站水電權益總裝機量超過600萬千瓦。

在00年,全國工商聯開展“光彩事業”,組織民營企業家赴雲南投資考察。正是這一契機,讓漢能締造了金安橋水電站這一全球最大的民營水電站。

據悉,當時考察過後,漢能將投資目光瞄準了當地的水電資源,並迅速拿下了金沙江中游8座百萬級千瓦的水電站規劃中的6座,規劃總裝機容量約00萬千瓦,投資總額達750億元。

然而,面對諸多國有電力企業的競爭和鉅額資金的壓力,漢能龐大的水電版圖還未展開就險些夭折。最終,在漢能的斡旋和努力下,成功拿到了金沙江上“一庫八級”中資源最好的金安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00萬千瓦。

不過,一個更大的難題隨之而來,無底洞般的鉅額投資至今仍讓漢能心有餘悸。

李河君在其所著的《中國領先一把——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中國》一書中透露,當時,“為了應對高峰時每天1000萬元的投入,漢能把前些年建設的效益好的優質電站一個一個地出售,這些專案都凝聚了漢能人的心血,其中最可惜的是青海尼那水電站——漢能在00年以1億元收購,當時已並網發電。在最困難的時候,漢能將多年積攢下來的風險準備金全部投了進去,金安橋水電站專案卻像無底洞一樣總也填不滿,最後我們甚至從漢能高管個人和家裡借錢投資金安橋。”

直到011年月,歷經8年建設之後,金安橋水電站一期40萬千瓦機組並網發電。如今,金安橋水電站已成為全球民營企業投資建設的最大水電站,總投資超過00億元,年發電量超過10億度,每天超過1000萬元的淨現金流,讓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印鈔機”。

押寶薄膜太陽能

憑藉著金安橋水電站“印鈔機”般穩定持續的資金流,漢能逐步在薄膜發電領域發力佈局。

彼時,漢能正謀劃由水電、風電向光伏轉型,但卻面臨薄膜和晶矽兩種截然不同的技術路線。當時,相比晶矽,薄膜技術由於生產成本高,難度大,市場普及率低,行業並不看好。但漢能卻逆勢而為,堅持要走薄膜路線。

漢能方面認為,晶矽和薄膜是一種互補的“兄弟”關係,各自有獨特的市場。薄膜的技術太新,市場有一個認知到認同的過程,伴隨著大家對薄膜獨特優勢的瞭解,市場的份額一定會大大提升。

不過,當時漢能飽受質疑,被認為是在“炒概念”。“許多人在笑我們,說別人都在做晶矽,你怎麼做薄膜呢?開始的時候我們去買機器設備,給錢人家都不要,他們不相信,覺得我們很可笑。”李河君表示,但到014、015年的時候,業內開始覺得薄膜是光伏未來的方向,證明漢能薄膜的戰略選擇是對的,這個技術路線沒什麼可爭議的。

如今,隨著移動能源戰略的落地,漢能的薄膜發電技術開始一次次改變傳統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

7月9日,漢能旗下的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在北京釋出薄膜太陽能新產品——漢瓦。在李河君看來,這款兼具薄膜太陽能發電和屋頂建材兩種功能屬性的產品,改變了幾千年來“瓦”的概念和屬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在去年7月,漢能已經成功釋出了四款Solar系列全太陽能動力汽車,這四款車可以實現“邊開邊充”,與傳統電動力汽車的“續航里程”概念不同,漢能讓汽車中短途“不插電無限行駛”成為可能。

如今,漢能已經將薄膜太陽能技術應用於帳篷、揹包、衣服以及共享單車。“這將是能源利用觀念的一場革命。”漢能方面表示,薄膜發電技術可廣泛應用於分散式發電、移動C產品、可穿戴裝置以及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太陽能無人機、衛星等各種領域,能源將無處不在。

讓中國“領先一把”

起初,薄膜發電技術主要掌握在美國、德國、日本等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尚屬於空白。根據工信部釋出《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發展指南(015年)》,共確定優先發展的產業關鍵共性技術05項,這當中就包括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

自從轉型成為薄膜發電企業之後,漢能先後調研考察全球700多家光伏企業,並完成了對德國Solibro、美國MiaSolé、GSE及AltaDevices4家薄膜發電技術領先的海外公司的併購。

有資料顯示,從009年至今,漢能在8年時間裡投入了超過600億元用於薄膜太陽能技術的研發。可以說,在薄膜發電領域,漢能已經讓中國領先了一把。

據瞭解,漢能十分重視核心技術,其中,漢能的司訓之一就是,“生存的奧秘在於技術永遠領先”。

透過全球技術整合與自主研發,漢能掌握了領先的銅銦鎵硒(CIGS)和砷化鎵(GaAs)技術,擁有5條薄膜太陽能核心技術路線,研發效率、量產效率近年來取得重大突破,其薄膜電池晶片的轉換率最高達到1.6%,遙遙領先於同行。

“毫不誇張地說,漢能把全球薄膜這個產業給‘救活’了。”李河君表示,前幾年薄膜行業大家都不看好,漢能趁機購買了美國、德國、瑞典等全球最先進的技術。而現在除了漢能,包括中建材、上海電氣等大型企業集團也開始做薄膜了。

有資料顯示,以漢能、中建材、上海電氣等大型企業為主導,將在未來5年內打造超過10GW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生產能力。

“漢能年來只幹一件事——做的都是清潔能源,沒有幹別的,只專注做實業。”李河君強調,“國運則我運,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必須依託國家發展的平臺。國家倡導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漢能涉及了新能源、新材料、高階裝備、新能源汽車、新一代資訊科技、節能環保等六個領域。國家現在要求經濟‘脫虛向實’,我覺得是非常的好,相信漢能靠實業發展的路子前景一定會非常好。”

如今,在中國,隨著薄膜發電技術的進步,產業規模在迅速擴大,在漢能的推動下,國內的薄膜發電技術和產業能力大大增加,成為為數不多的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產業之一。

“我有一個理想,期望漢能未來能夠像三星之於韓國,蘋果之於美國一樣,成為國家的名片。”這是李河君對漢能的期許和寄望。

請看《漢能之父李河君》:

------魏堞

胡潤全球富豪榜

何方神聖佔首富

中國領先一偶像

擊敗馬雲成首富

漢能之父李河君

引領創新不怕苦

移動能源產業新

薄膜發電新技術

全球領先更艱辛

高新科技邁大步

能源革命踐行者

潛在市場造富路

改變世界發展樂

能源革命新浪潮

席捲全球不可遏

光伏革命看今朝

高新科技千里馬

改革開放出英豪

畢業京城北交大

借錢下海搞生意

電子產品賺差價

中關村果真是福地

第一桶金後大事幹

白手起家神采奕

河源開發水電站

敢想敢幹客家人

民營投資建電站

金沙江上立雄心

百萬千瓦級水電站

傲視群雄博弈拼

出資百億建電站

起訴國家發改委

專案遲遲不批攔

一波三折更拔萃

逆襲拿下金安橋

八年建成顯智慧

波瀾叢生卷狂濤

十年歷練膽更大

劍走偏鋒逞英豪

全球視野來謀劃

敢幹薄膜太陽能

能源戰略大步跨

創新產品開新風

光伏大鱷超越識

降低成本攀高峰

收購美德三公司

核心技術握手中

全球行業領導持

中國創造敢稱雄

借殼上市港交所

做大做強志無窮

光伏革命來掌舵

步入能源新時代

漢能產品更紅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