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之虎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十四章 徑退山西

李自成彷彿根本沒聽到李過的話,他只是呆呆地直望著遠處,臉色陰鬱得可怕。

“叔父,時間緊迫,還請速下決斷啊。”李過又小心地提醒了一句。

李自成輕嘆了一聲,卻沉聲道:“各位,以俺看來,這河南之地,我等已不可據,需得退回山西,方為穩當。”

聽了李自成的話,各人都呆住了。

高一功驚愕問道:“闖王,若我軍就此撤往山西,那這河南豫西豫中所佔之地,豈不是只能平白地放棄了麼?”

“難道你認為,我軍還能守得住這些地方嗎?”李自成冷冷道:“這河南之地,我軍所到之處,皆擄奪一空,百姓不是編入新附軍,就是賣給了李嘯。現在,就是在這河南之地,我軍怕是賣了近百萬人口給李嘯了吧。我軍若退往以豫西,無糧無民,損失的兵力無法補充,糧草也難於補給,卻將何以為續!”

李自成狠狠地咬了咬牙,繼續道:“故本帥認為,只有全軍退往山西,在哪裡,我軍尚有穩固地盤,百姓也未全部賣給李嘯,實為我軍最好的落腳休息之所。憑著黃河與明軍對峙,待我軍恢復元氣後,當可與明軍再一較長短!“

“那我軍若一直這樣徑自撤往山西,唐軍以及其他的明軍,會不會立刻尾隨而來?“李過又問了一句。

李自成怔了怔,嘆道:“這個不必擔心,我軍兵分幾路,分別撤退,讓李嘯摸不清方向,總之,最終退回山西便可。“

見李自成已然拿定主意,李過等人自然再無話可說,最終紛紛同意。

當天晚上,流寇大軍拔寨起程,分成數部,分別西撤而去。

次日,當李嘯移營拔寨,帶了侯恂的萬京營兵馬,以及開封城中河南總兵陳永福的萬兵馬,前來朱仙鎮時,流寇早已撤走,只剩下一座座孤零零的營寨佇在原地。

李嘯久經戰陣,他在心下,迅速地判斷了流寇的去向。

那就是,在此次大受打擊,軍心士氣皆不可用的情況下,流寇一定無心留在豫西,而是極有可能一路向西北撤退,直到退到山西。

那該怎麼辦,自已要不要卻全力追擊他們呢?

李嘯想了很久,最終否決了這個決定。

如果流寇能安安穩穩地撤往山西,自已倒也真沒必要一路追殺過去,畢竟,自已解救開封,把河南一省從流寇手中解救出來的話,就已是完全達到戰略目的了。

如果自已還要一味追殺,且不說侯恂與陳永福二人,不一定會繼續聽從自已指揮,自已手下的唐軍,也有師老兵疲之憂。

因此,李嘯決定,自已與一眾護衛退回山東,讓秦良玉總領這支丙營的兵馬,繼續在河南之地巡邏剿匪,一來顯出自已為國盡力,二來也是監督河南官員儘快把移民的百姓運到山東,再從山東,運往海外各地。

因為,李嘯在把作戰任務,向秦良玉作了安排之後,便帶著一眾護衛,先行回返山東了。

當然,在李嘯撤返山東時,那入援的侯恂,還是抓緊機會,把其子侯方域送到李嘯營中。

說實話,現在李嘯帳下,有能力的讀書人極多,象侯方域這樣空有虛名,只能裝門面的文人,李嘯的態度是,這樣的人,有也行,沒也無所謂。

說白了,李嘯對侯方域這樣所謂的明末四公子,使用他為自已效力,一是看侯恂情面,二是給自已裝門面,讓各地的士子知道,自已是求賢若渴,歡迎各類讀書人前來投靠,從而在政治上給自已大大加分。

象前年來投奔李嘯的張煌言,在遊歷了明朝各地,以及李嘯治下之地後,原本對李嘯還懷有的一絲疑慮,已然徹底打消,現在的他,已任濟南地區的民政司司長,李嘯打算,讓他再歷練一段時間,便把他提拔為自已的核心幕僚。

只不過,象張煌言這樣有真才實學,又願意踏實做事的士子,才是李嘯心下真心渴求的文人,自然,在將來,張煌言的民展前景,比只不過用來裝門面的侯方域,受重用的機會要多得多。

在把侯方域帶回山東後,李嘯專門和他談了一次話。

“朝宗,你來我軍效力,可有何感想麼?”

