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3章 酒到底是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3章 酒到底是啥

呼市店開業半月後,星期一到星期四平均一萬六,星期五到星期日能達到兩萬,生意穩定在了一萬七到一萬八之間,

這樣火爆的生意叫人羨慕。

開業後的第三個週六,張宇邀請了武裝部趙部長和東城區的公安局孫局長,燕子邀請了食藥局局長託婭達娃,老譚邀請了大德,七個人在二樓包房小聚。

趙部長和張宇是老朋友,上次和老譚相談甚歡,酒量相當,彼此留下很好的印象。倆人見面都很高興,加上老鄉的關係,十分親熱。

孫局長,張宇老鄉。四十多歲,身材魁梧,雙眼炯炯有神,不怒自威。當兵的時候和張宇一個連隊,張宇是兵,他是指導員。轉業後到地方當了派出所所長,由於工作突出,提升為分局副局長。這次調到呼市當正局長,屬於升官。

託婭達娃,四十歲上下,個兒比較高,典型的蒙古族女人。身材豐滿,容貌中上,引人注意的是眼睛很大,非常漂亮。人很隨和,能說能笑,屬於開朗樂觀的那種。

內部消息,她是紅色背景,別看是食藥局局長,但市裡區裡領導都給面子。

整個桌上比較特殊的當屬大德了。這位呼市人敬仰的存在,老百姓幾乎很少見到廬山真面目,就連市裡、區裡的領導想要見上一面都很難。除非是每年燒頭柱香的時候進到寺裡問佛,探討一年的民生之策,才會有緣相見。

大德修佛,並非不問世事。恰恰相反,他比誰都關心,一直不餘餘力的為老百姓做事。這麼說可能不被人理解,覺著一個出家人除了吃齋念佛誦經禪坐外能做什麼?

俗話說佛渡有緣人,慈悲為懷,叫人離苦得樂。進廟燒香拜佛的不只是老百姓,那些達官顯貴、成功人士也去,甚至比老百姓更虔誠。

修行到大德這個層次,世事幾乎看透,深知百姓疾苦。自是用智慧影響那些有影響的人物,間接的為老百姓造福。

人呀,不是不求功,不求利,不求名。

世事看開了,像大德那樣,導人開悟,開啟格局,引人求得百年利、千秋功、萬代名豈不更好。

趙部長、孫局長和託婭達娃對能和大德在一起吃飯都感到很榮幸,這可不是什麼人都能請動的。榮幸的同時也很納悶,用探尋目光看著老譚、燕子、張宇,那意思你們誰這大能耐把大德請來了。

大德看出三人的疑惑,先是笑了笑,說:“我和譚師傅有緣,幾年前就認識了。”

噢——

三個人不約而同的看向老譚,有些羨慕。

老譚倒無所謂,熱情的招呼大家喝酒吃菜。

有大德在場,其他人都很拘謹,放不開酒量,吃的很是斯文。

俗話說主不喝客不飲,老譚先滿臉帶笑的舉杯對趙部長說:“趙老,挺長時間沒見了,咱爺倆兒幹一杯。”

趙部長用分酒器把杯子倒滿。

在呼市的酒桌上人們習慣用分酒器,分酒器相當於二兩的小酒壺,每人面前一個。杯子很小,相當於過去的酒盅,三杯一兩。

給人倒酒時不直接倒進杯裡,而是倒進分酒器。喝的時候拿分酒器把酒倒進小杯,一杯一杯的來。敬酒的話一般都是連喝三杯,也就是一兩酒。然後對方回敬,也是三杯。

這邊老譚和趙部長喝酒,那邊燕子和孫局長、張宇和託婭達娃相跟著進行。

每人連著六小杯二兩酒下肚,臉熱起來,熱情隨之高漲,來了情緒,有了氣氛。

老譚對大德說:“大德,我們喝酒你吃菜喝茶,那盤是純素餡餃子,特意給你包的。”

大德笑著說:“不用客氣,我隨意。”

“酒是五穀所釀,你吃五穀,也是喝酒了。”老譚開玩笑。

“我倒是不戒酒,只是年歲大了,喝了心臟受不了。”大德說。

趙部長舉杯敬大德,“師傅,我喝酒,你喝茶就行,敬您一杯。”

大德微笑,先沒喝茶,對趙部長說:“咱倆雖沒見過,但聽說過你,行伍出身,省城人,為人耿直。從紅峰調過來的,若是肯低頭,應該是自治區公安廳廳長,呵呵,沒辦法,到了武裝部。”

趙部長臉黑了一下,說:“吃虧在脾氣上,沒辦法,生就的骨頭長就的肉,改不了。過年就退了,告老還鄉。”

大德端起茶杯和趙部長碰了一下,喝了口茶,趙部長把酒幹了。

趙部長是經歷過戰爭的人,從自衛反擊戰前線下來的。去的時候是連長,回來是團長,轉業到地方任紅峰市公安局副局長,後調自治區任武裝部部長。至於沒能當上公安廳廳長如大德所說,耿直所致。

趙部長敬完大德,其他人也都相跟著敬,大德以茶代酒和眾人喝了。

燕子性直,問大德:“師傅,你們喇嘛是不是讓喝酒吃肉?”

