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唐爭霸最新章節列表 > 146 兵不血刃東嶺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46 兵不血刃東嶺關

李靖在外面一等不見吳澤回來,再等還不見音信。正在他著急想再派出一隊人去裡邊接應的時候,看見送信的快馬跑了出來。聽到裡面是一座空城,李靖高興地一邊安排旗牌官向沈厚報吉,一邊督帥先鋒營進城安撫民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身居中軍的沈厚接到李靖地吉報,高興地傳檄三軍。聽到潁州王楊義臣聞風而逃,瓦崗軍士氣大振,尤其是新近加入瓦崗軍的各反王的軍隊。自從加入瓦崗軍後,伙食和待遇明顯就提高了不少,盔甲雖然還沒有裝備齊全,但是鞋帽衣服卻不短缺,另外因為他們衣甲不全,所以也不用衝在第一線。原本他們以為自己投入瓦崗軍以後,很可能會被人家當做炮灰來使用,沒想到打仗的時候主要還是靠原瓦崗軍的人。這些天他們除了訓練就是學習文化,晚上開憶苦思甜大會,讓他們明白為什麼要打倒楊廣,他們又為了什麼而戰鬥。現在大多數的人都覺得自己變聰明了,知道了不少道理。

因為瓦崗軍是窮苦人組成的軍隊,其他反王的軍隊一樣是窮苦人,天下的窮苦人本來就是一家人,透過憶苦思甜大會後,很快就引起了共鳴,所以新加入的人很快就融入到了瓦崗軍的大集體中。這次聽到瓦崗軍不戰而勝,佔領了東嶺關,全營的人都為自己是瓦崗軍而驕傲。很多新瓦崗兵都紛紛要求,希望能把他們調往戰鬥部隊。整個瓦崗軍都煥發出一股潮氣蓬勃的精神,每個人的意志在不知不覺中漸漸昇華。他們的心中都生出一股豪氣,願意為了瓦崗軍,為了中華崛起而犧牲。

風塵三俠看到瓦崗軍的這種士氣,十分震驚。尤其是看到那些反王的兵加入瓦崗軍後,短短幾天精神面貌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心裡更覺得不可思議。他們也接觸過憶苦思甜大會,覺得是不錯,卻沒有想到效果這麼好。其實不光是憶苦思甜大會的影響,關鍵是不讓他們做炮灰,而且瓦崗軍沒有把他們當外人,所有人一視同仁,甚至在很多方面儘量照顧他們。他們在以前的反王手下,雖然都算是嫡系,但是那些做王的當官的,看不起他們,隨意打罵,甚至不在乎他們的小命。 沒有對比就沒有感恩,到了瓦崗軍中,官兵一律平等,老兵還要對新兵進行幫、扶、帶,和別的部隊完全不一樣。在瓦崗軍的一系列政策和人文關懷下,他們也是人心肉長,三軍怎能不歸心?

任何事情都是有人歡喜有人嫉恨。像王世充和竇建德等人,看到自己一手拉起的部隊一點點變成瓦崗軍,心中充滿了羨慕妒忌恨!本來他們還想著找機會把自己的隊伍拉走,卻怎麼也沒有想到才短短幾天,這些人竟然就對瓦崗軍變得死心塌地了。他們也有點後悔,當初對手下太嚴厲,沒有多體諒他們,多給一些小恩小惠,現在悔之晚矣。另外還有一些反王本來還想著瓦崗軍馴服不了自己的隊伍時,他還有機會和瓦崗軍討價還價,沒想到他們就這麼輕易地倒向了瓦崗軍。事實上,他們不知道,沈厚下一步的計劃,他特意準備讓那些主持憶苦思甜大會的人,想法設法在以後的會中把那些反王欺辱新兵還有其它一些齷蹉的事專門提出來,讓大家一起批判。反正那些反王沒有幾個人屁股是乾淨的,尤其是王世充和竇建德,他們崛起之路不是殺害過無辜的人就是好色淫9亂,而楊廣就是一個好色淫9亂的人,他要讓那些反王永遠失去人心。一旦搞臭了他們的名聲,看他們還能怎麼東山再起?

