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唐爭霸最新章節列表 > 337 矛盾的李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37 矛盾的李淵

連續一個月的捷報,讓李淵認為唐軍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尤其是頡利可汗最近不斷地給他施加壓力,讓他對更加瓦崗軍恨之入骨。不過,他有時候也會怪罪阿史那莫,他認為突厥人很多時候就是蠢貨。為什麼李世民和蘇烈等人就能逃回來,他怎麼就死在了那裡。其實李淵也不是懷念他或者對他有什麼念想,主要是他死了,李淵就要直面頡利可汗的怒火。如果他還活著,頡利可汗只能怪阿史那莫作戰不力,能力低下。現在他死了,那麼李淵就成了背鍋俠。

當然了,阿史那莫的死和李世民也有關係,但是頡利可汗只找李淵,他才不知道李世民是誰,只知道是李淵的兒子,不找李淵找誰?突厥使者住在長安的驛館,三天兩頭地給李淵添堵,如果,李世民沒有出外打仗,說不定李淵能把他綁了送給頡利可汗出氣。不過,頡利可汗對李世民明顯沒有興趣,不然的話,他一定會要求把那次戰役的指揮者交出來。

對造成阿史那莫死亡的統帥沒有興趣,當然是有更好的東西讓他有興趣,那就是黃金白銀,綾羅綢緞。一開始突厥使者只是興師問罪,李淵明白千萬不能得罪突厥,不然現在所有的大好局面頃刻間就會灰飛煙滅,只好委曲求全。他也明白,和突厥的矛盾,沒有用錢擺不平的,於是等機會就提出用金錢賠償他們的損失。可是突厥人竟然不答應,說五萬突厥青壯的生命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

聽到突厥使者義正言辭拒絕的話,李淵反應不過來,他們突厥人不是最喜歡金錢嗎?怎麼這次會一口拒絕呢? 再說人死不能復生,阿史那莫和他的五萬精銳已經死了,總不能讓自己賠償他五萬騎兵吧?要是自己有那麼多的精銳騎兵還會找他借兵?或許他想要自己賠償他一部分人口?李淵想不明白,因為突厥使者發洩完怒火後就回了驛館。

一頭霧水的李淵只好把裴寂找來研究,聽完他的訴說後,裴寂低下頭想了一下說:“突厥人生性殘忍貪婪,阿史那莫及五萬精銳的死亡可能會讓頡利可汗心疼,但是沒有錢財解決不了的問題。至於人口,咱們中原經過戰亂也是人煙稀少,絕不能給。”

“可是我提到賠償錢財,人家根本不在意,不賠償人口恐怕不行,突厥人哪次打草谷沒有擄掠人口?”李淵還是傾向於送人口,錢財他自己還要用來擴充軍隊的裝備。

“沒有了人口,以後誰為你提供兵員和糧食?賠償一些錢財,咱們勒緊褲腰帶總能度過去。”裴寂儘量耐著性子勸說,他認為錢財是身外之物,沒有了還可以想法掙回來。如果沒有人,誰幫你掙錢呢?關鍵是把人送到突厥,那就沒有辦法遮掩唐軍和突厥的關係。雖然說唐軍現在和突厥結成了同盟,甚至李淵以子侄稱呼頡利可汗,但是知道這種關係的只有李淵、劉文靜和他寥寥幾人,就連李建成三兄弟也不十分清楚。如果讓天下人知道唐軍和突厥真正的關係,不要說統一全國,恐怕會讓人把他們當漢奸看待,到時候只會眾叛親離。不過,裴寂也理解李淵的想法,畢竟他本來就是混血兒,他祖上是鮮卑人,姓大野。他的母親和隋文帝文獻皇后分別是鮮卑貴族獨孤信的四女和七女,他也曾因姻親關係深受隋文帝的重用。

“那現在怎麼辦?再增加一些錢財?”李淵覺得他說的有道理,自己的臣民也確實不多,如果給了突厥人,的確有可能影響自己的統治。

“別急,等他們提出來再說。這和做生意一樣,誰先開口誰就處於弱勢,到時候談判就不好辦。”裴寂知道如何做才能儘可能佔據優勢。

“軍國大事也和生意一樣?”李淵聽到他的比喻覺得不可思議。

“都是用錢來做交易,怎麼不一樣?”裴寂心說不管什麼事情落到最後還不是錢嗎? 只要用錢能解決的問題還不都是生意嗎?

