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唐爭霸最新章節列表 > 三 開天闢地新世界 403 賞罰分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 開天闢地新世界 403 賞罰分明

世事難料。很快地李世民就得到斥候的訊息,瓦崗軍在井陘口修建了一座關隘,城牆差不多有三丈多高。聽到這個訊息,李世民大吃一驚,瓦崗軍的動作怎麼這麼快呢?他也想過,自己招攬了太行山的大多數土匪,佔據了主動,瓦崗軍有可能會在山口設置障礙,甚至建造工事,但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就建造一座關隘,這效率也太嚇人了。

不過,仔細想想,瓦崗軍全力以赴只草草修建一座城牆的話,也有可能。既然此路不通,那就看看別的路,太行九陘利於唐軍就有四個,瓦崗軍堵了一個,還有三個。李世民不相信瓦崗軍能把四個山口都堵住,就是不用糯米汁,只用泥糊短時間也不可能造好城牆。只修一座城牆,牆裡面夾雜著樹木什麼的還能湊合。如果想修建四座城牆,絕對不可能砍伐到足夠的樹木。

想來想去,最後李世民覺得那些城牆恐怕是虛有其表。看起來是城牆,還不知道是怎麼日鬼糊弄的,想嚇唬人,讓唐軍知難而退。如果說在平原,用土堆起來也有可能,這裡主要是砂石不用泥和糯米汁粘接怎麼可能呢?最後李世民斷定那些城牆就是騙人的,也就是咱們現在說的豆腐渣工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既然明白了瓦崗軍的城牆是用石頭幹壘的,李世民認為只要用什麼撞幾下估計就會坍塌了。他覺得這沈厚和徐茂公就是勞民傷財,為了不讓唐軍出山就讓瓦崗軍壘這麼幾堵城牆,這能騙人嗎?李世民心說,你們騙人也專業一點,為什麼不修的慢一些,如果兩三個月依次修好幾座城牆,我也能相信。可是這才一個來月就修建了四座城牆,你們以為我是弱智嗎?我難道不知道修築一座城牆需要多長時間嗎?

最後,李世民也明白了沈厚他們的難處,如果有兩三個月的時間,他們根本就不用弄虛作假了,真城牆可能就建好了,看來他們真得很怕唐軍殺出太行山。

因為害怕唐軍殺出太行山

,所以瓦崗軍日急忙慌的就弄出來幾座關隘。雖然不太堅固,但是總好過不有阻擋。再想的好一點,被唐軍的斥候看到兩山之間一座座城牆,一時間不知道瓦崗軍弄虛作假,真就知難而退,那瓦崗軍不是賺大了嗎?

李世民能讓瓦崗軍僥倖過關嗎?他既然認定那些城牆不過是虛張聲勢造假的,他當然要抓緊時間去進攻。另外一方面,李世民覺得瓦崗軍這樣著急的造假,一定是十分害怕唐軍殺出太行山的。瓦崗軍越害怕的事他越是要去做,想到自己悄悄殺向井陘口,突然間出現在瓦崗軍面前,輕易的推倒他們虛張聲勢做的城牆,不知道沈厚會驚訝成什麼樣子?

當初,在虎牢關,李世民被瓦崗軍殺得丟盔棄甲,狼狽不堪,現在他要報復回去。擊鼓升帳,原本的唐軍老將盔甲鮮明的迅速來到李世民的帥帳。隨後牛彪也急急忙忙的跑了進來,只是那破舊的盔甲還沒有穿戴齊整。緊接著其他的土匪也三三兩兩的跑進來,一個個氣喘吁吁,衣衫不整,盔甲歪斜。不過,這些人總算在三通鼓響後站在了帥帳,這讓李世民多少有點欣慰。

一個月前,三通鼓聲落地的時候,這些散漫慣了的土匪不僅來不了,而且有的竟然不知道這鼓聲代表的意思。第二次雖然知道了三通軍鼓的意思,但是總是趕不及。當時李世民的親信們建議,所有不能按時應卯的,一律四十軍棍。按說,這樣的處罰已經是極輕了。按軍律,三通鼓響不能應卯者,當斬!

當斬!真要把這些不能應卯的土匪頭子斬了,恐怕剩下的土匪都得炸毛,李世民的親信也不是笨蛋,所以建議打四十軍棍。李世民更不是笨蛋,他當然也不會按軍律————斬!不過,能在青史留名的人自然不是庸才,他的想法自然是與眾不同,別具一格,是————賞!

知道李世民不僅不罰,反而還要賞銀一百兩,不光他的親信一個個吃驚的瞪大了眼睛,

就是那一個個氣喘吁吁的土匪也瞪大了眼睛。他們也想在三通鼓響前趕到李世民的帥帳,可惜他們實在是力有不逮。一個個懶懶散散慣了的土匪頭子,這些年養尊處優,早就消磨了幹練。如果是一些競爭激烈的山頭,需要寨主之類的身先士卒去打劫,去搶!搶!搶!可能會保持一股幹練狠辣的風格。

可是太行山和其它地方都不一樣,地勢險要、羊腸小道、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要幾個小頭目就能解決打劫的大事,這些寨主之類的能不偷懶?當偷懶成為習慣的時候,這些寨主狠辣是愈發厲害了,但是幹練卻喪失了不少。一個個變懶了,吃胖了,怎麼能適應李世民的軍事化作風?

雖然這些寨主覺得三通鼓響趕到帥帳很吃力,但是他們也明白,既然投靠了唐軍就要遵守人家的規矩。不過遵守規矩並不是說他們就心甘情願挨軍棍,他們也知道軍棍打在身上很疼。如果李世民一定要打,他們一定會抗議。因為他們有理由,他們還沒有經過正規的軍事化訓練,等他們被訓練好了,自然就不會遲到了。再說,法不責眾,不是自己來不了,幾乎所有的寨主都來不了。

其實有一個寨主來了,就是牛彪。不過,其他的寨主來的一個比一個晚,所以他們並不知道牛彪比他們都強,想當然的認為都一樣遲到了。孔子講,要因材施教,李世民自然是記得他老人家的話,而且活學活用。而牛彪的表率作用,恰好給了李世民一個好機會。

“賞牛彪將軍一千兩銀子!因為他按時趕到了帥帳。希望他再接再厲,能夠盔甲鮮明的在三通鼓響前趕到帥帳。其他將軍也很不錯,比第一次強了很多,都知道鼓響後迅速趕來。雖然又遲到了,但是有進步,為了顯示本王的賞罰分明,所以除了最後一位將軍,其餘的將軍每人各賞一百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