當然了還有一個人更加不爽,李密原本想挖到瓦崗軍的秘密後,投奔竇建德,然後好找機會逐鹿中原。千算萬算,也沒有想到,隨著風塵三俠的加入,瓦崗軍對外的政策忽然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順其自然改為強制,用武力壓迫各路反王併入瓦崗軍。而且還把所有不主動投靠的反王全部軟禁,竇建德更是重點照顧物件。看到這種結果,李密差點噴出一口老血,他費盡千辛萬苦,紆尊降貴外帶散盡千金好不容易和一個好色的工程兵小頭目打好關係。可是自從鴻門宴以後,竇建德卻變成了瓦崗軍的俘虜,他還怎麼和竇建德合作,他能不鬱鬱寡歡嗎?更沒想到瓦崗軍剛破了汜水關,緊接著又白得了一個東嶺關。讓他都要懷疑人生了,難道那個讖語是假的嗎?不可能啊,讖語怎麼會不準。難道讖語說的是李淵父子嗎?

想到讖語可能說的是李淵,他更加心痛。都姓李, 憑什麼是李淵父子。李密他也不想想,這麼多年了他手下來一個兵毛都沒有,靠什麼逐鹿天下?靠做夢嗎?沈厚也知道他的野心,關注了一段時間,看到連王伯當都不崇拜他,也就不再放在心上了。一個在瓦崗軍中被邊緣化的人,一個手下沒有心腹,連一點點兵權都沒有的人,怎麼有可能給瓦崗軍製造麻煩?以前秦瓊和徐茂功等人私下裡也給沈厚舉薦過李密。不過沈厚也沒有瞞著他們,就說李密腦後又反骨還好色,而且受讖語的影響,如果讓他掌握實權的話,一定是不穩定的危險分子。反正都知道沈厚料事如神,可以說從來沒有讓人失望,所以大家也不再關注李密。並且也有意識的忽略他,幫他低調一些,不然害人害己。

一個大隋的魏國公,一個滿腹經綸的官二代李密,看到瓦崗軍中一群群泥腿子,大字識不了幾籮筐,一個個擔當重任,他不服,睜眼閉眼都不服。雖然他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他知道沈厚故意忽視他,就是不重用他。他有時候也在想,是不是因為讖語的緣故,所以沈厚他們忌憚他,怕他奪權。除了這一點,他再也想不出為什麼。想想也是,誰不怕別人奪權呢?李密暗暗厭恨那個讖語,說什麼姓李的能夠做皇帝,先是被隋文帝給趕出了朝堂,流落到綠林草莽之間。要不是這樣,憑藉魏國公的財富和權勢還不拉起一支勇武之師。最起碼在瓦崗軍中也能得到一個實權,韜光養晦,時間久了培養下自己的心腹,說不定也又機會成為瓦崗軍的主帥,畢竟整個瓦崗軍中只有自己的社會地位最高。他可是貨真價實的魏國公,而沈厚卻不知是從哪裡來的野和尚。自己一個堂堂正正的魏國公竟然沒有幾個人用正眼看待,而他一個野和尚卻高坐在帥帳發號施令,他們都瘋了吧。看看他做的什麼事,抓住這些反王還不全部斬殺了,還好吃好喝的供著。

他覺得沈厚的心太軟,不適合做帝王。從古到今,那個帝王不是殺伐果決?像他這麼心慈手軟的怎麼能有王霸之氣,王霸之氣都是殺人殺出來的。他總是想不明白明明是一個不喜殺戮的人怎麼能讓別人佩服,願意把他尊為瓦崗之主。這樣的人能推翻楊廣嗎?雖然連破五關,可是卻沒有殺死幾個人。人常說:一將功成萬骨枯,那麼一個帝王功成坐擁天下不是從屍山血海中殺出來的,萬骨枯只是小意思,怎麼也得要幾十萬骨枯。他覺得只有他才能做到冷血無情,才有做帝王的品性,何況也有讖語說自己是真命天子,為什麼這些人有眼無珠呢?李密常常替大家心急,更替瓦崗軍心急。萬一沈厚葬送了瓦崗軍,後悔都找不到苦的機會。雖然說沈厚也有讖語,不過他認為那些都是徐茂公和魏徵搞出來,是假的。而他當皇帝的讖語出自隋文帝,他絕對不可能胡說,這麼簡單的道理,他們怎麼就不明白呢?

每次想到這些,李密都感到頭疼。現在看到大家都在慶賀瓦崗軍兵不血刃進入東嶺關,他又開始糾結他的皇帝夢。他決定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要行動起來。他不相信沈厚他們把瓦崗軍經營的如鐵通一般,他相信一定有機會找到瓦崗軍的軟肋,也許就是他崛起的機會。他把瓦崗軍中所有的將軍在腦子裡過了一邊,看看有沒有對沈厚十分不滿的人。只要能聯合上手握軍權的大將,還能沒有出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