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大唐有座城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力鍛錘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力鍛錘機

隔日,閻立德恨不得抽自己幾個大嘴巴子。

特麼就是嘴賤,非得問王也哪裡可以找到大量的硝。

結果一大早王也就讓張七帶他們找到了可以挖到硝的地方。

不說,還真的是隨處可見。

只見村落裡,只要有糞坑的地方,就能夠刮到一點點硝。

這長安城糞坑沒有一萬也有八千,王也告訴他隨處可見,並沒有騙人。

一整個上午,閻立德都帶著匠人們蹲在糞坑旁刮硝,直到中午過後,一堆人硬是噁心得連飯都吃不下去,只是小半天時間而已,看上去彷彿都瘦了幾十斤。

到了下午,王也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直接給閻立德提了一個小點子。

這大唐的窮人還是很多,只要拿錢出來收購,便有一大堆人不怕髒不怕臭,為你去刮硝。

還別說,當天下午馬周一張告示貼到唐人街,馬上就有人按照要求把硝送到商會。

閻立德再一次被王也用智商碾壓,委屈的帶著匠人回到鐵器坊。

“城主,現在硝石有了著落,下一步我們做什麼?”閻立德匆匆洗了個澡後,便又跑了回來。

顆粒火藥的研磨工作自然有人負責,閻立德作為科研隊長,自然是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新事物的研究上。

這幾天王也不知道為什麼,對於鐵器坊的工作非常上心。

“嗯,現在最強的‘矛’有了,我們還需要最強的‘盾’。”王也單手抱胸,一手撐著下巴,若有所思的說道。

“盾?”閻立德有點疑惑。

“就是護身的盔甲。”王也補充道。

“城主的意思我知道,只是我們要打造什麼樣的盔甲?”閻立德知道火炮成型的事情,但是他不知道火炮的具體威力,此時聽到王也要做盔甲,這個他倒是熟悉。

如今北方戰事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尉遲恭奉旨北上後,李二已經開始籌備繼續北上的方略。

而王也除了在明面上提供大量糧草之外,背地裡還在研究新型的戰爭兵器。

火炮是其一,但這個時代的戰爭多是短兵相接,為了唐兵的生命安全,盔甲的升級也刻不容緩。

“板甲怎麼樣?“王也問道。

作為一出現就被火器淘汰的板甲,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其防護性和機動性的結合十分優異,尤其對手持刀劍的士兵來說,一名穿著板甲的士兵就是開了掛的土豪玩家。

因為這種盔甲幾乎全方位防禦劈砍,絕對是站擼的最強道具。

現在王也要製造這種盔甲,當然不是為了防禦火器,因為火器時代,不需要盔甲,而且據王也所知,如今這個時代,應該還沒有哪一個國家擁有火器才對。

這些板甲他只是用來對付保護士兵們的護具,主要的進攻方式,還是要依靠火藥罐和火炮。

但並不是說有了火藥,士兵們就不用進行大規模的近身戰,要知道不管是火藥罐還是火炮,都沒辦法在大型衝鋒戰中起作用。

而一旦突厥騎兵不顧生死直接衝殺上來,那便是一場別開生面、短兵相接的近身戰。

“板甲?”閻立德一臉茫然。

“不錯,不過在這之前,我們還需要一個東西,水力鍛錘機。”王也說道,這才是他選擇板甲的原因;鱗甲、扎甲這些玩意製造起來十分麻煩,要給大唐的軍隊全部裝備上,還不知道要何年何月。

但是只要把水力鍛錘機生產出來,他就可以批量生產板甲,大規模裝備軍隊,給予士兵們站擼的最強依仗。

“水力鍛錘機?“閻立德驚喜道,這兩個詞彙都是他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怎麼能叫他不興奮呢。

王也點了點頭,他找個椅子坐下,給閻立德也拉了一把椅子,接著便向閻立德說起這板甲和水力鍛錘機的知識。

板甲這種出現在十六世紀便被火器淘汰的盔甲,在歷史上一直飽受爭議,關於最強盔甲的爭論也是從來沒有停止過。

但是王也相信,戰爭只會淘汰落後的盔甲。

而西方漫長的中世紀鬥爭中,經過無數的戰爭考驗,西方的騎士最終選擇了板甲,那麼只能說明板甲的價效比要遠遠高於其他盔甲。

而且在中世紀之後,水力鍛錘的出現讓板甲的批量生產成為可能。

所謂的千錘百煉,正是對鋼鐵鍛造方式的描述,鍛造的次數越多,鋼的質量就會越好。

於是出現了百煉鋼之類的說法,而這都需要反覆鍛造,簡單的來說就是掄大錘反覆敲打鐵器,讓鐵器質量不斷上升。

但是這種人力掄大錘生產盔甲武器的方式,效率非常低,於是西方第一次出現了水力鍛錘,也有學者認為這是西方軍事科技趕超東方的開始。

現在王也正是準備複製水力鍛錘機。

在蒸汽機出現之前,他必須要利用水力的動力打下工業基礎的雛形,因為他需要水力鍛錘製造足夠強度的金屬材料,同時提高車床等機械的生產量。

總的來說,他需要水動力來儲備製造蒸汽機的各項物資,材料,高強度刀具等等。

王也在講,閻立德卻越來越興奮,匠人緩慢的鍛造工作早就讓他無法應對越來越大的鋼鐵需求,如今王也提供的這種機械,完全解決了他的問題。

“城主,若是水力鍛錘機生產出來,至少能讓鍛造工序提升三十倍。”閻立德興奮道。

“差不多吧,可能更加快捷,鋼鐵的產量大增是肯定的。”王也說道,他查閱了資料,水力鍛錘直接讓鐵匠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四十倍,這種水力鍛錘機一分鐘可以完成上百次的敲擊。

不過水力鍛錘唯一的缺點是動力的不穩定,畢竟水流是不穩定的,不過即便如此,這也足夠他這個階段使用了。

一番詳細的解釋,閻立德基本記住了水力鍛錘的製造方法,其實水力機械的動力基本通用,也就是和水力磨坊類似,只要轉動,就可以產生動力,齒輪,軸承,這些東西大差不差,只是銜接零件不一樣而已。

所以成功製造了水力磨坊的閻立德來說這不是一個困難的工作。

將水力鍛錘機的製作工作交給閻立德後,王也又當起了甩手掌櫃。

這段時間王也一直在觀察閻家兄弟、還有鐵器坊裡面的匠人。

為此王也得出一個結論:古人絕對不笨,智商不輸給現代人,唯一的缺陷是他們缺乏基礎知識和基本常識。

正所謂一點就透,這個時代的智者就差有個人點一下,而王也扮演的正是這個角色。

意識到水力鍛錘的重要性,閻立德將重心放在了製造水力鍛錘上,得益於水力磨坊的生產經驗,水力鍛錘機的製造十分順利。

不過即便如此,第一臺水力鍛錘機也得半個多月後才能組裝起來,因為水力鍛錘機的構成還是很複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