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3章 媚俗表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3章 媚俗表嫂

拙政園店。

中午飯口剛過,服務員在忙著撤臺,收拾衛生,廚房員工在午市收檔。

此時餃子檔後面的調餡間裡,雅茹正一邊調餡一邊指揮中衛和麵,私房菜館的實習麵點在收拾衛生。

“蘇北店晚市要五十斤面,看樣他家今天中午沒少賣呀。”中衛說。

中衛是個三十多歲的大姐,本地人,操一口地道的江南口音。

“沒咱家賣的多。”實習麵點說。

私房菜館的實習麵點是喬姍的一個遠房表嫂,安徽人,中等個兒,身材豐滿,娃娃臉上帶著一種說不出來的笑,配上那雙杏花眼顯得有些媚俗。

雅茹把調好的餡用塑封機封好,放進冷藏配送箱,蓋好蓋。

“師傅,下個餡我調吧,你在邊上看著。”實習麵點說。

“你先跟著學吧。”雅茹幾乎頭都沒抬,直接拒絕。

說實話雅茹不喜歡這個實習生,仗著是老闆親戚,啥活都不願幹,拈輕怕重的,收拾衛生也浮皮潦草,大面乾淨了,犄角旮旯擦都不擦看都不看,一說還頂嘴,說腰脫彎不下腰。

腰脫在家待著多好,還上啥班。

每天晚來早走,說是家離得遠,騎電動車一個小時,沒辦法。

啥沒辦法?廚師長家在城南郊區,騎電動車也一個小時,沒像她這樣的,人家還早來晚走呢。

實際上私房菜館的餃子師傅已經定了,就是和麵的中衛。她打拙政店開業的時候就跟著雅茹,已經三個多月,完全可以獨立操作。只是喬姍的這個表嫂找到喬姍,沒辦法,親戚裡道的,咋說給個活幹,就安排當餃子工。

當餃子工第一項學雙手擀皮。喬姍表嫂第一天上班的時候雅茹給找個老餃子工帶著,當天就把手磨破了,第二天說啥不擀了。

沒用過兩頭尖擀麵杖擀餃子皮的人手指頭磨破是正常現象,每個餃子工都經歷過。磨破了咋整?用創可貼貼上繼續擀,沒別的辦法。

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那些雙手用兩頭尖擀麵杖一下子擀出十個、十二個,最多十六個餃子皮的師傅,都是這樣練成的。

擀不了皮就跟著和麵吧。

於是雅茹把她調到調餡間,跟著中衛學和面。

這位表嫂以為和麵簡單,俗話說誰家還不吃頓餃子,把水、面和一起就行唄。沒成想和面比擀皮還費勁,什麼面、水比例,油、鹽比例,蛋黃素、溫度、溼度等各項標準,沒等和呢就開始頭大。

看人家中衛熟練地把面倒進和面機,然後隨著絞輪轉動不時地往裡加水,等面和好後取出上壓面機反覆溜條,直到達到標準開始醒著後,她覺著自己幹不了這個,不說別的,就說那壓面機吧,瞅著就害怕,別說幹了。

在我們周圍有這樣一種人,幹啥啥不行,吃啥啥沒夠,但還死不承認,總想著一步登天。對待這種人通常只有一個辦法,鐵扇公主的扇子——遠點扇著。

頭幾天雅茹把喬姍表嫂的情況跟廚師長說了,廚師長做不了主,彙報給了小高。小高一時也拿不定主意,晚上睡覺時躺在床上和李爽說了。

爽姐不慣毛病,說:“咋地?飯店她家開的?想幹啥幹啥?問她能幹不?能幹幹,不能幹滾蛋。”

