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唐爭霸最新章節列表 > 174 心思迥異謀玉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74 心思迥異謀玉璽

晃眼間就到了瓦崗軍、唐軍和河北軍會晤的日子。這天天氣晴朗,萬里無雲,一絲微風輕輕吹過,路邊的野花隨風微微擺動,像是歡迎走過來的秦瓊等人。

沈厚對這次會晤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自從瓦崗軍收復那些反王以後,天下的局勢變得明朗起來。瓦崗軍兵力雄厚,是除了大隋朝廷以外最大的勢力。而因為楊廣的昏聵無能,大隋已經無力指揮割據刺史。因此瓦崗軍已經成為玉璽最有力的爭奪者,而天下英雄都把玉璽看做天下,認為誰能奪到玉璽誰就能擁有天下,為什麼不想想楊廣手握玉璽卻一樣丟了天下。看到瓦崗軍最有可能奪取玉璽,他們反而對瓦崗軍百般忌憚。這次他希望李世民和蘇烈明白,如果不能團結起來,反而互相爭鬥,最後得利的一定是楊廣。無論三方以後會怎麼樣,現在必須先把楊廣趕下皇位。

其實沈厚對玉璽沒有多少執念,可是瓦崗軍中其他的人都迷信玉璽,他也只好從善如流。一葉知秋,由瓦崗軍中對玉璽的態度,他也能明白其他人對玉璽的執念。因此沈厚才對這次會晤不抱有信心,但是不去努力一番,總是不好。最少也要讓李世民和蘇烈明白,在楊廣沒有完蛋前,至少瓦崗軍和他們不能起衝突或者發生戰爭,因為楊林召開玉璽大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各路義軍自相殘殺,他們好坐收漁翁之利。想來他們也是有識之士能夠明白楊林的險惡用心。

不過為了公平競爭玉璽的所有權,沈厚讓秦瓊告訴他們,大家不必去揚州的校場。大家可以私下裡分出高低,比試出誰擁有玉璽的資格。到時候也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付楊廣叔侄。不然等到楊林把焚天大火搞出來,誰也不敢說絕對沒有問題。這一點,沈厚相信他們應該能同意,畢竟都知道校場中的火油可是楊林為大家準備的大手筆。

其實最近,沈厚一直和張仲堅在商量,怎麼樣才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把楊林的這個計劃給破壞掉,可是一直沒有妥善的計劃。雖然張仲堅已經訓練了一批特戰隊員,但是多次潛入揚州也沒有合適的手段去除這個隱患。再說如果 動手太早,難免會打草驚蛇,楊林又用其它的手段,豈不是更摸不著頭腦。只能等玉璽大會開始前把這個隱患去除最好。所以這些天他也支援派出習作仔細打探動靜,並沒有採取任何行動。

如果今天的會晤能有一些意外驚喜,那就最好!

秦瓊到了唐營,李世民早就恭迎在大營門口,一見面就熱情地喊:“恩公,又見到你了。不過今天公務在身,就不和你見禮了,請多多包涵。”

