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隋唐爭霸最新章節列表 > 59 小將軍霸王舉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9 小將軍霸王舉鼎

聽說瓦崗山兵精將廣,實力雄厚,金殿上的文武百官俱都一驚。以前他們也聽說過瓦崗山,不過,每次一遇到大軍征剿,總是像老鼠一樣躲在瓦崗寨裡據險死守,怎麼轉眼間腰桿變硬了,還能殺敗靠山王楊林?楊林大家都很熟悉,開國九老之一,不僅擅長文韜武略,更兼武功高強,難道他對瓦崗山也無可奈何?那麼該派誰去增援呢?

“臣有本奏,因為李淵把二賢莊的響馬驅趕到了瓦崗,他們聯合後,所以才實力大漲。既然李淵能殺敗二賢莊的響馬,可調李淵到河南征剿瓦崗。”宇文化及出班跪奏。聽到他的話,這些文武百官才明白,原來瓦崗山發展壯大了。

楊廣一聽對啊,讓李淵剿滅二賢莊,結果二賢莊被李淵追殺出了山西。因為李淵沒有聖命不敢離開山西,所以才讓二賢莊的人逃過一劫。現在朕只要准許他繼續追殺,無論天涯海角務必要把瓦崗山的響馬剿殺一空,想必響馬將會無路可逃。他正要准奏,卻見從眾臣中又走出一人,卻是昌平王邱瑞,他在開國九老中位列第七。

“陛下,臣有本奏。”邱瑞跪倒在地說:“李淵身兼防範匈奴的大任,怎麼能輕易調動。微臣為聖上推薦一員虎將,定然能夠馬到功成。”

“匈奴未滅,確實不能調動李淵。不知愛卿保舉何人?”楊廣一想,娘的匈奴,過幾天有空了去你那裡看看,搶你的媳婦,搶你的牛羊,讓你斷子絕孫,外帶餓死你。現在還是先讓李淵和你們耗著,反正我大隋兵多將廣,只是昌平王能保舉誰呢?

“微臣保舉山馬關總兵裴仁基,他有三個兒子,個個武藝高強。三兒子裴元慶年方十五,卻力大無窮,有萬夫不當之勇,胯下寶馬照夜玉獅子,掌中一對梅花亮銀錘卻各重三百斤,打邊天下無敵手。只要他父子出征,定然能剿滅瓦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好!我大隋果然是人才濟濟,宣山海關總兵裴仁基攜三兒子殿前面聖,待朕封賞後再領兵出征。”楊廣大喜。下面卻惹惱了兩位,只是他倆卻不敢反對楊廣。

旁邊的太監看到沒有人再說什麼,於是用尖細的聲音代楊廣喊道:“眾愛卿,有事上奏,無事退朝。”楊廣回了後宮,繼續去安撫鶯鶯燕燕,自有人寫了行文,召裴家父子進京面聖。

軍情緊急,裴仁基也不敢耽擱,攜了三個兒子,領了山馬關兵馬星夜趕到京城。人常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裴仁基雖然是山馬關的總兵,但是大隋的像他這樣的總兵沒有一百總有八十,主要也是級別不夠,這次能的皇上召見,心裡實在是高興。大隋大大小小的總兵成千上萬,級別相差的如同天地,三馬關,其實就一個小關口,他這個總兵就相當於後世的團長,而魏文通也是總兵,人家確實將軍,在後世相當於軍區的軍長。這次他們父子也是託瓦崗山造反和邱瑞的福才有機會面聖,不然就算裴元慶比李元霸還厲害也難以有機會面聖。一個芝麻小的武將得到面聖的機會,能不激動,能不快馬加鞭嗎?

這天,早朝將散,小太監正要用他那最具特色的尖細聲音做結束語時,昌平王邱瑞出班跪倒三呼萬歲奏到:“陛下,裴家父子已到。”

“人在何處?”

“回陛下,正在殿外候旨。”

“宣!”楊廣很好奇,上次散朝後他總有點懷疑,一個十五歲的少年倒底有沒有昌平王說的那麼好?他雖然不相信邱瑞敢犯欺君之罪,但是卻害怕他言過其實。

聽到隋煬帝召見,裴仁基父子四人又整整盔甲,然後向金殿內走去。一進殿,四個人低著頭,輕手輕腳的走到龍案前,至少也有十米遠的地方,三磕九拜,高呼萬歲。

楊廣向下一看,四個人中果然有一個少年,也看不出有什麼奇特之處。於是讓裴元慶練趟武藝瞧瞧,看看是不是如昌平王邱瑞所言。和一眾文武百官來到武英殿,這裡可以跑馬射箭,並準備有刀、槍、劍、戟、棒、錘、鞭、叉等十八般兵器。裴元慶領旨謝恩後,父子四人自然也跟著來到武英殿。父親和哥哥輕聲囑咐:“好鋼要用在刃上,今天就是你露臉的時候,可千萬不敢掉鏈子。”“學好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咱們裴家就看你今天的表現了。”“咱們能不能一步登天,就看你一會的表現了,威武!”“威武!”裴元慶揮揮拳頭用力地說。