侯方域愣了一下,便苦笑道:“學生能為大人效力,尋得晉身之階,自是難得,又有甚想法。“

李嘯微微一笑:“朝宗,凡事不可太過勉強,這樣吧,本公給你一個機會,你可自乘我軍船隻,去南洋各地探查一番,見識我軍治理之狀後,再來為本公效力吧。“

侯方域沒想到,李嘯會對自已來這麼一手,他哦一聲,卻也不好反駁,便頭同意道:“好吧,學生謹遵李大人之意,那學生明天,便從濟南去登州,從那裡坐船出發。“

李嘯嗯了一聲,又微笑道:“朝宗,若你在我南洋各地,巡看完畢後,可自去南京,把李香君也接來濟南吧,省得你們兩地分居之苦。“

侯方域見李嘯對自已的私事這般瞭如指掌,不覺又驚又窘。只不過,見到李嘯一臉微笑的模樣時,侯方域也不好再說什麼反對的話了,他拱手回道:“李大人為在下考慮得恁般周道,那在下就多謝李大人一片美意了。“

李嘯大笑,又安慰了他幾句,才讓他離開。

只不過,這侯方域在行將離開李嘯客廳門口之時,卻又不覺站住了。

“朝宗,你還有什麼事嗎?”李嘯問了一句。

侯方域一臉猶疑之色,卻還是低聲喃喃道:“李大人,在下先前,多聽得關於唐國公的流言蜚聲,卻不知,是不是真事?”

“哦,你聽到了什麼流言蜚語呀?”

“唐國公,在下聽聞了許多,說唐國公雖然權傾朝野,又手握強軍,只不過,卻是居心頗測,對朝廷多有陽奉陰違之處……”

侯方域說到這裡,卻見得李嘯面寒如鐵,自知說錯了話,撲通一聲跪地,急急道:“李大人,學生無知,一時說錯甚話,還望李大人莫為見怪。”

李嘯沒有看他,他的目光,看著極為遙遠的地方,良久才嘆道:“本公之心,豈是你們這樣讀過幾句書的酸儒所能理解。本公也不與你多說什麼,你且看過本公治下土地,再來斷言本公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會更好些。”

侯方域一臉惶然,急急應諾了一聲,慌張地退下。

望著侯方域退下的倉皇背影,李嘯眉頭緊皺,卻最終只是一聲長嘆。

看來,這大明朝中,還是有不知多少的人,在關注著自已的最終去向,關注著自已到底想要走到哪一步啊。

只怕,對於這樣的底牌,李嘯永遠不會對任何人說出,他的將來選擇,也許,永遠只有他一個人內心知道,別人根本無從探尋。

安排完了侯方域,接下來幾天後,李嘯才接見本次俘獲的流寇大將田見秀。

田見秀隨俘虜們一道,被押回山東後,按李嘯的安排,給了他一間單獨牢房。

這些天,他驚懼不安,深恐李嘯要殺自已,故而,在軍兵通知他,李嘯願意見他時,田見秀簡直欣喜若狂。

他被軍兵來到客廳,見到正笑吟吟坐在自已面前的李嘯,田見秀眼中一酸,竟撲通一聲,在李嘯面前跪了下來。

“李大人,李大人啊,在下一心仰慕大人,只是無緣,不得在大人手下效力,我深以為恨。在下好歹是打過上百場仗出來的,戰場經驗雖不敢稱老道,卻也還是頗有一些心得。現在,我終於有機會為大人效力驅馳,心頭的渴望,簡直無法用語言表述。李大人啊,還望李大人給在下一個機會啊!”

田見秀說完這一番肉麻到骨的話語,就伏跪在地,用力地磕頭,砸得地上的水磨青磚砰砰響。

見田見秀為了活命,展現出這樣一番哀求效命的模樣,李嘯心下頓時有種莫名的厭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唉,這樣的人,為了活命,全無半骨氣,難怪當年多爾袞對他極為鄙薄,以至於將他斬殺於菜市口,此人著實太過下作了些。

那麼,該怎麼安排此人,方為合適呢?

