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5章 妻雖糟糠 但卻結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5章 妻雖糟糠 但卻結髮

豔華、燕子倆人打定主意要把旁邊的鄉土人情兌下來,現在到了談判的最後階段。

鄉土人情和房東籤的是五年合同,經營了三年,還有兩年。每年房租二十六萬,老闆在裝修時投入五十萬,準備三十萬往外兌。

裡面的桌椅板凳和廚房設備雖然八成新,但絕對不值三十萬,所以豔華和燕子不打算給那些錢。但老闆咬得很緊,也是看出豔華她倆確實想兌的心思,準備賺一把。

於是談判陷入了僵局。

到七月底就要交下一年的房租,如果交不上房東就要把房子收回,所以說鄉土人情的老闆也是騎虎難下。

繼續經營不賺錢,低價出兌又心不甘。

有上兩次兌店的經驗,這時候豔華和燕子倒不著急起來。

當然,也有想做飯店的老闆過去和鄉土人情的老闆談,但是都對三十萬的轉讓費和二十六萬的房租打怵,同時也對挨著的阿巧餃子館犯合計——挨著這家生意火爆的飯店咋做呢?做什麼呢?

這條街中餐有,火鍋有,烤肉有,川湘菜館有,餃子就別省思了,誰能幹過阿巧?

要是不做餐飲幹別的,沒必要租這麼大的店面。

不好往外兌。

到了八月份,房東開始催促交房租,鄉土人情的老闆有些架不住勁兒了。

這時候老譚從家回來,身體恢復的他神采熠熠,以飽滿的狀態投入到談判之中,最終以十二萬的價格把店拿下。

店面兌下來之後,又和房東進行談判,把租賃期延長至十五年,五年後房租以百分之二十的漲幅上漲,到第十個年頭再按實際情況重新議定。

和房東談妥後在周邊租了個庫房,把店裡的桌椅板凳和廚房設備全部搬進去,整個店面成了空房子,開始找原先的裝修公司重新設計。

鄉土人情和餃子館本就連在一起,中間是道間壁牆。現在兩家成了一家,總面積九百平,一個很大的店面。

這回設計要有四百平的營業店面,一個小型的中央廚房,還要有辦公區域,庫房。

這些對老譚來說有難度,但對專業的裝修設計人員來說不是問題,人家經過實際考察、測量之後,回去用了一個星期時間就把效果圖拿出來了。

效果圖讓老譚、豔華、燕子很滿意。

在外觀上保留了阿巧餃子館的原來風格,看上去是擴大的餃子館,沒有過度的高階大氣,還是和以前一樣接地氣,平易近人。

整個一樓前半部分是散臺,後半部分是明檔廚房、小型中央廚房和庫房。二樓的前半部分是包房,後半部分是辦公區和會議室、培訓室。

整個設計簡潔明朗,布局合理,結構緊湊,又不顯得擁擠。

這樣的一家飯店裝修完之後,將會是北三臺子僅次於關東人家的存在。

確定好效果圖之後,八月十五號,餃子館老店停業,開始裝修。

這回的裝修期短,六十天,趕在十月下旬就得開業。老店員工暫時放假,有不願意回家的可以到新店上班,由李爽、華清、圖雅和小高四人安排,可以和新店員工一替一天的上班,也叫新店員工休息休息。

在這裡我們回顧一下阿巧餃子館從開始到今天的歷史。

一一年四月份開業,到現在兩年多時間,已經由一家店變成了兩家。

每家店月營業額三十萬,這個營業額對三百平的小店來說是個奇蹟,一般人不敢想,但是阿巧做到了。

一天一萬塊錢,很多餐飲人覺著不可思議,認為有水分。要是按著這個比例計算,關東人家五千平,是餃子館十六倍,每天應該賣十六萬才對。

關東人家最好的時候每天十萬,平常八萬,已經很好了。

兩家店總投資六十五萬。到目前為止純利潤是一百五十萬,去掉總投資六十五萬,純賺七十五萬,還擁有兩個店面。

這次裝修加房租投進去六十萬,等於只賺了十五萬,兩個老闆一人七萬五。

不得不說兩個女人很有魄力。

女人一旦幹起事業來比男人還猛。

老譚開玩笑的對她倆說:“到現在你倆等於沒掙啥錢,說出去都沒人信。另外這麼大的投資捨得呀?”

