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1章 家裡中秋話家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1章 家裡中秋話家常

農曆八月十五這天,老譚的五個姐姐五個姐夫都來了五姐家,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團團圓圓的過了個節。

第二天上午,老譚從院子裡薅了兩顆白菜,摘了一把辣椒,拔了十來棵蔥,拿到井邊洗淨,準備中午吃白菜餡餃子,大蔥、辣椒蘸醬。

母親穿起了厚衣服,坐在門廳前的凳子上曬太陽。

老譚把菜板子從屋裡端出來,在臺階上支好,開始切白菜。

“放點肉,不放肉不好吃。”老太太對兒子說。

“嗯,放肉。”老譚答應著。

“包幾個不放肉的給我,你們吃帶肉的,我吃肉不消化。”老太太叨咕著。

“多給你煮一會兒。”老譚笑道。

“煮一會兒也不行,沒牙,咬不動------人老了吃點素好,有點油水就行。你也少吃肉,太胖,胖人愛得高血壓,高血壓那玩意兒得上就不去根兒,還愛得腦出血,腦梗兒------

你看現在,死的都是些年輕的,歲數不大,四十多五十來歲,不是腦梗就是腦出血,再不就是心肌梗死------都是吃的,喝大酒------像我們這些到歲數的倒死不了,不吃肉,也不喝酒,炸的、油大的不沾嘴,上哪得病去?”

“吃粗糧更好。”老譚說。

“啥還比得上粗糧了?大米白麵是好,沒啥營養,大米粥一點不愛喝,你五姐總給我熬小米粥,熬的稀爛稀爛的,我喝行,你們喝不了,你們得喝硬乎兒點的。”

老太太可能熱了,把外衣釦子解開兩個。

老譚把一棵白菜切完,第二棵放到菜板子上,隨後點上一根煙。

五姐收拾完屋端著泡好的茶出來,從弟弟手中接過菜刀。

“國華拿回來的那個棗泥餡月餅挺軟乎,吃著還行------”老太太隨口叨咕。

五姐笑了,對弟弟說:“看著沒,這是想吃月餅了,還得吃你拿回來的。”

老譚笑了。

五姐逗母親:“吃你老兒子給你買的?咋地,他買的比我買的香呀?”

“那不是棗泥的嗎,我能咬動。”老太太辯解道。

五姐笑,起身進屋拿了塊棗泥月餅。

老太太把月餅掰開兩半,一半遞給老丫頭,然後用瘦手從另一半上掰下一小塊放進嘴裡,用沒牙的牙床慢慢磨合著。

一口月餅嚥下,老太太想起了過去,說:“還生產隊時候呢,那時候沒你倆,就你大姐和你二姐,過八月節也沒啥吃的,撈碗小米飯算好的了------

人家礦上的徐大夫心好,看咱家沒啥吃的,倆孩子一碗小米飯就鹹菜------人家給塊月餅,你大姐和你二姐一人一半------

孩子長那麼大還沒吃過月餅呢,你二姐咬一口,那個香兒,你大姐沒吃,給我,說媽你吃------”

老太太說著一把辛酸的淚水從猩紅的眼睛裡流出------

五姐眼裡噙滿了淚水,老譚的鼻根兒發酸------

那些苦難的日子呀——

老太太從用滿是皺紋的手揩去臉上的淚水,嘆了口氣,隨後換了欣慰的口吻說:“現在日子多好,吃啥有啥,別說月餅了,御宴都有。還是社會好,那時候哪省思有這社會,能吃飽肚子就不錯了。

你看現在這家家的,天天和過年似的,肉都吃膩了,開始吃海鮮了。要我說啥都不如地裡的五穀雜糧和園子裡的茄子辣椒,一個老百姓,土裡刨食的,吃啥海鮮?”

五姐和老譚同時笑了。

老太太很健談,從吃食轉移到健康上來,對兒子說:“在飯店少吃海鮮,少吃肉,酒也少喝。你看看你剛四十一,就高血壓,還沒我體格好呢。

有啥也不如有個好體格,啥是自己的?就體格是自己的,沒病沒災的比啥都好。像我這到歲數的,就得有個好體格,沒啥毛病是你們的福。我要是癱吧到炕上,窩吃窩拉,你們都不省心。”

五姐對老譚說:“咱媽體格可好了,春天那會兒變天,我都感冒了,打好幾天吊瓶才好。咱媽啥事沒有,還給我做飯呢。一邊做一邊叨咕:就你們這些人還有不感冒的?沒一個體格好的,都不如我這老太太。”