他來到演武場,踢踢腿,伸伸腰,活動了一下筋骨又打了一趟拳,然後讓人把他的馬牽過來。裴元慶一縱身跳到馬上,把一對梅花亮銀錘舞動起來,只見一團白光上下翻飛,虎虎生風。楊廣武藝不錯,也是識貨的行家,一看他能舞動一對三百斤的大錘,就知道這絕對是一員虎將。等到裴元慶舞到酣時,人影也看不見,楊廣忍不住大叫一聲:“好!”底下的文武百官不管懂不懂也一起跟著叫好,武英殿前響起不斷地叫“好!”“好!……”聲。

等到一趟錘舞完了,裴元慶跳下馬,重新跪下見駕,是氣不喘臉不紅。楊廣不由得龍心大悅:“賞黃金百兩!封鎮殿大將軍。”

“謝陛下封賞。”裴元慶趕緊再跪拜謝恩。前幾天就惹惱的一位跑了出來,卻是宇文化及。他的兒子才是天寶大將軍,這楊廣糊塗了吧,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娃娃竟然比自己的兒子還要顯貴。他站出來自然不是為了錦上添花,他想看看能不能找到機會,陰一下裴元慶。於是皮笑肉不笑地問道:“小英雄還有什麼本事,再練一練讓陛下高興高興。 ”

“我的本事都練完了。”裴元慶心說,我最擅長的就是錘法,已經表演完了。他還是少年,心性直有什麼說什麼,哪裡知道宇文化及的意思。按宇文化及的心思既然皇上喜歡自然要多練幾個,豈不是更加討皇上高興。這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以為裴元慶也和他一樣愛討皇上歡心。如果裴元慶為了討皇上貪心,再練出什麼差錯,他就能有藉口打擊裴元慶。可是人家沒有機會上當,不過宇文化及不愧是老奸賊,眼珠一轉又有了計較:“裴小將軍,聽說你的一對錘個有三百斤,必然力能舉鼎,何不給聖上表演一番。”

“對啊,不是愛卿提起,朕倒是忘了,裴將軍可否為朕表演一番。”楊廣自然好奇裴元慶的神力,就是下面的文武百官也一樣好奇。

“臣遵旨。”裴元慶自然不能違背楊廣的意思,反正父親和哥哥也說了,勁量讓皇帝高興,裴家光宗耀祖就在今天。

裴元慶又走下殿來,脫下盔甲換下戰靴,伸胳膊蹬腿活動一番,找了一些沙土把手搓一搓。那時候沒有滑石粉,怕手油手汗打滑就只能用沙土。武英殿前一溜有九個鼎,裴元慶選了一個最重的大鼎,重一千一百四十斤。所謂鼎就是和香爐差不多,大肚子,下面有三條腿。從遠古開始,所有的力士為了彰顯武力都喜歡舉鼎,最有名的莫過於秦武王贏蕩,因舉鼎反而被鼎砸死,還有一個就是霸王舉鼎。只要是華夏的人就沒有幾個沒聽說過霸王舉鼎,但是又有幾個能有福氣欣賞到霸王舉鼎?

一看到裴元慶選了最大的鼎,楊廣和文武百官一個個睜大了眼睛,現在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候,誰不想看清楚。只見他圍著鼎轉了兩圈,氣沉丹田,騎馬襠式一蹲,雙手各抓住一個鼎腿,舌頂上顎“起!”。一下就把鼎舉到了胸前,再一翻腕,好像渾不費力一般就把鼎舉到了頭頂。文武百官齊聲喝彩“好力氣!”楊廣本來坐在龍椅上,一看裴元慶把鼎舉了起來,他不由地站起來,手拄著龍案,脖子想鴨子一樣伸的老長:“好!好力氣!”

裴元慶少年心性,一聽大家叫好,就想多顯擺一下,於是“噔噔……”舉著大鼎就進了武英殿。楊廣不住的讚歎又擔心有失,趕緊說:“愛卿神力,快放回去。”

“遵旨。”裴元慶轉身就想出殿。

“且慢!”宇文化及上前一步,攔住了裴元慶。他心說這傢伙再長幾歲,我兒宇文成都也不是他的對手,現在正是除他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