“好吧,都是生意。希望他們不要獅子大開口。”李淵只好認可裴寂的說法,轉回頭又開始擔心自己的財政。

“全當是他們幫咱們保管財物,等咱們統一中原後,厲兵秣馬再找他們算賬。前些年大隋打的他們無還手之力,現在咱們內亂不息,且讓他們趁火打劫。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到時候讓頡利可汗把吃咱們的吐出來,還要收他們的利息。”裴寂寬慰李淵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廣雖然是一個昏君,但是在他登基之初也確實顯示了不凡。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四海臣服,萬邦來朝。可是因為三徵高句麗,開挖大運河,奢侈無度,使得千秋基業毀於一旦。想起來真讓人不敢思議!”李淵想起以前,突厥人奴顏媚膝的樣子不由得感嘆萬端,他渴望著自己也能像隋文帝和隋煬帝那樣威懾四海,萬邦來朝。李淵也有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的才能和楊廣相比猶如雲泥,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李世民、劉文靜和裴寂讓他造反,他總不敢動手。李世民他們慫恿不動李淵,最後裴寂想出一條妙計,用酒灌醉李淵,然後把他送入楊廣的行宮晉陽宮,讓行宮的妃子陪他睡了一覺。當他醒來後,知道自己睡了楊廣的妃子,被逼無奈只好造反。不然的話,估計李淵還在太原做留守。

“可惜,一個人太聰明了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做出這麼多天怒人怨的事,他不滅亡誰滅亡?我相信唐公以後也一定可以威服四海,創萬世基業 ,萬邦來朝。不過,現在咱們就退讓一步,安撫好頡利可汗,只要他不在西北搗亂,咱們才能專心中原,攻伐天下。”裴寂不但貶低楊廣,還順口連拍李淵的馬屁。

“哈哈……,”李淵聽得眉開眼笑,他覺得自己雖然可能比楊廣的才能差一點,但是自己的身邊能臣猛將不少,而楊廣更是被宇文化及那個奸臣矇蔽,怎麼能和他相比呢?於是說:“那就依你所言,看看他們的胃口到底有多大?至於財物,最近李世民他們打了不少勝仗,那些戰利品就好過那些西北狼吧。”

李淵和裴寂又討論了一些其它的問題,最後還是覺得有錢才好辦事。現在要準備賠款給突厥,唐軍的財政肯定會吃緊,看來必須要出兵山東,爭取再多搶佔戰利品。於是又發了一封公文,催促李世民向山東用兵。這時候的李淵, 其實正處於矛盾之中,一方面畏懼突厥,另一方面被連續的勝利衝擊,認為瓦崗軍也是不堪一擊。

遠古的景縣由古黃河、漳河沖積而成,林木蒼莽、水草豐盛。遠在商、周時期,此地為條氏國。當時成為條縣,是一個小縣城。李世民和劉文靜的大軍就駐紮在縣城外,因為在附近的太行山上發現了瓦崗軍,他們為了防止瓦崗軍向河北進軍,所以才駐紮在這裡。不過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和觀察,他們發現瓦崗軍對河北沒有多大興趣,於是他們也沒有採取過激的行動。這幾天李世民和劉文靜也一直在揣摩瓦崗軍的意圖,只是總不能探知瓦崗軍的目的。

李世民認為如果瓦崗軍在山口增兵的話,就應該向他父親建議,遣使出使揚州和楊廣結盟,讓他從另一邊騷擾瓦崗軍。劉文靜卻認為不管瓦崗軍有沒有動作,現在都應該派人和楊廣聯絡,儘量結成同盟,不要臨時抱佛腳。李世民自然也明白臨時抱佛腳不妥,只是他對結盟沒有多大的信心。對於楊廣他可能比很多人都瞭解,在心底其實他也很佩服楊廣,同樣是老二,人家就能上位做皇上。正因為瞭解,他才明白楊廣不可能和以前的臣子,現在的反臣聯盟,那怕大隋滅亡,楊廣的驕傲都不允許他做出這樣的決定。唯一的機會就是楊林,只有靠山王楊林可能會同意結盟,但是靠山王的大腿也拗不過楊廣的胳膊,甚至一根手指,因此唐軍和楊林只能意會不能言傳,達成默契,互相配合制約瓦崗軍。

對於這種關係,劉文靜心中很不踏實,萬一楊林不管不顧的話,或者說等瓦崗軍和唐軍兩敗俱傷再出手的話,哪可怎麼辦?他認為還是應該努力一下。而李世民認為這樣一來反而容易壞事,兩個人這些天一直在爭執這個問題。正在這個時候,他們接到了李淵的命令,讓他們向山東進軍。這下他倆也不爭執了,開始討論李淵的命令。不過,這次他倆的觀點一致,認為李淵有點認不清現狀。雖然說唐軍最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是所有的對手都是弱雞中的弱雞,完全和瓦崗軍不是一個量級。

唐軍在虎牢關損失了六七萬精銳,現在雖然說兵力達到了二十萬,人數比虎牢關大戰時還要多一半,但是這些人大多是新兵。李世民原本也是想透過掃蕩周邊勢力,一邊練兵,一邊補充兵員和物資,現在兵員和物資已經完備了,只是練兵離目標還很遠,遠遠談不上精銳。這樣的兵碰到瓦崗軍除了找死,恐怕再也沒有其它的可能,怎麼能去主動尋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