“有喝酒吃肉的,個人修行。”大德笑著回答。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趙部長笑道。

眾人也都笑了。

大德說:“酒能亂性,佛家戒之;酒能助興,仙家飲之。酒是酒,人不同。”

“是這回事。”老譚說:“我喝了近半輩子酒,感覺酒是好東西也不是好東西。咋說呢------”他把酒杯舉到眼前,盯著杯子裡的酒,說:“看沒,酒,無色透明,水一樣的外形火一樣的性格,喝好了舒筋活血,排憂解難,喜事喝兩杯還能助興。

另外交朋好友、人情來往都少不了,沒酒辦不成事。酒是潤滑劑,起到輔助溝通的作用。別的不說,就拿男女間的事講,不是人家不跟你,主要是酒沒喝到位,喝到位就是你媳婦。”

大夥笑。

張宇道:“沒聽人家說,啥也不差,就差一頓酒。”

大夥又笑。

酒能激起人的熱情,在某種程度上是愛情催化劑,讓一些靦腆的人壯起膽子把愛向心上人表達。但也促成了一些意外,使意志不堅強的丟掉陣地,動機不純的奸計得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大德說得對,酒是酒,人不同。人在高興的時候喝酒助興對身體有好處,能舒筋活血。但在來氣的時候不能喝,傷身。有的人鬱悶了,心不順,跑到沒人的地方喝悶酒,不傷身才怪呢。

大夫說喝酒傷肝傷胃,確實這樣。我的理解是人體自成宇宙,自成天地,金木水火土,心肝脾肺腎,都是相輔相成的。人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七情帶著六慾,六慾引著七情。

俗話說病從口入,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長災的?有時刮風下雨天氣變化還叫人感冒發燒呢。但口入之病皆可治,除非劇毒厲疫,人力所不能為。

人的病更多來於七情。喜極傷心,怒急傷肝,憂思傷脾,驚傷膽,恐傷腎,悲傷肺。生氣了,鬱悶了,一個人喝悶酒喝氣酒,自然傷肝壞胃。”

“譚師傅說得對,和你喝一個。”託婭達娃說著端起酒杯。

“好,和姐姐喝一杯。”老譚笑道。

蒙族人能喝酒,尤其女人,除非不喝,喝起來都是大酒量,並且熱情,往往叫人招架不住。比如木蘭,比如圖雅,還有現在的這位託婭達娃。

另外趙部長、孫局長和託婭達娃都是官場上的人,應酬多,酒量自然不小。半斤屬於墊底,一斤剛剛開喝,一斤半氣氛上來,二斤才算圓滿。

燕子喝了三兩白酒後換了啤酒,張宇酒量能陪一會兒。

只有老譚酒量大,和三個官場上的打個平手,一直滿面紅光的張羅著。他是東道主,必須盡到地主之誼。

酒局從中午持續到下午,大家邊吃邊聊,很投機,也很熱鬧。

大德在這種場合坐不太習慣,兩點左右先回了。他走後酒桌上的氣氛顯得輕鬆許多,眾人又喝了不少,直到五點晚上的客人上來了才散。

趙部長答應有時間給老譚引薦一下省城商會會長孫於聰,老譚也有要結識的意思,先表示感謝。

孫局長喝的挺好,和老譚投脾氣,往外走的時候手搭在老譚肩膀上拉話,說飯店要是有地痞流氓鬧事就給他打電話。

老譚應承著,相約有時間再聚,好好喝喝。

燕子親暱的和託婭達娃拉著手,儼然一對親密無間的閨蜜。

女人,有時候友誼建立的相當快,可以不喝酒,逛一次商場或者美次容就成。說著互相讚美的話但很難像男人一樣推心置腹,要想推心置腹,需要酒喝到位。

送走三位當官的,張宇和燕子有些醉意,先回家了。老譚到廚房檢查一圈,和楊志軍嘮了一會兒菜的事,然後進了麵點間。

雅茹看他臉通紅,滿身酒氣,問:“喝多了吧?”

“還行,不多。”老譚笑著說。

“好了傷疤忘了疼,大夫不叫你少喝酒嗎?”雅茹有些責怪的道。

“沒辦法,都是朋友,還是當官的,得陪呀。”老譚無奈地說。

“天天陪,沒一天不喝的,我看你那血壓咋整。”

“吃藥呢。”

“吃藥喝酒有啥用?和沒吃一樣。”

老譚傻笑。

雅茹白了他一眼,心裡關心著,嘴上說:“回去躺一會兒吧,店裡也沒啥事,醒醒酒。”

老譚點點頭,說:“嗯,今天喝的有點多,都是能喝的,哎——”

說完轉身,到前臺和木蘭交代一下,便出了店門往公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