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穿入聊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九章:題詩(求三江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九章:題詩(求三江票!)

說也奇怪,那黃老兒一眼看來,陳劍臣心中湧起的那種驚悸不安的感覺很快就壓制了下去,不過陳劍臣反而更加警醒——他自凝練出正氣,對於邪魅之感愈發明銳,遠超常人,剎那之間,已有分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微微低頭,自顧到一邊的涼亭,假裝居高望遠,看那白練飛騰的鑑江。

不用多久,兩大學院的學員們、先生們都被肩輿抬了上來,有些人是第一次來到這筆架山上,紛紛興奮地走進觀光亭,觀賞四周壯闊的風景。

經過一炷香時間的修整後,眾人集中,兩大學院劃分陣營,開始正式的聯誼交流,由雙方輪流出題,不過題目的內容範圍不涉及時文經義,而是以即興吟詩、賦詞、出對聯、猜謎為主要。

這些題材內容,都是文人騷客的“招牌菜”。

開始之時陳劍臣還頗有興趣,想聽聽這些即興的詩詞水平如何,但聽著聽著,越聽越不是那回事。等到那吳大公子吟詩時,只見其搖著摺扇,踱著貓步,來到涼亭上,作沉思狀。片刻之後,啪,瀟灑地把摺扇一收,張口朗聲吟道:“山下一條河……”

噗!

陳劍臣差點就出了洋相,連忙轉頭,才把內心的笑意收了回去。

“好詩!好詩!”

吳公子一首五絕吟完,眾人馬上拍爛手掌,讚歎不已。也不知他們是真心覺得好詩,還是覺得吳公子是個“好”人。

一輪交流下去,許多人都露了臉面,只有陳劍臣保持沉默,坐在一邊什麼表示都沒有。

吳文才注意他很久了,忽地開口:“留仙,你童子試三試第一,天賦凜然,才華橫溢,我等皆聞名已久,現在不如讓為兄考你一考如何?”

聞言,兩邊學院的學員紛紛鼓譟起來,要親眼看一看陳劍臣的本事。

要來的,終於還是來了……

陳劍臣問:“文才兄,怎麼個考法?”

吳文才哈哈一笑,手裡摺扇輕搖,走了幾步,一拍手掌:“有了。”

說著,走到茶店邊上,指了指那柱子,道“留仙你少年才俊,如果為兄考得淺些,定然教你看不起,不如就考深些。由為兄出題,你走七步,即興賦詩,並且當場提筆寫於這柱子上吧,順便欣賞欣賞留仙的筆墨功夫。”

他說得輕巧,但稍有頭腦的人都知道這是不加掩飾的刁難。誰知道你會出什麼題目,隨便弄些生僻冷門的,想即興賦詩的話實在難度甚大,更何況還有個七步的時間限制呢,只怕連一些淺白的應景之作都無法完成。

但答應了又寫不出詩來,臉皮就算折了。

吳文才卻不由陳劍臣思慮,喊道:“旺財,筆墨伺候。”

他的那位僕從立刻從身邊拿出一副筆墨。

筆是上好狼毫,墨也是一等的徽墨,那塊七星硯臺,更是端州老坑出來的上佳品質。光這一副筆墨,市價就要一錠金元寶。

“公子,請!”

那旺財磨好墨,端到陳劍臣面前去。看似禮貌,實則形同逼宮。

陳劍臣卻沒有在第一時間提筆。

吳文才冷笑道:“莫非留仙你怕了?或是,那三試第一只是僥倖而得,因此不敢接為兄的考題?”

陳劍臣沉聲道:“請文才兄出題。”

見他被自己激得上了鉤,吳文才滿心喜悅,道:“你且放心,我卻不會專門出些生僻之題來故意刁難你的……嗯,就以黃昏為題吧,做一首五絕即可,。”

他玩這一手玩得漂亮,出的是體裁相對簡單的五絕,而以“黃昏”為題,也和生冷扯不到關係。

如此,旁人就不能說他的不是了

但以“黃昏”為題,極其空洞廣泛,難以著力,就算陳劍臣能在七步之內寫得出來,充其量不過是一首失敗之作……

吳文才並不怕陳劍臣寫得出來,恰恰相反,其實他就是希望陳劍臣在倉促之間寫出一首爛詩,並且寫在茶店的柱子上,留給所有遊人“觀賞”。

一首爛詩還敢題於柱子上,這將會成為陳劍臣人生中抹之不去的汙點,會被人視為不自量力,成為笑柄,甚至私德有虧。

要知道筆架山不同尋常,來往的人中有很多達官貴人,文人騷客,他們的眼力可遠非一般秀才書生可比,自是一眼就能分辨出詩的好壞來。

陳劍臣寫出一首爛詩,提在茶店的柱子上。這種行為就像在筆架山山頂上拉了一坨屎,自然會惹起眾人的反感,厭惡,乃至於唾罵。

吳文才用心險惡如斯。

其雖然為人跋扈,睚眥必報,不學無術,但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平時應景對詩,就算對得再爛,但別人也不會當真,聽過就算了,可用筆墨留下來的卻截然不同。故而,一般時候沒有幾分本事把握,誰都不會輕易選擇在名勝景地留下詩句,最多只是寫在紙上而已。

其中曲折,在場的許多人都沒有想到,反而紛紛嚷嚷著,特別一些女學院,還替陳劍臣加油。

而幾名先生有所察覺,皺起了眉毛,不過他們都沒有選擇出聲。

誰敢現在去打斷吳大公子的興致?

倒是那聶小倩目光熠熠,似乎有點看不過眼,但她同樣沒有阻止,只把目光注視在陳劍臣身上,彷彿要看他有甚本事,能否識破吳文才的用心。

眾目睽睽,陳劍臣卻忽然露出了一絲微笑,提筆醮墨,步伐輕盈地走過去。

他根本沒有走什麼七步,而是直接就走到了柱子前,所用不過三步而已。

那根柱子,為堅實的杉木所制,足足有海碗口般粗,修葺得光滑如鏡,一根刺兒都找不著。

陳劍臣提起筆,毫不猶豫地刷刷刷寫了起來。

不知為何,看到他鎮定從容的模樣,吳文才莫名就感到一絲不安,覺得自己的用心用錯了地方一樣。

不過片刻,陳劍臣的詩已經寫完,筆墨嶄然地留在了柱子上面,非常顯眼,遠遠一看,就能看的見。

吳文才搶一步上去,高聲誦唸起來:“向晚意熏熏,蕭蕭登險峻;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後面還有六個小字:江州陳劍臣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