李嘯想了想,便對他說道:“田見秀,本來,本公是想把你,與那些被俘流寇一樣,先押往鐵龍城挖礦勞改,但考慮到你畢竟是流賊大將,又有心來投,故本公就不治你的罪過,給你一條出路吧。“

田見秀大喜,頭磕得又重又響:“在下多謝李大人!在下能得以活命,能為李大人效命,已是十分知足,便憑李大人裁處便是。“

李嘯頭:“嗯,田見秀,現在中原之地,我軍所需將領人數已然足夠,本公就安排你,去海外澳洲之地,當一名輔兵頭目吧。將來表現若好,當成再進一步晉升。”

田見秀見李嘯不殺自已,還給自已安排了職務,頓是喜形於色。

只是,他想了想,又一臉諂笑地向李嘯問道:“李大人,你所說的澳洲之地,卻是所在何處,離我華夏中州之地,又有多遠呢?”

“哦,這個麼,也是兩個來月的海路吧。”李嘯淡淡道:“你且等待幾日,到時,會有大批河南百姓,與你一同前往。”

聽聞去澳洲,有兩個多月的海路,田見秀不覺倒吸了一口涼氣。

好麼,這澳洲如此偏遠,只怕自己這一去,怕是再難回到華夏故土了。

田見秀心下,一時多有感傷,卻又不敢多說什麼,只得在應了一聲是,便從客廳中告退。

讓李嘯十分欣喜的是,河南巡撫李仙風等人辦事頗為利爽,竟在又過了十二天後,就從河南運來了二十二萬流民百姓。

這些百姓,多為開封城內百姓,被勒令離開家園的他們,哭聲震天,哀哀泣告,卻最終還是扭不過強橫的官府,被從開封城中趕出,離開了祖祖輩輩生活的河南大地,集體押往山東。

只不過,這些被迫拖兒帶女離開故土的百姓,一路上,也在互相交流著對未來的看法。

“他大叔,聽說俺們要去的地方叫澳洲,你知道是哪不?”

“咳,俺哪知道呀。不過,聽帶隊的唐軍將領說呀,是在咱們中華的南邊,離我們河南,更是不知道有多遠呢。”

“啊,這麼遠啊,這樣的話,豈不是去澳洲的路上,就要走上個一年半載的,那不累死人了?”

“你呀,盡是瞎操心,你沒聽說嗎,咱們去了山東後,就會坐海船去,那地方,可是要渡過茫茫大海方可到達,你以為可以走路走到啊。”

“唉,要說吧,去這澳洲也沒啥。總比在這裡,天天擔心流寇打來要強得多,這年頭,能保住性命,能有一碗安穩飯吃,俺便知足囉。”

“可不是咋地。俺聽說,那澳洲啊,水土肥美,地廣人稀,到了那兒,每家每戶,皆可分個十畝地,咱家以後的日子,可是再不用為活命犯愁囉。這小日子呀,也就可以快快樂樂地過起來呢。”

……

在這些移民,統一到了濟南後,再與當地集結的化處移民七八萬人,組成了三十多萬人的移民隊伍,浩浩蕩蕩前往登州而去。

而田見秀、侯方域等人,則也自是跟著這些百姓一道出發,前往登州上船起航。

在登州港口等候的李嘯船隊,已有大大小小七八百艘,足以載上全部的百姓,同時還攜帶大量的生活器具,便從登州乘船出發。

見到這鋪天蓋地的百姓,一齊登船的情景,田見秀與侯方域,皆不覺感慨萬千。

這個唐國公李嘯,一次性就安排這麼多百姓移民,真真大手筆哪。

船隊一路南行,先到濟州,在這裡補充食物與淡水後,就繼續南行到臺灣高雄,又進了一番補給後,再從巴士海峽南下,一直菲律賓棉蘭老島。

在這裡,有官員過來,從船上安排了一萬餘名百姓,登岸上陸,讓這些河南百姓,就在這棉蘭老島上定居生活。

隨後,船隊繼續南下,十多天後,又到了新幾內亞島,到了新幾內亞島最大的莫爾茲比港口後,又安排了四萬餘名百姓,上到新幾內亞島,在這裡定居生活。

最後,船隊繼續南下,在又安排了五萬名百姓去了密克羅尼西亞,美達尼西等島嶼,以及紐西蘭島處生活定居後,最終,船隊帶著那二十萬百姓,順利來到了澳洲大陸。

當看到,出現在自已面前,那一望無際的沙灘與椰林時,包括田見秀與侯方域在內的全體百姓,無不被面前澳洲大陸,那壯美宏闊的景象所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