燕子直接說:“有啥捨不得?舍不出孩子套不住狼,想掙錢就得投資,再說了,本來就沒啥錢,賠了也不心疼,大不了回到解放前。”

豔華說:“是沒看著錢,但看著店了,現在哪個店不值六十萬?”

她說的很對,店也是錢,如果她倆現在出手,兩個店一百二十萬很輕鬆就能轉讓出去,並且還得爭著搶著。

老譚點頭說:“你倆現在是富婆了。”

“這啥富婆?到手一分錢沒有。”豔華笑道:“啥時候有一千萬才算,現在不是。”

“咱們現在是創業時期,沒錢正常,十年後的,不用十年後,五年就行,就憑咱們仨保證腰纏萬貫。”燕子無限憧憬的說。

三個人對餃子館的未來都充滿信心。

因為充滿信心,於是坐下來仔細合計了一下。

既然要發展,首先得成立公司。

公司名字叫“阿巧餐飲有限管理公司”。

董事長是豔華、燕子,老譚為執行總裁,也就是總經理。

目前來說公司就他們三人,以後隨著規模擴大再增加人員。出品總監、服務總監、市場開發、營銷、人事、行政等職務部門隨著需要一點點增加。

三個人確定了頭三年的發展規劃。在省城做八家直營店,不合作不加盟,用八家店開啟局面,打造品牌。

至於以後的發展也準備直營。

公司的戰略規劃與發展由三個人共同制定,以後也是三個人說的算,不再增加新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三個人做了分工。運營全部由老譚負責,豔華主要負責行政和內部事宜,燕子負責外圍。

開始裝修後老譚先設計好中央廚房,然後要華清負責現場監工,他準備去一趟呼市。

自打接管張宇的飯店後還一直沒去看看,有些說不過去。雖然那邊的生意很好,賣錢額達到了一萬,張宇不說啥,但也不能太拿人家抹不開。

這期間燕子已經把公司註冊好,一切外圍事務也都打理完了。不得不說燕子的社交和辦事能力,要是叫她在店裡死趴的管店,她可能三天都待不了,但這些外圍事是她強項,辦的乾脆利落。

燕子想和老譚一起去呼市,用她的話說去見見大蒙古。豔華同意了她的請求,於是老譚和燕子就去了呼市。

倆人的到來受到張宇、楊志軍、木蘭的熱烈歡迎。

我們第一次見到張宇的時候還是在一年半之前,那時候的他正和一個叫郭曉瑩的女人在一起做煤炭生意。其實鄂爾多斯的煤炭大開發他只趕上個尾巴,倒也賺了一年好錢。

又開飯店又做煤炭生意,得說張宇確實是個精明的生意人。在跟郭曉瑩的合作中倆人產生感情,並且雙宿雙飛,在前年和老婆離了婚。

他想的挺好,以為自己離婚了郭曉瑩會和他結婚,沒想到郭曉瑩不但沒和他結婚,在今年發現煤炭生意開始賠錢後,把他的錢卷走大半,從此不見了蹤影。

用賠了夫人又折兵來形容此刻的張宇恰如其份,他也實在是倒黴透頂。

好在飯店沒黃,生意蒸蒸日上,才不至於一無所有。

所以說人呀,應該講良心,別在發達後換老婆。

原配老婆可能是黃臉婆,沒有別的女子漂亮溫柔,但就是這黃臉婆在當初做出了義無反顧的選擇,跟著經歷風風雨雨。

如今發達了,開始嫌棄。

豈不知糟糠之妻不下堂,結髮之恩。

和共患難的老婆離婚沒什麼好結果,賺到的錢會原封不動的送回去,為啥?德行不夠。

當然,也有確實過不下去而離婚的,這個不能抨擊人家,不能一斧子砍死一船人。

但堅決加肯定的說:不要拋棄結髮之妻,那是恩情。把自己的恩人拋棄了,老天都不答應。

現在的張宇回到了四年前,一個人,一個店,一個小老闆。

老婆已經和別的男人過上了,孩子念大學,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一切還得從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