老譚笑,看著母親。

母親又掰了塊月餅放進嘴裡,慢慢嚼著。

秋日的陽光溫暖的灑進這個溫馨的農家小院,一種親情的甜蜜和家的幸福盪漾開來。

人吶,多大有個媽,啥時候都得有個家。

周曉梅和父母、哥哥嫂子、侄子侄女、還有寶貝兒子一起過了八月節,隨後兩天啥也沒幹,專門陪兒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半年沒見到兒子,小家夥又長高了,像個小男子漢。

兒子隨她,十分闖蕩,總說大人話,並且懂事,像她小時候。曉梅媽說兒子在幼兒園總得小紅花,並且畫畫好,這要是在城裡給報個美術班說不定還出息呢。

周曉梅也想把孩子帶在身邊,可是現實不允許——單身一個人,每天上班有點,下班不知道啥時候,咋帶?

她也想在呼市買個房子,把父母接過去,可兩個老人在農村住慣了,城裡不習慣,再說家裡還有哥哥嫂子呢,父母也離不開孫子孫女。

孩子在家她是放心的,有父母照顧,還有哥家的兩個孩子做玩伴,生活得挺好。只是農村教育不比城裡,作為一個媽媽更希望孩子受到好的教育。

她打算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接到呼市去,在那裡上學,到時候僱個保姆。

她把這個想法和父母說了,爸爸沒吱聲,沒吱聲不代表沒有想法。

媽媽說:“僱保姆是行,但最好是找個人,咋說也不能一個人過一輩子。”

媽媽說的也是爸爸的意思,天下父母一樣,不忍心看著兒女一個人過日子,何況還年輕。

這事她不是沒想過,只是沒碰到合適的。

女人頭婚一定是為了愛情,無所顧忌。但二婚未必,尤其是帶著孩子,想得多顧忌也多。

這不是說人到中年就沒了愛情,其實中年人的愛情更純粹,並且深沉。只是有了生活的閱歷和拘絆,想的多一些,謹慎一些。

由於想得多和謹慎,往往內心深愛著,關切著,卻不表達。

這也許是成年人的愛情現實。

當然,也有思想開放的,把愛情簡單的看作是兩性關係,只要倆人看著對眼,便順從心裡的情投意合,很快的住到一起。哪天看著不順眼了再分開,瀟灑自在。

我們的周曉梅,這個有著模特身材、非常氣質漂亮的女人,還做不到那麼瀟灑,骨子裡的傳統道德觀念讓她從成了離婚女人後更加謹慎的和男人交往,有時甚至是避而遠之。

對一個女人來說名聲很重要,一旦放縱了自己,壞名聲會伴隨一輩子。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難免接觸形形色色的男人,加之美貌,不乏有追求者,其中事業有成的成功者亦有之。

但周曉梅都委婉禮貌的拒絕了,因為每當有了想法的時候,可愛的兒子就會出現在眼前。

想到兒子內心是幸福的,又有著愧疚,於是就有了想法:別的男人能對孩子好嗎?很明顯,他們是衝著自己長相來的,如果不漂亮,不會有人注意,也不會追求。

這些人能接受自己,能接受兒子嗎?他們會覺著是個累贅。

進門就當爹,省事了。這只是句玩笑話,當不得真。

一個女人帶著個男孩找第二家很難,後丈夫好當,後爹難做。

話說回來,這個年齡了,男的也都大部分是離婚的,百分之八十有孩子。倆人組建家庭,將要面對兩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孩子在一起的尷尬局面,一個後爹,一個後媽,難整呀。

這是不可迴避的現實,不能不考慮。

如果只追求自己的歡樂可能簡單的多,但能嗎?把孩子交給父母,自己找個男人嫁了,然後過甜甜蜜蜜的小日子,這事她周曉梅還做不出來。

但是找一個既愛自己又愛兒子,把兒子當親兒子待成的男的不容易。

“我這帶著個孩子,不那麼好找。”周曉梅對媽媽說。

“哎,當初叫你不要孩子,不聽話,這都快兩年了,也沒見著給一分錢撫養費------”曉梅媽埋怨女兒。

“用不著,我能養活我兒子。”

“能養活你帶走,就從那說話不牙疼。”

“帶走就帶走。”曉梅來了脾氣。

曉梅媽無奈的看了女兒一眼,緩了口氣說:“孩子讓我和你爸養活,你找個不帶孩子的,再生一個,男的等有自己孩子就好了,想的全面些,能過到一起去。”

“媽,我的事你就別操心了,我能整好。你和我爸把身體照顧好,沒啥毛病比啥都強,我在外邊也放心,少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