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聖秦霸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九十六章 治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九十六章 治學

“陛下,司徒大人求見……”趙高的聲音,在嬴政耳邊響起。

“傳吧!”嬴政放下了手中的毛筆,輕舒了一口氣說道。

“喏!”

經歷這一次泰山封禪時的行刺,還有這一個多月來依舊沒有平息的叛亂,各地的政務便如同雪花一般飛來。

有功將士的賞賜,安撫百姓,以及叛逆分子的處置問題,接連不斷。

同樣的,趁著這次對農家勢力的清洗,以教化為名的同化之計,也被提上了日程。

“臣,拜見陛下!”

擔當了帝國司徒之後,荀況也是略微放下了架子,該有的君臣之禮,也是做得極為周到。

“賜座!”嬴政先是對著趙高揮了揮手,隨即才繼續說道:“近日帝國有宵小為亂,朕不得不分心,倒是令司徒久等了。”

“陛下有興教天下之心,臣豈敢有怨言?”荀況拱拱手,說道。

“司徒理解朕的苦心便可。”嬴政點點頭,隨即問道:“不知司徒以為,這天下教化,當如何行這第一步?”

荀況抬頭看了一眼嬴政,一向顯得剛強的臉龐之上,微微露出了一絲笑意。

“臣乃是儒家之人,所學也皆為儒術。而儒術,自然以齊郡,及琅琊二郡最為濃厚。若是陛下允許,臣打算先行在此二郡施行教化。”

嬴政看著荀況,眼神之中不由得浮現出了一絲滿意的神色。

齊郡的叛亂剛剛平息,雖然庶民對於叛亂也是恨之入骨,但是嬴政殺了那麼多人,日後一旦有人再度利用此事,難免會對嬴政不利。

所謂恩威並重,三萬京觀,給嬴政塑造了足夠的君威。而現在,也是嬴政再施捨一些恩德了。

棍棒加蜜棗,簡單粗暴,卻是絕對的屢試不爽。

荀況怎麼說也是成名數十年的名士,嬴政的那點心思,又怎麼可能看不出來。

“朕亦有此意!”

“不知陛下以為,這教化應該如何去辦?”荀況眯了眯眼,問道。

既然嬴政以及有了以教為名安撫齊郡百姓的想法,顯然,制度之上,荀況是不會有任何插手的機會的。

“朕打算每郡於郡治設郡學一所,郡下,每縣再設縣學一所,鄉學若干。司徒以為,這麼做,是否能起到教化之用?”

“自然。”荀況先是點了點頭,但是隨即卻是又問道:“陛下心懷大志,然而,這麼做,所花費之財物必定巨大。齊郡雖然富庶,但恐怕亦不足以擔此大負。”

嬴政的計劃很大,聽起來也很誘人,甚至荀況當初的設想也不過只是每一縣設一學堂罷了。但是,卻反而顯得有些不大務實。

“司徒放心,以帝國的財力,區區幾所鄉學罷了,毫不得多少財物。”嬴政擺擺手,似乎並沒有將這些放在心上。

荀況眉頭一皺,眼神之中逐漸露出了一絲不滿的神情來。嬴政的態度,令他覺得,自己彷彿受騙了。

“陛下,所謂鄉學,不過只是幾間房子罷了。建起來自然容易,但是,學生呢?陛下設定如此多的鄉學,如何保證,鄉學之中有學子,有老師?”

荀況的語氣略顯不善,顯然倔強的性格再度上來了。

然而,嬴政卻是絲毫沒有在意荀況話語之中的戾氣,反倒是繼續說道:“司徒所言有理。庶民之家,養活一個孩子已是不易,供其讀書,恐怕耗費更多。所以,朕打算以帝國財力,資其入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荀況的眉頭依舊緊鎖著,儘管他不相信以嬴政這樣性格的人,會食言。但是若是真按嬴政所言,恐怕只需數年,便足以拖垮整個帝國。

然而,就在荀況沉思之時,嬴政卻是又繼續說道:“當然,一郡之地,稚子不下十萬,帝國也不可能供給所有的稚子。”

聽到這裡,荀況的目光猛然盯在了嬴政的臉上,絲毫不顧及君臣之禮,等待著嬴政接下來的話。

“鄉學初成之後,此次參與平叛的齊郡子弟,可優先入學。帝國不但供給吃穿用度,每月還會給予一枚秦半兩。”

在這個時代,只是識字便算得上是身份尊貴,知識就是力量,財富,在這個時代,顯然得到了最充分的解釋。

加上知識一般掌握在世家大族以及諸子百家手中,而他們又不屑與庶民為伍,故而,哪怕是關中有戰功的將士都很少能有識字讀書的機會。

更何況,每個月還要一個秦半兩,雖然不多,但是對於稚子而言,已經是足夠補償原本的損失了。

“想必,日後從軍之人,必定趨之若鶩了……”荀況輕嘆一聲,說道。

“不,司徒錯了。”嬴政嘴角微微露出一絲笑意,說道:“日後帝國的將士,不會多,只會更精!”

荀況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雖然和他一開始想象之中的教化有所差距,但是,歸根結底也算得上是可以接受。

“鄉學,可供給每個學子三年,三年之後,實行鄉考,每鄉前五者,入縣學。如此,三年之後再有縣考。”除去生源的問題,嬴政繼續說著縣學以及郡學的晉升制度。

“鄉考?縣考?”荀況愣了一下,隨即有些疑惑地問道。如今的時代,尚未曾有校考一詞。

而在先前荀況的理解之中,鄉學,縣學,郡學,也只是建立在鄉縣郡三個地方才有所不同而已,但是,現在看來,確實並非如此。

“一鄉之學,教人識字。一縣之學,教人明智。一郡之學,教人治國。”嬴政越說,眼神越為冷峻,“從今往後,他們將是帝國的棟樑!”

荀況有些不可置信地看著嬴政,嬴政先前的話語已經是再明顯不過,顯然是打算要任用這些學子為官。

雖然這些學子或許足以堪當大任,但是,這些學子,歸根結底,都乃是庶民出身,日後若是真的為官,恐怕會觸及世家大族的根本利益。

“陛下,這恐怕不可……”

荀況剛想要勸阻,卻是並嬴政攔了下來。

“朕,知道你想要說什麼,朕也沒有蠢到要自毀帝國柱石。”嬴政看著荀況,眼神之中帶著前所未有的認真之色。

“軍功之制,朕不會取消。只要軍功之制尚存一天,帝國的根本,便是這些有勳爵在身的世家。朕,不是要推翻這些世家,只是要以新的世家,來取代舊的世家。

朕,不希望日後的秦國,再有諸如曾經的老秦系,以及楚系!”

荀況微微低下了頭,不知心中在想著什麼,只是聲音沙啞地說道:“臣,明白了。”

曾經的餚東系,之所以會成為嬴政的臂膀,繁榮至今,起最根本的的原因便是他們的權力盡皆來自於嬴政,他們只能站在嬴政的一邊,因為,他們沒有任何底蘊。

或許,對於頂尖的世家而言想要撼動極為艱難,但是,僅僅只是中小世家的話,卻是要簡單得多。

嬴政治學,花費如此大財力人力,費勁如此多的心思。同化六國萬民為一,為帝國汲取源源不斷的兵源為二,最為重要是要製造出新興勢力與老牌勢力的對抗,以防世家做大,成為不思進取,只知依靠祖輩餘暉,卻又趴在帝國的脊樑之上,源源不斷吸取帝國血液的惡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