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7章 真情在,大愛無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7章 真情在,大愛無疆

小慧跟著王紅學調餡已經很長時間了,小丫頭認學,聰明,一點就會,會來事,深得王紅喜歡。

她媽一開始也在餃子間了,由於身子弱,左手在刮大白的時候受過傷,擀不了皮,後來被調到前臺做了保潔。

小慧媽是個苦命女人,叫人同情,餃子館能給與的是在這裡穩當的工作,有一份收入。她最大的心願是小慧找個好人家,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不像她這樣顛沛流離。

我們同情那些命運悽苦的人,想給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但在沒有強大起來的時候,能做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甚至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份與生俱來的善良,想要幫助別人,但有時確實能力不夠。就和紅頂商人胡雪巖所說的,為官莫要貪,為商莫要奸,為人多行善,行善先有錢。

活在這個美麗塵世的老百姓,對命運沒有太多的奢求,只希望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沒有任何遺憾的走完一生。

但有時命運確實不公,總是把厄運降臨到苦命人身上,叫人落淚。

也許小慧媽在當年沿街乞討時已經身心俱碎,萬念俱灰,只是為了小慧而堅強的活著。如果沒有小慧,她可能會選擇一死了之。

到省城有了著落之後,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並且過上了安穩的子。

可無情的命運叫她第二次失去丈夫,這打擊無疑是巨大的,並帶著毀滅性。

但,人得活著。

只有活著才有希望,才對得起只有一次的生命,不管是富有還是貧窮。

玻璃花去世之後,小慧媽病倒了。除了身體上的病痛之外,還有精神上的。

她蹉嘆自己的命運,又有著不甘。在心裡咒罵著那個肇事逃逸的司機,如果他不逃逸,及時的把玻璃花送進醫院,玻璃花就死不了,她們娘倆兒也不會如此悽慘。

病倒了,小慧要拉著她去醫院,她死活不依。因為她知道家裡沒錢了,所有錢都拿去給玻璃花交了住院費,最後也沒把人留住。

她跟小慧說自己沒啥大事,就是身子虛,養養就好了。

慢慢恢復了一些,臉上有了活色,身上也有了一絲力氣,就和小慧一起出去找工作,碰到了老譚,娘倆在阿巧餃子館上了班。

今年春節之後,她感到身體有些異樣,為了不叫小慧擔心就沒吱聲。她認為只是普通的炎症,吃點消炎藥就好了。

吃了藥確實管事,好了段時間,也就沒咋在意。

但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雖然不咋疼了,可是漸漸虛弱下來,總是有氣無力的。小慧也發現了媽媽的不對,一直張羅著去醫院看看,但她不同意,說沒事,吃點消炎藥就好了,並打起精神來掩飾。

可病就是病,怎麼掩飾也有爆發的時候。

從上個月下體開始斷斷續續的往出流血,她以為是月事沒淨,雖然有些驚慌,但沒告訴小慧。

今天,終於撐不住了,在打掃衛生的時候倒在了地上。

張麗最先發現的,把她扶起坐在凳子上,然後趕緊叫人。正好豔華在,開上車就送到了醫院。

醫生很不幸的告訴大家,宮頸癌晚期,癌細胞已經擴散,做不了手術,由於身子弱化療也很危險,頂多還能活三個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苦命的女人。

老譚知道後馬上趕到醫院,小慧趴在他懷裡撕心裂肺的痛哭。

他拍著小姑娘的背,安慰著說:“沒事,有叔呢,不哭。”

張麗把小慧扶到一邊,豔華和老譚找到醫生,再次詳細瞭解了小慧媽的情況後心情都很沉重。

“住院吧,能多活一天是一天。”老譚說。

豔華點點頭。

“小慧先別上班了,在這護理。”

只能這樣安排了。

還能做些什麼呢?如果世上有治療癌症的仙丹妙藥,豔華和老譚一定會買,只是沒有呀。

在這個美麗的塵世上,可惡的病魔無情,但人間自有真情存在,大愛無疆!

這是真實發生在省城裡的故事,到現在還被知道的餐飲人談論著。

當阿巧餃子館的員工知道小慧媽的情況後,都善良的、自發的組織起來,默默地給這苦命的女人捐款。

五十、一百、二百、五百、一千------

短短兩個小時,省城三家店的所有員工,包括管理人員,共一百二十六個人,捐款兩萬三千塊錢。

一個小時後,徐姐又收到呼市店三十五名員工五千一百塊錢的捐款。

當這筆錢拿到豔華和老譚面前的時候,兩個人流淚了,他倆給全體員工深深的鞠躬——

他倆每人拿出五千和這些錢放在一起,叫秦麗麗和張向東去醫院交給小慧。

他倆,實在見不得小慧的眼淚了------

善良的人們呀,我們應該為餃子館的這些樸實、厚道、善良的員工鼓掌------

讓我們永遠記住,二零一四年的八月份,在省城的一家餃子館裡,真實上演了感動所有餐飲人的一幕,它雖然不被世人所知,但知道的人一輩子忘不了------

夜往深處走去,初秋的風已經有了涼意,吹在身上,把所有的汗毛孔關閉,有了蕭瑟。

但不是冷,空氣中帶著溫熱,炎熱的夏把尾巴留著,叫人留戀。

“小慧今天帶她媽去哪了?”老譚問。

“去北陵公園了,她媽精神挺好,看不出有病。”豔華說。

“哎,人活著就是個心態------”張麗嘆了口氣說。

他們三個坐在燒烤攤喝酒,明天老譚帶著張向東和秦麗麗去呼市,臨走前三個人在一起嘮嘮,原本喊忠清的,他家裡有事先走了。

“醫生說小慧媽出院沒事,在家養著心情能好點。”豔華說。

“那也行,離醫院也近,有啥事直接去,也不耽誤啥。”老譚說。

“後天我去辦出院手續,她媽也不願在醫院待了,早就想出院。”