“主要不是喬總表嫂嗎,人家給自己店培養的,在這實習。”小高為難地說。

“實習個屁!就這樣的能用呀?咋地?私房店不歸你管呀?你現在就整不了那開業呢?”李爽很不爽的白了老公一眼,一腳將其踢出領地。

小高當然不希望廚房有這樣的人,但他沒李爽那股勁,雖然管理的挺好,並有創新,但少了些霸氣。被老婆瞧不起後也不生氣,一個人捉摸著該怎麼處理。

他想到了古毅,因為這位表嫂就是古毅領來的,俗話說解鈴還須繫鈴人嘛。

古毅也有些為難,便說:“先幹著吧,當白養活個人,等那邊開業調走就完了。”他這種處理倒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只是有點遷就,不解決根本問題。

喬姍表姐見雅茹不讓調餡,心裡不高興,覺著撅了面子,臉子就吊起來,站在那擺弄手機。正好額爾敦推門進來,他是找雅茹研究羊肉餡的。

看到表姐友好的笑了笑,準備繞過她往雅茹那走。

“哎呀,正好你來了,我手機快沒電了,帶充電器沒?借我用用。”表姐眼睛發亮的向額爾敦借充電器,同時把胸脯挺了挺,似無意其實有意的引人注意。

她之所以這樣,原因是額爾敦長得帥,身上有蒙古男人的粗獷豪放,是個爺們兒。

男人喜歡美麗的女人,反過來女人也喜歡帥哥。

額爾敦臉上的笑容依然迷人,不冷不熱的說:“不好意思,咱家上班時間不讓鼓搗手機,我手機沒帶,充電器在寢室呢。”

說完便走了過去,表嫂倒也沒生氣,在後面說:“我看你那切菜的沒來,我給你切菜行吧?”

額爾敦回過頭客氣的說:“不用,我忙過來了,你願意可以去刷碗,今天刷碗阿姨休息一個。”

表嫂有點凌亂,很不甘心的讓臉上升起幽怨,可惜額爾敦已經轉了身,沒看見。

老譚和古毅進到店裡的時候員工們正在吃工作餐,一涼一熱,五花肉燉白菜豆腐、小魚花生米。

老譚徑直走到廚師這桌,大夥兒要站起被他擺手攔住,隨後坐下來。

“老大,啥時候回來的?”額爾敦先問。

在廚房人眼裡老譚是師傅,還都習慣的稱呼他為“老大”。

“上午。”老譚回道,然後問:“咋樣?還習慣吧?”

“習慣。”額爾敦笑了笑,說:“就是太熱,還悶,沒呼市涼快。”

“是,習慣就好了,我剛來的時候也不適應。”

“老大,這黃牛肉新鮮,炒起來老畢了。”額爾敦很快說到菜上,臉上帶著興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都活牛現殺的,這菜也新鮮,尤其杭椒、小米辣、筆筍,能超出清香味兒來。”老譚說。

“嗯吶,我現在做的小炒黃牛肉比呼市時候好,炒著舒服,有感覺。哪天嚐嚐?”

“行呀,晚上的,炒一盤帶回去,喝點兒。”老譚笑著說。

“妥了!”額爾敦接著小聲說:“老大,湘菜館晚市有專門唱評彈的,挺熱鬧。”

老譚說:“是,他家開業的時候就有,一大特色。”

“咱家是東北餃子館,應該整個二人轉,我看行。”額爾敦說。

文藝青年的特點,喜歡紅火熱鬧,也有展示自己的**。

老譚笑了,說:“咱家的特色是東北餃子家常菜,外加養生酒。唱二人轉是熱鬧,但這是蘇州,老百姓聽評彈長大的,喜歡。二人轉是東北特產,看新鮮行,換換口味,時間長就不愛聽了。

湘菜館的特色是吃火辣辣湘菜,聽地道道評彈,咱不跟爭這個,做自己最好。”

“唱歌呢?”額爾敦問。

老譚聽出了他的意思,說半天是想展示才藝,看人家唱評彈他嗓子眼兒癢癢。於是道:“對了,你唱歌好聽。”

額爾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一般。”

“還會拉馬頭琴?”老譚問。

“會,打小就會。”

“噢——”老譚點了下頭,看著額爾敦臉上的期待,說:“晚上拉一段,助助興,看你有沒有當歌手的潛力。”

“老大,我是被炒菜耽誤的歌手。”(未完待續)