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名人詩傳最新章節列表 > 袁隆平“創新稻”走向世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袁隆平“創新稻”走向世界

袁隆平“創新稻”走向世界

4月1日,由三亞市人民政府、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等單位主辦,南方農村報等單位承辦的首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成功舉行。以袁隆平院士為首的10位院士同臺“論稻”,多位行業專家圍繞“創新稻”、“產業稻”和“國際稻”等主題,為水稻育種科技創新方向、稻種稻米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水稻產業走向世界發展路徑等提供思路,對促進國家南繁發展、推動中國水稻引領世界、保障世界糧食安全提供智力支援。

袁隆平、萬建民、劉旭、朱英國、李家洋、宋寶安、張洪程、陳溫福、羅錫文、謝華安等十大院士不僅出席論壇,還擔任本屆論壇的主席團。其中袁隆平、李家洋、陳溫福、羅錫文、宋寶安還分別以超級雜交稻育種研究進展、水稻品種設計的分子基礎與實踐、中國粳稻現狀及發展趨勢、水稻生產機械化新技術與新機具、水稻生產綠色綜合防控技術為主題做論壇報告。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大米分會理事長郄建偉在開幕式上致辭。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大米分會理事長郄建偉在開幕致辭中指出,中國60%以上的人口以水稻為主糧,水稻育種與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關係密切。南繁開展已60週年,目前越來越多的頂級農業科研單位和國際知名種業企業匯聚來瓊,以三亞市為核心的南繁基地不僅要“聚鳳築巢”,還要“築巢留鳳”,大自然的財富與人類的智慧在這裡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中國水稻還要走向世界。印度尼西亞梭羅大學校長Muktiyo在論壇開幕式上指出,根據印度尼西亞國家中期發展計劃(015-019),該國大米出口量將從014年的7060萬噸增長到800萬噸。“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們將與中國的育種機構展開更全面的合作,希望透過論壇瞭解前沿水稻育種技術,與更多研究機構和專家交流行業發展趨勢。”國糧武漢科學研究設計院總工程師、大米分會專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謝健在產業高峰分論壇上作了題為“中國稻米加工業現狀與發展”的專題報告。

論壇同時展示科技創新成果,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拉多美化肥有限公司、廣東華農大種業有限公司等多家創新企業展示水稻產業創新成果。

在院士“談稻”環節,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英國、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洪程等專家分別發言,為水稻育種科技創新方向、稻種稻米產業融合發展模式、水稻產業走向世界發展路徑等提供思路方法。

論壇期間,“尋找中國好大米、從三亞起航、打造百城萬店”同期啟動。這是探索“稻種+稻米+旅遊”新業態的有益嘗試,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益實踐。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大米分會理事長郄建偉和第十一屆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國家環保總局原副局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三亞市委副書記、市長吳巖峻,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副總編輯王更輝,黑龍江省延壽縣人民政府縣長丁宇航,中國生態環境網總編輯王富國,中國大米網董事長盧新憲共同開啟啟動球。

“袁隆平,生於190年9月7日……”不少關於袁隆平的介紹,都是這般記述他的生日。報告文學作家陳啟文則披露,北京協和醫院歷史檔案顯示,袁隆平出生於199年8月1日。在這份檔案上,還有給這位“袁小孩”接生的婦產科大夫的英文簽名——“QiaozhiLin”。也就是當年7歲的林巧稚。

4月0日上午,記載這一有趣細節的報告文學《袁隆平的世界》研討會在京舉行。研討會由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湖南文藝出版社聯合主辦。

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表示,《袁隆平的世界》生動、嚴謹、科學地展現了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的科學探索之路,是一部細緻敘述袁隆平非凡人生的史詩性作品。很多人只知道袁隆平是“雜交水稻之父”,但他在艱難險阻中攀爬科學高峰的過程,以及這個過程所彰顯出的精神品格,更值得國人瞭解和學習。這部書就在努力還原“一粒米”背後的人生世界。

在陳啟文的筆下,袁隆平除了在稻田裡為“一粒米”忙乎,還有著“剛果布式的笑容”,是游泳健將,喜歡拉小提琴,自我評價有著“七十歲的年齡,五十歲的身體,三十歲的心理,二十歲的肌肉彈性”,還對李賀的“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嗚呃”情有獨鍾。

要釐清袁隆平的科學探索之路,就無法迴避雜交水稻的科學原理和關鍵技術。雌雄同花、自花授粉、人工去雄、三系法雜交稻育種系統……為了對這些農業科學術語有個初步認識,陳啟文在參閱400多萬字的科學專著的基礎上,隨時向袁隆平和他的學生請教,並跟隨雜交水稻科研團隊到稻田考察學習。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員羅閏良評價道:“隔行如隔山,陳啟文已經跨越了這座山。”

“今年,我們正在向新目標——畝產110公斤即每公頃17噸攻關,我有把握說,有90%的可能性。”4月1日,袁隆平在首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上表示。

“勿言牛老行苦遲,我今八十耕猶力。”在陳啟文看來,處於“米壽之年”的袁隆平,借用陸游的這句詩來形容,再也貼切不過。

詩為心聲,頌揚超級神農,請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中國六十年代初

勒緊褲帶過日子

天災糧食短缺無

安江農校一教師

立志培育新稻種

解決百姓餓肚子

稻種老化心疼痛

而立之年袁隆平

遺傳選種專業懂

當年農大學業精

畢業農校當教師

教學啟示奇想驚

玉米雜交高產出

雜交水稻探索求

偶然發現有一株

莖粗葉寬稻秧留

精心照料如願償

收穫種子細研究

早春播種試驗田

難超前代大失望

尋找原因不悲傷

雌雄同花是現狀

必須培育不育系

不育授粉“三系”創

為了尋找不育系

茫茫稻海穿梭忙

終於找到一株喜

小心翼翼拔稻祥

“至寶”移栽試驗盆

人工雜交成功降

雄性不育稻種真

親自播種細觀察

收集資料寫論文

《科學通報》論文發

《水稻雄性不孕性》

國家科委支援他

國家科委致函定

專案列入省計劃

雜交育種大名鼎

“文格”秧苗被拔耍

試驗成果付東流

國家重視有辦法

農科專案須研究

調到湖南農科院

海南雲南育種求

重新尋找還心願

海南南紅農場地

找到野生稻株喜

為家種稻授粉繼

獲得三粒雜交種

綠色革命再興起

研究成果巧應用

畝產千斤結碩果

聯合攻關獲成功

世界領先榮譽獲

東方魔稻速推廣

優質高產勤開拓

世界智慧財產權賞

授予“傑出發明家”

拯救世界飢餓獎

面對榮譽顧不暇

繼續研究未陶醉

攻克難關精神嘉

推出早熟高產類

完成雜交優質米

三系法變二系萃

超級水稻全球喜

希望田野帶福音

綠色革命成功記(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