“正該如此,絕不可因私非公,今天我代表的是瓦崗軍,而不是個人。而你也一樣,代表的是唐軍並不是李世民。”秦瓊也是公私分明光明磊落的人。當年他救人只是處於俠義的本心,並不是貪圖什麼,更不會挾恩圖報。他也明白李世民剛才話裡的意思,就是說即使你是我們李家的救命恩人,今天我也不會退讓,因為你今天代表的是瓦崗軍,而我代表的是唐軍。並且對李世民這麼說覺得有點不滿意,因此乾脆把話說到了明處,暗暗諷刺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聽到秦瓊的話,蘇烈也覺得李世民自己太多心,瓦崗軍挾大勝之軍,以雷霆之勢迫使楊廣發出禪位詔書,怎麼會用私恩來要挾唐軍呢?因為蘇烈也是一個驕傲的人,所以他也喜歡堂堂正正的做事。就像他殺死那些在他營中圖謀不軌之人的事,原本也可以讓手下把那些人捉起來,宣佈罪證後殺死。但是他偏偏要以身犯險,引誘那些人把野心暴露出來,然後一舉殲滅。讓天下人知道並非他沒有容人之量,而是那些人狼子野心想要謀奪他的河北軍甚至要殺死他,所以他才不得已而殺死他們。這樣也是為了不影響他的聲譽,防止來投的人心有顧忌。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進入唐軍大營,秦瓊看到營帳錯落有致,暗合軍陣之法,軍容鼎盛,雖然沒有瓦崗軍的軍容軍貌,卻也是一派強軍風範。他們一邊走,李世民一邊隨意給秦瓊指點軍營,言辭中也露出稱霸中原的野心,並且出言有招攬秦瓊的意思。秦瓊裝作聽不出他暗示招攬的意思,給他打著太極推手,相信李世民也能明白他的意思。果然看到秦瓊對他招攬的話哼哼哈哈的,他也明白是什麼意思,不再說那些話。而蘇烈聲。所以說如果是李建成親自來招降蘇烈,很難說他不會跟隨,這可能就是未來的皇帝啊!聽到李世民的那些話,心裡卻覺得李世民真囉嗦。當初見到他時,也是話裡話外透露出招攬的意思,他就不客氣的拒絕了。他認為英雄人物只會歸順真正的天下明主,絕不會因為一些虛名權勢而屈從於何人。像竇建德這樣的有雄霸天下的氣概的人還差不多,李世民不過是李淵的次子,就算李淵坐了皇位,太子也是李建成,有什麼資本籠絡人才?

封建社會不管是皇家還是大家族都講究嫡長子,皇太子是嫡長子,家主繼承人一樣是嫡長子。尤其是秦二世而亡,隋二世也將亡,所以現在的人心更是看重嫡長子,李世民作為老二,誰會看好他。一旦跟隨了李世民,一生都會有李世民的烙印。如果改投他人,難免會落下對主不忠的汙名。在那個時代名聲可是和性命差不多的東西,誰敢不在意。就連皇帝都總想看看史官如何記錄他,無非也是想留一個好名聲。所以說如果李建成親自禮賢下士招攬蘇烈,難保他不會投向李唐,因為李建成很可能就是未來的皇上。至於沈厚,很多人還想再看一看,因為他的根腳比不上李淵。李淵是關隴門閥的代表,又是太原留守,還是御封的唐王。提到唐王的封號,沈厚覺得很好笑,明明都在造楊廣的反,反而十分享受他給封的唐王封號,其他人也很看重人家的封號。蘇烈一方面因為沈厚軟禁了竇建德,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沒有顯赫的出身。還好他在瓦崗山的地穴裡得到一塊隕鐵,上面寫著“天外贈隕,沈主沉浮”,暗示他將掌控天下,不然很多人心中也沒有底氣。封建遺毒利用好了,也能成為臂助。

蘇烈現在作為最顯赫的第三方勢力,雖然他也明白他沒有爭奪天下的能力,但是他有兵有將,他相信靠著手下的實力必然能夠換取榮華富貴。至於誰能讓他的利益最大化,又能坐上皇帝的寶座,他現在也看不出來,因此他也只能先觀望。其實現在不少人都和蘇烈的想法差不多,在亂世中一個選擇失誤,就可能讓自己的家族遭遇滅頂之災。也正是因為知道天下觀望的人很多,所以瓦崗軍才要爭奪玉璽,一旦玉璽到手,自然能讓瓦崗軍的名聲大漲。李世民更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已經做好了即使自己得不到玉璽,也決不能讓玉璽落入瓦崗軍的最壞打算。而蘇烈卻準備渾水摸魚,能得到玉璽最好,如果實在得不到,也不強求,保存實力才是最重要的事。因為這種心思,他也只能和李世民8聯合來謀取利益。如果和瓦崗軍聯合,就算不說前不久的鴻門宴,他的五萬兵馬對瓦崗軍的三十多萬兵馬,他能有什麼話語權?也只有和李世民9聯合他還有可能染指玉璽,至於最後玉璽落入誰的手中,他也沒有什麼傾向。他出身於草莽,雖然也想成為新的世家,但是對世家門閥卻沒有多少好感。而瓦崗軍畢竟才軟禁了他的舊主,他更加沒有好感。

三方勢力的心思各不相同,坐在李世民的大帳能談成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