“有病人都這樣,這就不錯了,知道自己啥病,心還那敞亮,我都佩服。”老譚說。

三個人說了會兒小慧媽病的事,然後轉移話題,嘮到飯店上來。

“鄰家廚房、關愛老人這事先從老店試點,等形成規律了別的店再推行。”老譚說。

那天和張向東談完這事,第兒天小夥子就拿出了方案。

就關愛空巢老人的方案簡述一下:

為關愛小區空巢老人,解決吃餃子難問題,阿巧餃子館和社群合作,將常年為老人提供免費餃子。

規定:每週一,凡年滿七十二歲以上老人,持本人身份證和社群發的愛心餃子卡,可到阿巧餃子館領取餃子一份。

店內服務人員熱情接待,做好記錄。

每人只限一份,且餃子卡只限當周使用,過期作廢。

為不影響飯口時間正常營業,餃子以打包形式發放,老人儘量不在店內就餐,希望理解。

“行,等向東從呼市回來的,他負責這事。”豔華說。

老譚點點頭。

“算沒,這樣一星期咱們得送出不少餃子。”張麗有點心疼的說。

“也沒多少,七十二歲以上的老人不多,有的可能不來。”老譚說。

“不多,哼,你看著吧,就是沒到七十二的也得來。”張麗說。

“不能,社群人負責髮卡,不到七十二的不能發。再說來了得帶身份證,看身份證不就完了。”老譚說。

“人家就說身份證忘帶了,你還叫人家回去取呀?”張麗問。

這倒給老譚問住了。

豔華也有點愣怔。

張麗接著說:“社群髮卡,要是一人發兩張呢?先來領回去一份,過半個小時拿著卡再來領,給是不給?”

“咱們不是登記嗎,有記錄。”老譚說。

“記錄?哼!”張麗冷哼一聲,說:“不是說老年人不講理,但確實有素質低的。咱們是獻愛心做好事,一片好意。他們才不這想,覺著咱們有錢顯擺,多一份少一份不算啥,知道不。”

“不能吧?”豔華說:“咱們可是白給免費的。”

“越是免費越這樣,收錢該好辦了。”張麗說。

老譚沉默一會兒,然後笑著看張麗,問:“你有啥好辦法?”

“我也沒啥好辦法。”張麗說:“這確實是件好事,先不說獻愛心,也別說高尚,咱們還沒到那一步。現在一般的老人都是在家帶孩子,老人來飯店領餃子,十有八九帶著孫子來,拿回去給孫子吃。孫子吃好了,等家裡人聚會的時候孫子說吃餃子,也是變相給咱家拉客人做廣告。

另外老頭老太太閒著沒事不是去小公園遛彎就是在小區裡組建閒話中心,除了說家長裡短就是白話國家大事,再不就是花邊新聞。咱們給免費吃餃子,透過他們的嘴比挨家挨戶貼廣告都管用,估計不出一個月半拉兒省城都知道咱家,那才叫真正的家喻戶曉。”

豔華和老譚一愣,這是他倆沒想到的,細想想還真是這回事,於是期待著張麗往下說。

“要我的意思咱們也別發餃子卡,就是按身份證說話,這樣既簡單又方便。主要是先和社群聯絡一下,看看一共有多少七十二歲以上的老人,好心裡有個數。咱們給免費吃餃子,也是給社群做好人好事,他們能主動給咱們資料。

有資料就好辦了,等於掌握基本情況。我估計一個小區一千戶,有一百個不錯了,常駐的也就五、六十。”張麗分析道。

“不能這少吧?”豔華說。

“差不多。有些老人在農村,有的住養老院,還有的常年下不了樓,還有不愛來的呢。”張麗說。

“也是——”老譚和豔華點頭。

“咱們規定每週一上午十點半到十一點,下午兩點到四點來領餃子,這樣不耽誤飯口。來的首先到吧檯拿身份證登記,然後下單煮餃子。估計有領完餃子再點個菜在這吃的,那就在這吃,還賣個菜錢。”張麗說完笑了。

“好,就按你說的辦。咱們主要是要口碑,擴大影響力,做好了也是功德,回饋社會。”老譚說。

“對咱們店來說能夠把社群客戶鎖定,進而培養成忠誠客戶。”張麗說。

“不愧是運營經理,啥事都往營銷上想。”豔華道。

張麗說:“幹啥吆喝啥,對不老譚。”

“對,你叫我刮目相看。”

“切!告訴你,豔華也在這呢,到呼市老實點兒,別管不住自己把初戀整屋去,再喝二兩燒酒犯錯誤,啥啥的都上,聽著沒?”

張麗警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